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梅核气多由七情郁结,痰气交阻所致,以咽部异物感为主症。但在临床中,患者描述堵闷的部位在胸中而非咽部的情况亦不在少数。这种"变异"的梅核气与传统的梅核气病因多相同,一般由情志异常引发,但两者发病机制、部位和治疗均有所不同。"变异"梅核气的病机主要是气机郁滞,发病部位在胸部正中,治疗方法以疏肝理气为主,兼清热、活血,笔者予患者针刺治疗时,选"膻中"穴配合其他常规穴位,效果更加显著,附案例。  相似文献   

2.
对中医梅核气的实质从胃食管反流病角度进行探讨。故先从中医梅核气病名来源介绍、分析了"炙脔"的涵义,然后列举了梅核气的中医病机、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诊断及发病因素,进一步筛理出两者在症状、病因、治疗方面的一致性,最后提出现代医学胃食管反流病就是中医梅核气的本质。本文为临床医师对梅核气从西医角度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及从中医角度采用平肝抑酸治疗梅核气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中医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3.
梅核气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证型为肝郁脾虚、痰气交阻型。徐学义教授集百家之长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总结出诸多治疗梅核气的经验方。对于肝郁脾虚、痰气交阻型梅核气患者,徐学义教授本着"五脏一体观",采用经方半夏厚朴汤加减进行治疗,屡获妙效。文章主要介绍徐学义教授采用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肝郁脾虚、痰气交阻型梅核气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梅核气又名"梅核"、"梅核风",相当于西医的癔症,咽异感症,咽神经官能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电针治疗梅核气9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0例梅核气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符合梅核气诊断标准[1],即以咽中似有梅核或脔肉,或其他异物梗塞感,并随情志波动而发作为主要症状。其中男38  相似文献   

5.
梅核气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以咽中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为主证.该病多见于成人,以女性多见,因肝郁气滞或痰气互结而起病,类似西医的神经官能症.笔者从1982年起,随父亲自制"卫生防疫宝丹"治疗梅核气183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梅核气20例郁任杰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15151江苏苏州市郊区游关镇关键词梅核气;半夏厚朴汤;治疗应用梅核气这个病名,最早出于明代孙一奎的《赤水玄珠》:“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痰结块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是也”。多由于...  相似文献   

7.
梅核气之血瘀型临床并不少见,但多误为痰气郁结而疗效不显。笔者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梅核气,颇具疗效。 1.适应证 咽喉不适,有闷、沉、紧束感或异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近十年有关梅核气的文献,认为痰气互结是梅核气的基本病机,同时与情志变化有关。并从内治、外治、内外治法结合3个角度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经验,认为中医药治疗梅核气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中医药在治疗梅核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用环节等方面的动物药理研究报道很少,值得往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沈宗国教授论治类梅核气经验.沈教授在临床诊疗中发现部分患者症状类似梅核气,然究其病源,可责之饮食失节、烟酒刺激、胃酸反流、粉尘刺激、发声过度等,不唯七情不遂、痰气交阻而作,沈教授将其称为"类梅核气".治疗此病,沈教授推崇在清热化痰、解毒利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基础上配合疏肝理气法,若有虚火上炎,则选用"导龙入海"之法治疗,常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西医在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梅核气、乳腺增生、痛经、失眠等疾病时,疗效不显,而中医药对此类病症疗效显著。简介如下,供参考。梅核气症状:患者平素体虚,郁郁寡欢,多虑多疑,自感咽部有一如"梅  相似文献   

11.
梅核气是一种以咽喉异物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具有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的典型症状,该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女性,其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且发病部位多在肝胆,并与肺脾有关。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剧增,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往往从痰、气、瘀着手,辨证运用贝母瓜蒌散加减方治疗痰凝血瘀型梅核气患者,且疗效显著,遂总结临床中治疗痰凝血瘀型梅核气的辨证用药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梅核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咽异物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精神压力加大,常被此疾患所困,本人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梅核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咽神经官能症为临床常见病,属中医"郁证"、"梅核气"范畴,女性多发,多系情志不遂引起.主要表现为咽中梗阻如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多伴有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痛等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往往迁延难愈.笔者近十年来运用痰郁汤加减治疗本病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知网(总库)(1979-2013)、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1989-2013)、美国图书馆Pub Med/MEDLINE相关文献。根据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0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括649例梅核气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夏厚朴汤与西药比较治疗梅核气的总体疗效RR=1.15,95%CI(1.08,1.23);半夏厚朴汤合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梅核气的总体疗效RR=1.43,95%CI(1.19,1.73)。结论:当前的临床证据显示,单用半夏厚朴汤或联用西医治疗梅核气疗效均优于单用西医治疗者,且无明显副作用。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尚需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杜玉兰 《河北中医》2008,30(12):1245-1245
梅核气为临床常见病,以咽部异物感为主要特点,虽不严重影响健康,但痛苦难耐。西医多诊断为慢性咽炎或喉神经官能症。2007-07—2008-0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梅核气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梅核气是中医临床少见病、疑难病。路广晁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临床大家,其对于梅核气的治疗颇有效验。路老认为治疗梅核气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关于梅核气发病部位为咽喉原因的问题。路老认为咽喉是滞气最易滞留之处。十数条经脉皆过咽喉而濡养之,诸经经气不利,经脉气滞,则气滞咽喉。二是关于梅核气发病过程中易涉及的病理因素的问题。路老认为梅核气发病过程中气滞、痰浊、血瘀是最主要的病理因素,而气滞则是其发病的根本因素。三是关于梅核气发病涉及脏腑的问题。路老认为肝、脾、胃、肺是梅核气涉及的主要脏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脏腑更需注意,那便是大肠。  相似文献   

17.
参考近5年关于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有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自拟方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近况。  相似文献   

18.
梅核气即梅核风或梅核等,近年来,该疾病的临床发生概率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对社会及人类存在的危害极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为梅核气患者实施治疗十分必要。本文对近几年来关于梅核气中医药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对近几年来医学界当中在梅核气的病因病机、病名以及辨证治疗方面的认识进行综述,目的在于将更多新方法和思路提供给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比不同中药治疗梅核气的预后。方法:选取梅核气患者270例,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自拟中药方(观察组,n=135)与《金匮要略》原方"半夏厚朴汤"(对照组,n=135)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梅核气患者痊愈52例,痊愈率为38.5%;显效65例,显效率为48.1%;对照组痊愈26例,痊愈率为19.3%;显效30例,显效率为22.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梅核气患者采用以浙贝母、威灵仙为主的自拟中药方治疗,同时依据患者症状进行加减,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梅核气,西医称癔病球,属意病,是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临床上患者诉诸多不适,但西医的各种检查往往未见异常,给治疗带来困难,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梅核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