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刚  任聪颖  吴毅明  李赛赛 《新中医》2019,51(9):234-23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将中风(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在醒脑开窍针法的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变化,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评价肢体功能,采用下肢Brunnatrom功能评级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价步行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及健康状况简明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FMA评分、Brunnatrom功能评级、FAC评分、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7天、14天,2组血清CRP、NO、Hcy水平均较治疗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促进神经修复,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牵伸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牵伸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牵伸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CSS评分)、运动功能(M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MAS评分、BI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伸训练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2例(2017年7月—2018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均治疗4周。统计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日常生活能力(BI)与肢体运动能力(FMA)、神经功能(NIHSS)分值、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NIHSS分值较治疗前降低,BI及FMA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NIHSS低于对照组,BI及FM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 12%(48/51)高于对照组78. 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合采取醒脑开窍针法及化痰通络汤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黄芪九物汤加减与苍龟探穴刺法联合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中风后偏瘫患者93例,按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苍龟探穴刺法治疗,治疗组47例予以黄芪九物汤加减与苍龟探穴刺法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活质量评分,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睡眠质量、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九物汤加减与苍龟探穴刺法联合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且有助于其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5.
席银平 《河南中医》2013,(12):2102-2103
目的:观察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窍通络针法联合醒脑静、清开灵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等方面探究化痰通络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和参照组(42例),参照组行通督调神针刺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瘀通络汤,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 24%(40/42)高于参照组78. 57%(33/42)(P 0. 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FM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 0. 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上肢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予以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上肢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NIHSS评分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上肢功能训练治疗,具备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联合祛风通络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于2018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风痰瘀阻型中风后偏瘫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祛风通络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以及血浆Hcy、CRP、LDL-C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FMA和MAS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观察组NIHSS和M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CY、CRP及LDL-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Hcy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联合祛风通络汤加减可以改善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效果。方法:63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31例加用苍龟探穴刺法治疗,研究组32例加用苍龟探穴刺法联合黄芪九物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较好,能提高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平阴补阳针法对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Ⅳ~Ⅵ期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阴补阳针法,对照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并对2组患者采用简式Fugl -Meye运动功能(FMA)测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进行量化评定.结果:①治疗前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2组FMA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①平阴补阳针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 Ⅳ~Ⅵ期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②平阴补阳针法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上优于“醒脑开窍”针刺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阳明经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9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用阳明经针法治疗,研究组47例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阳明经针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精神面貌、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阳明经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孙瑶  李柏霖  胡楠 《吉林中医药》2021,41(2):272-274
目的 探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中风后偏瘫患者的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应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阴补阳针法对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lⅣ~Ⅵ期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阴补阳针法,对照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并对2组患者采用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FldA)测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进行量化评定。结果:①治疗前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2组FMA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①平阴补阳针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Ⅳ~Ⅵ期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El常生活活动能力;②平阴补阳针法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上优于“醒脑开窍”针刺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手足十二针治疗轻中度中风偏瘫患者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3月96例轻中度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予以手足十二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70.8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SS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手足十二针治疗轻中度中风偏瘫的疗效明显,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风肢体康复方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肢体偏瘫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风肢体康复方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下肢FM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57.5%,治疗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肢体康复方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郑友丽  邹崇祺  黄春英 《中医杂志》2005,46(12):915-917
目的:观察开窍通络法配合清开灵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92例中风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使用甘露醇、抗凝、降纤、扩容治疗及辨证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加用开窍通络针法配合清开灵及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肌力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开窍通络法配合清开灵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合玉郎通络方在脑梗死后偏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郎通络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均治疗4周。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45/54),高于对照组的66.67%(3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QL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玉郎通络方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燕丽 《新中医》2020,52(4):138-141
目的:分析肌张力分期取穴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里程安钢总医院2016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14例,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针刺无分期治疗(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观察组加用针刺分期治疗(弛缓期给予醒脑开窍结合手足阳明经穴刺法,痉挛期给予手足少阳经及太阳经穴为主),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40.35%(P0.05)。治疗后,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上肢和下肢Fugl-Meyer (FMA)评分高于治疗前,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上肢FMA评分和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MDA、LPO水平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张力分期取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损伤,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分(FMA)、痉挛指数评分等评估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MBI、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NIHSS、MAS、MBI、下肢F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偏瘫肢体痉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瘫肢体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指数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针刀松解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通络扶正汤加减联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3例,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通络扶正汤加减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通络扶正汤加减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4周、8周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通络扶正汤加减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