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并对治疗前后CT征象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200例患者在治疗前经CT检查,获得了较高的CT征象检出率,即肺实变检出率93.5%、间质改变(小叶间隔增厚)41.5%、毛玻璃阴影77.5%、空洞检出率45.0%、树芽征及小叶中心结节影检出率92.5%、气道损坏检出率74.0%;治疗后,只有间质改变(小叶间隔增厚)检出1.5%,空洞检出1.0%,其余征象未检出。治疗前后CT征象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经抗结核治疗后,肺实变、间质改变(小叶间隔增厚)、毛玻璃阴影、空洞、树芽征及小叶中心结节影、气道损坏几个征象吸收率均达到85%以上。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期间行CT检查,CT征象检出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并能够观察治疗后转归情况,有助于对疗效作出准确评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影像检查新发与复发活动性肺结核的对比。方法:本次共选取新发肺结核与复发肺结核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回顾CT影像资料。结果:新发组非活动性CT征象如纤维条索影、钙化、支气管扩大、肺气肿明显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动性CT征象如恶段以上实变、小叶中心结节、小叶样实变、空洞状、树芽征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影像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时,新发与复发病例表现具有一定相似性,非活动性CT征象为主要区别,可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临床体征及症状,提高疾病确诊率,辅助疾病诊治,为改善预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诸多CT表现规律及其征象群在涂阴和涂阳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大连市结核病医院2007年10月-2008年12月间连续登记治疗的新发涂阴肺结核137例,涂阳肺结核134例,分别进行CT扫描,观察两组不同CT表现规律及征象群的分类.结果:本组诸多CT表现可分为5种征象群:即播散进展型、支气管型、间质型、肺实变型和自限倾向型.在涂阴和涂阳肺结核分别占53.7%、10.3%、0.7%、1.5%、34.3%和67.9%、3.0%、13.4%、11.2%、4.5%(p<0.05).前四型在活动性肺结核中大多检出3种以上活动性CT征象(90.2%),而自限倾向型仅9.8%检出多种活动性征象.结论:肺结核的CT征象群分型有助于涂阴与涂阳活动性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及评价抗结核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观察35例活动性肺结核与20例陈旧性肺结核的低剂量CT表现以及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后CT征象的变化。结果35例活动性肺结核均检出至少一种结核活动性征象,检出率100%。20例陈旧性肺结核检出结核活动性征象5例,检出率25%。35例活动性肺结核经抗痨治疗3~6个月后,复查CT检出活动性征象13例,检出率37%。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和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环状钙化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杞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CT扫描,将CT扫描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环状钙化增强扫描的各种征象情况。结果:经CT扫描后可知,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共52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共18例,CT扫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且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增强后边缘清晰与高强化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环状钙化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获得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25例肺结核空洞患者(A组)及25例肺癌空洞患者(B组),均经病理手术证实为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对其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卫星灶(80.0%)、钙化(28.0%)、厚壁空洞(64.0%)为主要特点,分叶(8%)、毛刺(12.0%)、胸膜凹陷(16.0%)等现象少见,两组患者征象比较,除薄壁空洞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空洞主要CT征象为厚壁空洞、周围卫星灶以及钙化,而肺癌空洞主要征象为分叶、厚壁空洞、胸膜凹陷、毛刺以及壁结节,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景晨 《内蒙古中医药》2014,(15):100-101
目的:临床分析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治疗的68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分别实施X线和CT检查,对两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其中68例患者X线检查结果为:发现肺结核病灶48例,百分比为70.59%;CT检查结果为:发现肺结核病灶66例,其百分比为97.06%。两者检查结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诊断中,CT和X线检查相比,其结果更为准确,同时还能够对病灶形状和数量进行显示,因此CT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性肺结核CT、MRI的表现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例确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分别进行CT、MRI检查,采用单盲法对患者进行CT、MRI的表现进行分类及综合分析,将CT、MRI检查的影像表现分为空洞、钙化及结核球,结节和肿块、干酪样坏死,并对CT、MRI的检查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确诊老年性肺结核的准确率上都非常高,其中CT的准确率在85%以上、MRI的准确率也达到了62%,从准确率上来看CT略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肺结核,应用CT、MRI检查都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诊断,CT在检查诊断钙化方面明显优于MRI,但MRI对于结核球的显示要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征象,为肺结核合并肺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12月入我院治疗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CT影像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6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中,39例为原患肺结核并发肺癌,20例为诊断肺癌后被发现患有肺结核,误诊1例.结论: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病症时,影像检查很关健,医师需认真判别病灶的影像特点,同时结合临床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到尽早确诊尽早治疗,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基于胸部CT和实验室多项检查对于涂阴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诊断为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CT征象及检出率的差异、实验室检查阳性率、治疗效果,分为诊断明确的涂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46例,不典型肺炎患者29例,筛选对于涂阴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有价值的CT征象。结果:(1)CT影像学表现:大片状肺实变影35例、磨玻璃斑片影46例、间质改变斑片影47例,单发块影15例,多发结节及块影20例,树芽征56例,空洞20例,总检出率依次分别为:46.7%、61.3%、62.7%、20%、26.7%、74.7%、26.7%;涂阴不典型肺结核组中磨玻璃斑片影、肺间质改变斑片影、树芽征的各检出率显著高于不典型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检查:PPD、结核抗体、血沉在涂阴不典型肺结核组的阳性率依次为:39.1%、76.1%、89.1%,不同程度显著高于不典型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CT征象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难以诊断时,需重视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涂阴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多排螺旋CT在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对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检查,之后进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患者肺血管征象以及肺实质征象。结果:6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64例患者可见肺动脉扩张情况,确诊率为96.97%;其中31例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多排螺旋CT图像还显示患者均存在单侧或双侧不规则性充盈缺损以及肺动脉内造影剂偏心性等情况,但受累动脉的外膜依然保持光整。患者主肺动脉直径、左右动脉直径值、与正常值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主要肺实质征象包括马赛克衰减、毛玻璃影、结节影、结缔组织病、条带样影以及小叶间隔增厚等。结论:多排螺旋CT在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可切实提高确诊率,尽早发现患者的病变情况并接受治疗,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尘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尘肺患者,分别对其进行CT检查和X线检查,观察对比各自主要征象。结果:CT检查的肺部阴影检查率高于X线检查,空洞钙化检测效果明显,并且能够在尘肺早期发现矽结节,其检查效果明显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尘肺检查,CT检查的效果要明显优于X线胸片,但在临床对于疑似尘肺患者的诊断时,应将CT结果与X线结果对比分析,以期得到最为准确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胸部CT征象变化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8例。观察组采取2HR2E/4HR化疗方案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2HR2E/4HR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CT初始征象情况变化、治疗效果、病灶的吸收情况以及空洞的闭合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并且观察组CT初始征象的改善情况、病灶的吸收、空洞的闭合等几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胸部CT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结核可有效抑菌、杀菌,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溶栓前头颅CT征象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前均完成头颅CT检查,影像资料由影像或脑卒中诊治医师进行分析,统计所有患者治疗后3个月预后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差、预后好两组,分析其溶栓前头颅CT征象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显示有70例患者预后情况好,30例患者预后情况较差。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发病到治疗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1/3规则、脑萎缩、脑白质疏松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组织低密度、动脉高密度征、脑组织肿胀、大面积梗死两组患者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低密度、动脉高密度征、大面积梗死是影响患者溶栓治疗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组织低密度、动脉高密度征、大面积梗死是影响患者溶栓治疗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头颅CT检查对于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对我院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随访2年,并与同期治疗的单纯结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肺结核在COPD患者中的发病率高(约7.3%),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细菌感染多,晨痰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PCR检查阳性率高,结核抗体、PPD阳性率低,CT病灶部位及形态不典型,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结论: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时间长,治疗效果及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与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0例共计100个病灶进行研究,对入选患者均进行CT与超声检查,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手段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病理检查结果,各种征象,恶性结节诊断,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病理检查结果的准确率高于CT(P <0.05);超声诊断各种征象的准确率高于CT(P <0.05);超声的恶性结节诊断率高于CT(P <0.05);超声的诊断结果符合率高于CT(P <0.05)。结论:CT和超声都具备客观的临床价值,但与CT相比,超声不仅可以精准观测到结节的病发数量、异常形态、较低回声、模糊边缘等特点,还能精确检测出细小癌灶与结节内砂粒状的钙化点,清楚地显示甲状腺的腺体大小、癌灶性质、以及病灶情况,清晰度、分辨率以及灵敏度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经螺旋CT诊断的继发性肺结核(n=30)和肺癌(n=30)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结果:继发性肺结核CT表现:21例小叶中心可见直径2~4mm的结节影;空洞10例,7例单发空洞,3例多发空洞;薄壁空洞6例,厚壁空洞4例;肺实变8例;磨玻璃影14例;小叶间隔增厚7例;不典型结核瘤3例,怀疑周围性肺癌;合并胸腔积液5例,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合并纵膈、肺门淋巴结核5例。肺癌CT表现:肺内肿块21例,12例有放射状短毛刺,18例外壁呈分叶状,2例结节状钙化,5例空洞形成肺门肿块9例,胸腔积液6例,阻塞性肺不张3例,淋巴结肿大12例。合并活动性肺结核2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5例。结论:螺旋CT在鉴别诊断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血管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血管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狭窄率、脑梗塞率均与对照组有着显著差异义(P0.05);观察组中单纯前循环动脉狭窄率比单纯后循环动脉狭窄率低(P0.05);MRI检查阳性率比CT检查阳性率高(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血管性眩晕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采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螺旋CT扫描在孤立肺结节(SPN)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揭阳市中医院收治的SPN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平扫、增强后序列扫描,通过对结节增强参数进行计算,采集不同期相CT净增值以及最大净增值,记录结节形态学征象,分析多期动态扫描CT值在恶性SPN、非恶性SPN方面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对比良性SPN而言,恶性SPN、炎性SPN增强30 s、60 s、120 s、180 s、240 s、300 s后所得CT值较高,炎性SPN对比恶性SPN,增强60 s、120 s、180 s、240 s、300 s后所得CT值较高,可见良性SPN强化不明显,其次为恶性SPN,炎性SPN强化十分明显,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SPN临床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有效鉴别良性SPN、恶性SPN以及炎性SPN,同时还能对结节形态强化特征进行有效探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进行再探讨。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贵阳市中医一附院接受治疗的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6.15%(25/26),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4/4),将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符合率高,值得临床医生参考借鉴。有效掌握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病理特点,可明显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