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现代临床报道着手,分析了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运用现状,认为目前本病的疗效评价方法可归为3类,即以症状体征为主的综合评价法,以实验指标为主的评价法,以生存质量和结局性指标为主的评价法。然后对这些评价方法的临床价值、应用范围、优势与不足等进行了分析与点评。最后提出对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应该突出中医特色,应根据研究类型、治疗方法、疾病阶段、评价期限等进行认真分析和恰当选择,强调了科学选择评价方法、客观反应中医药疗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09,(12):866-866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组织的“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标准”修订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该评价体系从艾滋病疗效评价分期标准、基于艾滋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相关病症及体征指标评价等六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该体系不仅仅将评价指标局限于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现有的临床评价疗效标准进行了总结及分析。目前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所采用的疗效评价方法主要有基于临床症状的疗效评价、基于中医证候的疗效评价、基于辅助检查结果的疗效评价以及基于量表的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统一、规范及体现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标准。认为建立以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反映中医特色的患者结局报告指标量表为主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结合多种反应病理生理机制的检测方法,联合生存质量及精神心理评价,可进一步完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数量渐多,其所涉及的疗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主要有Bristol粪便分型及评分、主要症状及单项症状评价、肠动力学疗效、肛门直肠功能评价、盆底肌电图、中医证候疗效、生存质量评价等方面。但目前的中医药疗效的评价方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评价症状不全面、缺乏随访及安全性指标、复合结局指标使阳性结果增加、证候分型及评分不统一、实验室指标使用不当等。结合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评价发展趋势,提出应选择适用于慢性便秘中医药干预措施的疗效评价指标并充分说明选择的原因和理由,在疗效评价中反映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优势,引入病理机制以丰富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内涵,为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中医治疗慢性便秘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对缓解慢性疼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抑郁焦虑情绪等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因其临床评价以主观结局指标为主,且结局指标单一,导致对其疗效和安全性的认可度不高。鉴于现有的慢性疼痛评估量表不适用于慢性疼痛的长时程综合评价,且不能够反映中医药诊疗的特点,故提出借鉴循证医学和叙事医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将医患共建平行病历与核心结局指标集引入中医药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探讨多维度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疼痛临床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实验室指标、证候相关指标及生存质量等多维评价指标的观察,评价燥湿化痰方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建立病证结合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疗效评价方法,为建立、完善中医评价体系及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7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四类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燥湿化痰方药可以明显改善AECOPD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炎症的吸收、提高患者氧合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提高生存质量。结论: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湿壅肺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此种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客观、全面的评价中医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药新药研究的关键之一是临床疗效的评价,而疗效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科学合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论治,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主要模式。西医学疾病评价标准、实验室检查指标固然可以借鉴,但更要重视能反映中医药诊疗优势和特色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辨证论治”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对疾病的诊疗特色,证候疗效即是从中医药角度对中药新药疗效进行评价[1]。笔者试图通过对证、病疗效相关性的探讨,为证、病结合临床模式及其评价提供依据,进而为建立单独以证的疗效评价为模式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思路或参考。1证候疗效研究的重要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和临床体系的重要支撑,贯穿于对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疗效评价的全过程。“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患者整体病理状态的概括,具有整体、综合、动态和多样性的特点,关系到合理地确定试验病证、选择相应的效应结局指标[2],是中医有别于现代医学诊疗体系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同时也是对其理论体系的检验,要重视“证候”疗效的研究。根据证候选择治疗措施是提高中医疗效的重要前提,故评定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时,不应缺少反映证候改善程度的指标,尤其在评价中药复...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作者回顾分析了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现代西方医学随着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评价的方案和指标有了重大转变,除了注重生理报告的指标之外,也开始注重病人报告的结局(PRO)指标.中医药临床的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作者认为以症状疗效评价为主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可以借鉴西方的PRO量表评价的方法来研制评价工具,建立中医特色的量表评价体系,使中医药疗效评价达到客观化和定量化,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胃肠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均以症状学为主。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疗效评价不同于单个功能性胃肠病疾病或单个症状的评价,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临床研究中仍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疗效评价工具。症状群指标已在国内外多个临床研究中使用,它既符合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临床实际,又符合现代医学对评价工具的要求。通过阐述症状群的概念、制定方法以及其应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可行性,进而探讨将症状群引入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提供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0.
梁卿章 《四川中医》2008,26(9):77-78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自拟风湿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治疗55例风湿性疾病患者,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各项实验室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药方法,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除炎症反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但疗效评价方法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医优势的发挥和疗效的可信度。在总结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评价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采用复合性评价指标,疗效混淆不清;病理组织学指标评价方法不统一,影响结果可比性;胃镜下病变评价主观性强,受多种因素与条件影响;症状及中医证候评价缺乏科学的方法学依据;缺乏生活质量评价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相结合,建立以病理组织学指标为核心结合胃镜指标、患者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梳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临床试验文献特征与结局测量现状,为寻求更优化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创新发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助力。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文献的年份、期刊、地区、基金资助、临床试验及结局测量特征进行计量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COPD的RCT文献逐年上升,干预措施类型多样,发表在高质量期刊比例较低,存在地域和基金资助不均衡特点。结局测量指标种类繁多,具备中医药特色结局指标偏少。统计方法以静态的干预前后比较为主,对结局指标动态变化、关联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应用较少。结论:未来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试验在结局指标测量与评价中需注意:(1)关注中医临床研究“复杂干预”“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单一或少数的结局指标难以恰当地反映中医药的整体疗效和远后效应,结局测量时要突出考虑指标的敏感性、发生率和最小临床差异;(2)各结局指标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特征,测量时需分析其数据特点并引...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体征及生物学指标的观察为主,缺乏客观的终点指标,因此,构建能反映中医药"复杂干预"优势的终点指标是中医学研究的要务。基于终点指标的数据类型和特征,分析数学模型包括信息量权数法、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性权数法、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等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引入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不同时段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结合各指标发生频数,利用乘数合成归一法确定不同时段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结合临床意义,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终点指标。应用该方法既能反映终点指标的客观性,又突显了其重要性、时序性和发生率的不同,可为中医临床疗效的结局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现有中医药治疗放疗、化疗后腹泻疗效评价方法进行汇总,认为目前最常用的疗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治愈率、有效率等率的计算与比较,采用现代医学标准进行病情程度的评价,中医症状评分,根据现代医学症状、体征及相应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等方法。目前疗效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治愈率、有效率等率的结果代替原始数据,影响研究真实性与科学性;无法体现中医治疗特色与优势;存在片面性及缺乏针对性;忽视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分析认为,结合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分析、配合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重视安全性评价是中医药治疗肿瘤放疗及化疗后腹泻较为全面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所采用的疗效评价指标以临床症状为主,缺乏相应的量化指标,疗效判断以医生主观判断为主,疗效评价标准来源不一且标准内容多不一致,缺乏公认的、统一、规范、标准的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近五年中医药干预紧张型头痛(TTH)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选用的结局指标情况,为中医药治疗TTH核心指标集研究提供基础。该研究系统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并查询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提取近五年中医药治疗TTH的随机对照试验,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描述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情况。初步检索出19 042篇文献,剔除重复后剩余10 983篇,最终纳入52篇RCTs(中文48篇、英文4篇)进行定性分析。将纳入RCTs涉及的结局指标按照中医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测、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和安全性事件7个指标域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症状体征指标域中的头痛特征指标是报告频次及报告率最高的。17项研究采用中医证候积分作为结局指标。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医药干预TTH的RCTs中结局指标在研究设计层面存在结局指标主次不分、结局指标测量工具差异大、忽视结局指标测量时间问题;在选用层面存在缺乏能体现中医药优势的证候相关指标及客观评价指标,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关注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中医药治疗TTH的RCT研究质量与可信度,建议将中医药疗效特色与临床研究的现状相结合,按照国际公认的规范程序,建立中医药治疗TTH临床研究的核心指标集。  相似文献   

17.
赵霞 《江苏中医药》2007,39(7):56-5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根据第一轮专家问卷的结果,编制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第二轮专家问卷,向全国30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疾病疗效评价方法中,全胸片、症状、体温、肺部听诊均数大于1.5,满分比大于0.5,变异系数小于0.4;在构成证候的指标变化的评价中,咳嗽、肺部听诊、全胸片的均数为2,满分比为1,变异系数为0;在主要结局指标的评价中,喘促、肺部听诊、全胸片的满分比为1,变异系数为0.结论:全胸片、症状、体温、肺部听诊可入选疾病疗效评价指标;咳嗽、肺部听诊、全胸片等可入选小儿病毒性肺炎主要证候指标;喘促、肺部听诊、全胸片为结局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活动期,避免主要以激素等为主的单纯治疗方法毒副作用多、疗效不稳定的缺点.主要用康脉Ⅰ号为主方,配合静点、外擦等方法,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好转,证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临床疗效问题是临床医学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侧重于个体症状的改善,古代中医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以症状、证候变化为主,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及辨证施治的特点,但缺乏客观、全面、科学的指标及方法。当代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在不同疾病领域有相应的指标、方法、体系,但存在完全利用现代医学指标与方法、借鉴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可重复性较差、疗效判定术语和结果模糊等弊端,缺乏相关疾病统一的、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也缺乏可比性,因此,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紧迫而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切入点及疗效评价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昌盛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中医药可以稳定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特别对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根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具有多靶点药理作用和整体综合疗效的特点,采用疗效评价以免疫功能为主,病毒载量、临床症状、体征为辅的综合评价体系较为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