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Ensite NavX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方法6例反复发作阵发性房颤患者,术中采用Ensite NavX系统结合肺静脉造影建立左心房及肺静脉模型,并定位出左右肺静脉前庭开口及其周围呈现双电位或复合高频电位的靶点位,在环状电极的标测下,分别沿左右肺静脉前庭开口进行环状消融,并消融其周围双电位及复合高频电位处,直至双侧肺静脉内电位完全隔离。结果6例病人术后即刻均达到完全肺静脉内电位隔离。其中1例术中完全隔离肺静脉电位后,房颤仍发作,然后进行左心房顶及两肺静脉前庭之间线状消融后,房颤转为不纯性心房扑动(房扑),再行右心房峡部消融,房扑转为房速,在上腔静脉内标测到激动最为提前的靶点,消融成功,心律转为窦性心律。所有病人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未有阵发性心悸发作。2例术前伴有窦房结功能障碍的病人未发现窦房结功能异常。结论在Ensite NavX系统指导下的肺静脉前庭环状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因操作的复杂性,应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  相似文献   

2.
双上腔静脉畸形致临床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上腔静脉畸形临床误诊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阵发性心悸2年于2000年7月入住我科。临床常规检查无阳性发现,遂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拟放置冠状窦电极)成功后,送入导引钢丝至“右房”,随即送入6F动脉鞘管,回抽血液呈鲜红色且显示压力较大,疑鞘管位于动脉,再次送入导引钢丝,钢丝可至左心室,因此认定鞘管进入左锁骨下动脉,遂请骨科锯开锁骨,试图分离动脉并取管,但见鞘管尖端位于静脉中,由此考虑患者可能为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至左心系统,随后经鞘管造影,可见左锁骨下静脉、左上腔静脉、左心房及左心室依次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美国IBI公司生产的超声消融球囊导管和超声消融发生仪治疗和随访阵发性心房颤动 9例 ,观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9例患者中男性 5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5 4 4± 5 2 )岁。其中 1例为轻度高血压患者 ,其余无明显器质性心血管病病史。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平均为 (4 3± 3 7)年。全部患者房颤发作频率在每月 3次或以上。经穿间隔卵圆窝置入左 1号Swartz鞘 ,经Swartz鞘送入头端可控大头电极分别送至不同肺静脉 ,直接用大头电极标侧肺静脉肌袖电位或换用A focus电极标侧 ,对存在肌袖电位的肺静脉行超声消融。功率一般为 35~ 4 0瓦 ,温度为 6 0℃ ,每次消融时间为 12 0秒 ,重复至肺静脉电位被隔离或消失 ,但同一肺静脉重复消融不超过 10次。结果 本组完全成功脱离药物治疗 3例 ,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少量药物能够维持不发作 2例 ,有 2例完全无效 ,另 2例需要进一步随访。结论 超声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本组成功率和有效率超过 5 0 % ,无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3l例房颤患者采用CARTO电解削标测系统及双Lasso表测电极技术,分别进行环左、右侧肺静脉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位消失,左房-肺静脉双向传导阻滞,并对观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初次消融术后平均随访(245±65)d,21例无复发,8例复发房性心律失常包括5例典型房扑、2例其他房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房颤、2例左上肺静脉电位未完全隔离者仍持续房颤.除1例持续性房颤外,9例接受了再次消融术,8例射频消融成功并随访(192±92)d无复发.2次射频消融术后总成功率为92.8%.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在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术前、术中、术后,对出现的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环肺静脉电隔离单环消融和双环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环消融组和双环消融组,每组20例.单环消融组距肺静脉口0.5 cm作肺静脉单环电隔离线;双环消融组距肺静脉口0.5 cm和1 cm处,分别作肺静脉单环电隔离线.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6、12个月治愈情况及肺静脉狭窄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2组年龄,房颤发病时间、发作频率,左房内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双环消融组的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0%,高于单环消融组的80%(P<0.05);术后12个月,双环消融组二次手术治愈率为95%,明显高于单环消融组的二次手术治愈率的90% (P<0.05).术后6个月2组均未发生肺静脉狭窄.结论 环肺静脉电隔离双环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较单环消融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15%~2.3%,其中6%~15%的房颤为“特发性“,多起源于肺静脉的异位激动.通过导管消融的方法隔离肺静脉与心房间的电连接能达到预防房颤的发生.作者自2003年2月~2004年3月对部分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PAF)采用环状电极(Lasso导管)标测指导下行肺静脉消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经心外膜的环肺静脉消融(CPVa)和左房盒式消融(BOXa)对房颤的影响.方法 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两组,建立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模型后,直视下分别行环肺静脉消融和左房盒式消融.消融前、后记录左房有效不应期(LA-ERP)、计算房颤诱发率、记录房颤持续时间,术毕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所有犬均能诱发出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房颤终止后的LA-ERP较基线水平显著缩短[CPVa组:(140±10)ms vs(102±10)ms,P<0.01;BOXa组:(139±11)ms vs(105±8)ms,P<0.01],但消融前后的LA-ERP并无显著性差异[CPVa组:(102±10)ms vs(110 8)ms,P=0.070;BOXa组:(106±7)ms vs(111±7)ms,P=0.225].消融后两组的房颤诱发率均较消融前显著降低[(98±4)%vs(28±10)%,P<0.01,(97±4)%vs(14±7)%,P<0.01],房颤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233±40)s vs(70±29)s,P<0.01;(240±41)s vs(34±22)s,P<0.01];部分犬可见肺静脉一心房双向电传导阻滞;两组间消融前房颤诱发率、房颤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别,消融后BOXa组房颤诱发率和房颤持续时间低于/短于CPVa组(P<0.05).消融后焦域内的组织呈凝固性坏死.结论 经心外膜聚焦超声环肺静脉消融可显著降低房颤诱发率和缩短房颤持续时间,而左房盒式消融则可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俞永美  裘文娟 《护理研究》2006,20(30):2762-276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率明显上升,Lasso电极标测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是治疗心房颤动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因其有明确的消融靶点和消融终点,已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治疗房颤的技术方法。我院于2001年2月开展此项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2001年2月—2006年2月接受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病人59例,其中男41例,女18例;年龄24岁~75岁,平均45.2岁;持续性房颤20例,阵发性房颤39例。2治疗方法常规穿刺右侧股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及右心室起搏电极,选用带房间隔穿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单鞘管方法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8例随机分为A组10例,B组18例.A组行双鞘管2次穿刺房间隔置入长鞘消融,B组行单次穿刺置鞘消融.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圈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135~240(168±34)min,19~38(22±6)min,B组分别为115~270(181±46)min,21~42(29±1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有1例患者未完成肺静脉隔离,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术期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鞘管法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与常规双鞘管方法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2000年,Pappone等[1]首创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取得成功,已成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导航冷盐水灌注大头导管(导航灌注电极)由于其消融电极的主动冷却作用,使局部输出能量增高,可产生更大更深的组织损伤,已有效应用于房颤的治疗[2]。CARTO系统与导航灌注电极联合使用,使消融治疗更高效、精确。我院自2004年9月~2005年7月应用CARTO系统加冷盐水灌注大头导管成功消融治疗房颤26例,现将其术中护理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9~74(56.5±17.3)岁。所有患者均无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采用节段性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CARTO和EnSite 3000三维空间标测系统指导下肺静脉电隔离术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肺静脉电位经导管射频消融隔离治疗,术后随访3~41个月.[结果]60例患者中42例(70.0%)经消融成功,10例(16.7%)有效,8例(13.3%)失败,无严重并发症;CARTO和EnSite 3000三维空间标测系统指导肺静脉电隔离术可明显减少X线曝光时间.[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是可行的,对大部分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常用的肺静脉前庭定位手段主要是通过三维电解剖标测(CARTO)结合X射线影像或CT影像融合等完成,这些方法均是通过解剖指导进行肿静脉前庭定位、消融,消融是否命中心房颤动(房颤)赖以维持的关键部位不得而知.目的:验证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结合肺静脉前庭电位指导房颤经导管消融治疗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验证性临床试验,于2007-03/2009-06在济南市第四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对象:纳入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51例.方法:于CARTO标测系统结合肺静脉前庭电位标测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隔离,观察操作相关参数及消融成功率.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操作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操作相关参数.结果:51例患者均实现消融终点.平均操作时间(207±36.7)min,透视时间(38.2±14.3)min,消融时间(56.4±15.7)min.经过(17.5±3.8)个月的随访,累计40例(78.4%)无房颤、心房扑动及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发生.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静脉前庭电位标测有助于肺静脉前庭的解剖定位,结合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房颤消融效果好,安全性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与同年龄非房颤患者相比较,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往往较差,且常伴随有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故其血栓栓塞并发症及致死率均较高。因此,有效治疗房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998年,Haissaguerre等发现,肺静脉电活动往往是阵发性房颤的触发灶,这使导管消融电学隔离肺静脉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在2014年美国心房颤动最新指南中,对至少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经皮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已被推荐为首选治疗方式。在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单鞘管方法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8例随机分为A组10例,B组18例。A组行双鞘管2次穿刺房间隔置入长鞘消融,B组行单次穿刺置鞘消融。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135~240(168±34)min,19~38(22±6)min,B组分别为115~270(181±46)min,21~42(29±1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有1例患者未完成肺静脉隔离,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术期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鞘管法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与常规双鞘管方法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作为消融终点的意义。方法:将83例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在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的线型消融一组(CPVA Lasso组)43例,消融终点:肺静脉传入、传出阻滞,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另一组(CPVA组)40例,消融终点为两侧环肺静脉消融线完整,局部双极电位振幅减低>80%或振幅<0.1 mv;随访3~6个月,对部分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治疗,采用CPVA Lasso方案。结果:第1次消融结束后,两组患者经过3~6个月随访,CPVA组有24例(60%),CPVA Lasso组32例(74%),在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无房颤或房速的发作。对两组中20例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手术,再次消融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CPVA Lasso方案,术后随访3~9个月,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症状性房颤或房速不再发作者18例(90%)。结论: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为消融终点可有效防止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EnsiteNavX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阵发性心房颤动14例和持续性心房颤动3例,采用EnsiteNavX标测系统进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 17例患者均达到消融终点;手术时间(226.1±36.2)min、X线曝光时间(41.3 ±12.8)min、放电时间(61.9±15.4)min.术后2例复发,1例再次消融成功,1例拒绝再次手术;随访3~26个月,14例(82.3%)无心房颤动发作;3例(17.7%)有心房颤动复发,但发作次数及时间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用胺碘酮治疗可控制(术前胺碘酮治疗无效).术中及随访期间无任何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Ensite NavX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64岁,因发作性心悸10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病史5年。体格检查:体温36.5℃,心跳93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4/81 mm Hg(1 mm Hg=0.133 kPa)。听诊未闻及心脏杂音。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房颤。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遂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前常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未见血栓形成,左上肺静脉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简称房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房颤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CARTO系统是心脏的非X线电解剖标测系统,200O年,Pappone等[1]首创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房颤取得成功,该方法已成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丽萍 《天津护理》2012,20(4):273-274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复杂房性心律失常中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最高,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引起心悸不适,降低心排血量,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人群中总发病率为1%,65岁以上人群则达5%,75岁以上高达10%,器质性心脏病者房颤发生率高达40%[1]。Pappone等首创的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房颤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心房颤动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下行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26例心房颤动患者均成功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无一例死亡。其中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消融过程中出现房颤,随消融线径完成,8例房颤即刻终止,1例转变成左心房房扑,消融二尖瓣峡部达电位双向阻滞后恢复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手术时间为133~180 min,持续性房颤手术时间为150~265 min,平均手术时间(146.8±27.9)min,X线曝光时间(31.6±11.5)min,放电时间(61.9±15.4)min。1例术中发作TIA,经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随访6个月,6例复发,其中4例再次消融通过有效放电实现肺静脉电隔离,2例拒绝再次手术。结论:Ensite NavX三维标测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准确、恰当、及时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