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经头部MRI、CT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蒙特利尔(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根据是否伴VCI分为2组,伴VCI的患者48例为研究组,未伴VCI的患者72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基础资料、血管性因素、病情等。结果 2组年龄、受教育年限、饮酒史、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糖尿病、白质疏松症、脑缺血发作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病部位(丘脑)、卒中面积(大面积)、运动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高龄、受教育年限短、有吸烟和饮酒史、有高血压、白质疏松症及缺血性脑卒中史、发病部位为丘脑、大面积卒中、伴运动障碍为VCI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受教育年限短、有吸烟和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白质疏松症及缺血性脑卒中史、发病部位为丘脑、大面积卒中、伴运动障碍均为缺血性脑卒中VCI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9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VD的患者(VD组)、同期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但是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Hcy、血脂代谢指标、合并疾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分及一般资料情况,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Hcy与MMSE、MoCA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VD的危险因素。结果VD组和对照组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合并疾病情况、脑梗死部位、血清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和对照组的受教育年限、年龄、梗死病灶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VD组患者血清Hcy高于对照组(P0.05),VD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VD组患者血清Hcy与MMSE评分、MoC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并发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梗死病灶较大、Hcy高水平、年龄增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VD的风险越高(P0.05),受教育年限越高患者并发VD的风险越低(P0.05)。结论血清Hcy高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V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及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分组。MoCA评分24~30分的患者为认知功能正常组(正常组),20~23分的患者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VCIND组),0~19分的患者为血管性痴呆组(VaD组)。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检测。结果根据MoCA评分,122例患者分为正常组(30例)、VCIND组(30例)、VaD组(62例)。三组间文化程度、Hcy、IL-6、TNF-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oCA评分与hsCRP、Hcy、IL-6、TNF-α呈负相关(r=-0.179,P=0.049;r=-0.258,P=0.004;r=-0.644,P0.001;r=-0.72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VCI的保护因素(OR=0.270,P=0.006),IL-6、TNF-α是VCI的危险因素(OR=7.756,P=0.002;OR=10.020,P=0.042)。结论脑卒中患者hsCRP、Hcy、IL-6、TNF-α水平越高,MoCA评分越低。文化程度是VCI的保护因素,IL-6、TNF-α是VC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分析帕金森病(PD)合并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P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脑血管病将其分为合并脑血管病组(57例)和未合并脑血管病组(63例),观察和比较2组的病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合并脑血管病组患者的血清Hcy、BG、LDL-C水平及颈动脉IMT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脑血管病组患者,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未合并脑血管病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6~4.627,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水平(OR=5.162)、LDL-C水平(OR=1.635)、HDL-C水平(OR=0.668)、IMT水平(OR=3.765)均与PD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较高的血清Hcy、LDL-C水平、颈动脉IMT是PD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血清HDL-C水平是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把握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PD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突变基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43例VCI患者、122例无认知损害脑梗死患者及140例正常对照的MTHFR C677T基因型.结果 (1)VCI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平均水平分别为(12.257±3.595) μmol/L、(11.028 ±3.198)μmol/L、(9.784±3.074) μmol/L,两病例组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3组研究对象的TT基因型分布有明显差异(x2=19.464,P<0.01),CT型及CC型分布无差异(P>0.05);VCI组及脑梗死组的T等位基因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9和1.47;(3)VCI组、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中,MTHFR基因有C677T突变者(尤其TT型者)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基因突变者.结论 血浆Hcy水平升高是VCI和脑梗死共同的致病基础;MTHFR C677T基因突变致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VCI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重度VCI、中度VCI、轻度VCI、正常对照4组,测定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MMSE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认知障碍程度的增加,血浆Hcy水平也增加,Hcy浓度与各组MMSE评分行Spearman分析后分别为r=-0.385、r=-0.396、r=-0.437、r=-0.428。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与H型高血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2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探讨血浆Hcy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组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IM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A、维生素B12(VitB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Hcy与FA、VitB12呈负相关,与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显著相关,且导致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叶酸及维生素B12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49例V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静滴,1次/日,连续30d,对照组(23例)给予胞二磷胆碱0.5g静滴,1次/日,连用3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总分和各个亚项的评分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以及脑血管阻力状况指数(RI)的变化。结果 (1)VCI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VCI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在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含量和RI等指标改善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改善,其机制可能通过改善VCI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和脑血管阻力等指标,从而达到治疗VCI的目的 ,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05—2014-10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患者是否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分为VCI组77例和无VCI组43例。对引起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I组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无VCI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吸烟、饮酒、房颤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糖尿病、血清VILIP-1浓度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以α=0.05水平为界,脑白质疏松在Logistic回归分析过程中为不显著因素被剔除,最后有显著意义的4个因素根据标准回归系数的大小依次排序: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受教育年限、血清VILIP-1浓度。结论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受教育年限、血清VILIP-1浓度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痴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0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6个月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分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60例,其中血管性痴呆组(VD)22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38例;对照组为无认知障碍者120例。入院后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DNF水平,分析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BDNF对VC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VCI组年龄、NIHSS评分、出血量、出血部位、Hcy水平及BDN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高龄、NIHSS评分高、大量出血、脑叶出血、Hcy水平升高及BDNF水平降低是脑出血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P<0.05)。出院时6个月VCIND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BDNF水平均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后6个月VD组BDNF水平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后6个月3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VD组与VCIND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D组MMSE评分低于VCIND组(P<0.05)。入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3组BDN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入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VD组与VCIND组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VD组BDNF水平低于VCIND组(P<0.05)。出院后6个月BDNF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BDNF预测VD及预测VCIND的AUC面积分别为0.749、0.704,均>0.7,灵敏度分别为84.2%、85.9%,特异度分别为80.9%、80.6%。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出血后VCI的发生相关,随着BDNF水平的降低,VCI严重程度随之增加,且入院后血清BDNF水平可以预测VCI的发生,特别是VD发生的标记物之一,临床上血清BDNF水平低的患者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载脂蛋白B/A1(Apo B/Apo A1)水平在高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2例高龄ACI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颈动脉IMT检测结果分为IMT正常组65例、IMT增厚组87例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100例。依据其血清Hcy水平分为低Hcy组(Hcy≤10μmol/L)85例和高Hcy组(Hcy10μmol/L)16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Apo B/Apo A-l、血脂及颈动脉IMT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IMT增厚的影响因素,血清Hcy、Apo B/Apo A1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病例组血清Hcy、Apo B/Apo A-l及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血清Hcy、Apo B/Apo A-l、LD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斑块形成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高Hcy组血清Hcy、Apo B/Apo A-l及颈动脉IMT明显高于低Hcy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及Apo B/Apo A-l是影响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5.138(3.862~8.825)和4.742(3.571~7.283)。相关分析显示,高龄ACI患者血清Hcy、Apo B/Apo A1与颈动脉IMT均呈正相关(r=0.672,P0.001;r=0.538,P=0.012)。结论高龄ACI患者血清Hcy、Apo B/Apo A1及颈动脉IMT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且Hcy水平及Apo B/Apo A1比值增高是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对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7例cSV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认知功能水平,cSVD患者分成A组(非痴呆VCI者)与B组(认知功能正常)两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4例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脂、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评分。相关性分析cSVD患者Hhcy与MoCA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入组101例,其中A组38例,B组29例,对照组34例。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肌酐(Cr)、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间比较(P0.05)。3组患者的Hhcy及MoC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患者Hcy明显高于B组及对照组(P0.05),MoCA评分显著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SVD患者Hcy水平与MoCA总评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抽象能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Hcy水平的检测在cSVD患者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高水平Hcy是cSVD患者出现VCI的独立危险因子,且其水平的高低与cSVD患者VCI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心—踝血管指数(CAVI)联合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行CAVI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936例,将其按照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患病情况分为A组(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112例、B组(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526例和C组(经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或已发生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终末事件)298例,B组按照不同危险因素分为B1组(高血压)267例、B2组(糖尿病)128例和B3组(高脂血症)131例共3个亚组;C组分为C_1组(无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终末事件)187例、C_2组(心肌梗死)62例和C_3组(脑梗死)49例共3个亚组,比较各组CAVI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差异,并探究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与上述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CA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和A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和A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AVI相比,其表现出的差异明显减弱变小。B_2组CAVI和IMT值与C_1,C_2和C_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VI均值比较的P值均小于相应IMT均值比较的P值,甚至B_2组的IMT值高于C_2和C_3组。糖尿病病程与CAVI的相关性高于(r=0.498,P=0.00087)其与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r=0.194,P=0.036)数据。结论 CAVI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均有一定相关性,前者倾向于评价整体而非局部的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更加吻合,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IL-17A水平与脑白质病变及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VCI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NCI组,n=82)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组(VCI组,n=96),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组患者血浆IL-17A浓度;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入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改良版本Scheltens量表对入组患者头颅MRI检查提示的脑白质病变进行评分。结果 NCI组和VCI组血浆IL-17A浓度分别为(22.65±5.20)ng/mL和(33.79±7.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组和VCI组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分别为(3.76±3.32)分和(11.94±6.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VCI组患者MoCA评分、血清IL-17A浓度、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进行两两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评分与血浆IL-17A浓度呈负相关(r=-0.759,P0.01),MoCA评分与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893,P0.01),血浆IL-17A浓度与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851,P0.01)。结论血浆IL-17A可能作为判断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及VCI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VitB12、叶酸(folic acid,FA)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0例,根据MoCA量表评分划分为3组,具体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3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组 39例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组31例; 所有患者均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CRP、血Hcy、VitB12、FA水平。结果(1)VCIND组患者 CRP和Hcy水平较NC组高,VtimaniB12和血清FA水平较NC组低(P<0.05);(2)VD组患者与VCIND组患者比较血CRP和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VitB12和血FA水平明显下降(P<0.05);(3)VD组患者CRP和Hcy水平较NC组高,VtimaniB12和血清FA水平较 NC组低(P<0.01);(4)VCI(VD组+VCIND组)患者血CRP、Hcy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6,P<0.05),血VitB12和FA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P>0.05)。结论 VCI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血浆Hcy水平升高与VCI具有相关性,血CRP水平升高及高Hcy可能是VCI发病及认知损害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6-07收治的43例肺癌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诊治的45例单纯脑梗死患者(对照1组)和45例单纯肺癌患者(对照2组)进行对照观察,比较分析3组的分型、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 3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检验、凝血功能、临床症状、体征、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与对照2组肺癌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199、CA125指标值均高于对照2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CA199、CA125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二聚体过高、CA199和CA125过高是肺癌患者引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肺癌患者的相关检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然后根据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分为脑梗死A组(有斑块)及脑梗死B组(无斑块),将对照组分为对照A组(有斑块)及对照B组(无斑块).脑梗死A组及对照A组为斑块组,脑梗死B组及对照B组为无斑块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记录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既往史,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IMT及颈动脉斑块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斑块组血浆Hcy水平及IMT均高于无斑块组,脑梗死A组血浆Hcy水平IMT均较脑梗死B组高,对照A组血浆Hcy水平及IMT均较对照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及IMT呈正相关(r=0.86,P<0.05).结论 血浆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存在密切关系,高Hcy血症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浆Hcy水平可加快、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白质疏松(L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年龄、男性及高血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吸烟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血浆Hcy水平及高Hcy血症(HHcy)患者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78,95%CI:1.034~1.123,P=0.000)、男性(OR=2.601,95%CI:1.441~4.692,P=0.002)、高血压(OR=2.672,95%CI:1.493~4.783,P=0.001)、Hcy(OR=1.035,95%CI:1.009~1.059,P=0.007)及HHcy(OR=1.954,95%CI:1.055~3.618,P=0.033)是LA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Hcy、年龄、男性、高血压是老年人L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伴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无脑梗死重度颈动脉狭窄(CAS)患者的认知受损 情况及特点,并分析患者伴VC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 55 例重度 CAS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9 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评 估患者是否合并 VCI。采用连线试验 -A(TMT-A)、连线试验 -B(TMT-B)、波士顿命名测试第 2 版(BNT-2)、 中文版霍普金斯语言学习测试(HVLT)、画钟试验(CDT)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比较伴或不 伴 VCI 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无脑梗死重度 CAS 患者合并 VCI 的影响因素。 结果 55 例无脑梗死重度 CAS 患者中,40 例(72.7%)患者伴 VCI。67.5%(27/40)的伴 VCI 患者的认知受 损维度> 3 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或不伴 VCI 患者的年龄 [(64.00±6.61)岁比(58.13±6.66)岁]、 受教育年限[9(9,12)年比 12(12,16)年]、有椎动脉狭窄占比[65.0%(26/40)比 5/15]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165,95%CI:1.019~1.332,P< 0.05)是 CAS 患者伴 VCI 的危险因素,而受教育年限长(OR=0.681,95%CI:0.490~0.947,P< 0.05)和 Willis 环有 效代偿(OR=5.531,95%CI:1.027~29.797,P< 0.05)是伴 VCI 的保护因素。结论 无脑梗死重度 CAS 伴 VCI 患者存在认知功能下降,受教育年限长、Willis 环有效代偿是认知功能受损的保护因素,高龄是认知 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330例ICV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纳入患者的年龄、性别、家庭史、肥胖、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脂水平、血糖、吸烟史、饮酒史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情况进行检测;对患者血浆Hcy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患者的HHcy发生率显著低于IMT增厚(χ2=15.293,P0.05)或斑块形成患者(χ2=33.434,P0.05),而IMT增厚患者与斑块形成患者的HHcy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8,P0.05);斑块形成患者血浆Hcy水平的中位数高于IMT增厚或IMT正常患者,其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264、3.827,P0.05),IMT增厚患者血浆Hcy水平的中位数高于IMT正常患者,其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155,P0.05);易损性斑块患者的HHcy发生率显著高于具有非易损性斑块患者(χ2=8.280,P0.05),易损性斑块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的中位数高于具有非易损性斑块患者(u=3.605,P0.05);血浆Hcy水平(OR=1.392)与血脂异常(OR=15.356)、糖尿病(OR=3.185)、吸烟史(OR=2.241)、高血压(OR=2.469)、年龄(OR=1.102)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可反映颈动脉病变程度的加剧和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其对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可独立于其他传统因素,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