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目的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大隐静脉转流术后近期桥血管通畅性.方法 13例行大隐静脉转流术的患者,桥血管近段及远端的血流参数与54例左乳内动脉桥血管对比.结果 5例患者可显示大隐静脉桥血管与升主动脉吻合口.全部患者于心脏表面可显示大隐静脉桥血管中远段.13例大隐静脉桥血管与左乳内动脉桥血管均表现为双期双相频谱,均表现为自起始段至远段收缩期流速减低,舒张期流速增高.而相同节段,左乳内动脉桥血管血流参数均大于大隐静脉桥血管.结论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可显示大隐静脉桥血管,提供评价桥血管通畅性的直接证据,为临床随访提供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者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DAPT),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搭桥手术(CABG)术后早期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我科接受CABG手术患者77例,随机纳入A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与B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A组35例,B组42例。术后1年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7例失访。70例完成CTA检查,A组32例,B组38例。静脉桥血管通畅率A组显著高于B组(46/51 90.2% vs 42/56 75.0%,P=0.024)。小型出血事件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2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桥血管狭窄风险(OR=0.193, 95%CI=0.043 0.861,P=0.031)。结论 在CK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DAPT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能更好地维护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率,并未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大隐静脉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采用的血管之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阻塞的冠状动脉远端和升主动脉之间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以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我院自1999年4月~2001年10月用大隐静脉作移植血管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4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红莲  金玉爱 《现代护理》2002,8(6):445-445
大隐静脉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采用的血管之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阻塞的冠状动脉远端和升主动脉之间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以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我院自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10月用大隐静脉作移植血管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2 4列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5 2~ 77岁 ,平均 6 2岁 ,均有心绞痛病史。其中心肌梗塞史 2例、合并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 3例 ,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 :2支病变者 2 0例 ,3支病变者 4例 ,其中左主干病变者 2例。用双侧大隐静脉 3例 ,用单侧大隐…  相似文献   

6.
<正>大隐静脉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最常用的桥血管,获取方法传统是采用下肢大隐静脉全长切口(Open vein harvesting,OVH),进行大隐静脉的制备。该方法可以使大隐静脉得到良好暴露,但术后下肢伤口并发症高,达到1.5%~24.0%[1],增加患者痛苦、住院时间短及费用低。随着微创技术和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内窥镜在微创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创心脏外科获得了迅猛发展,给传统心脏外科带来很大冲击。而内窥镜下大隐静脉获取术也是这个时期的产物,1994年Lumsden和Eaves_20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内窥镜下大隐静脉获取(EVH),此后EVH技术逐渐在国外广泛开展并引人中国,近10年来,我国很多大的医学中心已成功甚至成熟开展此项技术,并发表了大量单中心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基于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流出道选择的不同,探讨其术后近期通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拟行AVG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人工血管流出道是浅静脉或是深静脉作为分组标准,通...  相似文献   

9.
背景:随着再狭窄机制研究的深入,各种治疗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有效预防静脉桥狭窄将成为现实.目的:介绍静脉桥病变的多种病因及预防迟发性静脉桥狭窄的新方法.方法:分别以心脏外科学;静脉移植;再狭窄;防治,Heart Surgery;vein transplantation;restenosis;prevention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VIP)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及 highwire 全文数据库1995-01/2009-12 有关文章.纳入有关静脉移植再狭窄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 40 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对于冠状动脉左主干和多支血管严重病变者,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作为桥血管材料-大隐静脉,移植后再狭窄率比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许多不便.文章从静脉桥病变的多种病因,预防迟发性静脉桥狭窄新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预防、血管外支架、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及激光和放射治疗等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陈惠卿  陶爱敏  吴蓓   《护理与康复》2020,19(3):53-55
目的观察卧位脚踏车运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大隐静脉血管桥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运动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卧位脚踏车运动。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1周时2 min踏步试验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位脚踏车运动有利于减轻取大隐静脉血管桥后患者患肢肿胀和疼痛,提高下肢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1996~ 1 998年作者对 31例 38条肢体施行了保留大隐静脉股段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近期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中男 2 4例 ,女 7例 ,年龄 2 5~ 62岁。左下肢 1 8例 ,右下肢 6例 ,双下肢 7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 8条肢体 ,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 30条肢体。有 6条肢体合并有小腿下段皮肤营养障碍 ,4条肢体合并有小腿溃疡。本组病例术前均行Perthes试验 ,提示深静脉回流通畅 ;Trendelenburg试验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分段止血带压迫试验提示 7条肢体小腿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均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且曲张静脉位于膝关节单面以下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6~72(平均45)岁,其中4条肢体足靴区色素沉着,1条肢体合并小腿溃疡。患者平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位于耻骨后节处下方3~4cm取斜形或纵行切口,长约4~5cm,分离出大隐静脉,距股静脉0.5~1.0cm处予以结扎,但不切断各分支,于股骨内侧髁后缘上方取横行切口,长约3cm。分离出大隐静脉予以切断。上断端结扎,于下断端插入大隐静脉剥脱器行静脉剥脱术,并在曲张静脉团和曲张静脉分支较多处采取大切口,直视下剥离切除曲张静脉团和曲张的静脉分…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内窥镜技术与常规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探讨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2例,其中采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者103例为内窥镜组,采用常规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者9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毕静脉桥总干平均血流量和搏动指数、术中输血比率、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2、3天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住院时间,观察2组患者术后1周下肢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内窥镜组术后下肢切口麻木、水肿和疼痛发生率(5.8%、6.8%、7.8%)低于对照组(22.2%、20.2%、25.3%)(P<0.05),内窥镜组糖尿病患者术后下肢切口麻木、水肿和疼痛发生率(2.9%、2.9%、5.9%)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25.6%、30.8%、30.8%)(P<0.05);内窥镜组术后第1、2、3天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194.90(122.10,314.50)、150.50(88.40,223.30)、115.10(67.00,174.30)ng/L]和肌酸激酶同工酶[5.16(3.45,9.52)、3.56(2.15,5.65)、1.87(1.11,2.78)μg/L]与对照组[164.40(92.00,248.40)、122.80(69.90,224.50)、87.64(36.70,152.50)ng/L,4.96(3.33,9.31)、3.50(2.53,4.63)、1.94(1.21,2.8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2组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均高于术前(P<0.05);内窥镜组术毕静脉桥总干平均血流量[(69.41±39.25)mL/min]和搏动指数(1.91±0.71)与对照组[(78.58±35.74)mL/min、1.92±0.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比率、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有良好的围术期效果,与传统获取大隐静脉的方法相比,可减少下肢伤口麻木、疼痛和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隐静脉激抽剥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对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45例(50条肢体)住院治疗的下肢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功能是否有改善及改善的程度。结果除6例共7条患肢术后3个月未见明显降低级别外,其余患肢所有患肢术后均出现深静脉功能级别下降1级或1级以上;术前深静脉功能记分为139,术后3个月降到93,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流动力学指数(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返流时间与返流最大流速)术后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大隐静脉激抽剥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有效术式,并且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静脉扩张是指由于静脉管壁局部病变呈瘤样扩张、局部连续性中断和内膜剥离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中大隐静脉扩张更为少见。本组回顾性分析为大隐静脉扩张的超声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行超声检查并诊断为大隐静脉扩张的患者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27~72岁,平均53岁。其中17例有大隐静脉曲张病史,均因发现局  相似文献   

17.
对720例婴幼儿采用内踝静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705例成功率达98%,二次成功率达100%。认为采用内踝静脉采血,采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8.
背景:几丁糖在预防术后组织粘连方面疗效确切,但在断指再植术后能否应用,其对血管吻合口的愈合是否有影响,国内外文献较少提及。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成年大鼠股动脉吻合口通畅率的影响。方法:离断SD大鼠双侧股动脉,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显微镜下吻合双侧股动脉,所有吻合动脉即时通畅率达100%,且为同一人操作,吻合后,实验组吻合口周围均匀涂布医用几丁糖1滴,对照组不涂。分别观察术后7,14,21,28d大鼠吻合口的通畅情况,吻合口口径、吻合口周围有无感染、周围粘连情况及病理切片观察吻合口内皮细胞覆盖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前、术后吻合口管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吻合口周围均无明显感染,实验组吻合口周围粘连较对照组轻,吻合口总体通畅率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各个时间段实验组、对照组内皮细胞覆盖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医用几丁糖的放置不影响大鼠股动脉吻合口的总体通畅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几丁糖在预防术后组织粘连方面疗效确切,但在断指再植术后能否应用,其对血管吻合口的愈合是否有影响,国内外文献较少提及。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成年大鼠股动脉吻合口通畅率的影响。方法:离断SD大鼠双侧股动脉,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显微镜下吻合双侧股动脉,所有吻合动脉即时通畅率达100%,且为同一人操作,吻合后,实验组吻合口周围均匀涂布医用几丁糖1滴,对照组不涂。分别观察术后7,14,21,28d大鼠吻合口的通畅情况,吻合口口径、吻合口周围有无感染、周围粘连情况及病理切片观察吻合口内皮细胞覆盖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前、术后吻合口管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吻合口周围均无明显感染,实验组吻合口周围粘连较对照组轻,吻合口总体通畅率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各个时间段实验组、对照组内皮细胞覆盖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医用几丁糖的放置不影响大鼠股动脉吻合口的总体通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咯雷片、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桥血管通畅程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CABG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3组患者术后给予不同药物抗凝治疗,A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B组给予硫酸氢氯吡咯雷片,C组给予替格瑞洛,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3组患者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心源性死亡、卒中、靶血管重建、非致命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150例患者术中共搭左乳内动脉157根,大隐静脉169根,术后3个月、6个月3组患者动脉、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3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咯雷片以及替格瑞洛对CABG术后患者的桥血管通畅率、出血事件、MACE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