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中医学的治未病理论,中医学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饮食、适度运动、监控高危人群),中医学治未病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阐述了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理念,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前,采取措施,作好预防,防止疾病发生,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抵御疾病能力,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陈吉  朱晓宏 《光明中医》2014,29(11):2257-2258
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等几个方面。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防治的的意义。1治未病理论"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强调"未病而治"的预防医学思想,贯穿于养生、防病理论的始终。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反复强调"上工必须治未病",[1]"上工治未病"既体现了医学以追求人类健康为目的的本质,又反映了医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母、儿影响极大,并增加母亲及其子代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角度,探讨避免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纠正妊娠女性体质状态,既病后谨防病情加重,预防控制并发症状,愈后防其复发等防治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来探讨防治糖尿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方法[1],《黄帝内经》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将治未病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病防复。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6,(9):1153-1155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中心诊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3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未病理念的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3%和87.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评分为1.89±1.09和3.45±1.43分。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为(8.34±1.09)%和(9.00±1.38)%,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9.67±1.56)%和(9.63±1.33)%。结论:中医治未病理念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血糖的降低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改善,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治未病”理念指导糖尿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产生的危害不仅在于血糖升高本身,而且在于长期血糖增高导致的人体一系列代谢功能紊乱和由此所产生的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全世界每年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在成百上千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前期是2型糖尿病发生必定会经历的一个时期,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将"治未病"思想引入糖尿病前期的防治中,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对处于不同状态的人群进行干预,积极发挥其作用,对于防治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并发症预防中治未病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给予西药降糖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另配合给予治未病理念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统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治疗后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西医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远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未病理念中医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改善疗效,还可控制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社区健康服务中,对糖尿病管理一直缺乏一种权威而实际的管理方法。本文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对中医"治未病"医学理念作了阐述,以期充分发挥中医的防病、保健等优势,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5,(9):1211-1212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EP)的中医学防治理论。方法:以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传承并创新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为启发,从治其未生、未发、未传、未变和未复进行阐述。结果:应该将治其未生、未发、未传、未变、未复理念贯穿于EP防治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呈一个缓慢发展的渐进过程,中医药在防治胃癌的领域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就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预防胃癌的发生、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预防胃癌复发和转移及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效等方面作用做一阐述,发现一些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主要包括“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三大方面[1],即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中医药等多种方法,调养体质,调节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增强抗病能力,让人体少生病、不生病,纵使得病也可尽快痊愈,痊愈后少复发,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是现代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罗芯怡  涂爽  李玲 《河南中医》2020,40(4):503-505
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具有独特优势。正确的健康管理指导,除了补足正气,增强自身免疫力外,应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辨证预防。北方地区多燥,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防燥,宜加滋阴润燥药物,如麦冬、芦根、玄参等;南方地区多湿,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化湿,宜加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苍术等。COVID-19的预防还应注重不同体质的差异,需根据年龄、性别、基础病情况不同辨证用药。此外,还应重视隔离,适当运动,综合预防,灵活运用各种措施,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治疗时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主导思想,在阳痿发生前以"房事有度、舒畅情志、调摄饮食"做到早期预防;阳痿发生后,根据疾病的不同病机,从肾、肝、脾进行辨证论治;疾病初愈后,以"康复指导"与"心理疏导"达到巩固疗效、预防疾病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亚健康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健康的防治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采取内养外防的各种手段,调摄情志、顺应四时、起居有时、饮食有节、防劳固精、动静结合,从而达到人的神形合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医治未病对防治亚健康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传"、"瘥后防复"这四方面的认识,将"治未病"与防治肾脏病紧密联系起来,旨在提高人们对肾脏病的认识,将疾病治疗的重心放在发病之前,并对肾脏病发生、发展和各个环节进行提前干预,可以降低肾脏病的发病率,显著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治未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有效的指导着中医药临床工作,至今仍然具有指导价值。本文就中医药治未病学说在艾滋病临床中医工作防治中的指导性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在今后临床工作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老年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76例老年病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还给予中医"治未病"思想教育以防治疾病,并从高危因素、健康教育、饮食教育、体育锻炼、定期用药等方面加强干预。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疾病突然发作等异常情况,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能够定时、定量服药,饮食规律,生活习惯良好。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可有效延缓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