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对失眠模型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PCPA法复制失眠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FN-γ、IL-1β、IL-4、IL-10及IFN-γ/IL-4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IFN-γ、IL-1β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IL-4、IL-10的表达则明显升高(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1);黄连阿胶汤组IFN-γ、IL-1β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IL-4、IL-10的表达降低(P〈0.05),IFN-γ/IL-4比值升高(P〈0.01)。结论黄连阿胶汤能提高失眠大鼠Th1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Th2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是其治疗失眠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抑毒调平液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口服抑毒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及停药3月末空腹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另选30例年龄、性别与治疗组、对照组无差异的正常人作正常组.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IL-12的水平及IFN-γ/IL-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停药时、停药3月末治疗组IL-2、IL-12、IFN-γ、IFN-γ/IL-4的值持续增加(P<0.05),IL-4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毒调平液上调血清中IL-2、IL-12、IFN-r的含量及IFN-γ/IL-4的比值,下调IL-4的含量,促使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至少维持治疗结束后3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患者与健康女性中医体质分布、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h1/Th2平衡情况,探讨宫颈HR-HPV感染患者Th1/Th2平衡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R-HPV感染患者(感染组)与健康女性(对照组)各60例,应用《KY3H中医体质辨识表》 进行体质辨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比较两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两组中偏颇体质人群的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情况。[结果]感染组中偏颇体质占主导(63.33%),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感染组IL-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颇体质人群中,感染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中IL-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偏颇体质Th1/Th2细胞因子比较,感染组IL-2/IL-4、IL-2/IL-10、IFN-γ/IL-4、IFN-γ/IL-10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颇体质女性更易感染HR-HPV,且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Th1/Th2平衡向Th2漂移。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56-59
目的 研究Th1/Th2及其细胞因子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治疗的3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3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分为2个亚组,APACHE-Ⅱ评分20分为非危重亚组(n=192),APACHE-Ⅱ评分≥20分为危重亚组(n=128)。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中Th1、Th2、IFN-γ、IL-4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Th1占比、Th1/Th2比值、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h2占比、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Th1占比、Th1/Th2比值、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明显提高,但仍低于对照组,Th2占比、IL-4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危重亚组Th1占比、Th1/Th2比值、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明显低于非危重亚组,Th2占比、IL-4水平明显高于非危重亚组;治疗后,危重亚组Th1占比、Th1/Th2比值、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明显提高,但仍低于非危重亚组,Th2占比、IL-4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非危重亚组。结论 脓毒症患者Th1/Th2比值下降、IFN-γ/IL-4比值下降,且随着病情加重,上述比值下降更明显,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治疗后,Th1向Th2转化得以纠正,可根据Th1/Th2比值判断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Th1/Th2免疫系统平衡的特点及药物调节效果。方法:38例AUC患者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18),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联合锡类散灌肠,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甲硝唑灌肠。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干扰素γ(IFN-γ,反映Th1细胞功能)、白介素4(IL-4,反映Th2细胞功能)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WBC、CRP及ESR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的IFN-γ升高,而IL-4降低;治疗后IFN-γ降低且IL-4升高,以上改变程度以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FN-γ与IL-4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C=-0.89,P=0.002)。结论:Th1/Th2失衡是AUC的重要免疫学特点,表现为倾向于Th1细胞;中成药锡类散的临床及免疫调节疗效均优于甲硝唑,提示锡类散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平衡从而发挥治疗AUC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IFN-γ、IL-12、IL-4及IFN-γ,IL-4表达情况.结果: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组(VVC组)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IL-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组(RVVC组)(P<0.05),RVVC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4在VVC组与RVV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VC组与RVVC组IFN-γ/IL-4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VVC患者阴道局部存在Th2细胞极化,抑制Th1细胞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发挥,局部免疫功能紊乱降低了对念珠菌感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7.
王云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61-63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对支气管哮喘患儿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口服,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外周血Th1/Th2及IL-4、IFN-γ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Th1、Th2及Th1/Th2与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h1、Th2及Th1/Th2与IL-4、IFN-γ水平改善情况(Th1升高、Th2下降、Th1/Th2升高、IL-4下降、IFN-γ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玉屏风颗粒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Th1/Th2免疫失衡及血清IL-4、IFN-γ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维吾尔药神香草对哮喘大鼠血清白介素-17(IL-17)水平及Th1/Th2平衡的影响,阐明神香草治疗哮喘的免疫机理.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及神香草水提液高、低剂量治疗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氢氧化铝[Al(OH)_3]及百白破疫苗联合致敏和OVA生理盐水雾化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7、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组与治疗组血清IL-17、IL-4及IFN-γ的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神香草高剂量治疗组降低细胞分泌IL-17的作用大于低剂量治疗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神香草治疗后哮喘大鼠血清IL-4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FN-γ的水平显著增高(P<0.05).各组大鼠血清IL-4与IFN-γ水平呈密切负相关(r=-0.997),IL-17水平与IL-4和IFN-γ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33,-0.509),均P<0.05.结论 神香草可通过抑制IL-17的分泌,纠正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及IFN-γ/IL-10比值的影响,探讨千佛菌对衰老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千佛菌大剂量组、千佛菌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千佛菌大、小剂量组分别以100%和50%药液0.4 mL/只/日灌胃,其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测定血清中IFN-γ、IL-10含量并计算IFN-γ/IL-10比值,测定脾脏及胸腺指数.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IFN-γ、IFN-γ/IL-10比值、脾脏及胸腺指数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千佛菌大、小剂量组IFN-γ、脾脏及胸腺指数均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01,P <0.05),IFNγ/IL-10比值恢复;千佛菌大、小剂量组间IFN-γ、IL-1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Th1、型细胞因子IFN-γ水平及IFN-γ/IL-10比值具有升高作用,可使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IL-10降低,并能够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及胸腺指数,对D-半乳糖导致衰老的Th1/Th2免疫失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使之趋向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RS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RSA患者血清中Th1(IL-2、TNF-α、IFN-γ)/Th2(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正常健康早孕组64例作为对照.结果:RSA组血清中IL-2、TNF-α、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SA患者血清中Th1与Th2间平衡的改变可能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魏军  刘岿然  隋丽红  尚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6):2414-2415,2425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功能变化.方法子痫前期患者29例,正常妊娠妇女15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72小时,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259.4±90.5)pg/mL,(452.0±122.6)=pg/mL与正常妊娠组(140.3±73.2)pg/mL,(307.5±106.4)pg/mL相比,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28.8±7.7)pg/mL,(178.9±98.6)pg/mL与正常妊娠组(41.9±11.4)pg/mL,(316.1±284.6)pg/mL相比,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功能增强,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SD大鼠在脑外伤后第1、3、5、10天外周血中CD4+T细胞两个主要亚群辅助性T细胞(Th)Th1/Th2比例的变化情况,并尝试从调节性T细胞(Treg)的角度探讨其变化的原因。方法参照改进的Feeney氏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制作脑外伤动物模型,在相应的时间点从大鼠心脏取血,应用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代表Th1)和白介素4(IL-4,代表th2)的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查血中Treg的量。结果 IFN-γ和IL-4之间的对比关系为,颅脑外伤后大鼠外周血中IFN-γ的浓度逐渐升高(P<0.05),而IL-4的浓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对IFN-γ和IL-4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为IFN-γ和IL-4的变化呈明显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443)。Treg细胞从脑外伤后第1天开始下降(P<0.05),直至脑外伤后第10天仍未恢复正常。结论 Th1/Th2失衡可能是导致颅脑外伤后机体容易发生感染的一个原因,血中T reg细胞的减少可能是导致Th1/Th2比例失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因子Th1和Th2的表达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0例正常人和8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NF-γ)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IL-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IL-10的表达水平增高(P<0.01),而INF-γ与IL-4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中Th12细胞因子表达为IL-2的下调,Th2细胞因子表达为IL-10的上调,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乌体林斯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体林斯(简称U)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功能平衡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哮喘发作期患儿和15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经植物血凝素(PHA)、PHA U1(草分枝杆菌混悬液浓度为1×10-2g/L)、PHA U2(草分枝杆菌混悬液浓度为1×10-3g/L)诱导后,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γ-IFN)含量。结果哮喘患儿PBMC经PHA诱导后产生的γ-IFN、IL-4量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PHA U1诱导组患儿PBMC产生的γ-IFN、IL-4量及γ-IFN/IL-4比值均明显高于单纯PHA诱导组及PHA U2诱导组(P<0.01);PHA U2诱导组患儿PBMC产生的γ-IFN量及γ-IFN/IL-4比值均明显高于单纯PHA诱导组(P<0.01),而IL-4水平则降低(P<0.05)。结论乌体林斯(草分枝杆菌混悬物浓度为1×10-2g/L)可明显促进哮喘患儿PBMC产生γ-IFN和IL-4,尤以前者为著,在促进Th细胞成熟的同时上调Th1细胞功能,改善哮喘患儿Th1/Th2功能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Treg平衡变化及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脓毒症分为两组,无脓毒症组43例,脓毒症组25例,另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外周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IFN-γ、TCF-β、IL-4、IL-6、IL-10、IL-17、IL-23水平;RT-PCR检测CD4+、CD25+Foxp3+Treg转录因子Foxp3和Thl7转录因子RORγr mRNA水平;ECM检测CD4+、CD25+、Th1、Th2、Th17、Treg数量及比值,分析外周血Th1/Th2和Th17/Treg比值变化及与临床意义.结果 脓毒症组外周血Th2、Th17、Treg、Th17/Treg比值明显高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Th1和Th1/Th2比值明显低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无脓毒症组外周血Th2、Treg、Th17/Tre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h1和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17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脓毒症组Foxp3和RORγr mRNA水平明显高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无脓毒症组Foxp3和RORγr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外周血IL-4、IL-6、IL-10、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无脓毒症组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与无脓毒症组TCF-β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组SOFA评分与外周血Th1呈负相关,与Th2、Th17、Treg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存在明显Th1/Th2和Th17/Treg比值失衡,与脓毒症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局部NK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CA皮损内CD4、CD8、CD16、CD57表达的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法检测4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内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12和IFN-γ)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A皮损及正常对照者包皮环切组织CD4、CD8、CD16及CD5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A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IL-4+-CD4+ T细胞百分率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在CA发病过程中存在Th1向Th2漂移.疣体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均增高,但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织;CD16、CD57表达较正常组织中减少,说明病损局部NK细胞较正常组织少.结论 CA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失衡及病损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CA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调节作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制。方法9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和布地奈德组各46例,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血清IFN-γ、IL-4的含量。结果孟鲁司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的临床症状如鼻塞、鼻痒、流涕、喷嚏和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孟鲁司特组改善明显优于布地奈德组(P〈0.05)。孟鲁司特组、布地奈德组两组患者治疗前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O.05)。治疗后孟鲁司特组血清中IL-4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IFN-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孟鲁司特组的IL-4、IFN-γ、IFN-γ/IL-4比值更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布地奈德,可能与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结节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h17细胞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结节病患者38例,其中初诊并伴有咳嗽、乏力、消瘦、发热等明显临床症状的活动期结节病患者18例,复诊的稳定期结节病患者20例。另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人选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有结节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水平。所有初诊结节病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及CD4+/CD8+比例检查。结果活动期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CD3+ T细胞百分比较稳定期结节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1.59±0.44)%比(0.564-0.32)%和(0.49±0.23)%,P均〈0.05],而稳定期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CD3+T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结节病患者SACE水平较稳定期结节病患者SACE水平明显增高[(56.6±14.6)IU/L比(35.8±18.3)IU/L,P〈0.05],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与SAC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活动期结节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与BALF中淋巴细胞百分比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CD4+/CD8+呈明显正相关(r=0.63,P〈0.05)。结论活动期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增高,结节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增高可能与结节病的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黄芪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功能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芪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Th1/Th2功能平衡的影响。方法CHB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经黄芪作用,培养48h后,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含量变化。结果在黄芪诱导下:①健康对照组和CHB患者组Th1类细胞因子明显增高(P<0.0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②CHB患者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2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h2类细胞因子水平CHB患者组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可明显提高CHB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的产生水平,改善CHB患者Th1/Th2功能失衡状态,可使CHB患者Th2优势应答状态部分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Th1/Th2、Th3/Tr1细胞状态,分析它们在AIH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AIHA患者及健康者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淋巴细胞。运用FITC-CD3单抗,Cy5-CD4单抗,PE-CRTH2单抗,以CD3/CD4设门作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ELISA法检测血清中Th3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TGF-β1的含量和Tr1细胞的相关因子IL-10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AIHA患者外周血CD3+CD4+CRTH2-T细胞(Th1)百分率、CD3+CD4+CRTH2+T细胞(Th2)百分率均下降(P<0.05),而CD4+CRTH2-T/CD4+CRTH2+T比例(Th1/Th2)均明显升高(P<0.01),Th3/Tr1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的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AIHA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发生改变,呈Th1型细胞优势,Th3/Tr1细胞因子含量下降,可能与AIH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