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银花体外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筛选金银花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金银花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金银花不同提取部位对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侵染的宿主MDCK(狗肾细胞系,为流感病毒宿主细胞株)细胞的保护作用,以MDCK细胞病变(CPE)百分率为指标,经Reed-Muench方法测定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治疗指数(TI),从而筛选出金银花抗流感有效部位。结果:金银花的石油醚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以及粗提取物均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而三氯甲烷提取物与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无抑毒效果;其中石油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的EC50较利巴韦林还要小,抑菌活性强。结论:金银花具有确切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其石油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是抗流感病毒有效成分最为集中的部位,其效果较利巴韦林更好。  相似文献   

2.
刺山柑果实醇提物及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炎与镇痛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刺山柑果实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炎与镇痛活性部位进行筛选。方法:采用乙醇对刺山柑进行提取制备总提取物,用水溶解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部位。以阿斯匹林为阳性对照药,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和醋酸扭体镇痛实验进行抗炎镇痛活性部位进行筛选。结果: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而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则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刺山柑果实具有潜在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全草中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对石仙桃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及文献对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测定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初步评价石仙桃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采用内毒素脂多糖(...  相似文献   

4.
已知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成分具有抗诱变、抗溃疡、抗糖尿病、抗炎、促进伤口愈合、免疫调节活性。关于它的心血管活性,仅有一些报道,但无系统研究。作者研究了该植物多种提取物及成分的降压作用。实验样品为:该植物根甲醇提取物(AVR),AVR的水相(AQR),AVR的乙酸乙酯相的石油醚溶部位(PES)及从其不溶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抗感复方不同提取物活性成分含量与其解热、抗炎效应比较。[方法]以阿司匹林、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用酵母致大鼠发热、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不同提取物的解热、抗炎效应。[结果]复方水提物解热抗炎效应均明显,水提液经絮凝澄清剂(ZTC)1 1絮凝剂处理后解热效果明显。[结论]单从活性成分含量高低简单评价提取方法的优劣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抗感复方不同提取物活性成分含量与其解热、抗炎效应比较。[方法]以阿司匹林、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用酵母致大鼠发热、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不同提取物的解热、抗炎效应。[结果]复方水提物解热抗炎效应均明显,水提液经絮凝澄清剂(ZTC)1+1絮凝剂处理后解热效果明显。[结论]单从活性成分含量高低简单评价提取方法的优劣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检测IL-1β、IL-6、IL-8、IL-10、TNF-α等炎症因子,探究夏枯草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研究证实,夏枯草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使用夏枯草制剂以及研究中药新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杠板归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的抗炎活性。方法使用不同极性溶剂分别对杠板归进行提取,得杠板归不同极性部位。采用二甲苯建立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模型,评价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提取物A高浓度组、提取物B高浓度组、提取物C高浓度组和提取物F高浓度组的耳肿胀度抑制率分别为71.60%、36.96%、53.54%、41.81%。结论杠板归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
Gao  H  方唯硕 《医学教育探索》1992,(1):20-22
已从柴胡属植物中分出了柴胡皂甙、挥发油、酚类化合物、生物碱和多糖等化学成分。柴胡提取物真有抗炎、保护肝和肾、抗惊厥、镇静和抗肿瘤、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其柴胡皂甙和挥发油是抗炎活性的来源,而免疫促进和抗肿瘤活性则归因于皂甙和多糖成分。  相似文献   

10.
鲍金云  段贤春  周安 《安徽医学》2018,39(3):251-255
目的 研究三七提取物抗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的活性筛选,并分析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为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石油醚提取物和超临界CO2萃取物组(6.25、12.50、25、50、100、200 μg/mL).采用MTT比色法对三七石油醚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部位进行活性筛选,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三七石油醚提取物和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鉴定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5 m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24 h,细胞生长抑制率接近50%.不同浓度石油醚提取物组与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50、100 μg/mL石油醚提取物组间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超临界CO2萃取物组与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50、100 μg/mL超临界CO2萃取物组间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 μg/mL超临界CO2萃取物组与石油醚提取物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GC-MS技术分析得出,超临界CO2萃取物中主要的脂溶性成分人参炔醇含量(13.09%)高于石油醚提取物(4.10%).结论 石油醚提取物与超临CO2萃取物对PC12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但超临界CO2萃取物具有较好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蓬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评价加拿大蓬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加拿大蓬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并对提取物浓度与抑制活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加拿大蓬石油醚提取物(IC50=197.98 mg/L)与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823.92 mg/L)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 mg/L),而甲醇提取物的活性(IC50=1655.51 mg/L)低于Acarbose,3种提取物抑制率均随浓度增加而增长。结论:加拿大蓬3种提取物均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的高抑制活性,其中石油醚提取物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比较小叶菝葜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实验以及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实验研究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结果 小叶菝葜乙醇提取的总浸膏、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均可降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和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乙酸乙酯部位效果最为显著;总浸膏和乙酸乙酯部位能明显的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结论 小叶菝葜乙醇总浸膏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萃取后乙酸乙酯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玉女煎体外抗炎最佳活性部位,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玉女煎复方采用水提取,提取物浓缩后经D101大孔树脂进行粗分,分为水洗脱、30 %乙醇-水洗脱、60 %乙醇-水洗脱及95 %乙醇-水洗脱四个洗脱部位。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评价玉女煎水提液及各洗脱部位的抗炎活性。研究对象包括空白对照组、脂多糖模型组和脂多糖+药物组。使用MTT法和Griess法来评估细胞的存活率和NO的生成量。随后对筛选出的最佳活性部位的抗炎活性进行验证,ELISA实验检测IL-1β、TNF-α、IL-6水平,显微暗场成像法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NF-κB p65表达。最后通过MCI柱分离结合活性追踪的方法对最佳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仪进行鉴定。结果:玉女煎水提液、水洗部位、30%乙醇-水洗部位及60%乙醇-水洗脱均有显著抗炎活性,其中水洗部位和30%乙醇-水洗部位抗炎活性弱于水提液,60%乙醇-水洗脱部位抗炎活性最强,显著强于水提液;95 %乙醇-水洗部位无抗炎活性。60%乙醇-水洗脱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NF-κB p65表达及入核增加的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强,最后从该部位分离出了5个化合物,其中3个归属知母。结论:60% 乙醇-水洗脱部位为玉女煎抗炎的最佳活性部位,知母可能是其抗炎活性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药罗勒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57nm波长处测定维药罗勒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检测2种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清除作用,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维药罗勒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21.023 3μg/mL(RSD 0.19%,n=5),正丁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4.782 9μg/mL(RSD 0.58%,n=5)。0.5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外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88.8%和72.2%。结论维药罗勒有效提取物中所含的黄酮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化学成分之一,且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体外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离并筛选白桂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方法 通过连续 ig 给药白桂木根总提取物、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提取物,分别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大鼠棉球所致肉芽肿、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评价活性。结果 白桂木醋酸乙酯部位抗炎镇痛作用较明显。结论 白桂木醋酸乙酯部位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罗汉果干果不同溶剂提取成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为深入开发罗汉果药食两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60%乙醇回流提取罗汉果果实成分,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研究各种提取物清除DPPH·、ABTS·自由基活性,并以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结果罗汉果果实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IC50分别为0.42±0.01,1.13±0.03)较抗坏血酸均有较强清除自由基活性作用(P<0.05)。结论罗汉果果实的提取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人工虫草菌HK-1与天然虫草提取物抗肿瘤活性及主要化学成分。方法人工虫草菌HK-1与天然虫草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醇和水提取。用MTT法测定各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人肝癌细胞HepG2、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类前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的细胞毒作用。对活性提取物进一步用动物模型检测其体内抗肿瘤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对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所有虫草菌HK-1提取物的细胞毒作用均比天然虫草提取物的作用强,其中以醋酸乙酯提取物的细胞毒作用最强。虫草菌HK-1醋酸乙酯提取物对4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均比天然虫草醋酸乙酯提取物的作用强;体内实验也表明虫草菌HK-1醋酸乙酯提取物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对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麦角甾醇和腺苷可能是虫草菌HK-1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结论人工虫草菌HK-1比天然虫草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是有开发潜力的抗肿瘤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泥螺提取物的抗炎与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小鼠棉球肉芽肿炎症模型评价泥螺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研究泥螺提取物对LPS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IL-1β、TNF-α、NO)的影响,研究泥螺提取物对H2O2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测定其中LDH、SOD、CAT等相关酶的活性。结果 泥螺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肉芽肿的形成,能够显著降低LPS刺激巨噬细胞后IL-1β、TNF-α、NO的释放,对H2O2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显著提高SOD、CAT的活性。结论 泥螺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与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筛选中药白毛夏枯草镇咳、祛痰作用的化学部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95%的乙醇和50%的乙醇回流提取白毛夏枯草,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浸膏,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3个部位;采用浓氨水引咳法观察小鼠咳嗽次数、引咳潜伏期;气管酚红法观察小鼠气管段酚红排出比较白毛夏枯草3个部位的药理活性。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并使小鼠酚红排出量明显增加。结论白毛夏枯草中起镇咳、祛痰作用的有效部位集中在乙酸乙酯提取物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黄瓜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甜瓜、黄瓜和小马泡。甜瓜和黄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葫芦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小马泡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香豆素类和醌类化合物。甜瓜和黄瓜中葫芦素A、葫芦素B、葫芦素C、葫芦素I和葫芦素C类似物已被证实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能抗肝癌、宫颈癌、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鼻咽癌、胃癌等癌症。甜瓜中的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cucumol B对卵巢癌和乳腺癌细胞具有选择性和强效作用。葫芦素B还有抗炎、保肝和降血糖活性。小马泡中黄酮类、香豆素类、蒽醌类和萘醌类有保肝活性,小马泡中的香豆素衍生物还有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甜瓜和黄瓜的提取物有抗炎活性。甜瓜提取物有抗氧化活性。黄瓜提取物有抗凝血、抗血栓、止咳祛痰和促进骨折愈合活性。文章综述了近20年国内外对上述3种黄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