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 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互联网+母婴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研发“互联网+妇幼护理”创新平台,以三级妇产科医院为主导,通过同质化培训与辖区内社区医院合作,依托平台共同为居家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母乳喂养指导等母婴护理服务。结果 经过7个月运行,共完成服务916例次,复购率37.56%,其中社区护士完成45例次(4.91%),排前三的项目分别为乳腺疏通460例次(50.22%)、婴儿黄疸测定318例次(34.72%)、母乳喂养指导52例次(5.68%)。产妇满意度99.82%,无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互联网+母婴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可为居家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方便、快捷且专业的医院同质化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慢性伤口多学科联合居家护理服务模式,解决居家慢性伤口患者护理的难点。 方法 构建医院-社区多学科联动慢性伤口居家护理云平台。患者在线申请,医院专科护士和社区护士分阶段整合多学科诊疗意见后联合实施居家伤口护理,社区护士负责后续的居家护理,平台定期随访。 结果 实施6个月,为辖区内的137例患者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其中8例接受了医院-社区联合居家护理服务,社区护士提供后续上门护理服务及随访36例次。 结论 医院-社区多学科联动慢性伤口居家护理云平台整合了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资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慢性伤口患者居家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矛盾。  相似文献   

3.
涂文菲  甘甜  章花  黄静 《护理学杂志》2022,27(21):82-85
目的 分析“互联网+”居家医疗服平台的应用效果,为优化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方法 对三级医院居家医疗服务平台数据库中2020~2021年服务对象的一般资料、平台使用情况、服务项目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纳入研究的1 780例次服务中,患者通过医护上门服务App端口获取服务1 683例次,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端口获取服务67例次,通过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服务端口获取服务30例次;提供服务者多为护士(1 451例次),其次为医生(245例次);服务量排在前3位的项目分别是尿管护理(39.04%)、伤口护理(18.15%)及胃管护理(12.08%);居家医疗服务比自行前往医院就医更加实惠便捷。 结论 “互联网+”居家医疗服务平台构建了医院-社区-家庭多元联动、医护技药等多学科团队相互协作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使更多需求者受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带领社区医护人员为居家患者提供有偿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构建以基层医疗为中心,以区域医疗中心为主导的护联体平台;实行患者线上下单,区域医疗中心护士与社区护士联合上门居家护理服务的方式.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护联体运行以来,107名医疗中心护士带领社区护士共提供上门更换胃管、PICC维护、更换尿管、伤口造口护理、压疮护理等14个项目的 护理服务;其中更换胃管(73例次)堵管率、PICC维护(97例次)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返院维护组(护联体平台运行前,返院更换胃管53例次、PICC维护80例次)(均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返院组(P<0.01);两种护理模式均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与纠纷.结论 基于护联体模式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可一定程度上满足居家患者的护理需求,护患双方均有较好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及需求,为完善该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自拟提纲对1所三级医院的13名临床护士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有较强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人身安全与执业安全保障需求;护理服务医疗风险控制需求;合理收费需求。结论三级医院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有较强的意愿,安全保障、相关规范标准及合理收费是当前主要需求。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快加以建设和完善,以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郑州市三级医院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核心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状况,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核心知识技能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郑州市三级医院47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需求总分为(4.39±0.03)分,其中执业基本知识、伦理与礼仪和项目技能操作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4.51±0.71)分、(4.51±0.75)分、(4.36±0.71)分。84.32%的护士愿意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95.55%认为有必要开展该项培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必要性认知与护士培训需求得分有关(P0.05,P0.01)。结论三级医院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核心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较高,护理管理者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以满足其需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新西兰怀卡托省医院-社区-家庭老年健康管理相关情况。多学科团队通过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系统对医院术后患者进行早日康复,恢复其回归社会的能力;针对居家有康复需求的居民,政府把相应的服务人员与物品转移至家庭进行高效康复;为了维持及促进居民的健康,社区诊所成立相应的多学科服务团队,科学、规范地管理服务对象的健康。可参照其完善我国老年健康管理体系,以满足社区老年人健康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蒙古族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具体需求。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呼和浩特市蒙古族老年人232名,对养老模式选择需求、社区居家养老需求情况及目前对社区养老服务满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蒙古族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最多,占89.7%,其次为选择养老院(7.8%)。蒙古族老年人在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中,生活照顾类需求较多的是开设"老年餐桌"(38.5%);医疗保健类对水平较高的社区蒙医医院需求最大(占29.3%);精神文化类对增设棋牌社需求量最大(占25.0%)。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受文化程度、月收入、身体健康状况、有无配偶、有无子女以及居住方式的影响(P0.05,P0.01)。结论呼和浩特市蒙古族老年人青睐社区居家养老,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以蒙古族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情况为导向,提供有针对性、多元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群体的个体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医院指导、社区参与、居家合作的PICC维护模式,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导管维护服务。方法以医院为主导,对辖区内社区医院护士进行培训,建立区域化维护网络,患者根据需求选择医院维护、社区维护及护士指导的居家维护;对132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研究,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87.1%患者对维护服务满意;导管维护期间发生导管堵塞1例、湿疹并敷贴卷边1例,经处理后导管继续使用;维护期间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医院指导、社区参与、居家合作的PICC维护模式可满足肿瘤患者间歇期维护需求,确保导管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并运行,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方法成立跨部门、多学科的研发小组,依托院内信息化建设集成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以O2O模式为实施路径,基于J2EE平台,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ava技术开发。21例患者端用户和4名护理人员使用平台,通过量性与质性数据评价平台运行效果。结果 21例患者注册平均时间为(3.21±0.78)min,服务满意度为100%。半结构式访谈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使用体验,对信息平台操作的便捷性、界面的专业性与设计感、流程的可操作性等感到满意。结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基于政策导向与患者需求,以服务安全为核心,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易用性。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业迅速发展、人们的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快捷高效的护理执业模式。但由于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对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主要的困境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安全风险不明确、配套制度不完善、上门护理服务价格等,并针对困境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健康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全面了解我国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为后续更好地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国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提取47个结果,形成9个类别,概括为3个整合结果:感知益处(增强职业价值感、方便居家患者、融洽护患关系、增加经济收入);感知障碍(执业风险增大、角色负荷加重、收费标准不合理);渴望支持(渴望政策支持、渴望组织支持)。 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需探索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及制度,同时需采取信息化手段规避潜在风险,最大化地保障护患双方权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社区有就医需求患者提供及时方便的上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方法 在医院微信服务号建立子系统“护理服务到家”,设基础护理17项、专科护理6项、母婴护理5项、检验服务11项共4类39项服务项目;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后正式运行(线上下单,上门服务)。 结果 “护理服务到家”运行128 d,上门服务652单;上门护士1 196人次、医生108人次;患者满意度为100%;上门服务项目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投诉和不良事件,未发生医生护士相关安全问题。 结论 基层医院实施“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有助于体现护士职业价值感,以及缓解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海珊  汪晖  李玲  沈凡  周桂芬 《护理学杂志》2021,36(3):92-94+9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疾病全程的照顾需求,为患者延续性护理实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适时模式为理论基础,对处于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的全程照顾需求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应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受访人数5个阶段(急性期、稳定期、出院准备期、调整期、适应期)分别为10例、13例、10例、10例及9例,总计52例患者。结果提炼出5个不同阶段的患者需求:急性期主要是情感和家庭支持、了解病情的需求;稳定期是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指导等需求;出院准备期主要为照顾者角色准备等需求;调整期为延续性护理需求;适应期是回归社会等需求。结论脑卒中患者每个时期的照顾需求有不同特点,应了解其全程需求,建立患者全程适时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实现医院、社区、家庭之间信息、管理及关系的连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以专科小组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效果。方法 2022年7-12月由58名网约护士实施常规“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前),2023年1-6月由103名网约护士实施以专科小组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后),评价比较实施前后网约护士接单量、接单行为及服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专科小组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分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179例次和409例次。实施后网约护士接单行为及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以专科小组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利于增强网约护士的接单行为意愿,改善患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编制“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 方法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文献查阅法、小组讨论法和德尔菲法形成量表初稿,初次调查239名“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再次调查417名护士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果 “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包含4个维度,25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6.543%。 总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20,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00~1.000。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87,折半信度为0.957,重测信度为0.876。验证性因子分析提示,一阶四因子模型拟合较好(χ2/df=2.216,GFI=0.904,RMSEA=0.041,RMR=0.035,CFI=0.916,NFI=0.928)。 结论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编制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职业认同感的测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进展,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177所“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使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平台统一设计的统计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管理及服务制度、运行机制及流程、出诊护士培训体制等。 结果 实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试点机构146个,其中三级医院占58.90%;共有13 154名护士参与服务,服务总人次为192 442,平均患者满意度96.63%,出诊护士对试点工作总体满意度为88.67%。实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数43项,其中服务量排序靠前的项目为母婴护理(44 074人次)、生命体征监测(23 313人次)、家庭巡视(21 636人次);排序靠后为人工肛门便袋护理(16人次)和一般灌肠(16人次)。 结论 广东省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形成符合本地特色的服务模式,但仍需扩大服务人群,补充服务项目,优化支付机制,加强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基于“互联网〖HT6K〗+医联体”的老年慢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1所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1所社区医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3家村卫生室建立医联体,对医联体内出院的老年慢病患者,开展“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对患者的满意度、照顾者负担及护士职业认同感进行测评。结果 实施2年7个月,共开展“互联网〖HT6K〗+医联体”延续护理服务1 859例次,胃管护理最多(37.32%),其次为导尿及相关护理(35.87%);患者对9个条目的满意率为75.59%~100%;实施后,照顾者负担评分显著降低,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HT6K〗+医联体”的老年慢病患者延续护理满足了老年慢病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照顾者负担,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提供测量工具。 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及走访专家,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及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结果 第1轮和第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态度分别为96.2%、92.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0、0.84;第1轮专家意见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3、0.285,第2轮分别为0.482、0.437(均P<0.01)。构建的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服务水平),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7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服务环境0.360,服务水平0.269,服务态度0.198,服务内容0.173。 结论 构建的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可指导和规范网约护士的护理服务,以此评价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