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与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烧伤后挛缩瘢痕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01—2018-02间安阳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烧伤后挛缩瘢痕患者分为2组,各36例。游离皮瓣组行游离皮瓣移植术,菱形皮瓣组行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比较2组皮瓣成活率、挛缩瘢痕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 2组皮瓣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菱形皮瓣组挛缩瘢痕复发率低于游离皮瓣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SF-36评分高于游离皮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挛缩瘢痕,较游离皮瓣移植术挛缩瘢痕复发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2021年12月邯郸邯钢医院收治的100例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创面愈合时间、皮瓣成活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 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 组的20.00%(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 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皮瓣存活率,缩短皮瓣断蒂时间,降低皮瓣感染率, 还能有效控制创面周围炎症反应,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皮肤修复情况,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肘部瘢痕挛缩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肘部烧伤后瘢痕挛缩以往多采用"Z"成形术、游离皮片移植、邻位带蒂扩张皮瓣移植、远位带蒂皮瓣移植甚至游离皮瓣移植[1-4].2004年1月-2009年2月,笔者单位应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肘部瘢痕挛缩松解创面1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运用额部阶梯状皮瓣修复烧伤后鼻部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烧伤后鼻部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选择烧伤后鼻部有多个亚单位存在瘢痕挛缩或缺损的患者,其额部皮肤正常或留有浅表瘢痕。依照鼻部美学亚单位分布或整个鼻部单元,切除鼻部挛缩的瘢痕及部分正常皮肤,以使创面规则完整、移位的鼻翼及外翻的鼻黏膜复位。松解、切除鼻翼软骨与鼻侧软骨之间的瘢痕,以显现鼻翼沟。而鼻尖亚单位区的瘢痕则给予部分保留。若有衬里缺损,可翻转瘢痕瓣或周围正常皮肤制作衬里。以一侧滑车上动脉在眶上的皮支为蒂,形成额部正中或旁正中三叶状皮瓣。分离时,皮瓣大部在额肌表面掀起,近蒂部时达额肌下,呈阶梯状。皮瓣分离后,带蒂转移修复鼻部创面,供区移植皮片。3周后断蒂、修整。结果本组12例,术中均发现滑车上动脉在眶上1.5-2.0cm水平出现皮支走行于皮下。术后皮瓣均成活,随访3-12个月,鼻外形逼真,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瘢痕不明显,通气良好。其中5例额部供区移植皮片后皮片色素沉着显著,3个月后行扩张皮瓣修复。结论以滑车上动脉眶上皮支为蒂的额部阶梯状皮瓣是修复烧伤后鼻畸形的一个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游离皮瓣整复手掌电烧伤创面及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掌电烧伤创面或瘢痕挛缩患者, 其中男5例、女1例, 年龄35~55岁。手掌电烧伤创面清创后及瘢痕切除后创面面积为5.0 cm×3.0 cm~8.0 cm×7.0 cm。均采用吻合皮神经的足底内侧游离皮瓣整复创面, 皮瓣面积为5.5 cm×3.5 cm~8.5 cm×7.5 cm。移植腹部全厚皮修复皮瓣供区创面。术后观察皮瓣和皮片存活情况, 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质地及皮瓣供区情况, 评估患手握持功能恢复情况。于末次随访时, 测量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并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皮瓣感觉恢复情况, 采用皮瓣术后功能评价量表评价皮瓣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5个皮瓣存活良好;1个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清创后移植大腿外侧中厚皮修复。皮瓣供区皮片均存活良好。随访3~24个月, 皮瓣不臃肿, 质地、色泽好, 与周围组织匹配度高;皮瓣供区无明显瘢痕挛缩发生;患手握持功能良好。末次随访时, 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6~8 ...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一种皮下组织蒂的改良菱形皮瓣及其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于面部各种缺损的附近设计以皮下组织为蒂的改良菱形皮瓣,即在改良菱形皮瓣的尾部作"V"形切口,小范围剥离后行皮瓣无张力转移.皮瓣面积为1.5 cm×2.0 cm~4.0 cm×4.5 cm.结果本组1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例患者1.5个月至1.5年,面部形态满意,术区平整,无"猫耳朵"形成,切口瘢痕不明显. 结论应用皮下组织蒂的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方法简便易行,术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皮下组织蒂的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一种皮下组织蒂的改良菱形皮瓣及其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于面部各种缺损的附近设计以皮下组织为蒂的改良菱形皮瓣,即在改良菱形皮瓣的尾部作“V”形切口,小范围剥离后行皮瓣无张力转移。皮瓣面积为1.5 cm×2.0 cm~4.0 cm×4.5 cm。结果本组1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例患者1.5个月至1.5年,面部形态满意,术区平整,无“猫耳朵”形成,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皮下组织蒂的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方法简便易行,术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儿颈部烧伤瘢痕挛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军  林华  刘元波  穆兰花  李森恺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5):356-358,T001
目的:介绍应用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儿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体会。方法:自1993年来,用吻合血管的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治疗2-10岁儿童的颌颈胸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15例。结果:全部皮瓣均100%成活,其中8例在术后6-18个月复诊。患儿的皮瓣与周围组织颜色近似,无皮瓣臃肿,对颌颈部的发育无影响,结论:用肩皮瓣游离移植血管吻合术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是一个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肩胛皮瓣设计方式及手术.方法在对尸体旋肩胛动脉降支的外侧支解剖学研究基础上,2001年2月~2002年8月应用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8 cm×25 cm~11 cm×35 cm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烧伤后增生性或挛缩性瘢痕7例.供瓣区直接缝合,或移植中厚皮片覆盖.结果术后7例肩胛皮瓣均成活,供区无继发畸形.随访3个月~1年,除2例皮瓣需修薄外,其余外形均满意.结论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可斜向乳房下皱襞设计,供区隐蔽,扩大了肩胛皮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腘窝中间动脉蒂混合供血皮瓣修复儿童腘窝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腘窝中间动脉蒂混合供血皮瓣的血供特点及修复儿童腘窝瘢痕挛缩松解后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0月,对6例腘窝瘢痕挛缩患儿行瘢痕松解、腘窝中间动脉蒂混合供血皮瓣移位修复。男2例,女4例;年龄2岁2个月~10岁。均为热水烫伤。腘窝瘢痕挛缩松解后创面范围5 cm×4 cm~10 cm×8 cm,皮瓣切取范围6 cm×4 cm~11 cm×9 cm。供区直接缝合1例,游离植皮5例。结果术后6例患儿皮瓣完全成活,无血管危象或皮瓣坏死发生。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术后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1例患儿术后6个月腘窝手术切口出现较厚增生性瘢痕,膝关节活动范围0~175°,随访15个月无明显变化;余5例膝关节活动范围0~180°,无跛行。结论腘窝中间动脉蒂混合供血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修复儿童腘窝瘢痕挛缩松解后创面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胸脐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胸脐皮瓣早期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应用胸脐皮瓣(分别采用带蒂转移、岛状转移、游离移植以及与多种皮瓣联合转移的方式)修复39例深度烧伤患者创面,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色泽、弹性,有无瘢痕挛缩导致的功能障碍及供瓣区愈合情况。结果创面彻底清创后未发生明显感染。胸脐皮瓣面积最大为55 cm×27 cm,最远达到同侧腋中线,且皮瓣可跨越腹中线,最远达对侧10 cm,皮瓣全部成活。33例患者随访1-46个月,皮瓣色泽及弹性良好,无瘢痕挛缩导致的功能障碍,供瓣区部位隐蔽,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胸脐皮瓣根据创面大小及部位采用不同的转移方式,是早期修复深度烧伤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瘢痕性肛门真性狭窄患者常合并臀部、会阴严重瘢痕畸形,手术治疗时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受到条件限制,常采用单纯瘢痕松解皮片移植的方法修复,难免术后继发挛缩,肛门狭窄再次发生。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双侧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烧伤、创伤后肛门瘢痕性狭窄患者9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全厚皮片植皮修复在小儿手部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植皮组(22例,27只患手)和皮瓣修复组(18例,18只患手)。观察移植皮片/皮瓣成活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情况、手部功能及形态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周,植皮组25只患手移植皮片全部存活;1只出现伤口感染;2只出现再次瘢痕挛缩,行二次瘢痕切除植皮治疗。皮瓣修复组18只患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除2只出现伤口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植皮组创面愈合时间及WBFS评分均低于皮瓣修复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皮瓣修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厚皮片植皮术在小儿手部瘢痕整形中应用价值较高,术后皮片成活率高,能有效改善患儿手部挛缩,促进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应用局部皮瓣治疗会阴区瘢痕挛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引起的会阴区瘢痕挛缩的修复方法。方法:1991年1月-2000年1月共治疗会阴区瘢痕挛缩20例分别采用局部皮瓣转移术+游离皮片移植,皮瓣移植术修复。如会阴周围有可供利用的正常皮肤,最好首先采用扩张术,将正常皮肤扩张后形成局部皮瓣加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功能重要区域如耻骨联合,阴囊部可采用轴型皮瓣修复。结果:20例会阴区瘢痕,其中一次手术修复18例,近期效果满意。10例患者获得随访仍有部分功能障碍,需再次手术修复。结论:会阴区瘢痕挛缩的治疗,功能重要区域采用轴型皮瓣修复,其他区域以局部皮瓣加游离皮片移植修复为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留展肌的改良足底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掌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7月,采用保留展肌的改良足底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掌部瘢痕挛缩畸形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5~40岁,中位年龄23岁。瘢痕挛缩持续时间4~23年,平均9年。合并手关节僵硬3例,伴肌腱外露2例,肌腱合并神经外露2例。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4.5 cm×4.0 cm~8.0 cm×6.0 cm。皮瓣血管蒂长7~8 cm,平均7.5 cm。供区取髂腹股沟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2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观平整,质地柔软,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皮肤感觉恢复时间5~12个月,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为S_4级5例,S_3^+级2例,S_3级2例;两点辨别觉6.0~10.0 mm,平均8.5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功能获优5例,良2例,可2例。供足趾外展及屈曲活动均未受影响,植皮区稍有色素沉着。结论改良足底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掌部瘢痕挛缩畸形,不破坏展肌,供区损伤小,提高了植皮成活率,供足功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移植治疗与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对颈部瘢痕挛缩疗效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20例颈前区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全厚皮片移植治疗组(皮片移植组,n=60)及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组(皮瓣修复组,n=6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及两组治疗后患者颏颈角及颈部主动活动角的矫正度数。结果皮片移植组皮瓣成活率、组织瓣愈合良好率、颏颈角及唇颏沟形态满意率均低于皮瓣修复组(P0.05)。皮片移植组术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及颏颈角矫正度数均低于皮瓣修复组(P0.05)。结论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可获得恒定血供及最大限度恢复颈部功能,移植后皮瓣成活率高,愈合良好,色泽、质地与颈部相近,且操作方便、易于取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蹼状、条索状的挛缩性瘢痕,可导致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常用的修复方法是Z字及V-Y、Y-V成形术,而相对较宽的索状挛缩瘢痕,以及伴有2条以上的线状挛缩瘢痕则常移植皮片修复.2007年5月至2012年7月,我们采用多个皮下蒂菱形、星形皮瓣为6例患者松解长而宽的索状挛缩瘢痕或相邻的多条线状挛缩瘢痕,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局部皮瓣与皮片移植分区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颈部烧伤瘢痕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11岁的颈部瘢痕畸形患者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与皮片移植相结合的方法,分区修复。结果:采用上述手术方法修复Ⅲ~Ⅳ度颈部瘢痕24例,其中随访2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2例颈部后仰活动轻微受限,2例颈部瘢痕较为明显,3例所植皮片轻度挛缩,患者有紧缩感,但不影响功能。结论:对儿童严重颈部瘢痕畸形,局部皮瓣转移与皮片移植相结合分区修复为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趾腓侧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指腹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至2020年3月我们收治的43例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 其中应用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指腹创面22例(A组), 应用足底内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指腹创面21例(B组)。术后6个月对两组皮瓣的成活率、皮瓣感觉、供区瘢痕、皮瓣臃肿程度和血液循环状态进行比较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A组患者随访时间为6~20个月, 平均10.1个月;B组患者随访时间为6~18个月, 平均9.5个月。两组皮瓣全部存活, 其中A组术后24 h有1例出现静脉危象, B组术后12 h有1例出现静脉危象, 均予松解敷料, 并侧切口放血, 后静脉危象解除, 顺利存活。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 两组皮瓣感觉均恢复良好, 达到S3+以上, A组两点分辨觉平均恢复至(6.16±0.81)mm, B组恢复至(7.08±0.84)mm,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5, P<0.01);B组供区瘢痕挛缩程度优于A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 P=0.026);皮瓣臃肿...  相似文献   

20.
李晓格  李世荣  曹川  陈亮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2164-2165
目的:比较单纯游离皮片法和小阴唇皮瓣联合游离皮片法阴道再造术的手术效果。方法:16例先天性无阴道的患者7例行中厚皮片阴道再造术,9例行小阴唇皮瓣联合中厚皮片法阴道再造。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16例阴道再造患者皮片及小阴唇瓣均成活,术后阴道可容2~3指,阴道长约8~10cm,小阴唇皮瓣联合游离皮片的手术较单纯游离皮片法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小阴唇皮瓣联合游离皮片的方法术后阴道长度及性生活满意率优于单纯游离皮片法(P<0.05),阴道宽度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相对于单纯中厚皮片的方法,小阴唇皮瓣结合皮片阴道再造术皮片不易挛缩,弹性好,腔隙湿润,更加符合生理环境,但是小阴唇瓣受小阴唇发育情况的限制,更适合小阴唇发育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