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究针刺内关穴对患者冠状动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成像质量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宝石能谱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共200例。利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检查前采取单纯服用倍他乐克稳定心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内关穴稳定患者心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心率变化情况,并且根据美国心脏学会制定的冠状动脉CTA成像评分标准对两组图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成像质量。[结果]选取了200例受试人员,检查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心率分别为(65±2)次/min、(60±3)次/min,检查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心率分别为(69±3)次/min、(62±4)次/min,观察组检查前和检查过程中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指令配合较对照组熟练,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图像的节段优良率比较时发现,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所显示的冠状动脉总计1 078节段,图像质量为1级和2级的总计938节段,优良率为87.01%。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所显示的冠状动脉总计1 102节段,图像质量为1级和2级的总计995节段,优良率为90.29%,两组图像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图像评分情况为对照组:4分58例,3分36例,2分6例,平均得分为(3.52±0.58)分。观察组对应评分情况为4分76例,3分24例,平均得分为(3.76±0.87)分,两组分值分布和图像均分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可以有效稳定行冠状动脉CTA患者的心率,减少心率波动幅度,有助于患者配合呼吸指令,可以提高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减影CTA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颅内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10例经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头部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经CT血管造影检查后,分别采用传统CTA重建(对照组)和减影CTA重建(观察组)方式,利用盲法来分析两组图像质量并诊断。结果:观察组总体上临床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影CTA技术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无创性、方便性等特点,能够较为形象地显示颅内动脉血管的病况,是一种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能谱CT小剂量对比剂团注试验法在肺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成像中的应用。方法:抽取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智能动态跟踪技术,观察组使用能谱CT小剂量对比剂团注试验法与最佳对比噪声比技术,对比两组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测量的CT值。结果:观察组的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干CT值、右肺动脉干CT值等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图像质量评分(4.78±0.87)分,与对照组的(3.65±0.45)分相比观察组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使用能谱CT小剂量对比剂团注试验法,可以显著提高肺动脉CTA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质量和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成像质量,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管电压与对比剂剂量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行CCTA检查的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意愿分为A组(23例)、B组(23例)、C组(22组),分别管电压和对比剂对3组患者者CCTA扫描,比较3组患者主冠状动脉CT值、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结果:C组右冠状动脉、回旋支以及前降支等CT值明显高于A、B组(P0.05);3组图像质量评分与可诊断节段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明显低于A、B两组(P0.05);C组有效剂量(ED)和A、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患者行CCTA扫描时应用C组方案,可减少辐射剂和对比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 64 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唐河县人民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9 月间既往经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确诊 CHD 而来院复查的患者 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 = 50)与对照组(n = 50)。对照组患者采用 16 排 CT 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 64 排螺旋 CT 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强化扫描后的平均 CT 值、噪声、 信号噪声比以及对比噪声比,并对所有患者的成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CT 值、冠状动脉噪声、信噪比、 对比度噪声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图像的影像医师 1、影像医师 2 以及协商评分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 CHD 患者采用 64 排螺旋 CT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够提高 成像质量,降低图像信噪比,有利于影像诊断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影像表现。方法将冠心病组患者100例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寒滞心脉、气滞心脉、心气亏虚、心阴亏虚及心阳亏虚7个证型,同时选取5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冠脉CTA影像特点。结果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及心阴亏虚证候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分别占中医证型的前3位。冠心病组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7种证候分型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A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对于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的诊断分析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控制心率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Y组)和倍他乐克组(B组)。Y组患者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啶,浓度4 mg/L,输注速度0.05μg/(kg·min),最长输注时间10 min。B组患者含服倍他乐克50 mg,观察时间1 h。2组心率降至70次/min以下的患者立即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结果 2组冠状动脉成像时(t2)、结束时(t3)的Sp(O2)、R以及Y组t2、t3时的BP分别与用药前(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2、t3时的BP分别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2、t3时的HR分别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t2、t3时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R、Sp(O2)以及t1时的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2、t3时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BP明显低于Y组;2组t2、t3时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HR明显快于Y组。结论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右美托咪啶控制心率较倍他乐克效果明确、起效迅速、心率水平控制理想且无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9.
朱国庆 《新中医》2020,52(13):122-124
目的:观察针刺镇痛联合丙泊酚对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肠镜检查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进行肠镜检查,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刺镇痛进行肠镜检查。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丙泊酚用量、应激反应和满意率。结果:针刺组疼痛率为43.75%,低于对照组80.00%;针刺组的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2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2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较检查前升高,针刺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满意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7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镇痛联合丙泊酚进行肠镜检查,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对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5 min短时心率变异性(HRV)的即时效应。方法:60例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针刺双侧内关穴,对照组针刺双侧悬钟穴。比较两组HRV短时频域指标TP、LF、HF、LF/HF于针刺前、中、后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针刺后HF明显升高(P 0. 05),对照组针刺前后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变化均无差异(P 0. 05);针刺中观察组H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5),针刺后两组患者各频域指标无差异(P 0. 05)。结论:针刺内关穴具有明显增强心脏迷走神经活性的作用,且此作用对本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小剂量测试技术在高危胸痛患者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高危胸痛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肺动脉CTA检查。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26例。A组行小剂量测试技术扫描,B组患者行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扫描,对两组的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扫描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扫描成功率为73.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肺动脉CT值、肺静脉CT值、升动脉C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各项肺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胸痛患者肺动脉CTA中应用小剂量测试技术可获得清晰图像,扫描成功率高,可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联合地尔硫■及硝酸甘油预防桡动脉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鞘管内注入硝酸甘油与地尔硫■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内关穴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无异常(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联合地尔硫■及硝酸甘油预防桡动脉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徐弋 《四川中医》2020,38(1):47-51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成年大鼠心率失常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机制作用。方法:60只SPF(Speciifc Psthogen Free)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和内关组均以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仅内关组进行针刺内关穴干预,其余两组未做干预处理。心电图和心率的检测采用MP15016多导电生理记录仪,每组分别在麻醉5分钟后,在麻醉后8分钟(即造模成功后3分钟)和麻醉23分钟后(针刺内关15分钟后)分别采集一次心电图和心率以研究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大鼠的作用;而后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cAMP(环磷酸腺苷)、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检测PKA(激酶A)的含量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fos表达情况等试验手段研究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大鼠的作用机制探讨。结果:(1)空白组大鼠的心电图(ECG)正常,未见心率失常;模型组的ECG明显呈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而内关组针刺后显示基本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2)麻醉后心率各组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心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内关组明显增高(P0.05),而两组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内关后,模型组和内关组的成年大鼠心率均较空白组增高(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的成年大鼠心率明显下降(P0.05)。(3)模型组和内关组的成年大鼠cAMP、PKA、c-fos测定结果均较空白组增高(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的成年大鼠cAMP、PKA、c-fos测定结果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能有效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成年快速性心率失常大鼠的心率,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MP、PKA、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研究低千伏、低剂量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检查后门控扫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双低对降低辐射剂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冠状动脉CTA检查200例进行分组测试,A组(n=100)采用具体设置的电压,注射碘对比剂威视派克320mg/mL,对比剂剂量为体重的0.8倍,采用自适应迭代法(ASiR)重建图像;B组(n=100)采用电压120kV,注射碘对比剂威视派克320mg/ml,对比剂剂量为体重的0.9倍,采用自适应迭代法(ASiR)重建图像。测量主动脉、皮下脂肪和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和SD值。从而记录CT剂量指数,对比噪声比(CNR),进行有效辐射剂量计算。结果:两组患者LAD、LCX和RCA血管CT值和C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千伏(100kV)和低剂量对比剂相对于常规扫面能够提供相似的图像质量,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共抽取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实施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螺旋CT组)以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常规造影组)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检查阳性率、不同程度准确率情况。结果:螺旋CT组患者对冠状动脉狭窄检查阳性率为94.82%,明显高于常规造影组,P0.05;对于轻度冠状动脉狭窄,螺旋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21.55%,明显高于常规造影组,P0.05;在中度及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准确率方面,两组的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检查阳性率以及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值得在今后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2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均进行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和传统DSA检查,以DSA结果为对照标准,对比分析CTA检查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结果。结果 CTA在显示A1—2段、M1—2段、P1—2段、基底动脉、交通动脉、颈内动脉C6—7段的灵敏度最高,显著高于颈内动脉C2、C3段和椎动脉(P0.05);CTA检查结果和DSA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A检查无创、简单、准确,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可以作为头颈部血管疾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或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128层CTA及DSA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情况。结果:128层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脉受累支数情况的检出率与DSA检查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CTA诊断135例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如下:软斑块21例(15.6%),硬斑块19例(14.1%),混合斑块41例(30.4%),钙化斑块54例(40.0%);而DSA则无法有效判断斑块性质;104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以钙化斑块43例(41.3%)、混合斑块33例(31.7%)为主;25例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以钙化斑块10例(40.0%)为主;6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以软斑块4例(66.7%)为主。结论:128层CTA可有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而DSA对斑块性质评价也较差,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新心俞"穴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新心俞"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经典心俞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悸症状改善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后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及心悸症状即时缓解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新心俞"穴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较针刺经典心俞穴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横断面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前瞻性组和回顾性组各40例,前瞻性组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横断面扫描技术检查,回顾性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检查,比较2组成像质量、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2组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组CTDIvol、DLP标准、ED标准均显著低于回顾性组(P0.05)。2组共计显示1 086段冠状动脉,其中有1 058段达到2分的评分要求,即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有1 058段(97.42%);前瞻性组有529段冠脉图像质量评分2分以上(97.24%),回顾性组有529段冠脉图像质量评分2分以上(97.60%),2组冠脉成像质量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冠脉段数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39,P=0.709)。结论 64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横断面扫描技术具有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检查相当的图像质量,同时可以显著的降低扫描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狀动脉检查前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冠脉CT检查前的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率血压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率无明显差异。进入CT室前干预组心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脉CTA检查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的心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