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中医学报》2020,(3):535-538
心主神藏脉,脾生营舍意。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心神的统一调节下,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互调互用,共同完成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水谷精气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作为生命活动的高级表现形式,神志活动必须依赖脾胃化生的气血濡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能够诱发精神疾患,进一步佐证了心脾相关理论。小儿脾常不足,无论外感内伤、喂养不当皆损伤脾之运化,脾虚失运则化源不足,心失其濡养致神志不调;或脾胃失调,升降失司,湿聚成痰,痰浊随气机逆乱,上蒙清窍;或脾虚不健,痰湿内生,肝热内盛,痰为浊物,痰热互结,化风化热,随火上犯,易扰神明,蒙蔽清阳,扰乱神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方法:对1998年至2 0 0 4年7a期间我县经鉴定的病残儿的调查及相关资料分析。结果:98例神经精神类残疾儿中,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占4 0 .8% ,产科质量造成的占2 4 .5 % ,遗传病因导致的占11.2 % ,原因不明的占2 3.5 %。结论:随着生育观的改变,对婚前、孕前、孕期、围产期保健以及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提高中医治疗神志类疾病的疗效.方法:化痰为主,配合调理脏腑,开窍醒神,安神定志之法.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轻症基本痊愈.结论:抓住痰浊产生的原因,灵活遣方用药治疗神志类疾病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邓铁涛教授针灸治疗心悸的临床经验,为临床医生在运用针灸治疗心悸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精神神志疾病自古即有效显法捷的特色,如众所周知的“孙真人十三鬼穴”,即是一例。另外,《千金翼》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十二经穴与经外奇穴中有许多便是以“神”字命名的,如神门,神庭,神堂,神道,本神,四神聪等。这些腧穴的名称即说明了它们对于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特殊疗效。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开展了以针刺为主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初步总结出治疗精神神志疾病四法,冀与同道切磋共飨。1 神机上朝,重点取头穴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指挥中枢,也是人精神意识思维之所出。而头作为脑之所寄,通…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的内科疾病误诊经验,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以神经症状为首的内科疾病误诊过程,总结误诊经验。结果8例患者中,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2例尿毒症患者误诊为癫痫,3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1例肺癌患者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结论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的内科疾病加大了临床诊断的难度。对于神经精神症状突出的患者,要在加强日常积累的基础上,尽量地多方位诊断和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癫痫是儿童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 儿童比其他人群更易合并智力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 称为癫痫的神经精神共患病。共患病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癫痫的诊疗难度, 还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甚至比癫痫发作本身的致残率更高。因此, 探讨癫痫与共患病之间的内在联系、共患病的临床特点、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原则至关重要。本文对儿童期癫痫神经精神共患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为儿童癫痫患者的长程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07年7月起至今采用脑立体定向为9位患者实施了精神类疾病手术治疗。鉴于此类病人情况较为特殊,除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外,治疗过程中根据每一位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病史及心理状况实施有针对性地围手术期心理护理,防止病人受意外伤害也是工作重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在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以凋亡方式主动“自杀”对维持机体自身的稳定有积极的生理意义,但是,凋亡规律失常也会导致机体肿瘤和疾病的发生。本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神经系统病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肝与脾之间,属于相克关系。肝木克土,乃克中有用,具有相辅相成之意,构成肝与脾在生理功能上之协调关系。脾为中土,能生万物而属阴,其体卓泽,其性板滞,滞则易郁,必籍肝木之条达活泼,升散疏泄之性,方不致脾气阴凝板滞,而使纳食得以正常运化,升降之机,方能正常发挥。人体饮食入胃后由脾气将水谷精微”散精于肝”滋充其体,刚柔相济,肝用不亢,而完成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从“脾病则泄泻”治疗腹泻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疾病,其基本病机是"脾病湿盛"。文章选取临床治疗泄泻的几个典型案例,从文献角度讨论了泄泻的主要病理为"湿邪困脾",以致"脾病则泄泻",并总结了其治疗大法均不离健脾化湿,对临床治疗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辨证论治并非是僵化的程序。通过介绍陈德润主任治疗脾胃病5个难治之证医案,重点对陈老辨证强调准确、治法讲究法度、精于选方用药和重视对病人心里的疏导等经验详加分析,有助于启迪后学。   相似文献   

14.
从胃病腹诊、胃阴胃气联系考虑、胃病用化瘀药、胃病阴虚夹湿的证治4方面介绍徐景藩教授诊治脾胃病的经验,冀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寒热并用的组方策略首见于《黄帝内经》,主要应用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孙冰认为脾胃病的重要病机是寒热错杂,核心病机为脾寒胃热。脾为太阴,其气易虚,虚则有寒;胃为阳明,受邪易实,实则易热,因而治疗以寒热并用为基本大法,选方宜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乌梅丸等具有寒热平调作用的方剂为基本方,药物多以黄连、黄芩配伍干姜、吴茱萸、附子,同时强调治疗时应注意脾胃的生理特点,配合健脾益气、疏肝行气、养阴生津的党参、白术、柴胡、玉竹、麦冬、沙参、生地黄等药物,从而达到寒热并用以调阴阳,辛降并进以顺其升降的目的,无论是指导脾胃病的临床治疗,还是阐述方剂的组方原则,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历代文献入手,结合临床,系统阐述对中医脾胃理论的认识,探讨脾胃与肝的关系,介绍脾胃理论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齐悦  贡欣  徐兆峰  刘凤英 《医学综述》2008,14(1):138-140
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可综合反映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受其他因素影响较传统指标小。心功能受损时,Tei指数升高,伴随原发病的好转心功能较前恢复时Tei指数降低。文章对Tei指数的定义、测量方法、与传统指标的比较、在评价儿童常见心脏疾病心功能的临床应用,及Tei指数局限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总结李如奎教授从毒论治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学术思想,并举验案2则予以说明。认为毒邪致病依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毒和内毒。内生之毒多因饮食或七情所伤,致脏腑功能失调,正常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所致。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瘀血、痰浊日久,痰瘀互结,邪气蕴结不解可以转化为内毒。神经系统疾病多由内伤或外感六淫或毒素致病,脏腑功能失调形成的瘀、痰、毒等毒损元神或毒伤脑络是其基本病机;人老气衰,脏腑功能衰退,排毒乏力化生内毒。治疗应截断毒邪滋生途径,解毒排毒,祛毒护脑。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医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小儿慢性咳嗽,从肺论治包括肺郁久咳、肺伤久咳、肺虚久咳;从脾论治包括脾困久咳、脾虚久咳;从肾论治包括肾阴虚久咳、肾气虚久咳。不同证型采取不同方药辨证论治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