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证素分布规律。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927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病例,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肝癌病证的症状、舌脉等诊断信息,探析病位、病性证素的分布规律。结果:临床上原发性肝癌常见临床特征主要有4类,分别为肝、肾病位特征和湿、血瘀、阴虚病性特征组合;肝病位特征和气虚、血瘀病性特征组合;肝、脾病位特征和气滞、气虚、血瘀病性特征组合;肝、胆、脾病位特征和湿、热、气虚、水停病性特征组合。结论:肝癌病位在肝,与脾、胆、胃、肾相关;病性以气滞、血瘀为主,可兼有痰、湿、热、气虚、阴虚、血虚、阳虚、水停等病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规律,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制定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医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观察表等临床调查表,逐一询问、检查、记录调查对象的情况。结果98例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证素的分析结果显示,涉及的病位证素依次为肾、脾、肝、心、胃、心神、肺;其中以肾、脾、肝为主。病性证素依次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湿、痰、热、阳亢、血瘀、气滞、血热、寒、水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脾与湿、痰、气虚相关,肾与气虚、阴虚相关,肝与阳亢、阴虚有关,湿与脾、痰、气虚相关,痰与脾、湿相关,阳亢与肝、热、血虚相关,气虚与肾、脾、血虚、阳虚相关,血虚与热、气虚,阳虚与气虚,阴虚与肾、肝、血虚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病性特点为本虚标实,病位主要涉及肾、脾、肝。初步总结出本研究98例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出现的主要证型为肾气阴两虚证、肝阳上亢证、脾肾阳气虚证、肝肾阴血虚证、痰湿困脾证、脾虚湿困证、气血两虚证、阳气虚证,还可见血瘀、气滞、水停等兼证。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162-1166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特点。方法:对20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检测血脂、BMI、腰臀比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代谢综合征基本证素为湿,痰,气滞,血瘀;肾,肝,脾;阴虚,气虚,阳虚,津亏;血脂与中医证素脾、湿、痰呈相关性,腰臀比、BMI与中医证素脾、肝、肾、痰、湿相关,生活质量量表与中医证素脾、肝、肾,气滞、血瘀,气虚、津亏、阴虚、阳虚均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病位证素以脾、肝、肾有关,病性证素以痰、湿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医证型的规律。方法:选取19例恶性肿瘤伴有黄疸症状的患者,调查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中医辨证分型、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胆红素、预后情况等。并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证素特点。结果:19例患者辨证分为7种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水湿困脾证""湿热困脾证,肝郁脾虚""水湿困脾,血瘀内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肝郁脾虚,血瘀内结证"及"肝郁脾虚,湿热困脾证"。肿瘤患者证型中肝郁脾虚证型高于其他证型。病位证素主要分布在肝、脾。气虚,气滞是肿瘤患者合并黄疸之主要病性证素。患者病性分布为虚实夹杂。结论:肿瘤合并黄疸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为肝郁脾虚证;病位证素主要分布在肝、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气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痰证"患者中医证素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146例MS痰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MS痰证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痰与临床理化指标相关性以及MS痰证中医证素与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MS痰证常见病位为肝、肾、脾;常见实性病性为湿、热、气滞、血瘀;常见虚性病性为阴虚、气虚、阳虚、血虚;(2)MS痰证患者痰证素积分与腹围、HOMA-IR、LDL-C、BMI相关;(3)脾与BMI呈负相关,湿与BMI呈正相关;肾、气虚与FPG呈正相关;气滞与TC呈正相关;血瘀与TG呈正相关;肝、热、气虚、阴虚、血虚与HOMA-IR呈正相关,脾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 MS痰证病位主要在肝、脾和肾,呈现虚实夹杂的特点;痰的病理程度及病位、病性与临床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胞宫、肝、肾、脾。②子宫肌瘤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血虚、阳虚积分(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滞、痰、寒、湿;血瘀积分显著高于气滞、痰、寒、湿积分(P0.05~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源于血瘀,病性以实为主,日久可见虚实夹杂;实证证素以血瘀、气滞为主;虚证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病位以胞宫、肝为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PPAR-γ的相关性。方法:对20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同时检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PPAR-γ。结果:代谢综合征基本证素为湿,痰,气滞,血瘀;肾,肝,脾;阴虚,气虚,阳虚,津亏;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素脾、肝、肾、湿、痰呈相关性,而PPAR与中医证素脾、肝、肾,阴虚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病位证素与脾、肝、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病因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型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不同病因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型。[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福建省晋江市安海医院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参照《证素辨证学》证素诊断标准,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症状轻、中、重程度定义,制定规范的四诊资料采集量表。患者入院确诊后即进行中医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规范数据采集环节,培训资料采集人员。设计统一调查表,建立调查档案。集观察对象症状、体征,在辨证四诊基础上,采用证素辨证方法辨证。[结果]符合初步纳入164例,排除14例,剩余150例;胆囊疾病5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50例,不明原因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阳虚、气虚、湿、食积、血瘀、阴虚、血寒、血寒、热、寒、痰,频数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阳虚、气虚、食积、寒、热、血瘀、阴虚、痰、血寒、血虚。本病表现为虚中夹实,主以气虚、阳虚为本,并见气滞、湿困、食积实邪,可兼夹血瘀、寒邪、热邪、痰、血虚、血寒。[结论]病位证素:不明原因主要为脾、胃;胆囊疾病主要为脾、胃、肝、胆;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为脾、胃、肝、胆。病性证素:不明原因主要为气滞、气虚、阳虚、食积、湿;胆囊疾病主要为气滞、湿、阳虚、热、寒、气虚;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为气滞、湿、阳虚、气虚、血瘀、热、寒;三组间均主要为气滞、气虚、阳虚、湿,胃大部切除术后与胆囊疾病还同见寒、热证素,胃大部切除术后同时还存在血瘀证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初步揭示晚期胃癌的中医病理特性。方法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观察12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各个证素的频数分布及证素积分。结果晚期胃癌的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肾、胆、肺、大肠、小肠、胞宫、心、脑(神)、膀胱,其中胃、脾、肝和肾所占比例均>50%。晚期胃癌患者病位证素积分中,脾与胃证素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肝、肾、肺、胆、大肠、小肠证素与脾(t值依次为5.053、4.815、4.465、3.938、4.730、4.278)、胃(t值依次为7.126、6.699、5.679、5.484、6.255、5.604)证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血虚、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其中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病性证素与气虚(t值依次为3.338、4.664、5.998、6.046、6.024、6.116、6.225、5.889、5.727、5.767、4.718)、血虚(t值依次为2.021、3.402、4.540、4.625、4.688、4.892、5.025、4.843、4.738、4.792、3.936)病性证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晚期胃癌中医病位证素主要集中在脾、胃、肝和肾,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血虚,但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也是不可忽视的病性证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素特征,初步揭示本地区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理特性,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观察1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进行研究,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各个证素积分数值之间的相关性、频数分布等。结果:发现肝、气虚、阳虚、阴虚、湿、热6个证素积分数值较高,显著高于其他证素积分数值(P0.001);积分在70分以上并且居于前几位的证素分别是湿(59.21%)、阴虚(57.24%)、肝(53.95%)、热(51.97%)。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五脏病位证素中,证素肝与胆显著相关(r=0.569),其次是与脾相关(r=0.416),与肺则无明显相关性(r=0.026);肝与病性证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肝与气滞显著相关(r=0.705),其次为血瘀(r=0.635)、阴虚(r=0.511)、血虚(r=0.485)、阳亢(r=0.477)、湿(r=0.455)。结论: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病理特性以肝、湿、热、阴虚为主,本病很容易传至胆和脾,以本虚标实的兼夹证为多见,这很可能与福建当地湿热的气候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927 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病例,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病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探析肝癌病位、病性证素特征,从而规范肝癌的病位、病性特征表现。研究发现,肝癌病位在肝,与胆、脾、胃及肾相关;病性以气滞、血瘀及湿热为主,兼有气虚、血虚、阴虚、痰、水停及阳虚等;临床证型主要为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证及湿瘀搏结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辨证分型标准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临床科研共享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证候要素的临床分布特征。结果经过聚类分析将一般症状聚为25类,舌象聚为6类,共涉及证候要素17个;经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公因子19个,共涉及证候要素15个。综合以上结果初步提取病位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胞宫、肝、脾、肾、胃、心神和胆;病性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气滞、血瘀、阳虚、气虚、湿、热和血虚。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病位胞宫、肝、脾、肾、胃、心神和胆相关性较高,与病性气滞、血瘀、阳虚、气虚、湿、热和血虚相关性较高,其中以气滞、胞宫、血瘀、脾、肝、阳虚、气虚、湿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总体证素特点、各期证素特点,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证素分布及证候发展规律。方法:采取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99例,收集其确诊时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生化学指标、凝血功能等,详细记录确诊时中医四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共80项,并记录各并发症的发生。以症状为基础,根据证素理论,用加权求和法分别归纳总体证素、各期证素分布及特点。实验结果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频率或均数的统计描述,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体证素分布上:总体病位证素:肝、脾、肾、胆、胃、肠、心神7个,病性证素:湿、热、气虚、气滞、血瘀、阴虚、阳虚、寒、痰、气逆、血虚11个。发生频率较高(〉50%)的病位及病性证素分别是肝、脾、肾、胆,湿、热、气虚、气滞、血瘀。在各阶段证素分布上:肝、脾、湿、热、气虚证素在各期患者中频率接近100%,各期比较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5)。各阶段相比,早期阶段:病位证素在肝、脾。病性证素:湿、热、气虚、气滞、阴虚、阳虚、血虚。其中阴虚、阳虚、血虚证素的发生频率与中晚期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病位证素:肝、脾、肾、胃、肠、心神。病性证素:湿、热、气虚、气滞、痰、瘀血、血虚。其中胃、肾、血虚证素的发生频率与早期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肠、心神证素与早期相比虽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其发生频率进行比较其发生频率明显升高。结论:总体证素特点:病位以肝、脾、胃、肾为中心,病性为以湿、热、气虚、气滞、瘀主。各期证素特点:湿、热、气虚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中医证素与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的关系。方法:对55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检测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结果:脑卒中患者基本证素为肝、肾、经络、湿、热、痰、气虚、血虚、阴虚;血脂指标与证素肺、血虚相关,体重指数与证素肝、脾、经络、湿、热、气滞、血瘀等呈相关性,腰臀比主要与阳亢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病位证素与肺、肝、脾等有关,病性证素以湿、痰、血瘀等突出,且与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中、老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痰证患者理化指标、中医证素积分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以487例MS痰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法分析青、中、老年MS痰证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三个不同年龄段患者理化指标、中医证素积分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1.MS痰证患者常见病位在青年段为肝、脾、肾、肺;中年段为肝、肾、脾、肺;老年段为肝、肾、肺、脾;不同年龄段常见实性病性皆为湿、热、气滞、血瘀;常见虚性病性皆为阴虚、气虚、阳虚、血虚。2.MS痰证患者青年组的BMI、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肌酐(Cr)、脾积分、湿积分、热积分均高于中、老年组(P0.01);青年组的气滞积分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的血瘀积分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的血虚、阴虚积分高于青、中年组,老年组的尿素氮高于青年组(P0.01),高于中年组(P0.05)。3.(1)MS痰证患者青年组的湿、热积分与BMI、ALT、TG呈正相关,热积分与总胆固醇(TC)、Cr呈正相关(2)中年组的湿、热积分与TG呈正相关,热积分与Cr呈正相关,血瘀、气虚、阳虚积分与TC呈正相关;(3)老年组的血瘀积分与ALT呈正相关,血虚、阳虚、气虚积分与TC呈正相关,阴虚积分与尿素氮呈正相关,气虚、湿、血瘀积分与BMI呈正相关。结论青、中、老年MS痰证患者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肺,青、中年患者以实性病性为主,老年患者以虚性病性为主,均呈虚实夹杂的特点,三个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理化指标存在差异,且各年龄段的病位、病性和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证素辨证法探讨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方法纳入1584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依据其临床资料提取证候,通过证候辨证素量表,采用证素辨证法分析其病位、病性证素的分布规律及证素组合规律。结果 1病位证素:总体病位证素积分依次为脾、肝、肾、胞宫、肺、胃;男女患者对比,女性患者脾、肝、胞宫的积分较高(P0.05,P0.01,P0.01),男性患者肺的积分较高(P0.01);女性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肝(91.79%、84.24%),男性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肾(95.65%、76.33%);2病性证素:总体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湿、气虚、阴虚、痰、气滞、阳虚、水停、血瘀、热、阳亢、血虚;男女患者对比,女性患者湿、气滞、血瘀、血虚、寒的积分较高(均为P0.01),男性患者痰、热、阳亢的积分较高(均为P0.01);女性患者最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湿、痰、气滞(94.05%、93.32%、84.39%);男性患者最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湿、痰、气虚(99.52%、99.03%、80.19%)。3组合规律:将每位患者各自的证素积分进行排序,最终整合出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肝郁脾虚、阴虚夹瘀、痰湿内阻、胃肠腑热六种类型。其中脾虚湿阻所占总体比例较大(19.13%);女性患者肝郁脾虚类型的比例较大(20.62%),男性患者痰湿困阻类型的比例较大(30.43%)。结论女性患者以脾、肝、湿、痰、气滞、寒为主,治疗上重视疏肝理气解郁,男性患者以脾、肾、肺、湿、痰、气虚、热为主,治疗上应重视清热化痰。此外,基于证候辨证素量表的证候辨证体系为中医学临床量化辨证流程提供了思路,是促进中医学研究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138例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胃心神肾肺肝的趋势;病性分布呈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证型分布虚证呈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脾虚痰阻证热盛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的趋势,实证呈痰热扰神证肺热壅盛证肝脾不调湿热蕴结证的趋势。结论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基本中医病性证素是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病位证素是脾、胃、心神、肾、肺、肝;证型分布为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脾肾阳虚证、脾虚痰阻证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证素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段女性的中医证候证素特点,为临床使用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以"7"岁为周期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进行年龄划分,评估不同年龄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中医证候分布。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病位证素构成比的顺位为:肝(65. 263%)、肾(49. 473%)、脾(13. 684%);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医病位证素的频数分布中,肝与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9)。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病性证素的分布特点中,实性证素痰与虚性证素气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5);实性证素气滞、痰与虚性证素血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7,P=0. 004);实性证素气滞、血瘀、湿、痰与虚性证素阴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8,P=0. 014,P=0. 022,P=0. 000);实性证素气滞、血瘀、痰与虚性证素阳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2,P=0. 047,P=0. 002)。不同年龄组病位证素、实性证素、虚性证素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 973; P=0. 917; P=0. 983),三组居于前3位的病位证素构成比分别为:肝(22. 105%)、肾(16. 842%)、脾(4. 211%);肝(32. 632%)、肾(25. 263%)、脾(6. 316%);肝(10. 526%)、肾(7. 368%)、脾(3. 158%)。三组居于前3位的实性证素构成比分别为:痰(15. 789%)、气滞(14. 737%)、湿(12. 632%);湿(15. 789%)、气滞(15. 789%)、痰(14. 737%);痰(5. 263%)、血瘀(3. 158%)、寒(3. 158%)。三组居于前3位的虚性证素构成比分别为:阴虚(18. 947%)、阳虚(14. 737%)、气虚(12. 632%);阴虚(31. 579%)、血虚(23. 158%)、阳虚(20. 200%);阴虚(13. 684%)、阳虚(8. 421%)、血虚(7. 368%)。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主要病位证素依次为肝、肾、脾。病性证素中,痰、气滞、湿、血瘀、寒在实性证素中占主导地位,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在虚性证素中占主导地位,且虚性证素的影响大于实性证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证型、证素在临床中的常见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NAFLD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近5年与临床证型、证素的相关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分析,并进行中医理论分析。结果:NAFLD的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肝郁气滞、脾虚湿蕴、湿浊内停、肝肾亏虚。NAFLD的病位证素为肝、脾、肾,病性证素为湿、气虚、气滞、痰、热、血瘀、阴虚。结论:NAFLD的证型分布呈虚实夹杂的特点,其中以实证为主,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肾,湿、气虚、气滞、痰、热是NAFLD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