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7例肝硬化患者和32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肌酐(Cr)、尿素(Urea)、肌酐清除率(Ccr)和Cys C水平,并将患者按性别、Ch ild-Pugh分级或Ccr水平进行分组评价。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cr和Cys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Cr和Urea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患者Ccr、Cr和Cys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但Urea无差异。肝硬化患者Ch ild-Pugh分级各亚组Ccr、Cr、Urea和Cys 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以Ccr 70 m l/m in为界点将患者分为Ⅰ和Ⅱ亚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仅Cys 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Cys C水平Ⅰ和Ⅱ2亚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Cys C诊断有效性优于Cr和Urea。结论血清Cr和Urea难以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轻度受损进行诊断,Ccr虽能作出早期指示,却过高估计试验结果,而Cys C能较准确地作出早期检测,提示其可能是潜在的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7例肝硬化患者和32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肌酐(Cr)、尿素(Urea)、肌酐清除率(CCr)和CysC水平,并将患者按性别、Child—Pugh分级或CCr水平进行分组评价。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Cr和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Jp〈0.001),但Cr和Urea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性别患者CCr、Cr和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但Urea无差异。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各亚组CCr、Cr、Urea和Cys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以CCr70ml/min为界点将患者分为Ⅰ和Ⅱ亚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仅Cys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01),CysC水平Ⅰ和Ⅱ2亚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CysC诊断有效性优于Cr和Urea。结论血清Cr和Urea难以对肝硬化患者。肾功能轻度受损进行诊断,CCr虽能作出早期指示,却过高估计试验结果,而CysC能较准确地作出早期检测,提示其可能是潜在的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在Olympus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清CysC的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24h尿肌酐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统计分析血清CysC和血Cr分别与Ccr的相关性,并对血清CysC和血Cr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予以比较分析。结果血清CysC与血Cr之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0.8380),血清CysC与Ccr的相关性(r=-0.6207)优于血Cr与Ccr的相关性(r=-0.5993)。在Ccr≥80ml/min的病例中有65.79%的病人血清CysC异常。结论血清CysC在诊断肾小球滤过率(GFR)方面比血肌酐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尤其在肾脏的早期损害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5.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急性胰腺炎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24 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 C水平,并以CCr<80 mL/(min·1.73 m2)作为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了解Cys C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患者中共有28例出现CCr下降,在这28例患者中,CysC水平上升的有23例,而SCr出现异常的仅有16例,X2检验分析后提示Cys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AP患者中,Cys C与SCr均和CCr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CysC:r=-0.868,P<0.001;SCr:r=-0.604,P<0.001),而Cys C的相关系数较高.ROC曲线分析显示Cys 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明显高于SCr(0.884vs0.687).结论:Cys C较SCr能更为准确和早期发现AP患者急性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AP患者的Cys C水平,对有效治疗AP和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现在临床上评价肾小球滤过率有多种方法,如血清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还有一些外源性的指标,如菊粉试验、放射性核素物质(99mTC-DTPA). 相似文献
8.
解冰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5,(5)
现在临床上评价肾小球滤过率有多种方法,如血清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还有一些外源性的指标,如菊粉试验、放射性核素物质(99mTC-DTPA)。但每种方法均有相应的优点和缺点。近年来发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被肾小管重吸收,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分解代谢。我们对血、尿Cys C进行测定并对其在不同期肾功能的结果作一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我院刚入院的患者131例,男72例,女59例。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血清Cr<132.0μmol/L);慢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的浓度在判定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检测143例肾病患者血清Cys C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并计算24h尿肌酐清除率(CCr)。根据血肌酐值(Scr)分成不同肾功能组。结果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血清Cys C、BUN和Scr值逐渐升高,CCr值逐渐下降;Cys C与BUN、Scr、CCr均有相关性,其中与CCr的相关性最好;在肾功能正常组(Scr〈132μmol/L)的患者中,Cys C可以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结论Cys C是一种比Scr更好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反映早期肾功能的损害而且检测方法简便、敏感及准确。 相似文献
10.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测定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彩微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1):118-119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浓度在判定肾小球滤过率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与比较价值。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125例Cys C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肌酐,并计算24h尿肌酐清除率(CCr)。结果随着肾功能减退,血清Cys C,BUN,SCr逐渐升高,CCr逐渐下降。此外,CCr>80ml/min的肾脏病患者有53%显示CysC异常。结论Cys C比CCr更能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能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12.
胱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物质清除率是肾脏滤过功能的最常用方法,因而常用此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众所周知用菊粉测定肾小滤过率是最理想的物质,但标本采集操作过程繁琐不符合临床的需要,用同位素标记复合物检测,价格昂贵且具有放射性亦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他常见标记物,如尿素氮,肌酐,小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氨基糖甘酶(NAG)等也具其局限性,所有标记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在血中水平不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多。作为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标记物有以下特点:(1)稳定的生成率; 相似文献
13.
<正>过敏性紫癜并发肾功能损害者称为紫癜性肾炎(HSPN),目前HSPN的诊断是以尿常规有无异常为依据,但尿常规阴性的患儿并不表示无肾功能损害,近年来,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C)作为肾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及与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大量使用某些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肿瘤病人的放化疗等,使慢性肾病(CK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在出现明显的症状之前,有较长的无症状阶段,只有通过筛查,才能发现相对早期的患者。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病情的进展及预防并发其它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早期诊断梗阻性黄疸患者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Cys C)对早期诊断梗阻性黄疸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测定8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24h肌酐清除率(24h 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 C水平,并以CCr〈80mL.min-1.1.73m-2作为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Cys C的诊断价值。结果:84例患者中共31例出现CCr下降,其中Cys C水平有26例上升,而仅有18例SCr出现异常。Cys 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Cys C与SCr和CCr均有显著负相关性(CysC:r=-0.801,P〈0.001;SCr:r=-0.59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ys 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明显高于SCr(0.841比0.622)。结论:Cys C较SCr能更为准确和迅速地反映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该类患者的Cys C水平,对有效防治梗阻性黄疸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平均肾小球体积(MGV)的相关性,以寻求对肾小球滤过翠表达的理想检验指标。方法 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1例不同肾脏疾病肾活检患者的血清Cys C浓度,同时用体视学方法测定MGV。结果 Cys C与MGV明显相关(r=0.715,P〈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相关(r=-0.819,P〈0.01);Ccr与MGV也明显相关(r=-0.609,P〈0.01);血肌酐(Cr)与MGV之间的r为0.546(P〈0.05)。结论 血清CysC与MGV的改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平均肾小球体积(MGV)的相关性,以寻求对肾小球滤过率表达的理想检验指标。方法应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1例不同肾脏疾病肾活检患者的血清CysC浓度,同时用体视学方法测定MGV。结果CysC与MGV明显相关(r=0.715,P<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相关(r=-0.819,P<0.01);Ccr与MGV也明显相关(r=-0.609,P<0.01);血肌酐(Cr)与MGV之间的r为0.546(P<0.05)。结论血清CysC与MGV的改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分为3组,A组为正常蛋白尿患者20例(UAE<20μg/min),B组为微量蛋白尿患者23例(UAE20~200/μg/min),C组为大量蛋白尿患者19例(UAE〉200μg/min)。测定各组血肌酐及CystatinC,并计算肌酐清除率。同时检测尿CystatinC和CCl-微球蛋白(a1-M),并按尿a1-M间的浓度分为阴性组、微量组和阳性组。结果 血CystatinC和CCr在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cr在A组和B组间的差异无显差著性,而C组的Scr高于A、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尿Cystatin C值在各组病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O.01)。结论 Cystatin C是临床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所收住的152例病人.结果 在152例病人中,胱蛋白酶抑制剂C异常者有78例,阳性率为51.32%(78/152),出现异常的时间为(15±6)h;内生肌酐清除率异常者有53例,阳性率为34.87%(53/152),出现异常的时间为(59±6)h;血肌酐异常者有31例.阳性率为20.39%(31/152),出现异常的时间为(98±6)h.结论 胱蛋白酶抑制剂C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早期肾功能损害.危重病患者应常规监测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病人的肾功能损害做出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