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30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0例患者采用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给予适量的抗组胺药口服、鼻用类固醇激素局部喷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得分、体征得分、血清尘瞒特异性、不良反应和治疗后24个月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个月开始观察组患者的日平均症状和日平均体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总IgE、尘螨特异性Ig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总IgE、尘螨特异性IgE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长期疗效仍然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并探讨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方法 纳入尘螨类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50),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法,观察组接受舌下含服变应性疫苗,比较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和停药几年后的药物评分、症状评分以及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药物评分由治疗结束时的1.07±0.54降至停药2年后0.21 ±0.45,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停药2年后药物评分为0.98±0.37,与观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症状评分和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与疗程结束时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对照组停药2年后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共计出现4例局部不良反应,5例全身不良反应,均为Ⅰ级,无Ⅱ级及以上不良反应. 结论 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常规免疫治疗组(对照组)31例,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组(试验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的疗效及血清IL-4、IL-5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细胞因子IL-4、IL-5浓度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结论尘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可能通过减少机体IL-4、IL-5的生成,从而减轻IL-4、IL-5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毒害作用,发挥其调节免疫的作用,进而达到有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和免疫机理。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比较35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尘螨变应原疫苗脱敏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血清IL-2,IL-4,IL-5水平。结果:35例患者全部坚持完一年脱敏治疗,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分别为(9.63±1.61)分及(4.34±1.81)分,血清IL-2水平为(0.29±0.40)ng/L及(1.42±0.26)ng/L,血清IL-4水平为(75.40±8.67)ng/L及(46.09±8.68)ng/L,IL-5水平为(65.83±3.56)ng/L及(19.91±3.99)ng/L,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5人中有11人出现局部不良反应,未出现1例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尘螨变应原疫苗是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安全的药物。可能通过增加血清IL-2水平,降低血清IL-4、IL-5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比较30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接受半年的免疫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有28人坚持完成免疫治疗,治疗后28例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总共566次注射中出现92例次局部不良反应,8例次轻微全身不良反应,未出现致命性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变应原免疫治疗是治疗尘螨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6),给予对照组氯雷他定+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舌下含服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分析和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共有32例获得有效治愈,症状评分为(1.6±0.8)分,总有效率为88.9%,与对照组[(2.3±0.3)分、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评价方面,观察组无1例出现不良症状,而对照组有7例出现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变应性鼻炎患者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结果,减轻临床症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67-74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舌下含服尘螨制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检索尘螨变应原制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AR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主要包括SLIT与安慰剂相比及SLIT与传统药物相比较的两类RCT。对纳入文献评价,提取相关文献的纳入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二分类变量采取风险比(RR)作为结局指标,对于连续性数值变量采取标准化均数差(SMD)或加权均数差(WMD)作为结局指标,并计算相应指标的95%可信区间。结果纳入文献16篇,其中10篇是SLIT与安慰剂组之间的RCT,另6篇是SLIT与常规药物治疗之间的RCT。Meta分析显示:在SLIT与安慰剂对照的RCT中,总有效率、鼻症状评分差异显著(RR=1.45,95%CI:1.29~1.63;WMD=-0.72,95%CI:-0.92~-0.52),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使用评分、治疗后血清sIgE、血清sIgG4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与安慰剂相比SLIT安全有效,而相应的血清学指标无明显变化。在SLIT与常规药物组的RCT研究中,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鼻症状评分及药物使用评分等均呈现出显著差异(RR=1.15,95%CI:1.00~1.33;RR=1.91,95%CI:1.01~3.59; WMD=-2.85,95%CI:-3.94~-1.75;SMD=-2.60,95%CI:-3.82~-1.37),提示与传统药物相比,SLIT可显著降低患者鼻部症状及常规药物的使用量。结论尘螨变应原SLIT治疗AR安全可靠,优于常规药物,但需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大连市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布情况,为变应性鼻炎的精准防控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变应原检出情况及反应级别、合并其他过敏原情况及检测时间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变应原谱分布情况。结果 共纳入1 330例,其中尘螨过敏总检出率为60.83%(809/1330),单纯尘螨致敏330例(40.79%),多重致敏479例(59.21%)。多重致敏者变应原谱种类繁多,尘螨基础上合并了20种变应原,其中合并致敏前三位的变应原依次为艾蒿、猫毛和普通豚草,合计占64.52%(522/809)。尘螨合并1~3种变应原居多,占88.73%(425/479),最多同时合并10种变应原。合并1~3种变应原中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合并≥4种变应原均为吸入与食物性变应原。变应原反应级别分析显示,尘螨致敏反应较为强烈,≥3级占61.19%(495/809),其他合并变应原除艾蒿外,致敏反应以1级、2级为主。男性、女性尘螨过敏检出率分别为61.84%、59.94%,男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4.000,P=0...  相似文献   

9.
叶锦华  郑涛  黄建华 《吉林医学》2012,33(15):3143-3144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对尘螨过敏的AR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疗法,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疗法,2年后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很大改善(P<0.05);且观察组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治疗AR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温俊生  张敏  洪曼 《中外医疗》2013,32(2):37-38
目的探讨采取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病例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药物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对尘螨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3例尘螨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rnunotherapy,SLIT)+药物组及单纯用药组。SLIT+药物组以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辅以对症药物治疗;单纯用药组以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及氯雷他定片对症治疗。每月回访1次共随访半年。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症状得分、药物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半年后综合评价患者主观症状、用药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SLIT+药物组与单纯用药组相比,其半年后症状得分、药物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单纯用药组。患者主观评价症状、用药及治疗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单纯用药组。同时,SLIT+药物组有部分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事件。结论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得分及药物评分改善极为显著,但对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应给予充分关注。SLIT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本文对320例尘螨皮肤点刺呈阳性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进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单纯SLIT治疗160例AR为第1组;SLIT治疗且初始3个月中联合使用鼻喷糖皮质激素辅舒良160例为第2组.并收集两年来未经SLIT系统治疗的尘螨AR患者6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随访2年,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分别进行评分,在2年的治疗中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和停药原因.结果 SLIT组及SLIT组+鼻喷激素组治疗后的症状及体征评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无严重全身反应发生.SLIT组患者依从率为73.1%,SLIT+鼻喷激素组依从性为83.2%,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4.68,P<0.05).结论 SLIT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尘螨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同时早期联合使用鼻喷类固醇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结合中药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加味玉屏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TNSS、T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患者的76.67%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3.33%,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仅为43.34%,治疗后6个月、1年、1.5年治疗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TNSS和TMS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结合中药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降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螨制剂舌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并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效果.方法:收集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82耳(单耳38例,双耳22例)变应性鼻炎并咽鼓管功能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41耳).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螨制剂舌下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咽鼓管功能改善率及鼻部症状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儿咽鼓管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鼻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螨制剂舌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可以促进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恢复、减轻鼻部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11-01~2011-12间在我院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20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经过三年治疗后,在2014年对这205例患者进行回访;然后选取同时期用传统抗组胺类药物联合激素治疗的20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整体疗效的差异,在治疗前后对这两组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查,观察其免疫学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都超过85%,说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学功能检查显示,在治疗前后观察组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对照组这几种功能水平检测则没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对于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不同点刺实验阳性级别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尘螨为主要过敏原的过敏性鼻炎患儿60例,分为两组:尘螨过敏原点刺等级++为治疗组1,尘螨过敏原点刺结果++++为治疗组2。两组进行粉尘螨舌下脱敏治疗(SLIT)1年,通过过敏性鼻炎症状、用药评分确定SLIT的效果,评价点刺阳性等级对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症药物积分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敏治疗中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不同过敏原点刺阳性等级患儿SLIT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鼻炎患者伴发食物过敏原致敏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非过敏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伴发食物致敏的特点,探讨食物性过敏原检测在过敏性鼻炎诊断和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对513例AR患者(包括51例14岁以下儿童)和70例NAR患者的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R患者常伴发致敏的食物过敏原依次为咖喱(43.3%)、小虾(30.0%)、桃(20.5%)、凤梨(11.9%)、花生(11.3%)和菠菜(10.5%)。儿童AR患者常伴发致敏的食物过敏原依次为咖喱(58.8%)、桃(23.5%)、小虾(21.6%)、水果(11.8%)、菠菜(11.8%)和小麦(11.8%)。AR患者中70.1%的植物性食物致敏者同时对花粉蒿草类吸入性过敏原过敏。NAR患者中常伴发致敏的食物过敏原依次为咖喱(30.0%)、桃(28.6%)、凤梨(14.3%)、小虾(12.9%)和鲤鱼(10.0%)。结论 AR患者伴发致敏食物过敏原以咖喱、植物性食物过敏原为主。植物性食物过敏原与花粉蒿草类吸入性过敏原可能存在交叉抗原反应。  相似文献   

18.
白珺  陈亮  廖旺 《黑龙江医学》2019,44(9):1050-1052
目的探究儿童哮喘合并鼻炎应用针灸联合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哮喘合并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应用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与实验组(25例,应用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针灸),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C-ACT)、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哮喘控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除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外,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哮喘夜间症状评分、鼻炎症状评分、C-ACT评分及VAS评分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哮喘控制有效率比对照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儿童哮喘合并鼻炎采取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针灸联合治疗,疗效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吕静瑶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28-29,32
目的探讨舌下抗原特异性免疫在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过敏性鼻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舌下免疫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评价观察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R评分及用药评分均较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疗效自我评价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嗜酸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SLIT治疗AR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可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