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01—2017-12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ugl-Meye运动量表(FMA)评分和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BI)评分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6-06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在入院当天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入院3周后行护理干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前2组NIHSS、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NIHSS、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生活自理等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患者早期神经节苷脂治疗及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0-01—2013-09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7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2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AOA、MDA和GPx氧化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OA和GPx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MD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2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饮食、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认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后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配合康复护理,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期神经节苷脂治疗及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09-2013‐09诊治的240例运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整个治疗过程运用三阶段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BI与HAMD评分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护理干预措施康复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专病一体化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07—2016-08我院6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2组认知功能(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及语言能力(BDAE)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MMSE评分、BI评分及BDAE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研究组MMSE评分、BI评分及BDAE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35.49%),护理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引入以循证为基础的早期营养支持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4例; 对照组术后行早期常规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术后行以循证为基础的早期营养支持干预; 比较2组肠内营养耐受性、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NIHSS评分、FMA评分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颅脑外伤后第7 d肠内营养最大输注量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引入以循证为基础的早期营养支持干预可改善肠内营养耐受性,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纳络酮在急性重度颅脑外伤中临床运用效果及用药安全怀。方法 20名颅脑外伤患GCS在8分以下用纳络酮4mg/d,同时随机对相同病情未用纳络酮病例对照观察病人生命体征,ICP,头颅CT变化和近远期GOS,语言障碍,运动障碍评估。结果 意识情况改善提前,ICP升高及脑水肿较前减少,致残率减少。结论 纳络酮可降低重度颅脑外伤使ICP升高,降低死亡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语言。治疗过程中未有副作用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4—2011-06收治的84例经气管切开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773,P<0.01)。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和分析“重度颅脑外伤并发ARDS”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机械通气,并辅以保护各脏器功能等综合方法治疗各阶段的ARDS。结果ARDS早期阶段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晚期阶段。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ARDS死亡率的关键,机械通气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评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查阅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相关文献制定自编问卷,应用于2010-07-2012-07在我院脑外科住院治疗的69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根据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其分为A组和B组,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入选的69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率18.84%,预后不良率8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凝血功能异常、S-100蛋白水平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高、脑干损伤和术后出现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术后康复训练到位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预后总体欠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预后,并加强康复训练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4例脑震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开颅手术后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I)扰动系数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非手术侧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12~14 d,观察组手术侧、观察组非手术侧与对照组CEI扰动指数,两两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侧术后2~11 d CEI扰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系数术后2 d逐渐增加,术后4~7="" d达高峰,然后逐渐减低,至术后12="" d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系数异常波动共12例,CT示术区脑水肿11例;非手术侧CEI扰动系数异常波动共6例,CT示非手术区域脑水肿4例。结论 CEI扰动系数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病程推移呈现动态变化,可动态评估患者脑水肿或血肿演变过程,指导临床颅内压处理方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4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20例(44.4%),中残7例(15.5%),重残4例(8.9%),植物状态2例(4.4%),死亡12例(26.7%)。直接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并发脑内血肿8例,慢性全身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直视下脑疝复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大面积脑水肿颅内高压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50例.于伤后12-24 h开始经不同途径进行额定热卡和氮量的营养支持,监测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计算营养费用.结果 EN与PN均有效地维持了各项营养指标,但PN组代谢指标、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费用均显著高于EN组.结论 早期EN与PN均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EN具有简易安全、方便价廉等优点,PN亦能提供全面的营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治疗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痊愈35例,显效4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36例,有效20例,无效28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P<0.05)。治疗7 d,观察组甘露醇应用量、甘露醇应用时间、N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GCS评分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21例(21.0%)、脑疝5例(5.0%)、颅内感染6例(6.0%);对照组肺部感染46例(46.0%)、脑疝24例(24.0%)、颅内感染19例(19.0%)。观察组肺部感染、脑疝、颅内感染等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测指导下治疗方案有助于将颅内压控制于理想水平,从而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01~2004—12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重型颅脑外伤后24h是否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和无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对两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18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32例(17.6%)在颅脑损伤后24h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6例必须行肾脏替代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较无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死亡率高。结论重视重型颅脑外伤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积极预防可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各60例,对比2组术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前后Ⅰ级、Ⅱ级、Ⅳ级及Ⅴ级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4.25、4.34、4.19、4.38,P0.05;χ~2=4.76、4.90、5.23、14.93,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后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后Ⅴ级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5)。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3.45,P0.05;t=5.92,P0.05)。2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术后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