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mPFG阻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机理。方法用浓度梯度法修饰淋巴细胞表面抗原,通过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mPEG对HLA的遮蔽效果;通过淋巴细胞表面CD分子及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对细胞免疫的阻断;体外保存淋巴细胞检测其寿命。结果修饰后淋巴细胞表面HLA-I类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为阴性且淋巴细胞相对转化指数明显降低;修饰后淋巴细胞表面CD分子荧光强度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降低;修饰前后淋巴细胞寿命无明显改变。结论用mPEG对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修饰后,可以阻断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而不影响淋巴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BLyS和CD38的变化。方法:收集22名SLE患者和14名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BLyS和CD38的变化。结果:SLE患者外周血BLyS+淋巴细胞、CD19+淋巴细胞和CD19+CD38+淋巴细胞显著增加, BLyS+淋巴细胞增加与CD19+CD38+淋巴细胞增加呈正相关(r=0.434, 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BLyS和CD19+B淋巴细胞表达CD38均显著增加, 且二者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小白鼠胸腺发育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BALB/C小鼠从胚胎至成年胸腺发育分化的组织化学变化特征。1.胚胎胸腺皮质外带大淋巴细胞含有糖原。生后1~21 d,皮质内带淋巴细胞内可见很多糖原颗粒;以后减少,成年为阴性。2.胚胎16 d开始,胸腺皮质及髓质内均有大量ANAE阳性的淋巴细胞,以后反应性渐增,出生时已接近成年水平。在皮质的阳性淋巴细胞占皮质淋巴细胞总数的23.90±0.66%;在髓质的为髓质淋巴细胞总数的61.20±1.99%;3.SDH在胚胎16 d的胸腺淋巴细胞内出现,以后活性逐渐增强;4.5′-Nsae和ATPase在胚胎胸腺淋巴细胞为阴性;生后7 d开始,髓质内一部分淋巴细胞变为弱阳性,以后活性渐增强;5.AcP活性以吞噬细胞中最强,部分胸腺淋巴细胞为弱阳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荧光素标记配体(DF)和流式细胞仪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的GR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全血法和淋巴细胞分离法制备淋巴细胞,用相同的实验条件和信息处理进行比较,发现二种不同方法制备淋巴细胞对GR测定无明显影响。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率为14.457±5.975。不同性别的GR淋巴细胞阳性率分别为,男性:18.128±6.3;女性11.058±2.984,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同种异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的T 淋巴细胞进行测定和纯化,为研究介导同种异体反应的T淋巴细胞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利用新颖的细胞因子分泌检测方法(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人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分泌IFN-γ,IL-4 和IL-10的T 淋巴细胞; 对分泌IFN-γ 的T细胞进行磁性纯化。结果: 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检测到分泌IFN-γ 的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1.12%±0.13%),而分泌IL-4 和IL-10的T淋巴细胞则无升高(分别为0.12%±0.03%和0.10%±0.03%);分泌IFN-γ 的T淋巴细胞可以被进一步纯化(93.8±22.1)倍。结论: 利用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分泌IFN-γ 的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这些细胞可以被有效地纯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中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 (telom erase activation,TA)变化的情况。方法分离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以 IL - 2体外扩增后回输患者 ,同时随访疗效。应用 TRAP- PCR检测 TA。结果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 TA明显高于肿瘤未浸润淋巴细胞 TA(t=2 .819,P<0 .0 5 ) ,体外扩增淋巴细胞的 TA0 .0 82± 0 .0 14明显高于肿瘤未浸润淋巴细胞 TA 0 .0 2 6± 0 .0 0 6 (t=12 .81,P<0 .0 1)。回输 30 d后的淋巴细胞 TA与扩增前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A接近。端粒酶阳性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缓解率 5 6 .2 5 %与有效率 75 .0 0 %明显高于端粒酶阴性的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缓解率 30 .0 0 %与有效率 5 0 .0 0 %。结论增殖培养可引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 ,选择端粒酶阳性的体外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进行生物治疗有希望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应用α-醋酸萘脂酶反应标记法,对94例青海撒拉族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α-醋酸萘酯酶反应者为T淋巴细胞.阳性率为75.15±5.22%,T淋巴细胞的亚群:“点状颗粒型”淋巴细胞为61.75±7.29%:“弥散颗粒型”淋巴细胞为13.08±3.39%。同时发现α-醋酸萘酯酶反应阳性淋巴细胞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胎儿及新生儿脐带血T淋巴细胞表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胎儿及足月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的演变。方法 通过B 超定位穿刺获得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脐带血,并分离其T淋巴细胞,与同期获得的孕足月脐带血及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均予荧光抗体双标,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分析胎儿T淋巴细胞表型与孕龄的关系,并对比研究胎儿与成人T淋巴细胞表型之差异。结果 随着胎龄增加,胎儿外周血白细胞中淋巴细胞百分率逐渐下降;T淋巴细胞中CD4^ /CD8^ 比率亦逐渐下降;胎儿CD3^ 随着胎龄增加,TCRγδ及CD45RO阳性细胞群显著著低于成人外周血相应百分率。胎儿脐血中CD34^ 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成人外周血。结论 胎儿T淋巴细胞表型与孕龄有关,与成人外周T淋巴细胞相比,具有不成熟性,或与人类胎儿逐渐获得外周免疫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与淋巴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是一种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磷脂类介质 ,在生物体内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PAF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B淋巴细胞及大多数B细胞株上存在组成性PAF受体 ,受到刺激后还可诱生性表达 ;PAF能直接促进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并能抑制B淋巴细胞的凋亡。T淋巴细胞及大多数T淋巴细胞株上没有PAF受体表达 ,一般不产生和代谢PAF ;PAF能引起T淋巴细胞的趋化反应。PAF参与NK细胞的趋化反应及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0.
研究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免疫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MTS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SAHA对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表达的影响;采用碘化丙锭(PI)染色检测SAHA对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以Annexin V-PE染色分析细胞凋亡;应用免疫印迹检测SAHA对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SAHA对Con 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为0.30±0.06μmol/L;SAHA对淋巴细胞的早期活化抗原CD69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I染色、Annexin V-PE染色和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SAHA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研究表明,SAHA可能通过抑制小鼠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以及促进其凋亡而发挥免疫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时淋巴细胞功能障碍的可能环节。方法:给予新生儿脐血和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抗CD3单克隆抗体、PMA和IM刺激后,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Westem blot法检测淋巴细胞PLCγ1的表达。结果:抗CD3单克隆抗体刺激,脐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低于成人;PMA协同IM刺激后,脐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明显高于应用抗CD3单抗刺激后的;脐血淋巴细胞PLCγ1的表达明显弱于成人。结论:脐血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可能与细胞活化的上游信号转导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穿越高内皮微静脉(HEVs)的形态学表现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肠系膜淋巴结高内皮微静脉和淋巴细胞穿越其管壁的形态学表现,分析LFA-1、PECAM-1的表达。结果高内皮微静脉中位于内皮细胞内、细胞间和细胞连接间隙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存在,淋巴细胞以突起或焊点样细胞膜突起与内皮细胞接触,在基底膜内外板之间的透明层也可见淋巴细胞存在;LFA-1主要表达于高内皮微静脉管腔内与内皮细胞接触的淋巴细胞上;PECAM-1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和穿越其中的淋巴细胞上。结论1.淋巴细胞首先以突起与内皮细胞接触,再通过内皮细胞内和细胞间穿越内皮细胞进入细胞连接间隙,继而穿越基底膜到血管周围鞘,进人淋巴组织;2.LFA-1参与了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牢固黏附;3.PECAM-1可能与淋巴细胞跨内皮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BP对小鼠T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在体外用MBP刺激淋巴细胞,通过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MBP免疫小鼠后,ELSPOT检测MBP刺激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细胞频数;免疫组化检测MBP与T细胞的结合作用.结果:MBP以剂量依赖关系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轻微抑制IL-4的分泌;ELSPOT检测细胞分泌IFN-γ结果显示,MBP可诱导特异性Th1活化,也可刺激非特异性Th1活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抗MBP抗体可与经MBP刺激的淋巴细胞发生反应,阳性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37.7%,当MBP采用 1∶2 000抗MBP抗体中和后,再与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未见阳性细胞.结论:MBP可作用于淋巴细胞诱导非特异性Th1活化,也可通过免疫诱导大量特异性Th1活化;MBP可作为新的免疫增强剂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B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参与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磁珠、补体等方法进行B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但是这些方法费用高或者细胞损伤大、纯度低,体外分离、培养B淋巴细胞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目的:探讨从小鼠脾脏细胞中对B淋巴细胞同时进行分离、培养的方法。采用加入白细胞介素4、脂多糖或者CD3单克隆抗体及其组合,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的适宜条件。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脏细胞,随机分为7组,分别用白细胞介素4,CD3,脂多糖,白细胞介素4+CD3,白细胞介素4+脂多糖,CD3+脂多糖组进行干预、将未给予刺激的脾细胞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小鼠脾脏细胞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4组淋巴细胞在培养后第3-5天数量达到高峰;脂多糖组在培养初期无明显作用,第3天开始淋巴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增加,第5天达到高峰;培养体系中加入CD3单克隆抗体,可导致T淋巴细胞消失,培养2 d后,可得到较为单一的B淋巴细胞,其细胞数量在第3天达到高峰。其中B220+IgD+成熟B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显著增加。体外培养24 h后,各组B220+CD93+Transitional B淋巴细胞亚群均完全消失。结果说明,体外培养的小鼠脾脏细胞加入CD3单克隆抗体和白细胞介素4可以去除T淋巴细胞,并维持成熟B淋巴细胞的生存和增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IL-2对活化与未活化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法检测两种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Fas/FasL的表达情况,选取一个合适的反应体系作为活化淋巴细胞的模型;加入外源的IL-2,利用FITC-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活化与未活化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用CFSE区分供体和受体细胞,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Fas的变化。结果:未活化的脾脏淋巴细胞,加入IL-2后,细胞凋亡率降低,Fas^+细胞比例降低;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活化的脾脏淋巴细胞,加入IL-2后,细胞凋亡率升高,Fas^+细胞比例升高,并且这种作用对于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都是相同的。结论:IL-2可以抑制未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促进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这种作用与Fas分子表达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迟发型超敏反应中淋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能力的变化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2, 4, 6-三硝基氯苯(picrylchloride, PCl)两次致敏小鼠后, 在耳部攻击造成超敏反应。取攻击后不同时间点的脾淋巴细胞, 以Mn2+为诱发剂, 检测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的粘附活性变化;或取攻击后18h的脾淋巴细胞, 分别在体外与IL-2, IFN-γ, TNF-α单独或联合培养4h后, 检测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作用;将脾淋巴细胞纯化为T细胞后, 检测TNF-α对其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脾淋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能力在攻击后6h时开始上升, 18h达到高峰, 之后下降, 在36h基本恢复正常水平。IL-2在10×104U/L显著促进脾淋巴细胞的粘附, TNF-α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脾淋巴细胞的粘附, IFN-γ对TNF-α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TNF-α对脾T细胞粘附能力的促进作用强于对总脾淋巴细胞的作用。结论:迟发型超敏反应中, T淋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随炎症的进展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种粘附作用受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评价血友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时总淋巴细胞计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了61例接受HAART的血友病合并HIV和HCV感染的患者共885对TLC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TLC用于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侧值分别在不同的TLC范围对应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时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时获得。结果885对TLC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间存在相关性(r=0.511,P<001)。TLC<1 600个/mm3对应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有62.8%的敏感性、68.1%的特异性、43.1%的阳性预测值;TLC<1 800个/mm3对应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有79.1%的敏感性、78.0%的特异性、72.5%的阳性预测值。TLC可以作为一种低廉的监测手段在AIDS患者接受HAART时用于估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侧值在TLC<1 800个/mm3对应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VIP反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比较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反应性差异。方法:分离缓解期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3H]-TdR掺入率测定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cAMP浓度(i),探讨VIP对ConA刺激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及其对i的调节作用在两种不同来源T淋巴细胞间的异同;此外还观察了Forskolin和NaF对上述来源细胞i影响差异。结果:两种来源T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相似(P>0.05),然而,VIP对正常对照者T淋巴细胞的这种增殖反应的抑制效应却明显大于哮喘者T淋巴细胞(P<0.01);这两种来源T淋巴细胞在静息时i基本相近,但VIP和NaF分别作用后对照组T淋巴细胞i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哮喘者T淋巴细胞;Forskolin作用后上述两种细胞i增加幅度相似(P>0.05)。结论:在哮喘者VIP抑制ConA所致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可能与Gsα功能低下致其受体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技术,是免疫学的一项十分有用的基本技术。小鼠的T淋巴细胞,常可从成年小鼠的胸腺细胞分离获得。但是小鼠B淋巴细胞分离纯化则比较困难,通常采用尼龙毛柱分离法,而用该法分离的效果明显地受实验室条件及操作者经验的影响。本文介绍用抗小鼠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和补体处理脾脏淋巴细胞,并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培养T淋巴细胞,研究其被pAd-ephrinAl-caspase-3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方法培养T淋巴细胞,将构建好的重组腺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T淋巴细胞的感染效率;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和毒性;用定量PCR和ELISA检测ephrinAl-caspase-3的表达量。结果成功培养了T淋巴细胞且被重组腺病毒感染后,ephrinAl和caspase-3表达增高;随着MOI的升高,细胞的生存数量减少、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0.05),而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分泌ephrinAl-caspase-3的T淋巴细胞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