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联合耳穴压丸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内套外剥保留齿线术治疗的6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肛肠科常规换药处理,治疗组30例则在对照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止痛如神汤坐浴熏洗联合耳穴压丸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记录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各时间点肛门疼痛和肛缘水肿评分、水肿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7±2.9)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22.0±3.1)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1,3,5,7d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但治疗组VAS评分比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干预7 d后,治疗组肛缘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止痛如神汤坐浴熏洗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术后肛门疼痛,促进肛缘水肿加速消退,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汤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消肿止痛汤熏洗,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比较两组肛缘水肿消退时间、肛缘水肿消退疗效、肛门疼痛消退时间。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缘水肿消退时间、肛门疼痛消退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可缓解肛门疼痛,减轻肛缘水肿。  相似文献   

3.
王元钊  杨旭  叶妮  王轶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490-2491
目的:观察侧卧式中药熏蒸治疗混合痔病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纳入的278例痔病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39例,予侧卧式中药熏蒸)和对照组(139例,予常规蹲式中药坐浴),药物均采用中药"痔炎消",20 min/次,2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肛缘水肿程度、水肿消退时间、肛门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在肛缘水肿程度、疼痛、消退时间及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vs 69.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式中药熏蒸治疗混合痔病术后肛缘水肿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散熏蒸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5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2组手术方式均为外剥内扎术或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剥内扎术。术后治疗组给予坐浴散熏蒸坐浴治疗,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蒸坐浴治疗。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肛缘水肿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结果:2组术后第3天、第7天,治疗组VAS评分及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浴散熏蒸坐浴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其疼痛和肛缘水肿情况,促进手术切口愈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术芍除湿活血方治疗痔术后疼痛与水肿的临床疗效,探讨术芍除湿活血方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混合痔术后出现疼痛、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00例采用术芍除湿活血汤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肛门疼痛、创缘水肿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芍除湿活血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能够有效改善肛门疼痛、肛缘水肿等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术后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对照组90例术后采用痔康片口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3,5,7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评分变化,记录2组术后肛门疼痛、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同时观察与用药相关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同期(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防治伴便秘者混合痔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109例伴便秘的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止痛如神汤,对照组常规对症处理,7d后观察患者术后出血、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大便困难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出血、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大便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如神汤对伴便秘的混合痔术后相关并发症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术后首次排便后分别予中药方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1000 m L熏洗肛门,观察肛缘水肿及疼痛情况。结果:显效35例;有效4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能有效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减轻肛门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合一合剂用于混合痔PPH术后换药的疗效。方法:将行混合痔PPH术的86例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治疗组术后用四合一合剂和九华膏换药,对照组术后单用九华膏换药。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与术后主要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住院天数治疗组(8.6天)与对照组(8.8天)基本相同(P>0.05);治疗组术后第4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血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第8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及便血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合一合剂用于混合痔PPH术后换药可在吻合口愈合期间明显减少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升提汤治疗重度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度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止血、止痛、常规抗感染、微波肛周局部物理治疗、中药创面换药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升提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坠胀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及肛缘皮瓣水肿程度。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5.27±0.96)d,对照组为(18.12±1.53)d,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肛门坠胀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肛门疼痛及肛缘皮瓣水肿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混合痔术后口服益气升提汤能降低肛门坠胀的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痔散坐浴配合TDP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消痔散坐浴配合TDP照射,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口服,治疗7天后观察水肿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水肿积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痔散坐浴配合TDP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切口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采用"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术后肿痛混合痔患者1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切口肛缘水肿消退、肛门疼痛缓解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快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洗可减轻混合痔术后切口肛缘水肿、疼痛症状,缩短疗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5例。两组均配合肛肠科术后常规治疗,便后予荆黄熏洗液坐浴,龙珠软膏换药,治疗组术后予中药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对照组术后予痔康片口服,两组均于术后第1日开始服药,连服7 d。结果两组术后1、2、3、4、5、6、7 d时疼痛指数和肛缘水肿情况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两组术后肛缘水肿消失时间差别不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的84.76%(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儿茶止痛汤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组用儿茶止痛汤坐浴,比较两组术后第7天并发症情况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第7天常见并发症水肿、便血及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茶止痛汤坐浴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微波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和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患者116例,患者按照随机单双数原则分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微波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水肿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治疗3 d、7 d后,2组的水肿和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且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水肿和疼痛改善程度、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表皮生长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微波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肛门水肿及疼痛情况,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肿洗剂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经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出现肛缘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术后第2日起用125mL消肿洗剂原液加温水至1000mL熏洗15min,每日2次,连续6d;对照组术后第2日起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30min,每日2次,连续6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肛缘水肿体积、水肿疼痛评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肛缘水肿体积、水肿疼痛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肿洗剂熏洗可显著减轻肛缘水肿,缓解肛门疼痛,是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洁肤液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洁肤液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选择伤口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感等主要并发症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对各指标及总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疼痛积分差值为(11.63±1.84)分,肛缘水肿积分差值为(12.53±1.76)分、肛门坠胀感积分差值为(9.46±1.63)分;对照组伤口疼痛积分差值为(7.12±0.57)分、肛缘水肿积分差值为(6.71±0.34)分、肛门坠胀感积分差值为(5.48±0.3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减轻伤口疼痛、肛缘水肿以及肛门坠胀感上优于对照组。结论:洁肤液熏洗坐浴能减轻混合痔术后伤口疼痛、水肿、肛门坠胀感等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冰愈痔膏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中药银冰愈痔膏肛内注入,每日1次;对照组术后给予复方角菜酸酯栓1粒塞肛,每日1次。观察两组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主要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及改善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例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4天,两组病例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及便血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病例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便血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冰愈痔膏可有效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等并发症,且未见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抗炎合剂对于改善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抗炎合剂口服及外用熏洗剂坐浴、红霉素软膏换药。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疼痛及肛缘肿胀程度的评价,治疗后第4、7天对患者的疼痛和肛缘水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评分。结果:混合痔术后疼痛与肿胀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8%VS64%,80%VS52%,P0.05)。结论:中药抗炎合剂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创缘水肿,降低了切口疼痛的程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复方荆芥熏洗剂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研究组28例,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术后第1天、4天、7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结果 2组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术后第4、7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混合痔术后复方荆芥熏洗剂的应用具有减轻疼痛、减少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