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院外心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年发生率约为总人口的0.04%~0.13%[1].尽管心肺复苏技术不断推广和提高,OHCA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仍陷入昏迷,存活的大部分患者出院时仍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亚低温治疗被认为是心脏骤停后脑复苏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少脑细胞耗氧量,减轻脑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疗效得到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CA)时院前心肺复苏(CPR)的最佳方法,提高CPR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从2002年1月~2003年12月现场抢救CA患者48例,随机采取标准CPR气管插管通气法、气囊-面罩通气法、口对口人工通气法三种复苏方法的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结果 气囊-面罩通气组ROSC高于口对口人工通气组和气管插管组。结论 在院前抢救CA时,气囊-面罩通气法可提供良好的肺通气换气作用,因气管插管而中止心脏胸外按压,对自主循环的恢复弊大利小。  相似文献   

3.
心脏骤停具有很高的致死率,神经系统损伤是心脏骤停后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亚低温治疗是保护患者缺氧缺血器官的有效干预方式,体外膜肺氧合可以在保护终末器官灌注的同时进行心肌休息。本文将综述亚低温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方法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可行性、优势、挑战和应用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4.
脑损伤被认为是导致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挽救、阻止神经细胞损伤,恢复神经功能对 于改善复苏预后意义重大。作为心脏骤停患者诊疗中的重要一环,亚低温治疗已经体现出其在神经功能保护方面的 优势,但最终使患者获益的不仅仅是体温的降低,还取决于亚低温治疗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器官功能的连续评估与监 测、必要的辅助支持治疗等集束化诊疗策略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93例心脏骤停急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93例心脏骤停复苏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的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等药物的用法和电击除颤等方面。结果93例心脏骤停者中复苏成功23例,占24.7%,存活12例,占12.9%。结论心脏骤停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等药物的用法和电击除颤均对复苏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潘靖华  何长科  罗刚 《内科》2010,5(3):288-289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3月我院抢救的49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复苏成功率为20.4%,死亡率为79.6%。院内和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0.8%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开始时间〈5 min和≥5 min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2.1%和4.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较低,尤其是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应普及心肺复苏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加强急救体系建设,以期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4例院外心脏骤停(CA)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成功经验。表明如心肺复苏(CPR)及时和复苏后期处理得当,长时间CA(35’,40’)有可逆性;并就CA的高危因素,原因和机理及CPR中的一些关健点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程保温措施对于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院内心搏骤停、且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35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18例采用全程保温护理治疗(将中心体温降至32~34℃,并应用电脑降温毯维持24h),对照组17例采用传统的降温保温法(如头部冰帽.颈部、腹股沟冰敷)诱导降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24h、72h、1周的GC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比较2组复苏后的血乳酸水平以及6h、24h血乳酸清除率。结果:在心肺复苏术后7d,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评分低于对照组,24h后的血乳酸清除率观察组亦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并配合积极的全程保温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心肺复苏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以及脑功能的改善,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脑功能恢复是持续生命支持的核心,研究显示亚低温治疗可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功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措施。本文就心脏骤停后脑损伤机制、亚低温治疗脑保护机制及治疗策略、常用降温技术、温控监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例1 男,55岁,患高血压病30年,近10年劳累后间断出现心前区疼痛,2~3分钟后自行缓解,或用硝酸甘油后疼痛即缓解,心电图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988年春节因劳累后突然摔倒,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就地抢救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摩,人工呼吸,10分钟后进入急诊室抢救。心电图提示室颤,给予电击除颤1次成功,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急性前间隔心肌梗塞,偶有室早,但无自主呼吸,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约20分钟后恢复自主呼吸。24小时后意识未清醒,再行气管切开,加压给氧,意识逐渐恢复、清醒,输液纠正酸中毒,防治脑水肿、肺部感染、心脑肺复苏成功,现已随访6年,参加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1.
心肺复苏后患者亚低温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亚低温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分成亚低温组(10例)和常规组(1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静态顺应性、平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比较常规组,动态顺应性、呼吸道阻力、气道峰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机体代谢,减轻肺负担,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肺功能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患者长时间持续心肺复苏成功一例钱学贤刘映峰付向阳贺江南吴志坚赵常伟患者女,59岁。因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胸闷、头晕3小时,于1997年2月1日2130急诊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入院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  相似文献   

13.
韦庆锋 《内科》2013,(6):636-637,644
对于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是主要的急救措施。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救治成功率,提高复苏成功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心肺复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亚低温治疗被认为是极其有效的脑复苏方法之一。亚低温治疗采用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亚低温疗法在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徒手心肺复苏,分析组患者采取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复苏有效率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心肺复苏有效15例,有效率为35.71%,对照组心肺复苏有效7例,有效率为16.67%,分析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肺复苏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的患者采取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具有较高的复苏成功率,可有效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5.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最危险的急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导致的原发性心脏骤停,若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心肺复苏的机会较多,抢救成功率较高。1999年1月~2005年7月,我们抢救1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骤停患者(包括心内科住院及来院急诊的病例),就有关复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外伤 (SHI)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急危症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其病死率及病残率均较高。自 1998年 2月起 ,我院应用亚低温疗法辅助治疗 SHI患者 2 5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SHI患者 2 5例 ,均符合下列条件 :伤后 6小时内入院 ,入院时 Glasgow coma sc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较常温治疗是否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方法网络检索Pubmed,EMBASE and Cochrane图书馆等相关数据库,检索2016年10月以前发表的英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比较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MTH)与常温治疗患者死亡率和神经功能改善的终点指标。结果总共从1 735篇文章中最终筛选了10篇RCTs,MTH较对照常温组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死亡率(RR=0.92;95%CI,0.86~0.99;P=0.03,I2=17%),然而对神经功能改善并无明显差异(RR=1.22;95%CI,0.98~1.53;P=0.08,I2=53%)。结论心脏骤停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在减少死亡率方面优于常温治疗,然而需要更多的大型RCTs阐明其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目的本研究试图全面地研究儿科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发病率及在儿科总死亡率中所占比率,小儿OHCA的原因,以及小儿OHCA复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0岁。以胸骨后压榨样疼痛1h急诊入院。心电图示广泛前壁AMI,入院后10min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mg无效。以200J电击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心肺复苏约15min。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转清,血压90/60mmHg,心率90次/min,  相似文献   

20.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6月 ,我院应用亚低温治疗 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并以 42例常规治疗者进行对照观察 ,旨在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取同期伤后 4小时内入院的 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 GCS≤ 8分 ) ,均经 1次以上颅脑CT扫描确诊 ,且无其它重要脏器合并伤。85例中 ,男67例 ,女 1 8例 ;年龄 1 6~ 64岁。随机分为两组 :1亚低温组 43例 ,其中广泛脑挫裂伤 (含轴索伤和脑干损伤 ) 32例 ,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 1 1例。入院时平均 GCS为 5 .4± 1 .8分 ;2对照组 42例 ,其中广泛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