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护理预防产妇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产后康复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康复水平更好(P <0.05);研究组的VA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好(P <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 <0.05)。结论:产后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瑞荣 《双足与保健》2017,(10):101-101
目的探讨预防危重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ICU接受治疗的76例病情危重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ICU常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护理满意度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通过对病情危重患者积极行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住的产妇共计8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护理组实施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的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预防性的护理后,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降低,两组双下肢静脉血栓病例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无静脉血栓病例比较,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讨论: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有效的预防可以大大降低产妇的并发症与死亡率,护理组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下肢按摩,增加轻微活动,注意保暖,抬高下肢,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等措施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对促进产妇的健康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建议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疾患之一,多发生于年老体弱、慢性心肺患者、糖尿病、外科骨折等长期卧床者。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血液变凝状态是引起DVT的三大主要病因。DVT形成后者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愈后和生活质量,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导致死。除治疗外,护理液很重要。我院从2002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住120例DVT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剖宫产术者2856例,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合理安排饮食,采取头低足高位。结果 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健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56-157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8例产后深静脉形成患者,针对发病因素给予抗凝,溶栓,祛聚等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过临床护理,所有临床体征完全消失,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需要有效地临床治疗,而且还需要加强孕产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也是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得当,可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以并发肺栓塞而致死,严重影响患者的愈后和生活质量。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的方法,对骨折或肿瘤造成的髋关节破坏进行修复,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重建一个接近正常功能的关节,是近30年来矫形外科学中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其并发症的防护已倍受关注,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及其继发的肺功能栓塞(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10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14d,术后早期主动、被动活动肢体,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全面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必须采取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以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70%[1],当患者突然活动或用力过度时,可导致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人肺动脉而发生致命的肺血栓栓塞(PTE).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我科行髋关节置换术85例,术后并发DVT9例,发生率为9.4%.我们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70%,当患者突然活动或用力过度时。可导致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人肺动脉而发生致命的肺血栓栓塞(PTE)。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我科行髋关节置换术85例,术后并发DVT9例,发生率为9.4%。我们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是妇科盆腔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多部位发生,肺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引起肺栓塞及下肢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妇科腹部术后DVT发生率近年来明显增高,其发生率为7.0~45.0%。据报道,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发生率达12~33%,我科通过对10例妇科手术后合并DVT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病因治疗与护理,预防措施是防止DVT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鼓励早期活动,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操作规程,恢复期加强康复锻炼。结论对剖宫产者合理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柃形成(DVT)的预防及相应护婵措施。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15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为2.61%,经系统治疗后,无一例转手术治疗或病情恶化,疗效满意。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苦,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预防,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对23例发生DVT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和预防可及时发现DVT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并发DVT,采取积极的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DVT,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卧床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以及护理方式。方法选2015年4月—2017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护理后,非常满意的患者一共有13例,满意的患者一共有7例,不满意患者有0例,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0%。结论卧床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相应的预防以及护理以后,患者各项症状均有所改善,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对我科从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98例非手术患者从一般处理饮食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71%好转率为20%。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静脉血栓的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堵塞深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可直接影响患肢功能恢复及手术效果,严重时出现肺动脉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术前术后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是防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因为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对19例股骨骨折术后病人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无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2004年到2007年,对1060例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有预防性护理措施,其中6例发生下肢DVT,6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确诊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年龄28~37岁,术后均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均为单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患肢疼痛并肿胀3例,另3例仅有患肢胀痛,下床活动时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