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董凡  刘海英 《护理学杂志》2020,35(12):81-83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一线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发热门诊、急诊室、隔离病房的310名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线护士的焦虑、抑郁总均分分别为(48.79±14.08)、(50.39±15.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工作年限、参与防治所在地、有无感控人员全程指导、防护物资是否充足、心理弹性是一线护士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均P0.01);此外,抑郁还受学历及社会支持的影响(均P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一线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可预防和缓解护士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14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焦虑发生率为21.63%,抑郁发生率为5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无胸闷/心慌的感觉、与世隔绝的感觉、容易激动/感到烦恼、担心家人病情/被传染、担心能否治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P0.01)。睡眠、与世隔绝的感觉、担心家人病情/被传染、担心能否治愈是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与抑郁,临床应启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度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为其心理护理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8例有重度焦虑和抑郁症状(PHQ-4≥9分)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有关重度焦虑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个人因素(担心疾病预后、疾病认知不足、人际沟通障碍),家庭因素(家庭支持不足、家庭重大变故、家庭角色缺失)和环境因素(医院封闭式环境、病区负性事件)3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度焦虑抑郁症状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营造病区人文关怀氛围,构建医护患家协同照护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一线护士的工作心理负荷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NASA任务负荷指数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及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对24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心理负荷总分(81.25±12.74)分,45.12%的护士存在中度以上焦虑,47.56%存在中度以上抑郁;每日工作时长、焦虑、抑郁及参与救援前是否接受过心理培训是护士工作心理负荷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一线护士的工作心理负荷较高;应通过保证人力资源调配,提供救援前心理培训,减轻焦虑抑郁水平,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心理负荷、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的心理应激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方法选取COVID-19患者652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与饮食4个因子调查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采用认知融合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其应对情况。结果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与饮食因子得分分别为1.70±0.53、1.58±0.57、1.53±0.60、1.81±0.60;存在躯体化症状172例(26.38%)、焦虑117例(17.94%)、抑郁124例(19.02%)、睡眠与饮食障碍236例(36.20%)。性别、婚姻状况、年龄、认知融合程度、疾病应对方式是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与饮食因子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COVID-19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应激。医护人员应对中老年、女性、离异或丧偶、认知融合程度高的COVID-19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采取恰当的疾病应对方式,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谭芳  盛丽乐  张瑞芹  吴茜  兰星 《护理学杂志》2020,35(11):82-83+10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武汉市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110名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对其中3名医生及7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医护人员焦虑得分(47.62±13.20)分,其中轻度焦虑24人(21.82%),中度焦虑16人(14.54%),重度焦虑3人(2.73%)。不同性别、职业医护人员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访谈提炼3个主题,即工作压力大、缺乏安全感、对新环境不适应。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武汉市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尤其是女性、护士群体。应关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和提供人文关怀等,以缓解医护人员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改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从2个隔离病区各选取30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共情、安慰、问答、转移注意力等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抑郁、焦虑、内向性激惹和外向性激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对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评价得分为8.07~9.17。结论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方法对经心理筛查焦虑抑郁并存的5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一对一心理干预,包括倾听、呼吸放松训练、疾病意义的认知、改变经验元素法等。干预前后采用数字评分尺对其担心、焦虑、恐惧及其他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数字评分尺评分担心、焦虑、恐惧、其他心理状况≥4分者分别为5例、5例、4例、3例,干预后分别为2例、1例、1例、2例。结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负性情绪较重,及时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活干预对隔离病区轻型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5例轻型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按病区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按照制定的作息时间表给予生活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疾病进展情况。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14 d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重症率、危重症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活干预可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紧急异地驰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士早期心理困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心理困扰管理筛查工具,对216名紧急异地驰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216名紧急异地救援护士心理困扰得分为(4.42±2.15)分,40.74%的护士存在显著心理困扰,其中情绪问题最多;性别、应急救援经历是紧急异地救援护士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均P<0.01)。 结论 紧急异地救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士早期心理困扰较高,建议加强组织支持,重点关注女性、缺乏应急救援经历护士的心理状况,以降低其心理困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