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针灸在对中风后抑郁症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针灸治疗手段丰富多样,提高了临床疗效。该文就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主要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大体可概括为:体针针刺、头针针刺、项针针刺、灸法、耳穴贴压等,均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因其"绿色"、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是主要的中风后遗症,文章通过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文献做出综述,得出针刺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显著,针刺方法多样,包括头针、眼针、腹针、足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针药结合法等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是主要的中风后遗症,文章通过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文献做出综述,得出针刺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显著,针刺方法多样,包括头针、眼针、腹针、足针、电针、醒脑开窍针刺法、针药结合法等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4.
对5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选穴治疗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诸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但分析后发现,目前许多文献对于中风后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以及药物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索,并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极其缺乏,专业设计不严,忽视诸影响因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分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督脉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能总督诸阳。督脉在针灸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针刺督脉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on,PSD)的研究近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方法:共综合了26篇相关文献的内容,先分析中风后抑郁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认为负性生活事件、病灶3个以上、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为最有意义的相关因素,又探究了中风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再对各种针灸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众医家多采用辨证取穴、特定针刺法、特殊取穴法、电针治疗和综合疗法等,多选取头部的百会、神庭、头维、本神、风池,配合内关、太冲、神门穴。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优点。但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善。强调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性、优越性,并对优选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针灸疗法作了探讨。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治疗及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温针灸在中风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中风后尿潴留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8例,在进行基础治疗情况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1次/d,4次为1个疗程,隔2 d开始下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未满4个疗程已治愈者,停止治疗并统计治疗结果。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为64.3%,温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有效病例起效时间比较,温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8.
张润子  杨改琴 《中医学报》2020,35(4):757-760
脾土衰败,土湿阳衰,左路心火不升,右路肺金不降,邪气壅滞脏腑经络。脏腑经络连系于舌,若一气不得周流,则发为失语。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中风后失语,关键在于调节气机的升降,以带动四象之气周流不息,使人体达到一个阴平阳秘的状态。在中药治疗方面,多重视温补脾土,方选桂枝乌苓汤、黄芪姜苓汤加减以培补中气、燥湿理气;在针刺治疗方面,辨证选取水沟、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廉泉、通里、哑门等穴,谨守针刺的时机,把握脏腑阴阳之升降,便可达到针刺其经,一气周流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转化和预后至关重要,是减少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的关键.祖国医学的针刺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逐步深入,治疗手段日益丰富,疗效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0.
治疗中风后遗症方法很多,但笔者通过10年的针灸治疗,发现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灸临床以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谨守经络病机,运用经络诊断的方法,提高针灸临床诊疗水平。经络诊断体系以经络病机学为核心,从经络病机概念出发,抓住经络状态病因分析、经脉循行异态审查、经络证候性质辨识三方面深入阐释了与辨识经络病机相关的核心内容,最终指出经络气血虚实是经络状态的根本内在的经络诊断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弥补经络诊断理论碎片化和实践零散化的不足,又将经络诊断完整地纳入整个中医临床辩证的体系,为临床针灸辨经论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辨识准绳。  相似文献   

12.
上热下寒体质是阳虚体质的亚临床类型,是上热下寒型疾病发生的体质土壤。临床表现上热则心胸头面常见火热上炎之证,下寒则并见中焦、下焦阳虚寒盛之象。既有阳虚体质兼夹气虚、阴虚、痰湿、湿热、气郁、瘀血等复杂的体质因素,又有与阳虚体质不完全相同或一致的生理、病理、心理、情绪、性格等形神构成的特殊性。针灸应对策略应清上热、温下寒、调中焦脾胃,以温下寒和调中焦为主,兼以引火归元,使阳气归于本位。首选督脉、任脉等调阴补阳的经脉,配神阙、气海、关元、大椎、中枢、肾俞、命门等常用调理阳虚体质的基础穴位,以隔物灸、温针灸或麦粒灸等温灸为主行综合调治;上热下寒型疾病临床针灸干预需兼顾胆肺不降、脾胃不和、心肝火旺、气血虚弱等证型,同时,在上点刺放舌下络脉金津、玉液之郁热瘀血,在下灸涌泉引火归元。  相似文献   

13.
中风的最早记载首推《内经》。中风部位在脑。中风症状,中经络者以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中脏腑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呕血,二便失禁为主症。中风病因病机为外风侵扰,饮食不节,情志失宜,心胃两虚,肝肾阴虚,气血虚弱,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成中风。中风预后,中经络者可以治疗;中脏腑能言语者可以治疗,不能言语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依据《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辨证的论述,分析其辨证思路。《黄帝内经》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内容,主要涉及五运六气、脏腑传变、经络、内外因、气血、阴阳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辨证思路是其创新点,将肠腹疾患与自身气血阴阳经络以及五运六气、外邪、虫疾等外在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思路解析,为临床诊疗肛肠疾病提供较为全面的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刘德玉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识到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体质、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风寒侵袭为主要外因,肝脾肾不足是发病基础,最终病机总与经络痹阻、气血运行异常、经脉不通、肢节失荣有关。倡导以预防为先、整局兼顾、病症位三辨结合的整体诊治策略,是预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名老中医吴旭教授以通督温阳针法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证经验.吴教授以通督温阳理论,针对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病机特点,提出通督谐振、鼓荡温阳,督任呼应、带脉促通,佐调肝经、行气活血的治则治法;同时御气调气,针刺穴位直达病所,产生针感;并强调舒畅情志,察神守机,在针刺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从而疏通督脉及诸阳经经气,调...  相似文献   

17.
血痹的发病关键是阳气痹阻,治疗强调补气通阳为先,养血活血贯穿始终。针对“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特点,还应适当配伍逐瘀通络之品。用药的同时要注重生活调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手法包括针法、灸法、推拿、整骨、刮痧、拔罐、功法、针刀等中医特色诊疗手法。作用机制为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脏腑这一由表及里的疾病防治网络,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目的,进而发挥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的功能。中医手法是调理人体"亚健康"状态最适宜的手段,在人类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邪气在络”是病邪停留在人体络脉所体现出的一组征候群。“邪气在络”的针刺方法有刺络放血疗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缪刺,一种是解结;“邪气在络”的针刺部位主要选择其原发部位;“邪气在络”的艾灸方法有灸络法和温熨法。“邪气在络”的针刺治疗与针灸护理相结合可使络脉气血通畅,进而达到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的产科疾病。郑伟达教授注重气血阴阳学说,重视肝、肾、脾胃,认为"种子先调经""经本于肾",认为肾气充盛,精血津液排泄适度,即可成孕。重视行经期、经后期、真机期、经前期四期的调理。行经期以理气活血调经,方选柴胡疏肝汤加味;经后期重在滋补肾精,以益其损,调脾胃,资其生化之源,以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真机期"阴消阳长",采用温补肾阳、益气活血,以促使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阴阳平衡,以伟达排卵汤温补肾阳,益气活血;经前期肾气旺天癸充,冲任盛,是阳气活动旺盛时期,故宜使阴阳达到平衡,气血和调,以伟达调经汤补阴阳,调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