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病患者日趋增多,临床护士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抑郁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研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和自设护理问卷的调查方法,对292例合并抑郁症及285例未合并抑郁症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血压及血糖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血压、血糖明显高于未合并抑郁症的患者。结论: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言语沟通等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对策,消除抑郁症对各种病情的危害,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艳  黄志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03-304,31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该群体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77例老年慢性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其自我效能现状,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2.63±0.49)分;不同文化程度、患病年限、住院次数及经济收入患者,其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经济收入及住院次数与自我效能得分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人自我效能得分较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进行抑郁筛查的必要性和实施心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筛选出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其入院时和出院时的SDS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进过心理治疗后SD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该提倡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普遍进行抑郁筛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进行抑郁筛查的必要性和实施心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筛选出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其入院时和出院时的SDS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进过心理治疗后sD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应该提倡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普遍进行抑郁筛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团体怀旧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的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但试验组增加1项团体怀旧治疗。6周后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价其抑郁症状的好转情况;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LISA)评价其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GDS评分:两组的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试验组评分由试验前的(16.31±2.33)分下降到试验后的(7.24±2.09)分,对照组由试验前的(16.42±2.11)分下降到试验后的(13.21±2.2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6,P<0.01)。LISA评分:试验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2,P<0.01)。结论 团体怀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娇  鞠梅 《现代预防医学》2020,(6):1056-1061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化住院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某三甲医院于2018年1月 - 2019年1月收治86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86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符合“社会化住院”标准人数252例,比例为29.09%,住院阶段转科室(OR = 4.403,95%CI:2.855~6.789)、入院时ADL水平(OR = 1.478,95%CI:1.151~1.897)、达到出院标准ADL水平(OR = 1.359,95%CI:1.074~1.718)、年龄(OR = 1.128,95%CI:1.084~1.173)、家庭人均收入(OR = 2.484,95%CI:1.990~3.101)、医院获得性感染(OR = 2.078,95%CI:1.301~3.320)、入院途径(OR = 2.222,95%CI:1.424~3.467)、合并其他慢性病(OR = 3.743,95%CI:2.373~5.902)、抑郁(OR = 2.336,95%CI:1.485~3.674)、焦虑(OR = 2.272,95%CI:1.471~3.509)、认知障碍(OR = 1.970,95%CI:1.230~3.156)、病程(OR = 1.121,95%CI:1.057~1.189)、公费(OR = 3.116,95%CI:1.041~ 9.326)、新农合(OR = 0.376,95%CI:0.142~ 0.991)、自费(OR = 0.117,95%CI:0.029~0.473)均是“社会化住院”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化住院”程度较高,其受到入院途径、医院内感染、生理、心理、精神状态、对他人依赖程度、经济收入和医保类型影响。  相似文献   

8.
喻妍  姜俊丰  龙雨 《现代预防医学》2023,(6):1093-1097+1110
目的 探讨互联网使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推动数字技术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互联网使用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利用交互分析方法检验上述影响的人群差异。结果 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β=1.225,95%CI:0.960~1.490),利用互联网开展社交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能够显著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β=0.780,95%CI:0.436~1.124;β=0.785,95%CI:0.506~1.065),而互联网使用熟练度、互联网娱乐活动和经济活动与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无显著关联;互联网使用对低龄和高学历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强(β=-0.063,95%CI:-0.107~-0.020;β=0.119,95%CI:0.047~0.192),互联网社交活动对低龄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较强(β=-0.077,95%CI:-0.136~-0.018)。结论 互联网使用及其社交和信息获取功能是老年慢性病群体心理健康提升的重要手段,同时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比较,为实施早期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中共4 547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进行评分。结果: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19,P<0.05),其中农村组抑郁发生率为44.0%,城镇组为29.5%。回归分析显示,城乡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共有的危险因素是女性、西部、睡眠时间较短、自评健康状况较差、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受损、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城镇组特有的保护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初中、高中及以上,城镇组特有的危险因素是共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农村组特有的保护因素是有配偶、家庭月生活支出1 000~5 000元,农村组特有的危险因素是共患2种慢性病。结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与城镇相比,抑郁发生率更高,应重点关注高危群体的心理健康,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以改善其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群慢性病现状及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为老年人群慢性病防治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调查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1109名老年人慢性病状况及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1)慢性病患病率为67.2%,大多患2种以上,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心脏病,白内障,骨质疏松和胃肠疾病;(2)日常生活功能ADL和IADL损害率分别为8.0%和43.6%;(3)对ADL损害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精神病,白内障,泌尿系疾病和肿瘤,对IADL损害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年龄,脑血管病和肿瘤,ADL和IADL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别,而且其与患病率高低,患多少种病并无一致的对应关系。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不少疾病对日常生活功能造成明显损害,而疾病的性质可能所起作用较大,应采取适宜的策略和和措施防治慢性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知识、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97名建有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社区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专题讲座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观察一年后两组知、信、行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组实施一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在正常BMI值、推荐盐摄入量、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损害和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控制饮食的自我效能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饮食、有效运动、自我检测血压方面的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9%,血糖控制率为85.5%,均高于对照组(56.4%、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静默疗法的研究进展及在妇科慢性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默疗法是当今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医学常规辅助治疗方法。具有生理、心理、精神三重作用。妇科慢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一般药物疗法效果不理想。该文对静默疗法的类型和原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静默疗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治疗妇科慢性疾病中的应用和作用效果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疗程8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Ⅱ-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检测.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SOD、MDA分别为(51.08±7.80)、(75.09±8.03)μU/L和(7.13±0.89)、(4.51±0.61)μmol/L,对照组分别为(52.12±7.31)、(65.16±8.01)μU/L和(7.11±0.87)、(6.21±0.78)μmol/L,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或<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 6、IL-8、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分别为( 18.25±7.24)ng/L比(29.02±6.70) ng/L、( 115.28±13.76) ng/L比(148.99±16.61)ng/L、(20.43±3.92) ng/L 比(32.32±8.18)ng/L](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25.25±7.55) ng/L比(28.82±7.54) ng/L、( 136.27±12.97) ng/L比(150.21±17.52) ng/L、(28.43±3.92) ng/L比(32.56±8.78) ng/L](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可改善COPD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和减轻炎性反应,为COPD的治疗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76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32)和对照组(n=14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使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老年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为老年COPD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其他慢病人群的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运动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心理应激模型,进行6周游泳训练: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皮质醇、IL-2、IL-6的含量。结果(1)应激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30min运动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0 min运动组血清IL-2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应激+30 min运动组、应激+60 min运动组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应激组(P〈0.01),IL-2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应激组(P〈0.01)。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引起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释放过量皮质醇,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适量运动能够调节HPA轴适应性,降低皮质醇的过量释放,维护免疫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2010年中国老年居民多种慢性病共存状况。方法 在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中19525名≥60岁老年居民5种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哮喘、肿瘤)患病情况,并比较不同特征老年慢性病患者多病共存情况。结果 74.20%的老年居民至少患有1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女性(75.32%)高于男性(7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66,P=0.0087),城市患病率(75.76%)高于农村(72.9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8059,P=0.0091);在14316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患有1、2、≥3种常见慢性病的比例分别为71.94%、24.27%、3.79%,东部地区、城市居民、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多种慢性病共存情况越严重。结论 在中国老年居民中,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种慢性病共存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量表评分并进行科学评估。结果人组前两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因子分均有所下降,心理干预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分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前两组患者SGRQ中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SGRQ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治疗后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SGRQ中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SGRQ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SGRQ中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SGRQ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且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老年男性慢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122例伴有蛋白尿的老年男性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24h尿蛋白定量分为轻度蛋白尿(A组54例,0.3g≤24h尿蛋白定量〈1.5g),中度蛋白尿(B组40例,1.5g≤24h尿蛋白定量〈3.5g),大量蛋白尿(C组28例,24h尿蛋白定量≥3.5g)。3组患者在慢性肾脏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舒洛地特600LSU治疗,1/d,疗程20d。比较3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和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24h尿蛋白定量A组、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3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可降低非大量蛋白尿的老年男性患者的慢性肾脏病尿蛋白水平及凝血功能,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吴琴英 《中国校医》2019,33(4):282-283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脑血管病人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某中医院入院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情志护理,对比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中医情志护理运用于本院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走向和谐,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高龄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分析亲子支持情况与其相关性,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6年7月 — 2017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中的≥ 75岁老年人,采用面对面入户方式调查,进行UCLA孤独量表评测。  结果  3 448名中高龄老年人孤独感平均得分为(40.24 ± 10.225)分;低程度孤独感1 071人(21.9 %),平均得分为(28.33 ± 4.096)分;中度孤独感1 664人(50.2 %),平均得分为(41.86 ± 4.262)分;高程度孤独感713人(27.9 %),平均得分为(54.38 ± 3.360)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年龄75~79岁的老年人相比,80~84岁老年人(OR = 1.212)、85~98岁老年人(OR = 1.365),与文化程度为文盲的老年人相比,大专及以上的老年人(OR = 0.478),与子女关系和睦的老年人相比,关系良好的老年人(OR =1.952)、关系一般的老年人(OR = 3.261),不轮流来探望(OR = 1.318),不存在不管父母的子女(OR = 0.629),遇到问题子女不能及时提供帮助(OR = 1.828),与子女从来不听取父母意见的老年人相比,子女经常听取父母意见的老年人(OR = 0.313),这些因素均为中高龄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均P < 0.05)。  结论  河北省唐山市中高龄老年人孤独感明显,有针对性的加强家庭子女支持将对改善我国中高龄老年人孤独感现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