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2—2014-02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MoCA、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CA、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MMSE、ADL评分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吡拉西坦,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在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并根据其用药不同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吡拉西坦治疗,研究组48例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MSE(简易智能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ADL、MMSE、MoCA等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的ADL、MMSE、MoCA等三项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DL、MMSE、MoCA等三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33%,研究组为6.25%,2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3-12—2015-02我院脑病科收治的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老年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剂,观察组加用奥拉西坦(Oxiracetam)。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血肿和脑水肿的体积变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完成后进行组内比较,2组患者脑血肿和脑水肿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治疗前MoCA、MMSE、BI及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2组各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能有效减少脑血肿和脑水肿的体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3-2016-03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给予奥拉西坦单药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2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MMSE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各项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效果显著,认知功能障碍可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从本院2012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选用吡拉西坦药物治疗为对照组,选用奥拉西坦药物治疗为观察组。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蒙特利尔(Mo CA)认知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通过计算评分变化率,分析治疗有效率,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统计。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观察组MMSE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 CA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6.0%,两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吡拉西坦药物相比,奥拉西坦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获得满意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奥拉西坦,800m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2粒/次,3次/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使用NIHSS评分量表评估2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MoCA评估认知功能,改良Rankin量表、ADL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4%、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与奥拉西坦联用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修正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3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3例为对照组,均行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比较2组MoCA和MMSE评分结果以及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间MoCA和MMSE的评分结果,分析MoCA和MMSE的诊断价值,分析MoCA、MMSE与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oCA、MMSE量表视觉空间与执行能力评分、命名评分、注意力评分、语言评分、延迟回忆评分、抽象评分、定向力评分、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MMSE,MoCA的特异度明显低于MMSE,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的阳性预测值低于MM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与MMSE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MoCA、MMSE与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均具有明显负相关性。结论 MoCA是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评估方法,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灵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日常活动能力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MMSE评分、BI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BI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BI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天智颗粒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0例SIVD患者,其中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30例,血管性痴呆30例,同时选取30例未发生脑梗死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高压氧联合天智颗粒治疗,均治疗40d,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神经心理测试认知评估量表MMSE、MoCA评分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 2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300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CIND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组较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联合天智颗粒治疗SIVD合并认知障碍有效,其中VCIND效果更佳,SIVD合并认知障碍早期治疗更为重要,MMSE、MoCA评分、P300可作为疗效评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苯酚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酚软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增加,ADL总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DL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过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酚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明显提高病人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4-2016-10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1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疗效,分析2组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5.483,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86.14%)显著高于对照组(65.98%);治疗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均无变化(P0.05),对照组间LDL-C、TG及TC升高(P0.05),2组间HDL-C均无差异(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明显,能够显著提高患儿认知功能,且对患儿血脂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200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受试者分为奥拉西坦干预组100例(每日口服奥拉西坦胶囊800 mg/次+吡拉西坦模拟片4片/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和对照组100例(每日口服吡拉西坦片1600 mg/次+奥拉西坦模拟胶囊2粒/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随访6个月,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在试验期间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治疗6个月后,MMSE量表评分显示,奥拉西坦干预组分数提高的均数为3.24分,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2.30分,两组间的评分变化差异及总有效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079,P=0.039).MoCA量表评分显示,奥拉西坦干预组分数提高的均数为5.82分,高于对照组的4.76分,ADL量表的疗效分析显示奥拉西坦干预组分数降低的均数为6.44分,高于对照组的4.39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8,P=0.074;t=-1.914,P=0.057).奥拉西坦治疗1、2、4、6个月,其认知障碍评分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变化情况,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提升.结论 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效,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疗效改善情况更佳,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优于吡拉西坦.奥拉西坦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0-01-2011-10我科收治恢复期脑梗死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神经营养、活血化瘀、脱水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能促进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癫痫小儿认知功能改变及与血清蛋白激酶C(PKC)表达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01—2019-10就诊于开封市儿童医院的10~15岁癫痫患儿79例纳入癫痫组,同时征询正常发育同龄儿童40例为对照组。应用MMSE量表评估2组儿童的认知功能,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组血清PKC的表达水平,并将结果与MMSE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MMSE评分显示,2组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及语言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记忆能力、回忆能力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癫痫患儿血清PK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定向力评分与PKC水平略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相关性;记忆力评分、回忆能力及MMSE总评分与PKC水平呈正相关(P<0.0001);注意力和计算能力评分与PKC水平呈正相关(P=0.0044);语言能力与PKC水平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癫痫造成患儿认知能力下降,特别是学习记忆能力,同时癫痫患儿血清PKC水平表达降低,且与认知能力改变整体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11—2016-03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视空间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选项、定向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个月后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以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可改善患者认知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3—2013‐12收治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文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 L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或0.9%氯化钠250 m L静滴,1次/d。2组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14 d、28 d、90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智能状况,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2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09—2014-09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左乙拉西坦(Lev)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MoCA评分)。结果观察组控制14例,有效33例,无效13例,有效率78.33%。对照组控制7例,有效29例,无效24例,有效率6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线期MoC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28.48±0.79)分,对照组为(29.59±0.65)分。与基线期相比,2组MoCA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提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对认知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片对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91例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予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46例予以盐酸多奈哌齐+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2组认知功能(MoCA)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3个月后MoC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41/46),高于对照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7/46),对照组为6.67%(3/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将存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7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及脑血管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物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MMSE及MoCA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存在不同程度认知障碍,但MMSE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认知功能均改善,MMSE及MoCA评分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评分显著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在常规血管病及多奈哌齐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物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障碍,且无明特殊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实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10-2015-09收治的9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奥拉西坦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尼莫地平治疗。分析2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