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近60年(1949-2009年)的现代文献中海藻、甘草反药同方配伍在临床中的应用特点.利用关联规则对其组方配伍特点进行挖掘,并对剂量、疾病等进行统计分析.海藻、甘草同方配伍的复方中核心药物为昆布、当归、柴胡、夏枯草、牡蛎、陈皮等;核心药对为昆布-甘草,昆布-海藻,当归-海藻,当归-甘草,柴胡-甘草,夏枯草-海藻等;主要治疗的疾病是乳腺和甲状腺疾病等;海藻、甘草的用量分别集中在10~15 g和3~9g;复方中海藻、甘草用药比例在7∶3 ~8∶2.海藻、甘草反药同用常配伍活血化痰药;主要治疗乳腺和甲状腺疾病等;甘草用量小于海藻.  相似文献   

2.
丁丽敏  盂超  麦晓浩 《河南中医》2019,39(1):142-145
目的:分析《孙文垣医案》中含人参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录入office 2010中,建立"《孙文垣医案》中含人参处方数据库",通过IBM SPSS Modeler 14. 1,分析含人参处方的药物频次、药类、性味、核心组合与高置信度关联规则等。结果:共收集含人参处方231首,人参与生甘草、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出现频次较高,高频药物药类则为补虚药、解表药及清热药居前三位,高频性味为温(87)、甘(83)、辛(82)、苦(75)出现较多,排名前三名的对药为人参、生甘草(172),人参、白术(134),生甘草、白术(117)。排名靠前的角药为人参、白术、生甘草(134),人参、茯苓、白术(116)等。两项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人参→生甘草,人参→白术,人参→茯苓两两组合使用概率较高,三项关联组合多为四君子汤加减配伍理气养血之剂。含人参处方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提示支持度 50%时,核心药物组合为人参+白术+生甘草+茯苓+陈皮+当归+白芍+柴胡。结论:《孙文垣医案》用人参常以补为本,以通为用,临证法尚温补,慎用温燥,常寒温通用,力荐以辛苦之品,通畅气机。重视脾胃,好彰土德,常以归芍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运脾胃,温补气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国医大师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国医大师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医案医话为研究对象,以成人内服汤剂一日量为示范,采用SPSS modeler 17.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国医大师应用桂枝常用药对信息,以及核心药对与疾病的关联。结果桂枝常与补虚类、活血类、解表类、化湿类、理气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温里类、收涩类、化痰类等药物联用,如:茯苓,生甘草,炙甘草和白芍等;桂枝配伍的核心药对为桂枝-茯苓,桂枝-生甘草,桂枝-炙甘草,桂枝-白芍;桂枝-茯苓和桂枝-炙甘草两药对在治疗疾病方面频次最高的都是心悸;桂枝-白芍和桂枝-甘草两药对在治疗疾病方面频次最高的都是痹病。结论国医大师应用桂枝配伍灵活,常与茯苓,生甘草,炙甘草,白芍组成核心药对,主要治疗心悸,痹病等。  相似文献   

4.
胡雅凌  游强华  王萍 《新中医》2012,(1):103-105
目的:探索小柴胡汤类方配伍规律。方法:从历代典籍中收集有关小柴胡汤类方的方剂,利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得到与小柴胡汤类方配伍相关的频繁项集,并对主要药物、药对、药组规律进行探讨。结果:在收集到的509首方剂中,涉及188种药物,支持度大于15.00%的药对、药组共29组。研究显示常用药对、药组10余个,使用频率较高,具有明显的核心化倾向。小柴胡汤类方的基本药物为: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且常与补血药、理气药、健脾药和清热药伍用。结论: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小柴胡汤类方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1组方配伍及辩证加减 柴胡桂枝汤系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各取半量合剂而成,由柴胡、黄芩、人参、桂枝、白芍、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九味药组成。  相似文献   

6.
洪德济  万晓刚 《新中医》2022,54(24):21-27
目的:基于属性偏序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万晓刚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 法:通过收集万晓刚教授门诊病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进行症状、舌脉、药物的规范化,将其录入Excel 表格,形成数据库。将所得数据库规范格式后,制作相应形式背景图,再将形式背景图导入属性偏序结构图计 算机自动生成工具,生成相应的偏序结构图。通过数据挖掘,对图像进行分析,对用药进行词频统计,总结万 晓刚教授在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时的相关思路、偏好方剂、配伍规律和常用加味药物。结果:共纳入病例 85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0 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1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4 例。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出现最多的症状为不寐、口干、乏力、心慌。不寐常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口干常选用柴胡桂枝汤 加减,心慌常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减,乏力常选柴胡桂枝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常出现症状为口干、不寐,但 该症状分布不具有代表性,选用柴胡桂枝汤较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最多的症状为口干、颈前肿大、不寐 等,柴胡桂枝汤的应用相对较多,其余多为在小柴胡汤基础上随证加减,可加用三棱、莪术、牡蛎、猫爪草等 活血、软坚、散结之品。结论:万晓刚教授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最常应用的方剂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出现不同症状时应用方剂有所不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多用 柴胡桂枝汤,结节性甲状腺肿多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减。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65-86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探究便秘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纳入标准,收集便秘处方596首,涉及220味中药,累计用药4 512频次。对处方标准化后,对药物频次、药性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探索便秘处方的组方规律。结果:对核心药物分析,确定便秘治疗用药常以清热药、补虚药、泻下药及理气药为主。得到常用二项配伍药物25组,三项配伍药物14组,并结合专业知识,发现6类证型下不同的核心药物。结论:便秘处方规律的挖掘,得出的用药配伍规律及核心药物,为临床用药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80例带状疱疹患者中药饮片配伍规律及药学监护服务策略。方法:通过Excel统计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中药使用频率、用量、功效与性味归经;采用SQL server软件挖掘数据,总结用药配伍规律与药学监护策略。结果:共涉及中药药方80张,涉及中药药材43种,使用频率前17位的主要药物有6类;性味以寒、苦为主,归经主要为心、肝、脾、胃;常用药物主要为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及补虚药。配伍分析出现22种常用组合。常用为柴胡-甘草、延胡索-甘草、当归-甘草、延胡索-柴胡4种,支持度高达150%以上,治疗带状疱疹处方中常用药物为甘草、柴胡。结论: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气等药物为主,另结合体质、年龄、性别、疾病特征等,选择适合的炮制品、剂量、时间及与西药配合使用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鳖甲系列药对的潜在规律。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和CNKI等数据库中检索出含鳖甲的方剂1 910首,基于频次统计方法,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含鳖甲的方剂中与鳖甲配伍频率最高的前10位药物依次为甘草、柴胡、当归、茯苓、人参、大黄、白术、木香、黄芪、赤芍。这些药对常以1∶1配伍用于临床,其次为1∶2、1∶3、3∶4。结论:该文通过对鳖甲系列药对的临床应用数据分析,发现鳖甲药对的配伍和主治病症分布规律,能够为临床组方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海藻玉壶汤加减方及方中相关药物碘含量的测定及碘在复方药物提取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在弱酸性条件下,采用重铬酸钾氧化I-为I2,氯仿定量萃取比色,测定波长为510nm。结果:总碘含量(按一个处方药物配伍比例计算)的高低依次为海藻药材海藻药材提取液海藻玉壶汤加减方及不同药物组合提取液海藻醇处理上清液海藻玉壶汤加减方中相关药材及其提取液。结论:海藻玉壶汤加减方及方中相关药物碘含量的测定结果可为制剂工艺的优选、药效研究及甲状腺疾病分型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类方是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衍生而成,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本文通过对小柴胡汤类方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举隅,以阐明其在治疗肺系疾病中的应用规律。运用小柴胡汤类方治疗肺系疾病时,不应拘泥于具体的某种疾病,而应重视六经辨证,尤其要紧紧抓住柴胡类方方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赵泉霖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其相关诊疗经验。方法:选取赵泉霖教授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2例,收集患者病历中的处方,对处方药物进行归纳整理。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频数分析;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R型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寻找基本药对及高频药物组合。结果:共纳入45首方剂,包含105味中药。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应用频次最高,代表药物有夏枯草、连翘、甘草、白芍、柴胡等;药物性味以苦、甘、寒为主,多归肝、肺、心经。高频药对包括柴胡-白芍、柴胡-夏枯草、夏枯草-浙贝母等,高频药物配伍组合包括僵蚕-浙贝母-夏枯草、连翘-僵蚕-浙贝母、夏枯草-浙贝母-连翘等。结论:赵泉霖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情志密切相关,其病为肝所主,临证擅长运用《医学心悟》治疗八法中的“清”“消”“补”三法,即采用清郁热、散瘿结、补阴液的方法,并结合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在清肝的同时配伍清心、肃肺之品,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正>柴胡汤类方出自《伤寒论》,包括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家龙骨牡蛎汤六方,治疗少阳证及其兼变证,后世医家用于治疗外感热病、肝胆疾病、心系疾病、情志病等多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每方均有和解少阳之功,但又各有独特的作用,医家辨明柴胡汤类方各自的适应证方能应用自如。1药物组成分析1.1小柴胡汤药物组成分析:小柴胡汤由七味药物组成,药物及药量分别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集辛、苦、甘味于一方。《本草备要》云柴胡"主阳气下陷,能引清气上行,而平少阳、厥阴之邪热,为足少阳表药",柴胡味薄气升,善开郁结,宣畅气机,助胆升阳,故可疏解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有关五味子方剂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挖掘,探讨其应用配伍规律。方法:选取《中国方剂数据库》,筛选整理出包含五味子的方剂,借助SPSS 19. 0统计软件与SPSS 14. 2统计软件等数据挖掘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药物频数频率、性味归经、主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从而对其基本用药及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631首有关五味子的方剂,除五味子外共涉及中药217味,共计使用16类中药,使用频数最多的前3类药物有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五味子常与温性药物、甘味及苦味药物进行配伍。五味子最常出现于治疗肺系病证的方剂中,频率高达55. 09%,其次常用于治疗脾胃病证。五味子与一些高频药物的药量配伍比例以常以1∶1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23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共得到与五味子配伍有意义的药对及含五味子的药组共39个,其中包括20条二元矩阵、13条三元矩阵、6条四元矩阵的药对与药组关联规则。结论:通过对含五味子方剂以及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探讨得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药类为补虚药,与五味子构成的方剂一般以治疗肺系疾病居多,因子分析显示可将23个公因子概括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关联规则显示五味子→人参、甘草,五味子→茯苓、人参、甘草等为常用药组。这些不仅体现了医家们理、法、方、药及辨证用药的规律,同时也为现代医家组方用药以及新药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Excel、 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相关方剂基本信息,IBM SPSS Modeler、VOSviewer、Cytoscape软件对配伍中药性能、功效、关联规则、方剂主治等进行数据挖掘,并从高频的方剂、高频归经、药物用量及比例3个维度考察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得到646首方剂,甘草、黄芩、赤芍、当归、栀子等99味中药的配伍频次≥20次,性味以寒性,苦、辛、甘味为主,大多归肺、肝、胃经,功效以清热、解表、补虚为主,主治应用包括虚劳、目赤肿痛、骨蒸、黄疸等。黄芩-栀子-赤芍-甘草关联度最高,是组方核心药物。归肺经中药以柴胡主药,配伍甘草、黄芩等;归肝经中药以大黄、柴胡为主药,配伍赤芍、当归、鳖甲等;归胃经中药以大黄为主药,配伍甘草、枳壳、黄连等。大黄、柴胡用量均主要在3~15 g范围内,比例以1∶1最多,相关方剂组成以黄芩、栀子、赤芍等中药为主,主要治疗目赤肿痛、闭经等。相关方剂在防治肝系疾病方面的应用最多。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可为科学指导其临床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古籍疫病防治的文献挖掘,寻找中医古方治疗相似疫病的组方,总结用药规律,挖掘潜在关联规则及配伍规律,为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归纳病因证型。在中医古籍中寻找能够治疗相关证型的组方,建立组方数据库,使用SPSS Clementine 12. 0、SPSS Statistics 19. 0和Excel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寻找潜在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到甘草、柴胡、黄芩等高频药物22种;高频药物归肺、脾、胃经最多,药性温、寒为主,药味苦辛居多;得到甘草-桔梗、甘草-防风、甘草-羌活等较高关联性药对12个;因子分析提取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6类。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得到了一些可能治疗新冠肺炎的药对和可能配伍,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小柴胡汤类方应用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小柴胡汤类方"证-病-方-药"之间的多维内在规律。方法:以《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为方剂来源,收集有关小柴胡汤类方的方剂,以频数分析为切入点,引入黄金分割法,统计分析高频症状、主治病名、药物、药物功效,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收集到的509首方剂中,涉及151种症状,共3 243频次,以发热为首的高频症状11种;涉及127种疾病名称,共534次,以外感热病为首的高频主治病名4种;涉及178味药物,共4 283频次,以柴胡为首的高频药15味;按药物功效分共18类,以解表药为首;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聚类方。结论: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能够客观的反映小柴胡汤类方应用医案处方用药的配伍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海藻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适宜和禁忌条件。初步认为海藻与甘草1∶1、1∶2、1∶3配伍为适宜条件,海藻与甘草3∶1比例以及大于3∶1比例配伍为禁忌条件,并且随着海藻剂量增加,毒性增强。应用于特定病理模型下的海藻玉壶汤中,为海藻甘草配伍适宜条件。现有文献显示,短时间给药为配伍适宜条件;腹腔注射以及长时间给药为配伍禁忌条件。而煎煮方法、不同品种方面的研究较少,很难从少量的实验中总结归纳出宜忌条件。因此海藻甘草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今后应当进一步开展不同品种的药用海藻与甘草配伍的宜忌条件研究,增加多条件、多层次交叉研究,完善海藻甘草反药组合配伍的宜忌条件,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总结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2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柴胡、川贝母、黄芩、生甘草、桔梗、金银花、白茅根、连翘、芦根等,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有柴胡、川贝母,柴胡、黄芩,柴胡、生甘草,川贝母、黄芩等,根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桔梗、川贝母、前胡等22个核心组合和竹叶、太子参、知母、金银花等7首新处方。结论聂惠民教授临床善用《伤寒论》经方化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相似文献   

20.
甘草 海藻及其相伍用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甘草、海藻煎剂及其按1∶1、3∶1、1∶3比例配伍合煎和分煎合剂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以及甘草与海藻比例为3∶1和1∶3合煎剂能显著提高小鼠肝匀浆细胞色素P-450含量,对肝药酶有诱导作用。提示:一定比例的甘草与海藻配伍,可影响方剂中药物的代谢,以及药物煎煮方法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药物的代谢,进而可以影响药物的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