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王清海教授论治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王清海教授根据心系疾病的发病特点,结合历代医家治疗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提出温阳通脉法是治疗心系疾病的基本大法。提出以“脉痹”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名,“本虚标实,痰瘀互结,脉道痹阻”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机关键,以温补阳气、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并研制出血脉疏通颗粒(主要由黄芪、党参、桂枝、水蛭、地龙、红花、三七、陈皮、丹参等组成)用治动脉粥样硬化。通过补虚、开郁、化痰、活血而达“温通”以治疗冠心病;采用补心泻肺温通法治疗心衰病。根据高血压的血管病变实质,提出以“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并提倡从“血脉辨证”论治高血压;认为高血压可归属血脉病变,与五脏相关,按照“病在血”或“病在脉”进行血脉辨证,更能反映其病变进程。并善用经方治疗心系疾病,如运用抵当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运用桂枝加桂汤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运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以及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高血压伴心动过缓等。  相似文献   

2.
<正>王清海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近30年,辨证论治时常"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尤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危症有独到之处,且组方遣药常多灵动,疗效显著。现介绍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内经》对营卫理论的认识,探讨从营卫理论论治血脉病。提出了调和营卫,调整脉管内环境平衡,恢复脉管功能,论治血脉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王清海教授系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一批名中医师承学员,邓铁涛医学奖获得者,2016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先后师从于广东省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和陕西省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王教授在熟识中医学经典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提出心气(阳)虚衰是心力衰竭发生的根本病因病机,倡导非温不通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20-2122
通过分析脑梗塞的风险因素,以血脉改变作为切入点。用血脉理论探索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为早期临床干预血脉危险因素来防止脑梗塞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早期缺血性中风的基础是血脉病变,血脉不和引发风、火、痰、瘀诸邪,进而痰瘀阻塞脑窍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所以治疗上应和血通脉论治早期缺血性中风。文章提出"血脉病"是早期脑梗塞危险因素。痰瘀互结、脑脉闭塞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和利血脉是预防与治疗脑梗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周仲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敬卿 《中医杂志》2004,45(7):493-494
1 辨治经验 动脉粥样硬化(AS),属于中医学之眩晕、头痛、健忘、不寐、耳鸣、耳聋等范畴.在辨证的基础上识病,又不拘泥于辨病,才是辨证论治的真正体现.如眩晕,在辨明其某一证候,决定治则后,再加抗AS的药,这样治疗才完善.  相似文献   

7.
血脉舒抗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河清 《中医杂志》1998,39(2):113-115
我们认为,痰瘀阻滞、肝气虚衰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主要病机之一。有逐瘀化痰通络、暖元温肝调气作用的血脉舒可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_(100),提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降低血脂质过氧化物,凋整血栓素与前列环素的平衡,减少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内膜厚度及组织学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8.
血脉理论以脉为主体,以气血为物质基础,形成的气—血—脉系统有着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在血脉理论视角下,杨传华教授认为脉胀一名更贴切于高血压的中医命名,能更好地解释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传变规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杨传华教授提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气亏虚是导致高血压的病机关键所在,并呈现出由气入血,由血及脉的病情传变规律和青年在肝、中年及脾、老年入肾的年龄分布规律。治疗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病变过程提出了调肝降压、健运脾胃及补肾和脉三大法则分期论治高血压的新见解,为高血压的中医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总结马融教授运用肝脾理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经验。小儿体属纯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阳动有余,而阴静不足,同时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发生阴阳失调,故脾虚痰聚、肝风内动是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发生的根本病机。因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应以平肝潜阳为先,可分阶段性治疗,强调清肝熄风、疏肝健脾是治疗该病的根本治法,在临床治疗中多用天麻钩藤饮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相似文献   

10.
中医在治疗缺血性中风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但同时应进一步挖掘中医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优势,故立足中医理论,继承和挖掘中医对血和脉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血脉并病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理,认为痰瘀互结,脑脉闭塞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调和血脉是论治缺血性中风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脾的生理功能方面,阐述脾与血脉病的关系,脾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微得以输送,水液能够输布:若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津失布,形成痰瘀,导致血脉病。  相似文献   

12.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血管病中常见且最重要的一种,以中、大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及主动脉等受累为主,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笔者师从赵淳教授,对导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有一定的体会,现总结如下。1现代医学认识及防治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高度特异性的细胞反映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其病因有: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脉健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健康日本大白耳兔50只,随机分出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40只通过免疫刺激和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血脉健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冷开水外,阿托伐他汀组灌胃阿托伐他汀混悬液,每天0.45 mg/kg,血脉健组灌胃血脉健药液0.4 g/kg,连续灌胃1月.于末次灌胃后2 h兔耳中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取脑组织匀浆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脑组织MDA、血清ox-LDL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和脑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脉健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SOD活性和脑组织总SOD活性升高,血清和脑组织MDA含量、血清ox-LDL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脉健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MDA、ox-LDL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而脑组织MDA含量略高于空白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活性与空白对照组基本一致,但脑组织总SOD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血脉健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之间SOD活性、MDA、ox-LDL含量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脉健能显著提升血液和脑组织SOD活性,减少MDA和血清ox-LDL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脉病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探讨了血脉病病机演变规律:血脉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脾、肝、肾三脏虚损,功能失调是其发病根本;脂质运化失常为病理基础;痰浊、血瘀是血脉病的关键病理因素;浊脂积留,生痰化瘀,胶结血脉,最终闭阻血脉是血脉病病机演变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从《内经》血脉理论出发,阐明高血压是因痰、瘀、虚等病理因素导致脉道壅滞或堵塞,脉内压力增大而形成一种血管疾病,用血脉辨证取代传统的脏腑辨证能更准确的解释高血压的生理病理。现代医学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多以改善血液质量(抗炎、抗氧化等),防治血管病变(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重塑等)两大方面治疗高血压,这与中医血脉理论指导下辨别病位,采用治血、治脉的辨证疗法不谋而合。现将血脉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介绍高血压形成的病机及高血压血管病变的实质,并提供从血脉论治高血压的临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主要累及中、大动脉,以冠状动脉、脑动脉及主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如何防治AS、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始终是现代医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中医药防治AS斑块疗效确切,但缺乏对AS斑块深入系统的中医学理论探讨。结合中西医学研究成果,课题组提出AS斑块“血脉微癥”理论,认为AS斑块以正虚为本,瘀毒为关键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癥积内生为主要病理表征。临证可以“血脉微癥”理论为指导,以益气活血、解毒消癥为主治疗AS斑块。本文以中医学“瘀毒”理论为切入点,阐释“血脉微癥”理论内涵,以期为中医药防治AS斑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导师孙兰军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博士生导师,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4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孙教授强调从肝论治的重  相似文献   

19.
顾友谊  邹勇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98-698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是以多饮多尿、消瘦 ,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我市名老中医田文主任医师认为脾气虚痰湿中阻为糖尿病的重要病机 ,以健脾温中化湿治疗收到很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的发病与过食、肥胖有直接关系。“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过食伤脾”。长期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厚味 ,致脾胃运化失职故而发病。《素问·奇病论》有脾瘅之论 ,“夫无味入口 ,藏于胃 ,脾为之行其精气……此肥美之所发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即论及此意。胃主受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上海市名中医林水淼教授中医药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经验。林师将该病称为"脉劳"认为血脉当有劳,以延缓衰老为着眼点,从衰入手,还精为本,补益精血为其治疗的重要方法,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