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无肌松插管)是指在全身麻醉诱导时,不使用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肌松药)而实现气管插管。与联合肌松药的传统方式比较,无肌松插管可以避免肌松药相关不良反应及长时间的紧急气道,有助于实现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分析最新相关文献,就吸入麻醉药、阿片类药物和局部麻醉药应用于无肌松插管的作用原理、配伍方法及临床效果等进行相互比较、总结归纳,以期为临床麻醉诱导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润 《西部医学》2011,23(7):1304-130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组合瑞芬太尼-利多卡因-丙泊酚在无肌松药情况下行气管插管时对插管状态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瑞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组Ⅰ),瑞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5 mg/kg、丙泊酚2 mg/kg(组Ⅱ),瑞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 mg/kg(组Ⅲ),瑞芬太尼3μg/kg、丙泊酚3 mg/kg(组Ⅳ)。分别记录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前后的插管状态。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3、5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结果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前后,组Ⅱ、Ⅲ和Ⅳ比组I获得满意插管率更高(P〈0.05),Ⅱ、Ⅲ和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MAP和HR在麻醉诱导后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联合使用瑞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5 mg/kg-丙泊酚2 mg/kg可能是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血浆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时,在小儿不使用肌松药所提供的气管插管条件和心血管反应.方法 45例择期手术忠儿,随机分为3组,血浆浓度分别为Ⅰ组2 ng/mL,Ⅱ组为3 ng/mL,Ⅲ组为4ng/mL.靶控输注瑞芬太尼5min后,开始靶控榆注丙泊酚(2.5ug/mL),10min后进行气管插管,失败后则增加瑞芬太尼靶控浓度1 ng/mL,10min后重复,再次失败则退出本研究.在瑞芬太尼输注前,丙泊酚开始榆注时置入喉镜前以及插管后1min,分别记录气管插管评分、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结果 第1次插管评分,2ng/mL组、3ng/mL组及4ng/mL组分别为(9.5±2.3)、(7.1±2.4)和(5.6±1.1)分;第1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15(60%)、11/15(73%)和(13/15)87%;第2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3/6(50%)、3/4(75%)和2/2(100%).各组心率均有下降,以3ng/mL和4ng/mL组尤其明显;动脉压显著下降则见于4 ng/mL组.2 ng/mL组患儿插管后较插管前相比心率与血压明显升高.高浓度瑞芬太尼组需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增加.结论 小儿固定丙泊酚TCI血浆浓度2.5ug/mL,不使用肌松药时,瑞芬太尼3、4ng/mL血浆浓度可基本满足插管条件.随瑞芬太尼TCI浓度增加,插管成功率提高,但同时心率减慢发生率也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4.
预防饱胃患者气管插管时误吸的食管阻塞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兰  何沛霖  王泉云 《四川医学》2005,26(8):838-839
目的采用物理方法预防饱胃患者气管插管时反流误吸。方法急症手术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10~68岁,均为餐后1-3h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休克,术前发生呕吐者6例。直视下将球囊导尿管(Balloon Foley Catheter)放入食管,向球囊内缓慢注入生理盐水直至向外轻拉尿管有阻力为止。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将Balloon Foley Catheter放入食管,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5—20ml后向外轻拉尿管有阻力,全麻诱导及插管无1例病人出现呕吐及反流现象。结论我院自2003年6月以来在饱胃的急诊患者中采用食管阻塞法以避免全麻诱导时胃内容物反流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饱胃的急症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评价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无肌松药及小剂量肌松药诱导气管插管的条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麻的老年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无肌松药组,Ⅱ组为肌松药(琥珀胆碱)组,以瑞芬太尼效应部位靶浓度3.5 ng/ml和丙泊酚效应部位靶浓度3μg/ml行靶控输注诱导后,Ⅰ组进行气管插管,Ⅱ组则静注琥珀胆碱0.4 mg/kg后插管。记录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2 min及插管后1、3、5 min的血压(BP)、心率(HR);插管时参照Erhan等的评价方法,对插管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Ⅰ组插管满意率为81%,Ⅱ组插管满意率为95%。两组在麻醉诱导后2 min的BP、HR均明显下降(P〈0.05);插管后1 min的BP、HR均升高,但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插管后3、5 min的BP、HR很快趋于平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老年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3.5 ng/ml和丙泊酚3μg/ml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0.4 mg/kg)麻醉诱导可提供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4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相较于治疗前明显得到升...  相似文献   

7.
1997年6月~2002年6月我科收治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薛跃华 《浙江医学》2001,23(8):473-474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可以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 ,如得不到及时诊治 ,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 ,如何将这些继发性损害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是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我院自1995~2000年共收治此类患者23例 ,现将诊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6例 ,女性7例。年龄19~70岁 ,平均39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13例 ,坠落伤6例 ,摔伤3例 ,打击伤1例。发现迟发性血肿时间 :最短于术中 ,最长术后10d ,其中术后24h内16例。2.临床表现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  相似文献   

9.
气管插管作为临床常见的一项医疗操作事项,其可以有效解除小儿呼吸道梗阻现象,进而顺利进行气管内给药、机械通气。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患者的技术,对小儿实施气管插管麻醉术是可以确保小儿上呼吸道通畅、提高安全系数。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儿气管插管麻醉药物的选择、着重介绍了瑞芬太尼、丙泊酚两种麻醉药在行小儿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情况,然后比较气管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麻醉的效果,阐述了经鼻气管插麻醉术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应用.方法:选择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记录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复合用于无肌松药条件下小儿气管插管的瑞芬太尼剂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患儿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患儿的麻醉诱导后均较基础值明显下降,在插管后迅速恢复,患儿心率在插管后则显著增快,适用于小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手术.  相似文献   

11.
周维德  音樱  方才 《安徽医学》2011,(10):1707-1709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质量45~7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S组:调节七氟烷挥发罐刻度致8%,氧流量6 L/min,指导患者肺活量法面罩吸入七氟烷,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静脉缓慢注射瑞芬太尼1.5μg.kg-1,注射时间不小于1 min。注射完毕60 s后,关闭七氟烷挥发罐,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C组:丙泊酚2.0μg.kg-1,瑞芬太尼1.0μg.kg-1,罗库溴铵0.6 mg.kg-1,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于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气管插管后的即刻、1 min、3 min和5 min,分别记录MAP、HR、SpO2和BIS值;采用Helbo-Hansen评分系统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两组间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诱导后MAP和HR均下降;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后即刻MAP有所上升(P〈0.05),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值维持于40~60,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较平稳,适用于患者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病人或家属意愿分为微创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各28例,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及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微创组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保守组(P〈0.01),两组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微创组较保守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优于常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病人,总结各种临床处理措施。结果:20例对侧迟发血肿病人中,6例死亡,死亡率为33.3%,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迟发血肿形成,及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发现血肿及时处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音樱  方才  疏树华  魏昕  朱运莲 《安徽医学》2011,32(4):431-434
目的观察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的插管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体质量45~75 kg,随机分为两组(n=25):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麻醉诱导:两组均调节七氟烷挥发罐刻度致8%,氧流量6 L/min,指导患者肺活量法面罩吸入七氟烷,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R组患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0μg.kg-1,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1,两组均在60 s内缓慢注射。注射完毕60 s后,关闭七氟烷挥发罐,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于给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气管插管后的即刻、1 min、3 min和5 min,分别记录MAP、HR和BIS值;记录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及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气管插管的时间;记录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其中R组满意率为88%,S组满意率是96%,两组间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注射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后MAP和HR均下降;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R组气管插管后各时点MAP下降(P〈0.01),而S组MA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值维持于40~60,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均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平稳,适用于患者无肌松药条件下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颅内血肿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现象,探讨分析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34例急性颅内血肿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现象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决定再次手术清除还是保守治疗。结果:34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4例家属拒绝再次手术治疗,其余12例采用保守治疗。有15例恢复较好,6例中度残废,6例重度残废,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结论:急性颅内血肿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原因一般与头部钝挫伤、颅内压发生较大变化以及颅骨骨折有关,对病情恢复情况应给予严密监控以及定时定期复查头颅CT,早发现早治疗以便保证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紧急救治,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水平。方法:对4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创治疗组死亡率、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外科开颅手术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缩短疗程,节省费用,提高医院急诊抢救水平,适合在有一定条件的医疗单位的急诊科推广。  相似文献   

17.
颅内肿瘤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形成的原因。结果 在20例术后发生颅内血肿的患者中,14例血肿位于原手术区。6例位于非手术区。所有病例均经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再次手术后,12例痊愈,3例残废。5例死亡。结论 术中颅内压骤降、止血不彻底、操作性损伤及术后再灌注损伤等是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血肿的主要原因。术前、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严密监护,早期诊断是防治术后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