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娅 《光明中医》2009,24(7):1240-1241
"脏实泻腑"是临床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意思是五脏的实证可通过清泻六腑,使六腑通畅来治疗.本文拟探讨"脏实泻腑"理论的来源及应用,以期同道更加理解和重视这一理论,使其在临床发挥更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邱幸凡教授"脏虚络痹"理论中的三个主要部分,即脏本络用的生理体用观、脏虚络痹的虚实病机观以及补脏通络的补虚泻实观,并举临床验案1则。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若脏病实者,当通泻其腑以祛邪外出,使腑通而脏安,即脏病治腑。掌握此治疗原则,指导临床,收益颇深。现将其理论根源及临床应用探讨于下。一、理论根源《素问·五脏别论》明确指出五脏但藏精气,...  相似文献   

4.
肺、肾两脏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经脉循行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每至换季或体虚时易合并肺系疾病而加重病情。王耀光教授在"肺肾同治"理论指导下,辨标本缓急,提出了"治肺三法",即补肾宣肺法、补肾敛肺法、补肾泻肺法。补肾宣肺法针对实邪,宣发疏散;补肾敛肺法针对虚证,以治本为主;补肾泻肺法针对中晚期合并胸水者,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5.
总结金亚蓓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诊疗思路及针灸特色。金亚蓓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总属阴阳失调,心肾不交,并与肝郁、脾虚密切相关。将辨证论治与易医理论相结合,运用脐针疗法于脐部取穴落脏,补虚泻实;辅以体针调治月经,两者合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当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集中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泻浊等.笔者认为,论治心绞痛应充分认识到气虚、气滞在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中的重要地位,从肺脾二脏人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调气重在恢复肺气的宣发肃降之职,并发挥中焦脾胃斡旋气机之用.  相似文献   

7.
总结董玉江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经验。董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气滞痹阻心脉,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痰瘀气滞、痹阻心脉为标,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提出益气养阴、豁痰化瘀理气为本病的治法,并强调辨病辨证结合,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又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46-2347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是《素问·五脏别论篇》对腑脏功能的概括.但我们却不能把腑脏的功能片面的理解为五脏唯藏精气而无浊,六腑只传化物而无清.五脏之中亦有浊气,六腑之中亦有精气,五脏之浊气由六腑输泻而出,六腑之精气输于五脏而藏,腑脏相合,藏泻有因.  相似文献   

9.
黄绍刚教授在名中医周福生教授"三脏一体"及"心胃相关"理论启发下,结合肝脾辨证体系,首次提出将"血三脏"理论运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论治,主张心、肝、脾三脏同治,取得了显著疗效。研究对黄教授基于"血三脏"理论辨治IBS-D的临床经验进行简要总结,为IBS-D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贾春生教授背部泻血法的理论、应用方法和临床经验。贾春生教授重点把握住了"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与"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卫昌"的两个重要观点,将其定为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贾春生教授一般常在背部选取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诸穴施以泻血之法可起到改善局部和相应脏腑血液运行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调和气血或泻除湿、热、风、瘀、毒等功效。在具体泻血操作中贾春生教授将泻血笔和气罐联合使用代替传统泻血工具,使泻血法的操作变得易学、易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崔云教授从脾胃论治男科疾病的经验。认为脾胃运化精微气血津液,濡养四脏,进而对男性生殖器官发挥调节功能,而脾胃异常是导致男科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从脾胃论治男科疾病,应权衡脾胃虚实,合理选择补虚泻实之法。并举医案2则。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名中医王捷虹教授结合临床经验,以经典理论为依,现代相关研究为据,旨在论述心脾两脏之间的关系并求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及特点。王教授强调脾胃虚弱为本病的发病基础,在多种致病因素互相交织作用下,本病往往呈现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态。针对本病的病机,王教授认为本虚以中焦气血两虚、心神失养为主;标实之证则可见中焦气滞、心脾失接,痰湿郁滞、化热扰心及毒瘀阻络、叨扰心神三属。治疗上,王教授将“补虚泻实”四字贯穿于该病治疗的始末,以心脾同治理论为指导,创新性地提出“补、顺、调、消”治疗四法,深刻把握不同病理因素作用下心脾二脏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求良效,进一步提高该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蔡淦教授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伤杂病,疗效颇佳。本文介绍蔡淦教授运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心系疾病经验,并附病案三则详述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语出《难经·六十九难》,它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来确定的重要治疗原则。历代医家多将此句释为:对某脏(经)的虚证,可以采用补其母脏(经)或母穴的方法治疗;对某脏(经)的实证,可以采用泻其子脏(经)或子穴的方法治疗。笔者认为,在“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一句中,“母”与“子”当是古汉语“互文”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所谓互文,是指上下文各言一语而其义互  相似文献   

15.
<内经>脏腑藏泻理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的藏泻理论是指脏和腑的藏与泻的功能,<素问·五脏别论>概括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所谓藏而不泻,多数医家解释为主藏精气而不泻;泻而不藏,释为主传化物而不藏精气.这种说法似已成为定论.其实持此说者多为望文生义,未知<内经>之深意.也有一些医家提出脏和腑均有藏有泻,但多数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文试对<内经>脏腑藏泻理论作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前几版《方剂学》教材对于痛泻要方中白芍的作用均以柔肝作解,然柔肝之法,是针对"肝为刚脏"而言,以甘缓养血育阴之药以益肝体,使其用条达和畅,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的方法。这与痛泻要方脾虚肝实的主治病机不符。笔者查阅大量古籍和相关文献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得出白芍实有苦平泻肝之用,并对其在痛泻要方中的作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总结名老中医王少华主任医师对久泻的辨证治论经验。认为久泻与脾肝肾三脏关系密切,擅长常法与变法治疗,即健脾与泻木安土、补火生土、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并提出通腑与涩肠互济、温脏与清腑共调、升阳与降浊兼施、护阴与扶阳两顾为治久泻之四要,同时审督脉之病与时令变迁。  相似文献   

18.
赵旭  崔拓拓  赵英强 《光明中医》2023,(22):4353-4355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病死率高,预后不良,且当前尚无根治的药物,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痛、真心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进展较多,疗效显著。赵英强教授精研古代医家“五行理论”的治病经验,认为胸痹的发病与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肝气郁结为发病之始,脾失运化为发病的关键,据此提出了“疏肝健脾”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以疏肝解郁、泻肝养肝、健脾化痰、温阳豁痰、调和心脾、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9.
尿蛋白作为一个肾脏损伤的重要标识,伴随着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各阶段。从中医角度分析,蛋白尿的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而三脏的病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期间可累及肝脏;标实为外感风寒之邪,内生湿、毒、瘀之实累及肾络,二者相互影响,脏腑藏泻失司,则致精微物质失固,表现为蛋白的漏出。皮持衡教授从肺脾肾三脏入手,按肺脾气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瘀毒内阻辨证论治肾性蛋白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与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机虚实夹杂,丁书文教授善从三焦论治本病,尤重中焦。认为病在上焦宜主以宣发肺气,佐以活血通脉,常用桔梗、麦冬、五味子等药;病在中焦宜化痰行气,常用药对为木香、砂仁;病在下焦宜辨别阴阳,补虚泻实,交通心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