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建升  杨辉 《江苏中医药》2015,47(8):67-68,71
目的:探讨小包装饮片及散装饮片水分含量与质量的关系,比较两种饮片包装形式的优缺点,研究季节、环境对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MA150C-000230V1红外水分测定仪,检测17种不同品种的小包装饮片和散装饮片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含水量,同时观察其性状的变化。结果:储存的14个月中环境湿度变化较大,而小包装饮片的含水量未明显受环境湿度的影响,散装饮片则明显随环境湿度的变化上下波动,其中甘草、麦冬、款冬花、炙甘草、酒大黄、生大黄散片含水量波动较大(P0.05)。组间比较,麦冬、薏苡仁、麸炒冬瓜子、防风、火麻仁、山药、生大黄、桃仁、生黄芪散装饮片含水量波动明显高于小包装饮片(P0.05)。经过14个月的储存,党参、麸炒冬瓜子、炙甘草、薏苡仁、黄芪、炙黄芪小包装饮片和散装饮片,甘草散装饮片外观、形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余中药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小包装饮片和散装饮片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水分含量、性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散装饮片受季节、环境的影响明显,因此应重视对饮片储存环境的控制,同时注意使用周期,以保证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蜜紫菀小包装饮片与散装饮片在贮存期间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留样观察法,以饮片外观性状、水分、浸出物、含量等为评价指标,常温放置0、3、6、12个月,分别观察、检测不同时期蜜紫菀小包装饮片和散装饮片内外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常温贮存1年后,蜜紫菀小包装饮片的外观性状、内在质量明显优于散装饮片。结论:该结果为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贮藏、检验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春节期间,上海中药饮片市场繁荣,供销两旺。中药精制小包装饮片呈现出俏销态势,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全面走俏,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据上海顺天堂国药号药业有限公司邵林岗总经理介绍,2004年春节期间最俏销的中药精制小包装饮片是:冬虫夏草、野山人参、哈士蟆油、西洋参、黄芪、白术、太子参、何首乌、海马、党参等。最畅销一般中药饮片是:丹参、川贝母、枸杞、当归、灵芝、天麻、杜仲、三七、石斛、麦冬、半夏、茯苓、山药、山楂、地黄等。上海中药精制小包装饮片俏销  相似文献   

4.
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卜训生 《北京中医药》2008,27(7):554-555
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解决了传统散装饮片调配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传统散装饮片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为进一步提升中医服务水平、加强规范化中药房建设、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方便广大患者使用,日前,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省内率先推行小包装中药饮片,并保持同剂量的小包装饮片与以往传统散装饮片同等价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实际使用中的优缺点.方法:将小包装饮片和传统的散装饮片在调剂及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小包装中药饮片和传统的调配模式比较,具有保持中药的特色、剂量准确、增加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用药的辨识度、避免浪费等优点;同时中药饮片小包装存在增加存放空间、饮片质量把关难度大、成本过高等缺点.结论:小包装中药饮片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相对不足,需扬长避短,继续完善,以更好地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定量小包装中药饮片已迅速走进各级医疗机构中药房,有逐渐取代散装中药饮片的趋势。但这种包装形式使货物的规格、体量增加,传统的药斗已不能适应小包装饮片的调剂要求,传统的中药斗谱也需要进行调整。对小包装饮片斗谱的合理设计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建议,为如何提高小包装饮片调剂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云南灯盏花、淮山药、生薏苡仁各20g,生黄芪30g,潞党参、炒苍术、炒杜仲、淫羊藿各15g,制大黄10g,甘草6g。随症加减,水煎服,15剂为1疗程。并用龙骨、牡蛎(均先煎)、生大黄(后下)、公英各30g,附子15g(先煎),  相似文献   

9.
小包装中药饮片保持了中药饮片的原有性状,不改变中医临床以饮片入药、临用煎汤、诸药共煎的用药特色,且能基本满足临床医师处方用药的常用剂量。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广泛应用使我院药房对中药饮片的调剂、药品的质量管理、药品的信息化分配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介绍本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总结小包装中药饮片在本院药房中的应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的水分吸附和热力学特性,为其干燥和储存提供指导。方法:通过静态称重法测定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在25,35,45℃下的吸附等温线,采用7种常用的水分吸附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确定最佳模型,研究3种饮片的吸附热力学参数。结果:生大黄、酒大黄与大黄炭的吸附最佳模型均为GAB模型,在25,35,45℃条件下大黄炭的绝对安全含水量分别为7.43%,6.79%,6.20%;酒大黄分别为8.68%,8.17%,7.03%;生大黄分别为9.88%,9.36%,7.77%;相对安全含水量大黄炭分别为9.46%,8.63%,8.21%;酒大黄分别为11.49%,11.03%,9.74%;生大黄分别为13.49%,12.66%,11.14%。3种饮片净等量吸附热(Qst)和微分熵(Sd)都随着平衡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Qst和Sd符合熵-焓互补理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的等速温度分别为386.66,391.15,394.34 K(单位换算为1 K=-272.15℃),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0.372 2,0.406 0,0.372 2 kJ·mol-1,吸附过程都是由焓驱动的非自发过程。结论:3种饮片的平衡含水量,单分子层含水量,Qst和Sd的大小排序均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饮片吸湿能力排序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炒炙方法明显影响3种大黄饮片的吸湿性与热力学性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炒炙的温度较高致使生大黄中的吸湿性强的基团减少,疏水性强的物质增加,以及饮片质构的变化。通过对3种大黄饮片水分吸附特性的研究,可为其储存条件和干燥工艺等方面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手段,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探讨中药饮片的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和特征,该研究采用常用中药饮片应用调研表,对10个省份56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所见临床使用中药材品种549种,其展开项下饮片801种,按功效可归属为19个类别,其中甘草、黄芪、地黄、川芎、白术、黄芩、当归、白芍、麦冬等品种最为常见;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应用具有一定特点。调研结果反映了中药饮片应用的一般情况,为基本药物制度中药饮片的收录与完善提供了基础资料,对中药材品种的生产规划、饮片生产及医院饮片品种配置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中药饮片、小包装饮片和颗粒饮片3种剂型的应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几方面论述中药饮片传统与现代应用的合理性;对有关3种剂型评价的不同观点加以论证;对传统中药饮片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阐明传统中药饮片不能被取代,而必须坚守应用的观点和理由;展望中药饮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适用于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比苦味物质,以不同浓度的23种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为载体,采用"最小极限法"预测中药饮片的苦味阈值浓度(bitterness threshold concentration,BTC),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苦味中药的分子苦度当量(equivalent molecular bitterness,EMB)和分子苦度当量指数(EMB-index,EMBI),进而实现对中药饮片的苦度定量测定;此外,以不同浓度的黄连和苦参水煎液为载体,对建立方法的重现性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了感知到苦味的人数比例与苦味中药饮片水煎液浓度的对数模型和威布尔模型,由拟合方程的R2P值可知威布尔模型优于对数模型,由威布尔模型的拟合方程计算出中药饮片的BTC,进而测得了23种苦味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测得的黄连和苦参的EMB以及EMBI的RSD值均小于20%,重现性相对良好。结论 采用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法预测出了23种中药饮片的EMB和EMBI,建立了苦味中药的苦度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提高大黄饮片中结合型蒽醌原药材的炮制方法。[方法]将大黄原药材置密闭蒸锅内,采用隔水蒸方式将大黄蒸透,进行切片,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饮片中蒽醌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大黄炮制的饮片中总蒽醌含量与传统炮制的饮片基本一致,结合型蒽醌含量显著高于传统炮制饮片。[结论]提高大黄饮片中结合型蒽醌的原药材炮制方法生产周期短,节约成本,适宜大生产,可作为其炮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及有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材种植养殖环节标准化、规范化落实不到位,采收、产地初加工操作不规范,中药饮片生产及流通环节违法染色增重、掺杂使假,中药材专业市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制假售假、违法经营中药饮片和其他药品等现象严重影响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安全,危害公众健康。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组织开展药品“两打两建”专项行动以来各省市药品监管部门检查和抽验工作为基础,对发现的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期反映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现状,为相关部门监管政策的制定、标准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厚朴煮散的粉碎粒度,考察加水量对其煎出物的影响,为该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5种规格的厚朴煮散,采用HPLC检测水煎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检测波长294 nm,流动相甲醇-水(82∶18),柱温30℃。以厚朴酚、和厚朴酚转移率和干膏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粉碎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煎出物的影响,并与饮片传统煎煮进行比较。结果:粒度和加水量对厚朴煮散水煎液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和干膏率均有显著影响。厚朴煮散最佳制备工艺为粉碎过10目筛,含有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不超过20%;厚朴煮散煎煮1次,煎煮时间10 min时,24目煮散加20倍量水的煎液中有效成分转移率和得膏率分别为饮片传统煎煮(加10倍量水煎煮50 min)的5.1,2.5倍;10目煮散加10倍量水的煎液中二者分别达饮片传统煎煮的2倍以上。结论:厚朴饮片制成煮散后可节省药材和煎煮时间,可推广于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生、熟大黄饮片及其活性组分的双向调节作用特征,为大黄饮片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10 m L·kg~(-1)),生大黄组(1.62 g·kg~(-1)),熟大黄组(0.972 g·kg~(-1)),生大黄蒽醌组(0.22 g·kg~(-1)),熟大黄蒽醌组(0.19 g·kg~(-1)),生大黄鞣质组(0.17 g·kg~(-1)),熟大黄鞣质组(0.027 g·kg~(-1)),每组分为3批,每批10只。各组按相应剂量连续灌胃给药7 d,每天记录各组小鼠的泻下指数(EI),并于给药第1,3,7天采取血清检测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肾上腺素(EPI)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生大黄组第3天的EI明显增加(P0.05),熟大黄组在7 d的给药过程中EI较为稳定;生、熟大黄蒽醌组在给药第7天的EI明显降低(P0.01);生大黄鞣质组第3天的EI明显增高(P0.01),熟大黄鞣质组第7天的EI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第1天,生、熟大黄蒽醌、鞣质组的MTL,VIP,EPI水平均降低;给药第3天,熟大黄蒽醌组的MTL水平明显增高(P0.05),熟大黄蒽醌组及生、熟大黄鞣质组的VI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熟大黄蒽醌组的EPI水平明显增高(P0.01);给药第7天,生、熟大黄鞣质组的MTL水平增加至空白组水平,生大黄蒽醌组的VIP水平明显增高(P0.01),生、熟大黄蒽醌、鞣质组的EPI水平均进一步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黄中结合蒽醌及可水解鞣质具有促进胃肠运动及泻下的作用,产生涩肠作用的是缩合鞣质经胃肠道消化分解产生的单体鞣质导致的,这可能大黄饮片双向调节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饮片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敏  陆兔林  毛春琴  王巧晗  苏联麟  张季 《中草药》2017,48(9):1699-1708
饮片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汤剂、中成药的原料药,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三大中药产品的质量。作为"中药材-饮片-中成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饮片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近几十年来,中药质量控制一直以药材为主,饮片的质量控制虽逐渐被行业内重视,但仍不能体现其本身特性,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刘昌孝院士于2016年首次提出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质量控制新概念,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对目前大中药产业质量标准的现状进行综述与分析,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思路与饮片本身特点相结合,形成具有饮片特色的"饮片质量标志物"质量控制新思路,旨在引发饮片领域内专家同行的思考与共鸣,推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完善,保证中药产品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全面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从每月处方中随机抽取500张,12个月共抽取6000张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药饮片处方用名》《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60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有550张,占处方总数的9.2%。其中问题最严重的是处方中中药饮片超过规定剂量使用的不适宜处方,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50.5%;其次是未注明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的不规范处方,占43.3%;每剂味数过大的超常处方占42.9%;中医诊断,包括病名与证型缺失的不适宜处方占11.1%;煎剂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占10.5%;毒麻贵细饮片用量不合理的处方占7.3%。结论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应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提高临床中药饮片应用能力,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