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桃仁承气汤临证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仁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炙甘草)原方出自仲景《伤寒论》,为治疗太阳病热结膀胱的下焦蓄血证而设。后世不少医家视为活血化瘀的主方,许多活血化瘀的方剂是在此方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方中桃仁破血祛瘀,滑肠通结;大黄既入阳明之府,通泻实热,又兼入血分,活血化瘀;芒硝软坚散结,可助大黄攻下积热;桂枝温通血脉,既可助桃仁活血祛瘀,又可引硝黄入血脉发挥清热逐瘀之功,共起相辅相成之用;炙甘草调和诸药,使急中寓缓,并能兼顾中气。五味药配伍精当、佐制严谨,共奏破瘀血、清积热之效。在桃仁承气汤运用中,笔者认…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入大肠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入大肠经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黄兆胜主编的《中药学》为蓝本,构建入大肠经中药性能数据库,并利用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大肠经药物寒性占44.71%,温性占22.35%,平性占21.18%,凉性占8.24%,热性占3.53%。这与大肠经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苦味最多,辛味次之,甘味位居第三,涩味位居第四,酸味位居第五,咸味位居第六,无淡味。入大肠经中药以沉降作用为主,约占药物总数的80.20%,升浮作用居次要地位,约占18.50%。入大肠经中药的毒性明显,占该经药物总数的18.82%。结论:入大肠经中药以苦寒、沉降为主,温平、升浮次之。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对桃仁性味和功效主治的记载,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桃仁并非温性、寒性或平性,应偏于凉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对桃仁性味和功效主治的记载,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桃仁并非温性、寒性或平性,应偏于凉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桃仁承气汤加味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腹胀便秘临床效果.方法: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腹胀便秘患者32例,治疗前均确诊为腰、胸椎骨折,均为外伤所致,无脊髓神经损伤.中医辨证均属气血瘀滞、腑气不通所致腹胀便秘.给与桃仁承气汤加味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第1天后均见腹胀减轻.其中9例用药24小时后肛门排气,腹胀缓解;16例经2剂用药后腹胀缓解;7例经3~5剂治疗后腹胀缓解.结论:桃仁承气汤加味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腹胀便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探讨依据药物外部之表象归属药物之性能,基于五脏的生理特点确定五味对五脏之补泻,根据药物四气五味判别其作用趋势,以五行相生、相属关系研究药物归经规律,阐释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建立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马静  凌霄  王盼盼  孟菲  李学林 《中医学报》2020,35(9):1870-1874
传统取象比类法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是将中药的性能、功效与其形态、质地、颜色、气味、生长环境、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物性等自然属性相关联,联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等学说,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以推演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功效等药性。尽管取象比类法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与中医理论紧密相连,且对中药药性的研究逐渐成熟化,但依旧具备了主观性较强、注重特殊性和典型性而忽略普遍性等缺陷。对于取象比类法的研究需正确认识,取其精华,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最终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兼备的取象比类法,为现代中药药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关于益母草的四性属性,历代医家各执一词,争议颇大,有云"微温、微寒",有云"寒",有云"温",亦有主张其为"平"者。文章通过对古今文献的考察分析,结合益母草临床应用情况,认为益母草的药性应为"微寒"。  相似文献   

9.
关于益母草的四性属性,历代医家各执一词,争议颇大,有云"微温、微寒",有云"寒",有云"温",亦有主张其为"平"者。文章通过对古今文献的考察分析,结合益母草临床应用情况,认为益母草的药性应为"微寒"。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对其中的药对运用思维进行探讨,从药对与治法、药对与四气、药对与五味、药对与升降浮沉、药对与归经、药对与药物毒性等6个角度加以列举分析,以期进一步挖掘古代经典名方丰富的内在价值并指导临床药对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本草纲目拾遗》一是清代医家赵学敏经多年编写而成的一部集本草大成之作。全书分十卷,载药900余种。此书收载药物以《本草纲目》中未收入的药物为主,有的纲目已收载,但主治及药物性状等记述不详的则加以补充说明,对其记载有讹误的,加以修正。此书是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著作结合现代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考证野菊花的品种来源和药用历史.野菊名可溯源于《礼记·月令》、《埠雅》,称作“菊”、“蘜”,迄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入药最早的本草记载则见于《神农本草经》,有二千年的历史.现代野菊花的药用范围更加广泛,在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的整理历代本草文献关于中药女贞予的记载的过程中,发现女贞子的四性并非有争议的寒性性、温性或者平性,而是凉性的。  相似文献   

15.
王文凯  张贺  王慧  曹霞  裴丽  刘景亮 《中医学报》2020,35(5):1126-1130
我国古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由外风论到内因论,再到内外因相杂的发展过程;因而对本病的治疗也给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由以疏散外风、扶助正气为主,到从火热、痰湿、内虚风动等脏腑经络的辨证施治,最后以注重气血双补、平肝熄风、滋阴潜阳等与补益脑神经益气养血、通经活络为主的治疗原则,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时至今日,现代医学对于半身不遂疾病依然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半身不遂具有独特的方法与疗效,尤其在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治疗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桃仁膝康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桃仁膝康丸中独活、乳香、白芍、牛膝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仁膝康丸中三七人参皂苷Rg1的含量,采用色谱柱Agilent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0-12 min乙腈-水(19∶81),12-15 min乙腈(19%→20%),15-18 min乙腈(20%→23%),18-30 min乙腈(23%→27%);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理论塔板数以人参皂苷Rg1计不低于300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法能定性鉴别独活、乳香、白芍、牛膝,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且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项中人参皂苷Rg1在2.20-11.01μg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1.5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桃仁膝康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湿自长夏而来,虽为阴邪,然而也是火热所生之物,因此同时蕴含阴阳之性,往往容易与温热和暑热相兼。从哲学范畴看,湿源于阳热对土中水的气化,与水、土和太阳有着密切关联。中医对湿的认识在《黄帝内经》中得到完善。"湿"具备双重属性,既有利民生之性,也有致病之性,同时扮演着自然产物(如气候、环境)、生命化生者、邪气和致病因素等角色,蕴含着湿润、迟缓、黏滑、重浊、趋下等义,具有发病隐匿、广泛、急骤等特性。人体内的湿一方面源于外湿的侵入,另一方面源于脾主运化的失司。  相似文献   

18.
自杨氏创始“循经取穴”编纂体例和针刺原则以后,后世医家多沿其例,至今此法仍为医家采用。此书之出现,推动了明堂学术之发展。公元752年(天宝12年),王焘(约公元670~755年)《外台秘要》成,卷39据《甲乙经》大量引用《黄帝明堂经》原文,并称此经为明堂学之正经。而在王焘前,甄权(约公元540~643)曾修《明堂图》,孙思邈(公元581~682)《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屡引《明堂》之说,可见《明堂》之学在唐初的发展盛况。至王焘又将《明堂》列为专卷详加论述,尤可见明堂学影响之巨大。唐代明堂类著作,不限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  相似文献   

19.
消法理论起源于《内经》;汉·张仲景首次将消法应用于临床;后世医家进一步丰富了消法的使用范围。至清·程钟龄明确提出消法为中医八法之一,确立了消法在中医治法中的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山茱萸应该"去核"还是"合核"入药的争论由来已久,作者经过本草考证,结合山茱萸的现代研究,认为山茱萸果肉及果核具有非常类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毒性方面果核比果肉更低,且山茱萸采收加工过程中"去核"需消耗大量劳动力和时间,因此,建议山茱萸"合核"入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