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洪瑛  徐翀  王梅 《新疆医学》2005,35(5):160-16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危重病,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尽管一些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及瓣膜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控制,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却日益增高。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尚无确切的统计。以美国为例,据美国的心脏病学会(AHA)2001年的统计报告,在全美有500万心衰患者。心衰的年增长数为50万;年死亡数为30万。心衰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严重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对心衰的治疗研究已发展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并且进展很快。现将相关研究近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左心室的容量和收缩功能正常,但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使左心室充盈压力增高,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而出现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且没有瓣膜的异常。研究表明,DHF的发病和预后取决于年龄、性别、地区、种族、诊断的方法、试验的设计以及LVEF的正常界定值。其发病率为50%-55%。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40%-6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属于DHF,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在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30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在140—159g/L时病死率最低,≥160g/L时病死率回升。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和血红蛋白浓度过度增高时病死率均增高。对于血红蛋白〈160g/L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是CHF预后的保护因素,心功能分级增高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侯保全 《中原医刊》2004,31(23):17-1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常是所有不同病因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近期尽管一些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及瓣膜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控制,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却日益增高,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  相似文献   

5.
程中伟  方全 《中国医刊》2006,41(5):21-24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为目前心血管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公共健康问题,近20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美国每年大约有55万新发病例,其中50%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再次入院。而且,很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比恶性肿瘤患者还差。为了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近几年有许多非药物治疗手段广泛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特别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在临床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97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高海拔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随心功能的恶化而增高,心功能级组血尿酸为324.11±46.04μmol/L,级组为407.27±67.89μmol/L,级组为484.67±102.97μmol/L,3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高原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其它病因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检测血尿酸水平,可做为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报讯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一些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及瓣膜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控制,但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却日益增高。由于长期治疗和反复住院所花费的巨额费用,使得慢性心衰成为21世纪最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病率逐年增高,在治疗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我们采用剂量个体化,在常规药物如地高辛、利尿剂、ACEI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及人口老龄化,心衰的发病逐年增多,致残率和病死率都较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对心衰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一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诊治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娟  曾秀凤 《新疆医学》2013,43(9):125-128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主要特征是进行性的左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有学者对50多家医院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间期及QT变异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共103例,测量其QTc、QTd、QT变异指数,比较其与心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增高,QTc、QTd、QTVI值相应增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c、QTd与QTVI三者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QTVI与心超指标LVEF、FS呈良好的负相关,与LVEDD及NT-pro BNP均呈良好的正相关性,与LAD、IVRT、E/A指标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QT间期、QT变异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的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中医药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明显的改善心功能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文阐述了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为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奠定基础并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04-2005年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臧琦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621-362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诊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根据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给予多方面的护理,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覃小梅  谭晓明  廖丽萍 《海南医学》2011,22(15):103-104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TnI水平进行检查,并分析cTnI与心室重构、心功能分级以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cTnI升高的患者心室重构明显,并且cTnI升高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再者cTnI升高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较高。结论 cTnI是评价心力衰竭的一项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好的指标,能较好反映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且对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40例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ys-C、UA指标。结果研究组Cys-C、UA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水平增高,心力衰竭程度越重,Cys-C、UA水平增高越明显(P<0.01)。结论血清Cys-C、UA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相关,是慢性心力衰竭判定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和各种终末期心脏疾病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而沉重的医疗负担和预后差是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及家庭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现代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为阳虚、血瘀、水泛,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治则。笔者结合中医辨证,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高龄(70~90岁)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伍秀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7-18,35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sCD14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sCD14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单核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入院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并以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根据NYHA分级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Ⅰ、Ⅱ、Ⅲ、Ⅳ四个等级分为四组.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sCD14含量,并计算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结果 心功能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中sCD14水平、单核细胞数量及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Ⅲ、Ⅳ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aCD14水平、单核细胞数量及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及心功能Ⅰ、Ⅱ级患者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心衰患者sCD14水平与心衰分级、单核细胞数量及百分比均呈显著正相关(r=0.731,P=0.011;r=0.872,P=0.013;r=0.769,P=0.027).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sCD14水平随着心功能加重而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也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由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1]。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可以加剧患者的心肌肥大、心室重构。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的激活在心力衰竭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本研究以高血压伴心力衰竭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倩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18-41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对其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详细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饮食指导、治疗期间注意事项、运动指导方法、复诊时间及疾病预防措施等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的主要需求。结论全面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家属疾病知识知晓率,实现家庭护理的更好实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