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医学报》2020,(3):564-56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归属于中医学"胸痹"的范畴,"阳微阴弦"为胸痹心痛的总病机,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中医学对胸痹的认识以"阳微阴弦"为着眼点,将其分为虚和虚实夹杂两类:阴阳不调为虚类,主要由于年事过高,饮食情志,劳倦内伤导致五脏气血阴阳虚衰引起的气阴两虚;阳微甚于阴弦、阴弦甚于阳虚为虚实夹杂类。前者以虚为主,治则为温补脾肾,通阳利水;后者以实为主,治则为宽胸理气,温阳化痰。虽然中医药防治MIRI有诸多优势,但仍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①研究多集中于动物实验,理论研究相对较少;②研究多结合西医机制进行,对中医理论机制的探讨不足,缺少中医药特色,对发展中医药理论意义不大;③临床研究的地域和研究中心单一,缺乏多中心联合的大样本、大规模临床研究,难以避免因地域、年龄、性别等因素导致的误差。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遵循"阳微阴弦"之理,抓住病机本质,辨清虚实之轻重及标实本虚之主次,灵活配伍,酌情变化,更好地发挥中医在胸痹诊治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将胸痹病机高度概括为"阳微阴弦"并阐述了胸痹发病特点及证治方药,为后世医家辨治胸痹心痛奠定了基础。评析阳微阴弦在胸痹中的病机纲要,经方在胸痹治疗中的作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阳微阴弦是《金匮要略》对胸痹病因病机的阐释。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产生的心脏毒性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阳微阴弦对心脏毒性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肿瘤患者因病而虚、因药致虚的阳微之本是化疗心脏毒性发生的基本病机,痰浊、血瘀、药毒等阴弦标实是其发作或加重的病理基础。化疗期间,依据患者机体“阳气尚足—阳气渐虚—阳气衰败”及“阴弦不盛—阴弦渐盛—阳衰阴盛”等特点分析不同阶段心脏毒性的病机及临床特点,并以此提出以益气健脾防病生、祛痰化瘀阻其变、温阳利水培其本等治法分阶段论治,以期为中医药在化疗心脏毒性的防治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上具有高死亡率、高住院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周华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基本病机是阳微阴弦。本虚即阳微,以心肾阳虚为主;标实即阴弦,以痰浊、水饮、瘀血为主。治疗上强调从肾治心,分早期、中期、晚期三期论治。早期以肾阳虚为主,治以温补肾阳,选用鹿角方;中期以肾虚血瘀为主,治以温肾活血,选用鹿红方;后期肾虚血瘀兼水湿内停,选用鹿芪方。周华教授根据此三方加减运用,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张仲景论治胸痹具有独到认识,概括起来有如下4个方面:阳微阴弦,以定虚实之机;虚瘀相因,以分标本之型;五脏相关,以论和调之治;遣方施药,以明复阳之效。张仲景立足阳微阴弦的脉象角度,着重从虚实进行致痹阐述,创立以宣痹通阳为主的温通之法,对现代中医的临床运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胸痹辨证论治中,应重视脾胃病机,且要注意主次先后.运用时不可执其一端,而应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9.
“阳微阴弦”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主要病机,阳气虚衰、痰瘀互结是贯穿疾病始终的病机特点。线粒体自噬障碍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障碍不仅降低动脉血管弹性和斑块稳定性,而且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自噬障碍与阳气虚衰相似,即“阳微”。阳气虚衰日久,痰瘀内生,即“阴弦”,与线粒体自噬障碍引起的代谢废物蓄积相似。故线粒体自噬障碍是“阳微”的微观病理基础,是“阴弦”的关键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10.
11.
CASE HISTORY A male,a retired officer of 61 years old,paid his first visit on May 12,2006.The patient stated that 2 weeks before he suddenly got paroxysmal precordial choking pain,with irregular attacks.Each attack would last several seconds to several minutes.The attack was accompanied with heavy oppressed sensation in the precordial region,palpitation,lassitude,and in severe cases,sweating,which was once diagnosed by a hospital as'coronary heart disease'.Recalling the case history,the patient said that several days before he got angry with others because of some affairs in work,and he was not so used to the life pattern since he had just retired from his busy working post.At usual times,he was quick tempered and peevish.In recent days,he had poor appetite,and loose stoo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方治疗冠心病胸痹的疗效。方法:门诊收集符合冠心病胸痹诊断的病历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单硝酸异山棃酯片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健脾活血方,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结论:益气健脾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病因病机及其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并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关于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理论研究、冠心痛的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研究以及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资料.结果: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系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病机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痛的发生与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胱抑素-C、热休克蛋白60、冠心痛易感基因、脂联素等密切相关.关于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方面,学者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可喜进展,但观点并不统一.结论: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失眠病因虽多,病机总以阴虚阳盛,阴阳不交为主。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承受的精神心理压力增加,情绪波动也较大。以失眠为主症的患者,多表现有情绪变化或精神刺激,而此类表现多与肝的功能关系密切。因此,临床上临证施治首当从肝论治,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兼顾调理其他脏腑,才能收到更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胸痹病位在心,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其中尤其与肝脏有密切关系,该文将从心肝两脏生理联系、病理影响讨论胸痹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6.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a.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a.et Wils.var.biloba Reha.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其性温,味苦、辛,人脾、胃、肺、大肠经,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  相似文献   

17.
骨转移癌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全身转移癌的15%~20%,仅次于肺及肝转移癌的发病率。易发生骨转移癌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而疼痛是骨转移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早期症状隐匿,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加重,晚期疼痛剧烈,给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系统介绍了西医及中医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现状,以期为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全球已进入老龄化时期,失眠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甚至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老年失眠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西医疗法常见的主要是西药疗法,虽然疗效好、起效快,但是不良反应较大,中医疗法包括中药疗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耳穴疗法、多种方法联用及其他方法(如食疗)等,中医疗法重在补肾健脾、益精填髓,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邢二庆 《医学综述》2014,20(19):3536-3539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病程具有自限性,治疗方法较多,尚无统一方案。而紫癜性肾炎是儿科主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脏受损是影响HSP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治疗不及时易反复和引起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而降低生活质量。尽管此病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但其治疗仍需从多方面着手,故该文对HSP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