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雷公藤汤正交设计对肾病大鼠心脏的减毒增效作用的最佳剂量配比。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模型。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设计,将肾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连续灌服不同剂量配比复方雷公藤汤14 d。增效测量24 h尿蛋白,对心脏减毒测量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筛选出复方雷公藤汤最佳剂量配比。结果经正交设计的9个复方雷公藤汤不同剂量配比对肾病大鼠心脏的减毒实验结果表明:从直观分析可见,影响因素大小的排序雷公藤甘草黄芪当归,其中8号复方效果最好,最优为A3B2C1D3,即雷公藤60 g,黄芪120 g,当归72 g,甘草12 g。经正交设计的9个组成的复方雷公藤汤不同剂量配比对降低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实验结果表明:从直观分析可见,影响因素大小的的排序雷公藤甘草黄芪,当归无影响,其中3号复方效果最好,最优为A1B3C3D3,即雷公藤120 g,黄芪60 g,当归36 g,甘草12 g。结论复方雷公藤汤治疗肾病时减低心脏毒性为主,采用A3B2C1D3配比组成复方,治疗肾病时降低24 h尿蛋白为主,采用A1B3C3D3配比组成复方,二种配比复方均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复方雷公藤汤最佳配比剂量正交设计考察其对肾病大鼠肝脏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采用一次性注射阿霉素至大鼠尾静脉,复制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模型。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设计,将肾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连续灌服不同剂量配比的复方雷公藤汤14d。增效采用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肝脏减毒测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筛选出复方雷公藤汤最佳剂量配比组合。结果:(1)正交设计对肾病大鼠肝脏的减毒实验结果: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雷公藤>甘草>制何首乌>黄芪,其中8号复方效果最好,最优配比为A3B2C1D3。(2)经正交设计对降低肾病大鼠24h尿蛋白实验结果: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雷公藤>甘草>黄芪,制何首乌无显著影响,其中3号复方效果最好,最优配比为A1B3C3D3。结论:复方雷公藤汤治疗肾病时如以减低肝脏毒性为主,采用A3B2C1D3配比组成复方,治疗肾病时如以降低24h尿蛋白为主,采用A1B3C3D3配比组成复方,两种配比复方均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雷公藤提取物及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的不同剂量配比,干预肾病模型大鼠,检测对大鼠体重、24h尿蛋白、血液学主要指标的影响,观察雷公藤与甘草配伍的减毒增效作用。结果:阿霉素造肾病模型对大鼠体重、24h尿蛋白量、血液系统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使大鼠体重下降,24h尿蛋白量升高,血液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明显减少。对于上述毒性表现,雷公藤提取物和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均能显示一定的治疗和改善作用,在治疗和改善程度上雷公藤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配伍优于雷公藤提取物。结论:甘草提取物对雷公藤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优选金钱草煎汤炙雷公藤的炮制减毒工艺。以金钱草质量分数、闷润时间、炒炙时间、炒炙温度,按照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表制备金钱草煎汤炙雷公藤炮制品共9个,HPLC测定炮制前后雷公藤中主成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27,3.92,3.57,2.75,2.42,2.66,3.51,1.87,1.75,2.03μg·g~(-1)。在此基础上,将以上各炮制品分别口服给予小鼠28 d,末次给药后12 h禁食不禁水,24 h后摘眼球取血清和肝组织,依据试剂盒方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相关指标。雷公藤生品口服给予28 d后,诱导了小鼠的血清肝功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肝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水平分别显著升高了91%(P0.01),46%(P0.05),73%(P0.01)和99%(P0.01),肝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各炮制品给药后,以上指标的异常均被显著逆转(P0.01或P0.05),其中尤以在因素水平为A_3B_2C_1D_3的工艺条件下对雷公藤的炮制减毒作用最佳,能使雷公藤引起的过高的AST,ALT,ALP,MDA水平分别降低49%(P0.01),32%(P0.01),42%(P0.01),17%(P0.05)。因此,金钱草煎汤炙雷公藤炮制减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_3B_2C_1D_3,即"金钱草质量分数15%,闷润时间1 h,炒炙温度160℃,炒炙时间9 min"。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与甘草配伍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配伍减毒增效作用,为雷公藤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将雷公藤与甘草水煎剂进行不同的剂量配比,大鼠灌胃给药4周,观察不同时间段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鼠灌胃给药2周时,血液生化学指标均在正常生理值范围;大鼠灌胃给药4周时,葡萄糖组,肌酸激酶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组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有明显变化,其它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雷公藤与甘草饮片的不同的剂量配比水煎剂给与大鼠,以肌酸激酶为对象进行均匀设计软件处理,可见雷公藤:甘草为60:0时毒性最大,以雷公藤:甘草为60:9时毒性较小,提示甘草对雷公藤在一定程度上有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波  宋顺鹏  史月君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439+1471-1439,1471
目的借助复方雷公藤汤及其拆方对肾病大鼠的干预效应,考察雷公藤不同配伍对雷公藤血液系统减毒作用;筛取治疗肾病综合征毒效关系最优化的中药小复方。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模型。以复方雷公藤汤及其拆方实施干预,以强地松做阳性对照,检测血常规WBC、PLT指标。结果与模型公藤组比较,全方组与拆方五组WBC、PLT差异显著。结论雷公藤不同配伍组均可对抗雷公藤血液系统毒性,其中全方组、雷何组、雷金组较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病综合征增效减毒作用进行疗效再评价,并对其系统综述进行方法学再评估。方法制定纳排标准和检索策略,筛选阳性药联用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系统综述,用AMSTAR量表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并用PRISMA声明对其进行报道质量评价,最后对结局指标进行再评价。结果根据评分自定义得出纳入的6篇系统综述方法学质量均为中等,其中报道质量有5篇为高水平,再评价结果表明与单用阳性药相比,阳性药联用雷公藤多苷片可增加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可降低其24 h尿蛋白含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高等质量系统综述显示,雷公藤多苷片在与其他阳性药联用时,可能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草干预雷公藤内酯酮的代谢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对雷公藤内酯酮代谢组学的影响,发现雷公藤内酯酮毒性生物标记物及受甘草回调的表征雷公藤内酯酮毒性的减毒生物标记物,探讨雷公藤内酯酮毒性及甘草对雷公藤内酯酮的减毒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空白组、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组、雷公藤内酯酮与甘草联用组,雷公藤内酯酮给药剂量0.7 mg·kg~(-1),联用组在腹腔注射给予雷公藤内酯酮注射液前2 h按剂量3 m L·kg~(-1)灌胃给予甘草溶液,连续给药7 d。收集各组尿液进行UPLC-Q-TOFMS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样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雷公藤内酯酮毒性生物标记物7个,4个生物标记物鉴定为泛酸、犬尿喹啉酸、色氨酸和粪卟啉,另3个生物标记物结构待定。其中受甘草回调的减毒生物标记物4个,已确认结构的为色氨酸,其余3个结构待定。结论:雷公藤内酯酮的毒性机制可能与其干扰了机体的能量代谢、色氨酸代谢、卟啉代谢等途径有关,甘草的减毒作用与其对这些代谢途径的回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复方参苓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巧凤 《中药材》1999,22(9):474-475
用正交法优选复方参苓口服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浓缩倍数和醇沉浓度5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A_1B_1C_3D_1E_1,即加24倍的水量、煎煮3次、总煎煮时间为1.5h、浓缩倍数为0.8g/ml、醇沉浓度为36%。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减毒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雷公藤与甘草配伍前后的药效和毒性进行比较研究,初步探讨传统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以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为试验动物,研究雷公藤配伍甘草前后ig给药对受试动物的镇痛、抗炎作用及毒性的影响。采用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进行镇痛实验;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及DNCB引起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结果:雷公藤与甘草配伍前后均能明显延迟小鼠舔后足时间,并能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均在24%以上;对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1~4h的抑制率在21%以上;对DNCB引起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7.9%,且与甘草配伍后雷公藤的药理作用有显著提高。结论:甘草可以明显增强雷公藤的抗炎、镇痛作用,提示中药的配伍减毒增效作用可通过降低毒性药物用量,并配伍增效药物而实现。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以注射干酵母制备大鼠发热模型,灌胃给予麻黄汤组方药味主要有效组分(麻黄总生物碱、桂枝挥发油、苦杏仁苷、甘草总黄酮+甘草总皂苷)正交剂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然后运用LC-MS方法测定麻黄汤7种主要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桂皮酸、苦杏仁苷、甘草苷以及甘草酸)在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在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的基础上,计算总量零阶距AUCt和总量一阶距MRTt,探讨配伍对总量统计矩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麻黄汤有效组分正交配伍给药后,7种有效成分在发热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正交分析说明不同配伍组分对总量统计矩参数有不同的影响,麻黄汤各组分对AUCt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麻黄总生物碱桂枝挥发油苦杏仁苷甘草总黄酮+甘草总皂苷,而对MRTt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麻黄总生物碱甘草总黄酮+甘草总皂苷苦杏仁苷桂枝挥发油,其中麻黄总生物碱对两者的影响均最为显著。各组分对AUCt的最优组合为A_3B_3C_2D_1,对MRTt的最优配伍为A_1B_1C_1D_1。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配伍减毒增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雷公藤配伍减毒增效两方面分析,总结了五年来雷公藤中药配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红斑狼疮等难治性疾病的增效作用,及中药配伍对抗雷公藤治疗时的毒副反应。阐述了雷公藤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毒副反应原因,从传统中药配伍和西药药理结合筛选中药组成复方,对雷公藤减毒增效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其药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被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但雷公藤毒性较大,毒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因此,开展雷公藤的减毒增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查阅近年关于雷公藤及其制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文献,分别针对雷公藤的炮制减毒工艺,制剂剂型改良,复方中药配伍,联合西药和针灸配合等方面展开调研工作。雷公藤的炮制之法自古有之,主要有净制,羊血炮制,加热炮制,近年又出现了微博煨制及双向固体发酵等新方法,均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雷公藤制剂剂型多样,多数口服后经肠道吸收,毒性较大,外用通过皮肤黏膜吸收毒性较小。因此通过剂型改良,可以有效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时间,增强药物的吸收利用,增加生物利用度。常见剂型包括:栓剂,缓释片,滴丸剂和贴膏等。研究表明甘草配伍雷公藤,能加速雷公藤甲素等成分的代谢转换,降低毒性;配伍白芍能够减少肝损伤。合理的复方配伍也能降低雷公藤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通过联合西药或配合针灸治疗均能对雷公藤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探讨了RA治疗中雷公藤的减毒增效措施进行整理归纳,以期能促进雷公藤在临床上治疗RA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借助复方雷公藤汤及其拆方对肾病大鼠的干预效应,考察雷公藤不同配伍对雷公藤的减毒增效作用;筛取治疗肾病综合征毒效关系最优化的中药小复方。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模型。以复方雷公藤汤及其拆方实施干预,以强地松做阳性对照,检测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与模型公藤组24 h尿蛋白(92.60±18.124 3)相比较,全方组(48.60±11.749 2)、雷芪组(53.20±13.206 1)、雷甘组(56.40±16.520)降低24 h尿蛋白;全方组TP 68.47±5.250 4、ALB 28.97±3.009 3、雷芪组TP 68.21±4.191 27、ALB 27.58±2.618 2、雷甘组TP 67.51±5.420 8、ALB 26.56±1.898 1与模型公藤组TP 58.98±4.8401、ALB 20.98±3.493 4均升高TP、ALB,与模型公藤组chol 1.487 0±0.647 1、TG 1.704 0±1.582 4相比较,全方组chol 0.786 0±0.134 4、TG 0.557 0±0.138 7、雷芪组chol 0.70±0.129 7、TG 0.650 9±0.120 3、雷甘组chol0.974 0±0.328 9、TG 0.668 0±0.184 5均降低;与模型公藤组AST 133.2±7.871 2、ALT 62.60±7.919 0相比较,全方组AST 72.70±10.144 0、ALT 41.80±8.966 6、雷甘组AST 84.20±5.633 2、ALT 38.20±5.846 2、雷金组AST 115.50±9.686 8、ALT 66.10±9.596 9、雷归组AST 128.7±10.739 9、ALT 61.60±8.821 7;差异显著(均P0.05)。雷公藤不同配伍组对肾脏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上较对照组病理损害有不同程度减轻。全方组、雷甘组、雷何组肝脏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上较对照组病理损害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全方组、雷芪组、雷甘组起到增效作用。全方组、雷甘组、雷何组可减低雷公藤肝脏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风湿热应激前后雷公藤配伍金钱草抗炎增效及减毒作用。方法:9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角叉菜胶组、雷公藤组、金钱草组、雷公藤配伍金钱草组(配伍组)、单纯应激组、雷公藤应激组、金钱草应激组、配伍应激组。雷公藤组、金钱草组、配伍组分别以2、1、3g/kg的剂量灌胃给药14d,1次/d。通过角叉菜胶炎症模型评价雷公藤、金钱草、雷公藤配伍金钱草在两种状态下的抗炎作用,通过检测小鼠血清相关指标(AST、ALT、BUN、Cr)和肝、肾脂质过氧化指标(T-SOD、MDA),探讨金钱草在两种状态下对雷公藤的减毒作用。结果:雷公藤组、金钱草组、配伍组在风湿热应激前后均使小鼠在角叉菜胶致炎30~90min后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P<0.01),且配伍组足肿胀度在各自条件下最低,且配伍应激组相对于雷公藤应激组的足肿胀抑制率提高幅度小于配伍组相对于雷公藤组。雷公藤组在风湿热应激前后均使小鼠血清AST、ALT、BUN、Cr水平升高和肝肾T-SOD、MDA水平降低(P<0.01),而配伍组在风湿热应激前后均可逆转这种改变(P<0.05,P<0.01),雷公藤应激组相对于单纯应激组血清和肝肾中各指标的变化率大于雷公藤组相对于角叉菜胶组,而配伍应激组相对于单纯应激组的变化率小于配伍组相对于角叉菜胶组。结论:风湿热应激前后雷公藤配伍金钱草皆具有抗炎增效减毒的作用,其中应激后抗炎增效作用减弱,而减毒作用增强,其配伍减毒体现了中医中"有故无殒"思想,减毒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脂质过氧化并增强抗氧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方雷公藤汤及其拆方对肾病大鼠心脏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模型,检测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与模型公藤组比较,全方组、雷芪组、雷甘组降低24 h尿蛋白,全方组TP(Total protein总蛋白)、ALB(albumin白蛋白)、雷芪组TP、ALB、雷甘组TP、ALB均升高;与模型公藤组chol(cholesterol胆固醇)、TG(Triglycerides甘油三脂)比较,全方组、雷芪组、雷甘组cho、TG均降低;与模型公藤组CK(Creatine kinase肌酸激酶)、CK-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较,全方组、雷何组、雷芪组、雷甘组、雷金组、雷归组CK、CK-MB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雷公藤不同配伍组在肾脏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减轻,各配伍组心脏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病理损害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全方组、雷芪组、雷甘组起到增效作用,雷公藤不同配伍组可减低雷公藤心脏毒性,全方组、雷何组、雷芪组、雷甘组较雷归组、雷金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方面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临床最常用活性成分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多苷居多,但其治疗窗口狭窄,不良反应多,损伤涉及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临床观察结合文献总结,其不良反应症状表现在消化系统(肝、胃肠)居多。相关学者对雷公藤所致肝损伤表现及诱发肝损伤机制已有较多研究,其机制主要与肝细胞凋亡、诱导氧化应激、免疫损伤、肝细胞过度自噬、脂肪酸代谢异常、肝组织内酶代谢异常相关。该文对雷公藤致胃肠损伤也进行了相关文献查阅与总结,但不良反应表现及机制研究较少,尚待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文章对雷公藤制剂在消化系统方面减毒增效研究也进行了相关总结,主要涉及配伍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等)减毒、单用或配伍中药(单味药、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减毒、针灸(电针、艾灸)减毒、剂型改良(二元醇质体凝胶、自溶性微针、固体脂质纳米粒、胃漂浮缓释胶囊等)减毒、炮制(蒸制、清炒、莱菔子炮制、金钱草炮制、甘草炮制等)减毒等方法。综上,该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雷公藤致肝损伤及胃肠损伤不良反应表现、机制、减毒增效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雷公藤应用提供参考,并为未来雷公藤致消化...  相似文献   

18.
甘草对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减毒增效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甘草对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减毒增效作用。方法 将120例确诊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单用或在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甘草雷公藤复方煎剂治疗,对照组在单用或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等效剂量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和79.6%,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关节肿胀指数下降、双手平均握力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甘草对雷公藤治疗RA有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正交设计法,优选芍药甘草汤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剂最优处方配比,研究芍药甘草汤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芍药苷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以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K4M)、NaHCO_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的用量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芍药甘草胃漂浮片最佳原辅料配比,以优化制剂体外释药及漂浮性能。结果: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发现各因素对芍药甘草汤胃漂浮缓释片制备工艺的影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NaHCO_3聚乙烯吡咯烷酮。根据主观分析及SPSS方差分析,选择以A_3B_2C_1作为芍药甘草汤胃漂浮缓释片处方的最优制剂配方组合。结论:优选的芍药甘草汤胃漂浮缓释片原辅料选择与配比合理有效,达到了持续漂浮及缓慢释放的要求,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考察了不同炮制方法对雷公藤诱导的心毒性的减毒作用,并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通路初探炮制减毒机制。雷公藤生品及其各炮制品(清炒品、金钱草炒炙品、绿豆炒炙品、白芍炒炙品、甘草炒炙品、醋炙品)均以2 g·kg-1(以生药计)的剂量被灌胃给予小鼠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24 h,通过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评价其减毒作用,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心组织Nrf2/HO-1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以及试剂盒法对部分氧化/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初探其减毒机制。雷公藤生品给药诱导小鼠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心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以及心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金钱草炒炙品、绿豆炒炙品、白芍炒炙品、甘草炒炙品、醋炙品给药后均在不同程度上逆转了雷公藤诱导的以上指标的异常(P<0.05,P<0.01),其中尤以金钱草炒炙品的逆转率为最高。综上,采用金钱草、绿豆、白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