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抽取6个县3 600户调查对象中农村户籍、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常住老年人共1400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社会经济学特征,健康自评情况、健康状况、自我保健行为、吸烟、饮酒情况、社会支持等,结果分析采用x2检验及有序变量累积比数模型.结果 在1400名研究对象中,健康自评“好”的老年人565人,占40.4%; “一般”的为635人,占45.4%; “差”的200人,占14.3%;文化程度高、收入高的、有经常性社会交往的老年人健康自评好,年龄越大、患有慢性病、两周患病、ADL、IADL有损害、做过健康体检及生活照料依赖家人/亲友的老年人健康自评差.结论 贵州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健康自评水平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保健,缩小城乡差距,应成为改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4年成都市高新区居民家庭健康入户调查数据,共有983名老年人纳入研究。分析健康自评与老年人社会人口特征、躯体健康、心理及行为因素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多因素分析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983名老年人中健康自评为好的占47.9%,一般的占40.8%;差的占11.3%。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与是否空巢(u=3.433,P=0.001,)、锻炼时间(χ2=11.863,P<0.001)、两周是否患病(u=7.261,P<0.001)、1个月内是否感到焦虑或抑郁(u=9.173,P<0.001)、患慢病种类(χ2=44600,P<0.001)、记忆力是否受损(u=9.562,P<0.001)等因素有关。 结论 应加大对城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关注。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做好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记忆力恢复训练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空巢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方法采用5分类法对861名空巢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进行测试。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 600人,其中空巢老年人861人,非空巢老年人739人。空巢家庭老年人较非空巢家庭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差(u=2.524,P=0.012);女性较男性自评健康状况差(u=3.403,P=0.000);空巢独居老年人较空巢偶居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差(u=2.930,P=0.003);日常活动能力异常的老年人比正常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差(u=2.696,P=0.007);老年人所患躯体疾病种类数(rs=0.234,P=0.000)以及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数(rs=0.268,P=0.000)等因素与健康自评状况相关。结论健康自评能综合反映机体健康状况,空巢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差,应采取有关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视角,探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CHARLS 2015的387例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自评健康比例仅28.2%。童年健康状况不好(OR=2.928, 95%CI: 2.298~3.826)、住宅商用(OR=1.528, 95%CI: 1.024~2.281)、居住地为农村(OR=1.467, 95%CI: 1.164~1.85)、夜间睡眠时间(OR=0.862, 95%CI: 0.828~0.91)、饮酒(OR=0.735, 95%CI: 0.583~0.927)、戒酒(OR=1.862, 95%CI: 1.301~2.665)、人际交往(OR=0.791, 95%CI: 0.651~0.962)、工作类型非农业(OR=0.608, 95%CI: 0.44~0.84)、住房有洗澡设施(OR=0.817, 95%CI: 0.669~0.999)与老年人自评健康有关。结论 需要将老年健康干预时间前移,并从个体到环境因素加强对老年健康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可能会受慢性病和日常活动受限等应激事件问题影响,可能影响老年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水平。本研究基于目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了解中国≥60岁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以及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项目成年人调查的部分资料,描述我国≥60岁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健康自评的差异性,以及和本人1年前比较健康自评的差异性。结果 8 060名老年人中年龄60~98岁;男4 017名(49.8%),女4 043名(50.2%);农村4 260名(52.9%),城市3 800名(47.1%)。有6.3%老年人自评为非常健康,10.3%认为很健康,30.9%认为比较健康,23.5%认为一般,29%认为不健康。不同性别(χ~2=117.822,P<0.001)、年龄(χ~2=21.243,P=0.007)、婚姻状态(χ~2=28.658,P=0.026)、居住地(χ~2=128.97,P<0.001)、2周内患病情况(χ~2=1 200.773,P<0.001)和6个月内是否有慢性疾病(χ~2=739.758,P<0.001)的≥60岁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1年前自身健康状况比较,不同性别(χ~2=51.631,P<0.001)、年龄(χ~2=25.389,P<0.001)、婚姻状态(χ~2=20.546,P<0.001)、居住地(χ~2=40.987,P<0.001)、2周内患病情况(χ~2=1 020.030,P<0.001)和6个月内是否有慢性疾病(χ~2=328.210,P<0.001)的健康自评变化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1/3老年人健康自评现状不容乐观,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婚姻状况、躯体健康状况和高龄老年人,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开封农村失能老年人健康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II(HPLP II),对开封市446名农村失能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 结果 农村失能老年人健康行为总分为(109.73±16.80)分,各维度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2.35±0.43)、压力应对(2.34±0.37)、营养(2.29±0.30)、自我实现(2.08±0.49)、健康责任(1.83±0.39)、运动(1.76±0.47)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OR=0.796)、文化程度(OR=0.335)是农村失能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保护因素,失能程度(OR=3.051) 、抑郁(OR=1.084)是健康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农村失能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在制定干预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影响农村失能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改善老年人的不良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重庆市农村留守老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留守老人健康保障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00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其自评健康状况,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其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自评健康为差、一般、好的农村留守老人分别占44%、40.67%、15.33%。高家庭人均年收入(OR = 0.396,95%CI:- 1.349~- 0.505)、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OR = 0.424,95%CI:- 1.344~- 0.370)、两周内未出现不适(OR = 0.601,95%CI:- 0.884~- 0.135)、一年内未住院(OR = 0.448,95%CI:- 1.197~- 0.406)、高BMI指数(OR = 0.406,95%CI:- 1.530~0.301)的农村留守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积极(OR<1),医疗费用负担重(OR = 2.433,95%CI:0.313~1.464)、所患慢性病数多(OR = 5.877,95%CI:1.223~2.319)和不饮酒(OR = 2.948,95%CI:0.637~1.524)的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消极(OR>1)。结论 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留守老人专项健康教育行动,降低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浙北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北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浙北3个地区的部分农村社区349例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有关影响因素。结果:SCL-90总分得分82例超过160分,心理障碍流行率为23.50%(82/349),与全国常模比较,老年人躯体化、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农村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自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邻里关系。结论:农村社区老年人躯体化和抑郁障碍比较普遍,改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邻里关系对于减少农村老年人心理障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中3350名65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社会人口、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条件四方面探讨东中西部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东中西部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部地区最好,西部地区最差。控制地区变量后,农村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主要受社交活动、饮酒以及厕所是否可冲水的影响(P<0.05),而慢性病患病状况主要受年龄、医保、吸烟、饮酒及家中是否有自来水的影响(P<0.05)。结论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工作,并为农村老年人进行社交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现状,剖析主要影响因素,为健康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与随机分层抽样,收集来自重庆、湖北和江苏9个乡镇27个村的1678名老年人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三个样本地区老年人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3个样本地区老年人在健康知识问卷的8个条目间和健康行为的10个条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样本地区老年人年龄、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距离医疗机构远近、家庭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对健康知识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P<0.001)。结论: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知识普遍缺乏,健康行为有待改进。应针对不同类型老年人特点,采取综合性且兼具差异化的干预措施,促进老年人健康行为改善,以实现健康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健康自评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健康自评(SRH)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方法:1992年在北京城乡各随机抽取1个区/县后,再采取分层、分段及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5岁以上老年人3157名进行研究,并于1994、1997和2000年随访。结果:基线调查结果显示,SRH受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教育水平和经济满意度的影响;SRH一般和不良老年人的慢性病总患病率以及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疾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SRH良好老年人。从1992-2000年8年间共993人死亡,SRH是老年人死亡的危险因素,SRH一般与不良者总死亡的危险分别高于SRH良好者12%(HR=1.12,95% CI:0.93-1.35)和53%(HR=1.53,95%CI:1.25-1.88),在控制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地区(城/乡)、婚姻状态、教育水平、近一年就医次数和住院次数、患慢性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体重指数、认知功能、抑郁]、剔除随访1年和3年内死亡者后,上述趋势依然存在。与SRH良好者相比,SRH不良者脑卒中和心脏病死亡的危险分别增加了2.25倍(HR=2.25,95%CI:1.67-3.04)和2.22倍(HR=2.22,95%CI:1.61-3.07)。结论:SRH与各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病患病率有关,同时又是预防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老年卫生保健工作中,不应忽视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的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和侧面,从家庭、个体两方面分析我国成人健康自评状况,探讨健康自评影响因素,提高健康问题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为促进我国成人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提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16岁及以上成人研究对象有效数据41764例,每期数据10441例。描述我国成人健康自评现状,构建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将人口学变量、家庭变量、个体变量先后纳入模型进行检验,从家庭和个体两方面探讨我国成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自评健康者占86.15%,自评不健康者占13.85%;2016年,自评健康者占85.64%,自评不健康者占14.36%。随着控制变量、自变量的依次纳入,模型QIC从32399.292降至27221.571,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不断提升。本研究中,政府补助(P<0.001)、做饭最主要用水为井水(P=0.005)、做饭最主要用水为窖水(P<0.001)、做饭最主要燃料为罐装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管道煤气(P<0.001)、做饭最主要燃料为电(P<0.001)、两周患病情况(P<0.001)、半年患慢性病(P<0.001)、住院(P<0.001)、喝酒频率(P<0.001)、是否午休(P=0.001)、公费医疗(P=0.0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P=0.001)对成人健康自评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重点关注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乡村、家庭生活条件较差这部分人群,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提高我国成人健康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国西部地区劳教人员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广西、重庆和云南12个劳教所采取随机问卷方式调查1721名劳教人员,了解其自评健康状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劳教人员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1721名被调查劳教人员的自评健康状况一般,平均得分6.21±2.00分(总分10分).吸毒、体力活动、睡眠质量和家庭关系4个因素对劳教人员的自评健康状况有影响(P<0.01),且多个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对自评健康状况有影响(P<0.01).结论 特定健康危险因素和劳教人员自评健康状况显著相关,且健康危险因素的聚集可降低劳教人员的自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自评健康(Self-rated health,SRH)是学术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健康测量指标。自评健康指标更偏向于代表哪一方面的状况,不同年龄、性别群体是否存在差异,这都是在分析学术研究成果时需要谨防的偏误。本研究在文献基础上构建出老年健康自评决策过程下的概念框架,利用CLASS数据,通过有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以及性别、年龄的异质性,然后基于优势分析对比全样本、不同性别、年龄样本中影响因素的贡献度。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哪个样本,同龄健康比较与往年健康比较贡献程度最高;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功能因素的贡献度减弱,心理健康因素的贡献度增强。本研究主要梳理出老年人自评健康的概念框架,挖掘出老年人自评健康主要代表老年人哪一方面的状况,对未来老年人自评健康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海南省百岁老人健康自评情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全样本横断面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991例百岁老人入户调查和健康查体,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主要现患疾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睡眠质量等资料,并采用五分类法对百岁老人健康自评。结果 991例百岁老人有157例(15.8%)健康自评为好,228例(23.0%)自评为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老人中慢性疼痛、视力障碍、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睡眠质量自评与健康自评相关(P<0.05)。结论 海南省百岁老人健康自评为好者的比例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慢性疼痛、视力障碍、抑郁、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城市新移民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城市新移民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自评健康状况城市新移民之间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得出城市新移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城市新移民自评健康好、一般、差的人数分别为3 247例(71.8%)、1 092例(24.2%)和181例(4.0%)。多因素分析显示,在城市新移民中18~岁、30~岁和60~岁年龄段人群和70岁及以上年龄段人群相比自评健康更好;初中学历者和高中及以上学历者相比,自评健康状况更好;无工作或者退休者相比有工作者,自评健康状况更差;无两周患病、无慢性病、无一年住院和无抑郁者自评健康状况更好;不喝酒和偶尔喝酒的人群相比于经常喝酒的人群,自评健康状况更差;睡眠时间<6 h者相比与睡眠时间 ≥ 9 h者,自评健康状况更差。结论 应该加强老年人、无业或退休人群、高文化水平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从而促进相应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蚌埠市居民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蚌埠市居民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市不低于18岁常住居民,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影响居民自评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3 294名居民中,1 536人(46.6%)自评健康为好,1 333人(40.5%)自评健康为一般,425人(12.9%)自评健康为差。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自评健康有关的因素有性别、学历、月收入、慢病家族史、现患慢病状况、两周患病情况、医疗保健费用占年收入比、饮酒、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状况(均有P<0.05)。结论 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如男性、低学历、低收入人群等)健康状况的关注,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措施改善居民自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郭静  薛莉萍  范慧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2):1697-1700
目的 了解中国流动老年人群体自评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制定流动老年人口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全国32个样本点的12 153名流动老年人口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流动老年人口自评健康为不健康的占11.00%,自评为基本健康和健康的分别占44.03%、44.97%;不同性别、教育程度、朋友数、流动原因、收入来源、流动时间、锻炼时间、是否患慢性病、是否体检的流动老年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流动时间、是否患慢性病、锻炼身体时间、生小病处理方式、流入地朋友数对流动老年人口的自评健康有显著影响(均P<0.01)。结论 流动老年人口自评健康较一般老年人口自评健康更为积极,健康意识因素(如锻炼身体时间、生小病处理方式等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如流入地朋友数等因素)对流动老年人口的自评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广西壮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收入水平、住房类型的壮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有无、住院与否以及住房类型等变量与壮族农村老年人心理症状阳性相关。结论 影响壮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住房类型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中国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国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1年1月-2012年4月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在河南、河北、山东、黑龙江、江苏、海南、宁夏省和北京市抽取10161名年龄≥18岁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161名年龄≥18岁农村居民中,男性4116人(40.51%),女性6045人(59.49%);平均年龄47.08岁;学历中小学及以下4654人(45.81%),初中4249人(41.82%),高中及以上1258人(12.37%);务农7594人(74.74%),其他职业2567人(25.26%);71.47%(7262/10161)的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状况非常好/较好,仍有28.53%(2899/10161)的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不十分满意;多因素分析显示,农村居民随着年龄增大自评健康水平逐渐下降(P<0.01);随着受教育水平升高自评健康水平升高(P<0.01);农民、打工者和个体工商业者的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固定工作者(P<0.05);河北、海南、宁夏、北京的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低于河南省,而山东、黑龙江、江苏相对较高(P<0.05);患有慢病者较无慢病者自评健康水平高(P<0.01);无医疗保险者健康水平高于有医疗保险者(P<0.01);贫困户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P<0.01);自评经济地位越高,自评健康水平越高(P<0.01);越容易向周围人借到5000元钱者自评健康水平越高(P<0.01);随着家庭医疗支出的升高,自评健康水平下降(P<0.01)。结论 中国农村居民自评健康与年龄和家庭医疗支出水平负相关,与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和向周围人借款5000元的难易程度正相关,患慢病人群、贫困户、有医疗保险者、农民、打工者和个体工商业者的自评健康水平较低,地区间自评健康水平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