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复习及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行胸腔镜检查者全部确诊,12例行免疫组化染色病例中Calretinin阳性11例。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程度高,易误诊,应胸腔镜下尽早取活检,除常规HE染色外,在免疫组化染色,特别是Calretinin帮助下可尽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2-40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与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31例MPM、30例肺腺癌及11例良性间皮细胞增生标本进行D2-4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D2-40在MPM细胞阳性表达率为80.6%(25/31),其中上皮型表达率为88%(22/25);在良性间皮细胞表达率为54.5%(6/11),2例肺腺癌D2-40局部弱阳性表达,胞膜染色是D2-40表达的主要特征。D2-40在MPM和肺腺癌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良性增生的间皮细胞中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D2-40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恶性间皮瘤诊断的标记物,可用于上皮型间皮瘤与肺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恶性胸膜间皮瘤少见,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肿瘤。近几十年来间皮瘤的病发率有增多趋势、据国内报道病发率为0.02~0.4%。恶性胸膜间皮瘤病发率为0.04%。易误诊。现将我科于1983~1989年收治恶性胸膜间皮瘤1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6例,女5例,年龄29~65岁(平均46岁)。3例有石棉密切接触史,3例石棉间接接触史。1.2 临床表现胸痛11/11例,咳嗽6/11例,气急8/11例,低热3/11例,胸水8例。其中血性胸水5例。X线表现单纯胸水征6例;左侧5例,右侧1例。局限性胸膜肿块影3例,弥漫性胸膜块厚及胸膜包裹性积液各1例。其中2例CT扫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0岁。因右侧胸痛两个月,呼吸困难20d入院。入院后经临床、X线和超声等检查证实为右侧大量产胸腔积液。入院当天抽胸水700ml,呈草黄色,细胞学检查找到“腺癌细胞”。临床诊断为肺腺癌伴胸膜转移。入院第3d呼吸困难加重,抽胸水2000ml。第7d又感胸闷、气急,再次抽胸水980ml,随后胸腔内注入国产厌氧棒状杆菌菌苗(Coryn bactorium parvum,CP)8mg。第 相似文献
5.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4岁,未婚,农民,主因发现右胸背部渐进性增大肿物四年入院。患者因经济原因于当地门诊曾间断口服“敛肺”类中药,具体不详。用药后右背部肿物无明显变化。否认石棉接触史,否认毒物接触史。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84年 9月~ 2 0 0 0年 3月共收治恶性胸膜间皮瘤 8例。其中包括在乡镇医院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及其他一般细菌性胸膜炎 ,经抗结核及其他抗炎治疗无效的患者 3例 ,以上 8例在我院均经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 5例 ,女 3例。年龄 16~ 72岁 ,平均年龄 4 3岁。 8例中按症状统计 :胸痛者 7例 ,咳嗽者 6例 ,胸闷、气急者 4例 ;低热者 3例 ,关节痛者 1例 ;查体消瘦者 3例。胸水检查 :8例患者均伴有胸水。其中第一次抽液为血性者 5例。 3例第一次抽液时查到恶性间皮瘤细胞 ,2例在第 3~ 4次抽液时查到间皮瘤细胞。 8例胸水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月10年间收治的27例确诊为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中有26例的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其中弥漫性胸膜增厚18例,局限性胸膜增厚8例;肿块状胸膜增厚16例,结节状胸膜增厚6例,环状增厚4例:单侧胸腔积液19例及胸壁侵犯7例;胸膜增厚≥1cm者23例,胸膜增厚〈1cm者3例。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CT表现有特征性,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18岁,高三学生,因"发热、咯血半月"而入院.半月前因右侧胸痛伴畏寒、发热、咯血1天在当地医院门诊X线胸片提示右下肺少许渗出性病变诊断为右下肺炎而收住当地医院.入院后经抗炎及对症治疗一天,病人胸痛缓解,3天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抽出血性胸水;住院5天后病人出现左侧胸腔积液,亦抽出血性胸水.继续抗炎治疗,随之先后出现左、右下肢肿胀.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5天后,因病人体温未降、咯血仍存、右侧胸水未消失并出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转入我院.入院后胸片:右下肺渗出性病变,考虑为右下肺炎;胸水常规:血性胸水,有核细胞记数700×106/L,分类:单核细胞0.4,中性粒细胞0.6;胸水生化:蛋白46g/L,糖5.6mmol/L,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见大量红细胞及少许中性粒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5.6×109/L,分类N0.87、L0.13;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双下肢股静脉、月国静脉血栓;诊断右下肺炎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胸水原因待查?经用铃兰欣4g/日抗感染及抗凝、溶栓等治疗半月,病人体温降至正常、咯血停止、双下肢肿胀减轻,但胸水无明显减少,复查胸片右下肺渗出性病变明显吸收,中量胸水.病人自动出院到他院作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溶栓.院外肺MRI检查:双侧胸膜多个结节病灶、大的4×2cm,考虑胸膜间皮瘤;胸膜活检病理学检查示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为恶性胸膜间皮瘤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放弃治疗而回到本地. 相似文献
9.
1998~2003年。我们共收治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12例,均经病理和细胞学检查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的原因、教训。方法:回顾分析20年内收治的2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的原因及教训。结果:本组28例均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行手术治疗,术后虽经化疗,但疗效不佳,均出院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进展迅速,预后险恶,易误诊,病因有待探讨,术后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检查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肺腺癌的诊断鉴别作用。方法收集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17例以及肺腺癌患者3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疾病患者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D141、WT1、calretinin、EMA、CK5/6、B72.3、Ber-EP4、AE1/AE3、CEA的表达依次为82.4%、58.8%、58.8%、58.8%、64.7%、0.0%、5.9%、82.4%、0.0%,与肺腺癌的3.0%、9.1%、0.0%、97.0%、9.1%、72.7%、63.6%、100.0%、9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病变间Moc-31与HBME-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对于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肺腺癌的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意义,以calretinin、CD141、WT-1、CEA与B72.3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局限性胸膜间皮瘤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局限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石棉接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胸膜活检等。结果12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局限性纤维型间皮瘤,其中2例局部有恶性变,并分别于术后13和17个月复发;1例术中因循环衰竭而死亡;9例仍健在,最长已存活18年。结论胸部X线或CT片示孤立类圆或椭圆形阴影,边缘光整,密度均匀,紧邻胸膜,当考虑有局限性胸膜间皮瘤之可能;年轻发病者,应警惕为恶性间皮瘤;外科手术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恶性胸膜间皮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3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主要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CT及X线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不规则增厚、胸膜结节,其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病理、胸膜活检。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以胸痛、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症状,胸膜活检为主要确诊方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我科近30年来共收治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12例,本文分析了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64(平均43)岁,左侧5例,右侧7例,均无明确的石棉接触史。1.2 临床特征 均以胸痛为首发症状,2例为剧烈胸痛,10例为持续性隐痛,胸痛进行性加重;在胸液出现后胸痛均无缓解,都伴有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低热5例,咳嗽6例,消瘦5例,咯血2例,声嘶3例,呼吸困难6例,病程0.5~12个月,平均8个月。1.3 影像学特征 本病影像学表现不一,本组12例均有胸腔积液征象,胸膜不规则增厚5例(5/12),纵…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70年1月至2000年6月间收治的4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有石棉接触史,6例病人出现远处转移,转移的部位分别为肺、腹膜后、腋下。13例病人行B超引导下胸膜穿刺活检。4例病人接受放射治疗。结论:从本组病例不能看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发病同石棉接触之间的联系。B超引导下胸膜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可达。70%,可作为本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出现转移的病人预后极差。放疗有助于延长提高病人的生存期,但因病例较少尚需做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1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中位年龄60岁,石棉接触史1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胸痛、胸腔积液、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影像学检查胸腔积液10例,不规则胸膜增厚或胸腔软组织密度影5例;11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6例胸水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2例曾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手术治疗后化学治疗,5例行系统化疗,1例中药治疗,4例放弃治疗;11例患者中死亡5例,平均生存期6.2个月.结论 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无特征性表现,易误诊,病情进展迅速,影像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病理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胸腔镜是最好的确诊方法,综合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恶性胸膜间皮瘤3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胸膜间皮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病死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作者收集本院1967年1月至2000年11月经病理学证实恶性胸膜间皮瘤34例的资料。现将有关的临床表现、诊断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