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统称缺血性中风,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对缺血性中风.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溶栓疗法和抗凝疗法。溶栓治疗因有“复流时间窗”及禁忌症限制,且出血风险较大,临床开展应用仍较少;抗凝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尚存在争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导致缺血性脑损害的中心环节是缺血瀑布导致的代谢紊乱连锁反应和再灌注损伤。本课题从中医理论出发,借鉴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治疗理论和中药药理研究成果,注重脑梗死后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对脑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给予中风醒脑液(25/60)×大鼠体重×6.25,每日1次,给药7天。末次给药1h制备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放免法测定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中风醒脑液的治疗时间窗研究:采用MCAO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分别在缺血开始2、3、4、5、6、12、24h再灌注并继续灌胃,每6h给药1次,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结果:中风醒脑液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范围,降低血清I L-8、TNF-α,提高血清中BDNF的含量;在缺血后2h治疗用药,能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并明显优于依达拉奉组,12h开始用药,疗效下降,24h开始用药,上述各指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效治疗时机在缺血2~6h内。  相似文献   

3.
临床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病例较常见,我们曾采用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90例,疗效满意。为了更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作用机理、探讨针刺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的机理、探讨家兔在应激状态下循环和脑局部血栓素A2一前列腺素代谢、血管紧张素Ⅱ(AⅡ)及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的变化,我们制作了急性脑缺血家兔模型,并用毫针加以刺激,观察针刺对脑缺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舌针治疗,对照组单纯体针治疗,均治疗12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并用SPECT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脑血流灌注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6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舌针疗法对中风患者吞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改善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作业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60例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采用电针配合作业疗法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结果:经电针和作业疗法治疗后,60例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患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配合作业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及其所致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区脑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研究芪蛭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的超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芪蛭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O),制备缺血性中风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芪蛭胶囊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的脑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芪蛭胶囊能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论:芪蛭胶囊对缺血性中风大鼠所致的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疗效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945例中风患者。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有降低残疾率的趋势,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疗法。结论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补缓泻急针刺法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补缓泻急针刺法并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痉挛Ashworth张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缓泻急针刺法并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确切,安全可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共纳入11项研究、945例中风患者。结果: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有降低残疾率的趋势,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疗法。结论:CT定位围针刺法治疗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杨玉坤 《国医论坛》2014,29(2):39-40
目的:探讨常规西药配合中风复春汤治疗低灌注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灌注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服中风复春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风复春汤是治疗低灌注脑梗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风为目前临床常见、多发病,常因肢体功能障碍而致残.无论出血中风还是缺血中风,临床多可并发肢体疼痛,动辙痛甚,甚则轻触即痛,并由此影响肢体功能康复治疗的有效进行[1].我们在临床中采用小艾柱直接灸治疗本证,温通止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获得研究方案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象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文献,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RCT,共2003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结果: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总体疗效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明显;患者NIHSS、BI指数、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改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自拟平肝熄风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炯侠 《陕西中医》2008,29(2):168-16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急性缺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自拟平肝熄风汤(怀牛膝、龟版、代赭石、生龙骨、茵陈蒿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血肿吸收情况比较均P<0.05,组内比较P>0.05。提示:中西医综合疗法对肝阳上亢型急性期缺血中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缺血前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从而探索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可用于早期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方法:选用实验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缺血组、模型组、缺血前期电针组,于术后12h处死并检测大脑皮层患侧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血清一氧化氮。结果:和模型组相比,缺血前期电针组大脑皮层NE明显升高,血清中NO的水平提升。结论:缺血前期电针通过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善等,在不同的环节阻断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瀑布性损害反应,具有防治缺血性中风及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提示临床早期电针防治中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风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中风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线栓法造成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对照观察,设中风康胶囊治疗组30例和尼莫地平对照组30例,动物实验时,建立线栓法引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后4h进行再灌注,可引起大鼠产生明显的行为障碍和局灶性脑梗塞,用中风康胶囊口服,并同尼莫地平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中风康组疗效优于尼莫地平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实验研究证实,中风康胶囊对大鼠线栓法造成的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中风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步长脑心痛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2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用维脑路通片。两组均配合针刺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脑心通胶囊配合针刺疗法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针刺组,对照组35例采用体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结果]经15d治疗,吞咽功能比较,两组均有明显疗效,但两组比较,P<0.05。[结论]眼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困难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脐针疗法配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37例中风后肩痛的患者用脐针疗法配合局部放血疗法进行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37例患者全部有效,且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脐针配合放血疗法改善中风后肩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姚岚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607-608
目的观察平衡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平衡针配合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志新  石学敏 《中国针灸》2007,27(8):601-608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结果:共纳入25个研究、4377例中风患者。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有降低病死率、残疾率的趋势,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疗法,纳入研究中仅发现2例疼痛者。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