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主阴从”是阴阳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阐述了阴阳之间的住序关系。现从哲学与医学两方面来论述探讨其含义。  相似文献   

2.
陈光顺  潘虹 《新中医》2013,45(12):10-11
分析中医学古籍文献中关于胃癌阳气不足的论述,思考古代医家关于胃癌的宝贵经验认识对现代临床辨治胃癌的有益影响,从以“阳主阴从”辨治胃癌为切入点;立足“阳主阴从”,辨治胃癌的生命观;立足“阳主阴从”,辨治胃癌的病因病机观;立足“阳主阴从”,辨治胃癌的治疗观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中医学治疗胃癌应立足“阳主阴从”,以扶阳为宗旨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晓平 《光明中医》2013,28(9):1951-1952
理解火神派扶阳理论重要观点"阳主阴从"有助于理解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理论、藏府理论,历代医家均注重阳气"阳主阴从"在目前更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扶阳派在理论上强调阳主阴从,在辨证上以阴阳为辨证总纲,重视神色、形态、舌脉、口气、二便为辨证依据,一切错综复杂的症候,只以阴阳统分万病,认为所有的疾病中阳虚证占80%以上,治疗上重视扶阳抑阴,以阳化阴,只要辨证准确,就大胆运用姜桂附等辛热之品,且用药品种少,药量重,尤其是对危重症的抢救,每起沉苛.对阳热实证,扶阳派石膏、硝黄亦照用不误,只是病减即停,时时顾护人体阳气,对久病、重病、疑难杂症,虽没有明显的阳虚症候,亦放胆使用温阳药,每能收到较好疗效,其理念依据始终遵循"阳为阴之主,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相似文献   

5.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出自《内经》,该思想在中医学中作为人体的一种生理常态,是人体最佳生命活动状态的高度概括,指"阴"以适用为平,"阳"以潜藏为贵,相互协调,维持正常状态。"气阳血阴,人身之神,阴平阳秘,我体长春",因此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深谙"阴平阳秘"之道,如此才是养生得法,才能实现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6.
中医"阳主阴从"的文化基因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学说。就阴阳二者的关系而言,中医理论首先非常重视阴阳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明确指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1]”“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  相似文献   

7.
刘文 《天津中医药》2023,40(8):1007-1011
“阳主阴从”理论是指在阴阳关系中,阳气为主导,阴气以从的理论,结合《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中阳气的升降出入变化总结为升阳、补阳、开阳为核心的辨证方法为临床在眼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应用中提供参考,以帮助提高眼病诊治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阴阳的正常关系是阴阳和,而和的内涵是从属者与主导者相应,阴阳和是指阴与阳相应,所以阴阳和的实质是阳主阴从;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势均力敌的状态,阴阳平衡多易造成阴阳不和,所以阴阳平衡本身即是病态.  相似文献   

9.
肿瘤是多种病因导致的机体异常增生性疾病.中医学认为机体异常增生与机体气化功能失常有关,气血津液等不为正途是其直接原因.气化理论的内容之一便是化气和成形,其实质可概括为“阳化气,阴成形”,以阴阳阐述肿瘤之发生、发展及转移,解析肿瘤之阴阳观,得出瘤体亦存在”阴阳”,瘤体转移之因在于“阳主阴从”.基于“气化”理论防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0.
介绍肖长江教授基于“阳主阴从”理论论治心脏神经症的经验。肖教授认为,心脏神经症的发病除肝郁脾虚、心肾不交等病机外,亦与阳虚密切相关,心阳不足、肾阳亏损、脾阳耗伤、肝阳被郁均会引起心脏神经症。阳气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同时又可固护肌表、防御外邪,使阳气不伤、百病不作,故肖教授基于“阳主阴从”理论构建“药物扶阳”“动则生阳”“乐则生阳”“善则生阳”的治疗模式,提出应从药物、运动、情绪以及心态方面治疗心脏神经症。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中和”思想是阴阳平衡的文化基因和理论基础,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根本法则。以《周易》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出的“阳主阴从”的哲学观对中医学理论和温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陈文中为代表的儿科温补学派在继承“阳主阴从”思想的基础上力倡小儿阳气不足,主张临证之时扶助固养小儿阳气。肺系疾病是儿科常见疾病,当今由于苦寒之品、抗生素及激素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影响,小儿阳虚证尤为常见,故扶阳之法在肺系疾病的诊治中亟需重视。文章基于前人理论思想,浅析扶阳思想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喘嗽病等肺系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再识阴阳     
刘晓平  张丽娟 《光明中医》2014,29(11):2429-2430
初学中医时接触到"阴阳",总感觉似懂非懂,后来学习内、外、妇、儿各科,运用脏腑辨证,学来顺畅,用来方便。"阴阳"似乎离我越来越远,可是临床久了,遇到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往往无证可套、无方可用。重温经典,再说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中医运用阴阳来解释人体。阴阳相对、阴阳转化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多维的,阴平阳秘不能等同于阴阳平衡,而是各司其职协调运动;人体分而为阴阳,合而为一气。正确理解了阴阳,临证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执简驭繁,审阴阳、知法度,斟酌用药,力求达到阴平阳秘,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多种疾病均广泛表现出阳虚类证候,常伴血瘀、血虚、水饮上泛等兼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不良影响.陈教授熟读《易经》、《黄帝内经》,临证数十载,善于在阳主阴从理论指导下治疗多种阳虚证疾病.  相似文献   

14.
汗证是以汗液外泄异常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自汗及盗汗.自汗即日间无明显诱因汗出,甚者动则汗出;盗汗即入睡后汗出,清醒后无汗出.陈新宇教授从事中医教育及临床工作数十载,认为人体自身变化以及天地运动蕴含"阳主阴从"规律,秉持"谨熟阴阳,以平为期"思想,对汗证治疗有独到见解.笔者通过对陈新宇教授一则汗证医案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立足“阳主阴从”浅析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中医药治疗以其副作用较小、综合疗效好、价格低廉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的青睐。现从"阳主阴从"浅析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桥本甲状腺炎是导致甲减的主要病因,桥本甲减多以甲状腺肿大、畏寒、倦怠乏力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为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的“瘿病”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与先天禀赋、情志、饮食、水土等因素相关。本文以郑钦安的“阳主阴从”理论为探讨的基本点,认为桥本甲减的主要病机是肾阳虚,在疾病的进展中可涉及脾阳和心阳,由此将桥本甲减分为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心肾阳虚证以及阴阳两虚证四种证型以探析桥本甲减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医阴阳学说及临床实践,从阳主阴从的角度论述了阳虚失眠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从阴阳二气,阳主阴从;阴阳二气,尤重阳气;阳气之中,肾阳为本;易损难复,惟此阳气;治寒以热,温补阳气;阳虚易辨,阴火难识6方面小结王自立主任医师独特的学术思想,指出对于阴阳二气,尤重阳气,因为阳主阴从,阳气之重要,犹如太阳与天体的关系,不可或缺,是生命的根本和动力,但其特性却是难得而易失,易失而难复,故临证之际时时顾护阳气,形成了独特的温阳思想。  相似文献   

19.
郑婧  石昆  王群  张思超 《光明中医》2016,(9):1244-1245
目的以阳为梯攀上卢氏的肩膀去发现更多中医的精华。方法通过阅读《扶阳讲记》,熟知人体之本——阳气,其立命、治病在于阳,姜附桂的配伍使用将扶阳理路发挥的淋漓尽致,临床医案中标本虚实混杂却完全体现阳主阴从的思想,不忘扶阳。结果阳气是人体的根本。结论火神派扶阳的思想值得当代医家认真思索和探讨,我们应以阳为梯攀上卢氏的肩膀去发现更多中医的精华,去振兴中医,去疗苦济世。  相似文献   

20.
<正>阳主阴从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阴阳观,它强调人体生命活动中阳的主导地位,以及阴的从属位置。有关其与众阴阳观的关系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本文就与其争论最多的阴平阳秘、阴阳平衡、阴阳合之间的关系逐一展开探讨,以明确其内在联系,进而论证阳主阴从在防病治病过程中的重要意义。1阳主阴从与阴平阳秘阳主阴从,实际上就是突出阴平阳秘基础上的阳气主导作用。阴阳的协调,关键在于阳气的旺盛和饱满。《黄帝内经》就说过"凡阴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