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1.5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检测腔隙性脑梗死中微出血(CMBs)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展开研究,对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予以1.5T SWI检查,探讨其在腔隙性脑梗死中微出血的应用价值。结果:在不同序列显示微出血灶的比较上,SWI显著优于GRE–T2*WI,而GRE–T2*WI又显著优于T1WI、T2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SWI序列的微出血检出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在检测腔隙性脑梗死微出血中采用1.5T SWI能够获得较高的检出率,能有效反应微出血严重程度、发生部位等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白质剪切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脑白质剪切伤患者行3.0T磁共振检查,扫描常规T1WI、T2WI、T2FLAIR、DWI序列及SWI序列,分析比较SWI与常规序列在显示病变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18例患者中常规MRI共检出出血灶31个,SWI共检出病灶69个。结论:SWI在显示脑白质剪切伤中的出血灶、病变范围、边缘及边界都较常规序列清晰,能够提供比常规MRI更加详细的信息,有助于脑白质剪切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52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RI常规序列T1WI、T2WI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率。结果: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局限性脑肿胀11例,影像表现:境界欠清,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脑沟、脑池局部变浅、消失。其余41例有13例陈旧性脑梗死病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所有患者均表现急性脑缺血细胞毒性水肿征,影像表现:境界清楚,结节状、片状高信号病灶,且病灶范围明显大于常规T2WI、FLAIR像,20例脑干病变,23例放射冠、基底核区病变,5例颞顶叶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病变,2例胼胝体区病变,13例合并有多发性病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24h内病灶检出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脑梗死效果优于MRI常规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脑出血引流区小静脉及出血灶显示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R或DSA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伴有脑出血患者22例,其中女13例,男9例,患者行MR常规扫描及SWI扫描,比较常规序列与SWI对引流区小静脉及出血灶显示情况.结果 SWI检查中均可见引流区小静脉数量增多,管径增粗,信号减低,比常规序列能发现更多的微小出血灶.结论 SWI对CVST伴脑实质出血灶的检出敏感性比MRI常规序列高,可发现常规序列检测不到的微出血灶,并能清晰显示引流区小静脉的扩张情况.  相似文献   

5.
陈加良  邓先琴  陈维翠 《新中医》2018,50(8):141-143
目的:评价磁敏感(SWI)序列对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铁沉积结节(SN)检出的价值,并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的SN数目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120例肝硬化患者(6组证型,每组20例患者)及3 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和T2*与SWI。2名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共同评价,肝实质内局灶性低信号定义为SN,3 m m以下SN定义为微小SN,并计数SN总数目及微小SN数目。结果:对照组均未见SN检出。120例肝硬化患者T1WI(n=1 04 3)、T2WI(n=2 6 4 8)、T2*(n=10 9 3 8)及SWI序列(n=15 6 23)均有SN检出,数量不一。SWI序列检出的SN平均数量最多,与T1WI、T2WI、T2*检出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间检出的SN平均数目不一,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检出数目较多的前三型为水湿内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3种证型分别与脾肾阳虚证、湿热蕴结、肝气郁结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检出数量居第4位,其与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序列能敏感检测肝脏SN,并且提示不同证型的患者肝硬化的程度、病情的进展状况及肝癌发生的概率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进行常规MRI扫描(包括T1WI、T2WI序列)及SWI扫描,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17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13例,多发4例,SWI检出35个病灶,常规扫描(T1WI、T2WI序列中任何一个序列可以检出病灶即判断为检出病灶)检出22个,SWI发现病灶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常规扫描(χ2=11.08,P〈0.05),且SWI所显示的瘤体比常规图像轮廓更清楚、范围更大。7例静脉畸形在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上均见显示,但SWI序列能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及更多细小的髓静脉。6例动静脉畸形常规MRI序列与SWI显示情况基本一致。结论 SWI较常规MRI序列能够更好地显示颅内血管畸形,特别是对小的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肿瘤卒中及单纯性脑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出血病例40例(包括脑肿瘤出血及单纯性脑出血各20例),行MR T1WI、T2WI、CE-MR、SWI检查,分析SWI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脑肿瘤出血病例中,3例出血完全覆盖肿瘤实质者未见明显强化,17例可见不同程度强化;SWI扫描17例病变周围或局部可见粗细不等、迂曲的低信号血管影,3例未见血管低信号。单纯性脑出血病例中7例未见明显强化,13例边缘可见轻度强化;SWI检查示20例均未见明显肿瘤血管样低信号。结论在常规MR平扫的基础上,应用SWI扫描与增强扫描联合,可以提高脑肿瘤出血与单纯性脑出血的鉴别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患者9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64例患者加行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矢状、冠状位T2WI/TSE或T2WI/SPAIR序列,横轴位T1WI/TSE、T2WI/TSE或T2WI/SPAIR序列,增强横轴位、矢状、冠状位T1WI/TSE或T1WI/SPIR序列。将术前MRI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7例患者术前MRI显示肛周脓肿31例48处,肛瘘66例,瘘管71个,74个内口,81个外口。结论:磁共振检查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诊断及术前明确病变部位、数目,累及范围、瘘管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DWI及FLAIR检查,对比分析DWI、FLAIR图像。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期,弥散加权像可显示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早期脑梗死灶,本组超急性梗死灶在DWI显示达100%,高于T2WI。FLAIR序列对大脑半球表面、基底池周围、灰白质交界及脑室旁区的微小病变及脑白质变性或脱髓鞘的显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DWI可以尽可能早地显示病灶,早期、准确诊断脑梗死,且优于常规MR,结合FLAIR/T2WI有助于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SWI扫描,将SWI图像与常规MRI序列对比分析。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MRI常规序列图像及SWI图像进行独立诊断及计数,比较不同序列计数的差异性,并分析两名医师组间的一致性。结果 20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14例,多发6例,SWI检出38个病灶,常规扫描检出25个,SWI发现病灶的敏感性优于常规MRI扫描(P〈0.01),且SWI能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的静脉畸形。结论 SW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I序列,特别是对于小病灶的显示优于常规MRI序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临床诊断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常规MRI检查及DWI检查,评价D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DWI表现为正常者6例。19例DWI显示皮质及皮质下高信号,T1WI仅可见9例,T2FLAIR仅有轻度信号增高;11例DWI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高信号,T2WI及T2FLAIR表现为稍高信号;5例D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区对称高信号;9例DWI表现为大脑半球白质弥漫高信号,T2WI、T2FLAIR稍高信号;8例DWI表现为分水岭区高信号,其中7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合并脑室内出血,4例脑内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T1WI呈高信号。结论 DWI较常规MRI能够更早更及时地发现新生儿由于缺氧缺血造成脑实质的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水肿,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较T1WI及T2FLAIR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博罗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磁共振DWI与MRI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磁共振DWI上均表现出局灶性高信号,在回波成像T2加权成像(T21WI)没有显示异常高信号的患者有9例,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显示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9~11 h检查的患者的有10例,病灶在T21WI图像中均表现为稍高信号,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均表现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12 h以上检查的患者有21例,在回波成像T21WI与磁共振DWI中均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其中10例患者在回波成像T21WI中表现为多发脑梗死灶,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表现为单一异常高信号。结论:磁共振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较高,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高,对急性脑梗死与非急性脑梗死有效的区分开来,同时也可以诊断出磁共振成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脊柱转移瘤31例,包括混合型转移19例,溶骨型转移9例,硬化型转移3例,共涉及117个椎体及103个椎体附件。结果:通过分析其STIR像上的信号表现与常规FSE序列T1WI,T2WI及增强MRI像对比,所有117个椎体及103个椎体附件的转移灶在STIR像上均有明显的信号改变。结论: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对脊柱转移瘤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显示率高,但在鉴别诊断方面还需结合T1WI、T2WI像及增强MRI扫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MSCT和MRI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MSCT、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MSCT检查均行常规扫描及增强后动脉期、静脉期扫描,层厚为3.75 mm及0.625 mm。MRI检查采用超导型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磁共振T1WI、T2WI、STRR、FIEST序列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MSCT对病变的定位准确性为100%,而MRI为95%,定性的准确性MSCT及MRI分别为82%和93%。结论肾上腺肿瘤有其自身的影像学特征,但诊断需结合临床信息。MS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相似,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MRI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与CT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发病2 d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MRI检查序列包含SE序列的T1WI和T2WI以及FLAIR序列,CT与MRI检查时间间隔少于2 h。对比分析它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结果FLAIR在确定病变范围方面要优于CT。结论FLAIR序列对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高,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行MRI检查时应常规应用FLAIR序列,以提高MRI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5例,依据颅脑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和磁敏感序列检出脑微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脑微出血组和无脑微出血组,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入院后测患者的空腹血糖、TC、TG、LDL-C、H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指标和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脑微出血组56例,无脑微出血组89例。脑微出血组患者年龄大于无脑微出血组(P0.05),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脑微出血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和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和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病例行MRI平扫,冠状位下SE序列T2加权成像(T2WI),FFE序列T1加权成像(T1WI),及GD-DTPA增强后冠状位下FFE序列T1WI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31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30例MRI平扫T1WI图像上为低或稍低信号,1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均为高或稍高信号。动态增强后早期31例均为低或稍低信号,延迟后有明显强化。结论:垂体微腺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诊断垂体微腺瘤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胆囊结石成分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选取佛冈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接收的44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磁共振检查,分析信号变化特征。结果:胆囊内完全结晶10例,占22.7%,T1加权像(T1WI)全部是短T1信号,T2加权像(T2WI)全部是稍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是低信号;胆囊内部分结晶患者16例,占36.4%,T1WI显示胆囊底部部分是短T1信号,T2WI显示胆囊底部部分稍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看到胆囊底部的低信号;胆囊内混合(含部分胆色素)型结晶患者10例,占22.7%,T1WI显示胆囊大部分短T1信号,T2WI显示胆囊大部分稍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看到胆囊部分是高信号;胆囊结石患者6例,占13.6%,T1WI序列显示长T1信号,T2WI序列显示短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看到胆囊内低信号。胆色素结石2例,占4.5%,呈特征性高或混杂高信号。结论:磁共振对胆囊结石成分信号变化不同病理病理变化过程能够辨别,在胆囊结石检查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在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因腕关节尺侧疼痛就诊的患者50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症状不缓解超过1个月。按入组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序列组和常规加三维扰脂相组,每组25例。常规序列组行MRI常规序列(冠状位T1加权、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及横断位T1加权、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和矢状位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检查,常规加三维扰脂相组在常规序列的基础上加上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检查。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阅片后出具影像诊断报告。MRI检查后1周内均行腕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为TFCC损伤者镜下行TFCC修复术。根据腕关节镜检查结果分别计算MRI常规序列和常规序列加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诊断TFCC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MRI常规序列上,TFCC损伤表现为关节盘内中等信号、条带状异常高信号,严重者关节盘磨损、变薄或出现裂隙,可见连续性中断;MRI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上,TFCC损伤表现为在高信号的软骨盘中出现相对低信号的软骨损伤及缺损改变。常规序列组,MRI检查诊断为TFCC损伤15例,腕关节镜检查诊断为TFCC损伤18例。MRI常规序列检查诊断TFCC损伤的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71.4%,阳性预测值86.7%,阴性预测值50.0%。常规加三维扰脂相组,MRI检查诊断为TFCC损伤17例,腕关节镜检查诊断为TFCC损伤18例。MRI常规加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检查诊断TFCC损伤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5.7%,阳性预测值94.1%,阴性预测值75.0%。结论:在TFCC损伤的诊断中,MRI常规序列和常规序列加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且后者的诊断价值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隐性骨折及软骨损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31例、脊柱20例、踝关节23例、肩关节4例共78例有临床症状的X线平片检查、15例同时行CT检查阴性,而MRI检查阳性的病人结果,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STIR,分析各个序列的隐性骨折显示的阳性率。结果?膝关节31例共49处膝部隐性骨折,脊柱20例共有25处隐陛骨折,踝关节23例共有34处隐性骨折、肩关节4例共有5处隐性骨折,STIRT2WI与T1WI序列对病变检出率较高,分男Ⅱ为100%、89.3%及76.15%,其中膝关节31例通过与关节镜对比合并软骨损伤的有9例,MR/发现报告4例。隐性骨折的受累区域呈骨皮质下不规则形TlwI低信号T2wI低信号,可表现为线状、网状或不规则形且在低信号周围可见高信号的水肿改变。结论,低场MRI在膝关节隐性骨折影像检查中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并能准确定位,是隐性骨折检查的最佳选择,但是低场MRI对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