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p53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BCC,30例SCC,18例脂溢性角化(SK),16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进行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和分析.(1)Survivin在BCC、SCC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和80%,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和SK组(P<0.01).(2)p53在BCC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和56.67%,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和SK组(P<0.01).(3)BCC和SCC中Survivin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3,r=0.404,P<0.05).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可能参与BCC和SCC的发生发展,Survivin和p53的检测对BCC和SCC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Survivin作为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的成员之一,不仅具有抑制由线粒体诱导的凋亡的作用,还协同单一的p53基因抑制凋亡的发生,同时在血管生成过程中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保护新生血管。Survivin在正常表皮不表达,但在很多皮肤疾病中有充分表达。本文综述了Survivin的分子结构、抑制凋亡的机制以及在各种皮肤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诊断、预后、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鲍温病及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在19例鲍温病组织、2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及1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在鲍温病组织及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二者在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鲍温病组织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和COX-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64,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参与了鲍温病及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二者在抑制细胞凋亡方面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存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基因家族新成员。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分裂及参与肿瘤血管形成等多重功能,于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成人组织中一般不表达。Survivin在皮肤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与皮肤恶性肿瘤的演主莹、复发、预后、耐药及病人生存率等有关,可作为皮肤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p53蛋白在一些皮肤病理组织中的检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p53蛋白的生物特性以及在一些皮肤病中检出的意义。①正常皮肤内p53蛋白可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②p53基因突变可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间接检测。③p53蛋白过量表达不仅仅限于皮肤肿瘤。④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细胞的高度增生并不一致,它可先于某些肿瘤的发生。⑤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了解一些皮肤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存活素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不仅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而且参与细胞有丝分裂和胞质分离的调节。存活素仅表达于各种皮肤良恶性病变,而不表达于正常皮肤。综述存活素分子结构、抑制凋亡的机制、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与各种良恶性增生性皮肤病的关系以及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7.
皮肤肿瘤     
992397 皮脂腺肿瘤p53及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张士发(沈阳军区总医院皮肤科)…//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9,13(1).-11~1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皮脂腺良、恶性肿瘤中的p53及bcl-2两种基因产物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5例正常人皮肤均不表达bcl-2蛋白。而5例皮脂腺癌,2例皮脂腺瘤和2例皮脂腺增生均有不同程度表达bcl-2蛋白,除肿瘤细胞外,表皮角朊细胞、毛囊细胞和少数“正常”的皮脂腺、汗腺细胞及单一核细胞亦可表达。bcl-2蛋白对良、恶性肿瘤细胞和其他细胞均可发挥抗凋亡作用。而p53蛋白仅表达于5例皮脂腺癌的癌细胞,说明仅恶性皮脂腺肿瘤存在p53基因突变。皮脂腺癌p53基因突变发生于肿瘤早期并对肿瘤的发生起决定作用。而bcl-2蛋白的表达则是p53基因突变的继发结果,对肿瘤的发生起协同促进作用。检测p53蛋白可用于鉴别良、恶性皮脂腺肿瘤。参6(刘辅仁)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p53和Gadd45α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25例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p53和Gadd45α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53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67%、48%,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6;0.025);Gadd45α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表达分别为43.33%、52%,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表达(P=0.031;0.010).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组阳性表达率为75%,高于中低分化组的22.22%(P=0.008).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53、Gadd45α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癌蛋白PTEN和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人皮肤中PTEN、Survivi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40例鳞状细胞癌标本中,PTEN表达下调(P<0.001),分化越差下调越明显(P<0.001)。Survivin表达增高(P<0.001)。PTEN和Survivin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PTEN异常低表达和Survivin异常高表达可能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有关,PTEN表达异常的程度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波紫外线诱导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线照射表皮后引起DNA损伤的表皮细胞通过日晒伤细胞(凋亡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形成来清除。p53、Fas、Trp53等基因的表达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而survivin的表达则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产生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6-4光产物,这两种光产物可以作为UVB诱导凋亡的起始信号。凋亡在清除DNA损伤的皮肤起着重要作用。在皮肤中通过凋亡清除DNA损伤的细胞,防止日光诱导癌变,而不是依赖于DNA损伤的校正修复。silibinin对中波紫外线引起人HaCaT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对UVB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调控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皮肤鳞状细胞癌(SCC)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肿瘤,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对SCC的研究发现,一些与凋亡有关的原癌基因如p53、bcl-2、bcl-x、bax等在SCC中表达异常,提示SCC可能有异常的细胞凋亡犤1犦。笔者采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了SCC组织抑癌基因p16、与凋亡有关的原癌基因c-myc、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其细胞凋亡情况,旨在探讨其与SCC发病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自笔者所在医院1994年1月~2000年4月资料保存完整的存档组织蜡块共33份,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皮肤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6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皮肤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63蛋白的表达,探讨两者与鳞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皮肤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3%,其表达越强,组织分化程度越低。p63在高分化鳞癌中呈环状分布于癌巢周围,低分化鳞癌中阳性细胞增多,分布紊乱,其表达在癌的不同分化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皮肤鳞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它的高表达提示肿瘤预后不良,也可能成为治疗皮肤鳞癌的重要新靶点。p63过度表达的癌细胞是获得了更具增殖、侵袭和间变能力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p27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的负性调控、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是多种肿瘤的抑制基因。综述p27与皮肤黑素瘤、皮肤鳞状细胞癌、Kaposi肉瘤、角化棘皮瘤等多种皮肤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存素基因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新成员,因其结构较为独特,且能选择性地在肿瘤中表达,正常终末分化组织中不表达,是皮肤鳞癌、恶性黑素瘤的预后指标;抑制其表达能显著促进常见皮肤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对正常组织无明显影响,有望成为肿瘤标记物和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p27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的负性调控、抑 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是多种肿瘤的抑制基因。综述p27与皮肤黑素瘤、皮肤 鳞状细胞癌、Kaposi肉瘤、角化棘皮瘤等多种皮肤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70在皮肤癌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特点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SABC),用特异性热休克蛋白 70单抗、 p53蛋白单抗、 PCNA单抗检测热休克蛋白 70、 PCNA、 p53蛋白在皮肤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热休克蛋白 70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癌细胞核内有异常增高表达,其中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阳性与阴性标本的 PC10指数差异有显著性,而 p53蛋白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鳞状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 70表达在Ⅰ~Ⅱ 和Ⅳ级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热休克蛋白 70在皮肤癌中存在异常增高的核表达,并与细胞的增殖程度和病理分级有关,提示其可能参与肿瘤生长,其在皮肤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和与临床预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应激诱导的早衰(SIPS)后细胞周期调控的变化。探讨p53相关的生长停滞、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在UVB诱导的SIPS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对UVB诱导发生SIPS的HSF,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衰老信号通路中p53,p21,p1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芯片检测与p53相关的生长停滞(p53,p21,p16,p19)、凋亡(bax,bcl-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对UVB诱导的SIPS模型进行细胞周期检测发现,大部分细胞发生了G1期阻滞;衰老通路中p53,p21和p16的表达都明显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芯片检测发现,与生长停滞相关的抑癌基因p53,p21,p16,p19的表达均上调;p53下游的凋亡相关基因中的抑凋亡基因bcl-2表达稍上调,而凋亡基因bax表达下调。结论G1期阻滞和衰老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增加进一步印证了UVB诱导HSF发生的SIPS。p5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提示UVB诱导的SIPS可能具有与p53相关的抗凋亡作用,但其中p53信号通路所起的作用还需更进一步的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18.
p53是一肿廇抑制基因、编码一核蛋白参与细胞生长的控制,p53基因突变可产生一稳定蛋白,聚集于细胞核中,可用免疫组比方法检出。已往研究表明,多种恶性肿瘤包括纤维细胞和纤维组织细胞起源的肿瘤和少数良性病变中有p53的过度表达,突变型p53与多种不同器官的细胞癌变有关。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低度恶性肿瘤,可能起源于纤维组织细胞,具有侵袭生长和高度复发特性。而皮肤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癌蛋白PTEN和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BCC和30例正常人皮肤中PTEN、Survivi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20例BCC标本中,PTEN表达下调(P<0.05),Survivin表达增高(P<0.001)。PTEN和Survivin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TEN异常低表达和Survivin异常高表达可能与B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反义p53寡核苷酸(ODN)对阿霉素诱导的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脂质体和0.5mg/L反义p53 ODN转染角质形成细胞后对2mg/L阿霉素抑制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方法 测定p53 mRNA水平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阿霉素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皮肤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