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影像学及手术所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发病率虽低,但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总结分析1999~2003年我院收治的输尿管肿瘤20例,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输尿管肿瘤组共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3~79岁,平均56岁。均为单侧发病,右侧9例,左侧11例。均有血尿,13例伴有腰痛,其中2例腰部触及包块。对照组为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良性狭窄性病变,含外压性及炎性狭窄,共16例。采用ALOKA-5500,ATL-800全身彩超仪,探头频率2.75~6.0MHz,5.0~9.0MHz。配有谐波及增强谐波软件,基波1.88MHz。所有患者均先行彩超检查,适当充盈膀胱,…  相似文献   

2.
对64层螺旋CT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多普勒超声(TCD)及64排螺旋CT在颅内血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64排螺旋CT对65例作脑血管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部分病例与DSA结果相比较。结果脑血管主干及其1~3级分支显示率为100%,发现动脉瘤并清晰显示了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其解剖关系;动静脉畸形清楚显示了畸形血管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多普勒超声联合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颅内各种血管性病变以及血管与颅内其他病变的空间关系,对颅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VP后螺旋CT扫描在泌尿系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IVP检查肾不显影、显影不良或显示泌尿系形态结构异常但不能确诊者,即刻或2h内进行螺旋CT扫描。结果:尿路结石8例;静脉石2例;输尿管先天性异常3例;输尿管炎性狭窄2例;盆腔及泌尿系肿瘤3例;肾囊肿2例;多囊肾及肾缺如各1例;肾结核1例。结论:IVP后螺旋CT扫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尿路造影结合B超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我院1997-09/2007-12间32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初诊B超诊断20例,X线尿路造影诊断26例,诊断率分别为63%和81%;X线阴性者再行B超检查而全部诊断,诊断率达100%。结论:X线直观、特异性强,B超简便、实时性强。两者结合,可提高输尿管囊肿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输尿管结石的超声与静脉肾盂造影的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以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86例患者均行超声及静推速尿、肌内注射黄体酮后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上、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超声为100%、80%、90%,静脉肾盂造影为100%、93.3%、96.6%,静脉肾盂造影优于超声检查.结论 静推速尿、肌内注射黄体酮后静脉肾孟造影是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输尿管疾病患者的CTU三维图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U图像质量很好、好、差分别占58.3%、38.3%、3.3%.单纯轴位像与轴位像结合CTU对各种输尿管疾病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7%和95%(χ2=10.38,P<0.01).结论应用CTU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可得到比单纯轴位像更多的诊断信息,并对输尿管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李永军  刘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4010-4010
神经营养性关节病亦称夏科氏关节,于1868年由法国神经病学家Charcot首先报道,较少见。本文报告我院2004-2008年9例夏科氏关节影像学征象表现,以提高刘‘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2002-02/2007-12椎小关节病变146例螺旋CT诊断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7例,女59例,年龄40~73(平均61)岁.其中颈椎42例,胸椎24例,腰椎80例.本组均摄常规正侧位片及双斜位片及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全部病例均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的回顾性后处理,产生高质量三维尿路成像,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对8例疑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畸形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结果 全部病例行B超、IVU、经MSCTU确诊,其中6例行逆行造影(RP)。临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8例获随访,随访期限6~24个月,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吻合口无狭窄。结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极少见的腔静脉发育畸形,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B超、IVP、RP是主要的方法,而MSCTU检查使病变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更直观,为轴位图像提供补充信息,使病变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制定手术计划,是诊断本病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在输尿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或膀胱镜证实的输尿管狭窄16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并经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显示的检查结果,且与手术或膀胱镜结果及静脉尿路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能清晰直观显示狭窄段输尿管的管壁和管腔内的直接CT征象,并可拉直准确测量狭窄段输尿管的长度,诊断符合率为95.24%。诊断静脉尿路造影阳性结石伴输尿管炎性狭窄24例,诊断符合率为91.67%;诊断静脉尿路造影阴性结百伴输尿管炎性狭窄11例,诊断符合率为90.91%;诊断输尿管炎性狭窄10例,诊断符合率为90.00%;诊断输尿管癌性狭窄8例,诊断符合率为75.00%;在诊断输尿管狭窄的病因及测量狭窄段输尿管的长度方面明显优于静脉尿路造影。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分析技术是在其尿路成像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技术,可极大地提高对输尿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温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46-824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技巧,提高超声对各段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表现以及扫描方法。结果 110例输尿管结石中,单侧106例,双侧4例,输尿管上段34例,中段14例,下段62例。结论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简便易行,准确性高,应不断完善探测手法,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王恩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9003-900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原发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输尿管癌患者11例。所有患者常规行全尿路CT平扫及增强扫描,延迟8~120min行多次全尿路扫描,薄层重建数据应用AW4.3软件进行MPR、CPR、MIP及VR重建及三维成像,CPR选取动脉期、MIP及VR选取延迟期效果较好。结果 CT全部检出病灶。平扫显示病灶为输尿管腔内软组织肿块、管壁增厚及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可见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MPR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本身及病变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CPR通过动脉期重建对输尿管完整显示使病变整体形态范围变得更清晰。MIP、VR在延迟期能立体多方位显示输尿管充盈情况、局部梗阻形态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基本上对原发输尿管癌做出正确诊断,提高小病灶检出率,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是很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显示输尿管的检查方法如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或逆行肾盂造影(RGP)、超声(USG)等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螺旋CT扫描技术和多平面重建(MPR)的广泛应用,其对输尿管疾病的显示能力已体现出优势。本文收集2004-05~2005—05本院具有完整资料的输尿管梗阻病例45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CT尿路造影(CTU)是近年来泌尿系影像诊断领域中的一项新的技术,可对肾脏肾盂、以及输尿管等进行清晰立体成像,对肾皮质厚度、肾分泌功能以及术后肾功能的恢复等方面也能做出正确评估,尤其对复杂的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我院2005/2008年对10例传统检查手段不能明确诊断的小儿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采用CTU技术明确诊断,并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3~13岁,畸形均为单侧,左侧7例,右侧3例。临床表现为反复泌尿系感染、正常排尿间歇滴尿、腰腹痛等,术前因超声、IVU、CT及M RU等检查均不能明确诊断而采用东芝A qu illion 64排螺旋CT行CTU检查。不作肠道准备和腹部压迫。1.2仪器和方法CT扫描在注射造影剂4 m in后进行,采用软组织重建参数,层厚2 mm,螺距5.5,扫描范围从肾脏上方至耻骨联合,扫描结果传输至螺旋CT工作站(软件A latov iew),采用遮盖表面显示(SSD)、遮盖容积成像(SVR)、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TP)、多层面重建(M P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VE)技术处理后进行尿路三维重建和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女,56岁。因子宫附件全切术后出现阴道漏尿现象,患者留置导尿管效果不佳,行腹盆腔螺旋CT平扫及增强延迟扫描可见:子宫缺如,膀胱充盈不良且失去正常形态,并可见导尿管影经尿道入膀胱,三维重建可见左侧近膀胱段输尿管走形异常并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尿管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的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输尿管癌的MSCTU表现。18例均行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扫描、多次排泄期扫描及薄层重建,且均行MPR、CPR、VR、MIP重组。结果:增强动、静脉期轴位图像及MPR、CPR重组能够清晰显示肿块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CPR通过尿液或造影剂对比,可连续显示整条输尿管及肿块;VR及MIP重组对充盈造影剂的输尿管管腔能很好显示肿块引起的不规则狭窄或截断。结论:MSCTU能够多平面、多方位、立体显示输尿管癌,并能客观评判双侧肾脏排泄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帮助。  相似文献   

18.
尿石症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输尿管结石大多数是由于肾结石落入输尿管后,不能顺利下行所致。当结石沿输尿管向下移动时可发生绞痛,开始在肋脊角处,随后向下移动脐旁,再向会阴部放射。在输尿管下段的结石则可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同时可有血尿。本文结合实践对其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输尿管梗阻患者行腹、盆部MSCT容积扫描,获层厚层距10 mm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1.5 mm的层厚层间距重建轴面图像,输尿管成像方法为选取冠状及矢状曲面重建。结果:40例曲面重建像均清楚地显示尿路全程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结论:CPR技术可全面、直观地跟踪显示全尿路,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24例CT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征象的认识提高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24例经CT复查确诊,其中2例还有MRI证实,发病在6 h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征象有: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或称为动脉致密征);灰白质分界不清(或称岛带征);病变区密度略减低;病变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结论:平扫CT对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