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净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20-221
腋臭是由于腋窝部大汗腺排泄的汗液受到皮肤表面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而引起,并因其特殊的臭味而令人生厌。2002年4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78例,效果满意,经随访0.5~1年,切口  相似文献   

2.
腋臭,医学上称之为局限性臭汗症,主要因腋下大汗腺排泌物受到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出现异味.目前认为手术去除腋窝大汗腺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1].常用手术方法有四种:腋窝梭形皮肤切除缝合术;腋窝皮下搔刮术;腋窝皮瓣修剪术;腋窝皱襞多切口皮下修剪术[2].三年内我们应用腋窝皱襞平行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38例,经过临床观察与随访,疗效确切,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在直视下去除局部大汗腺,保留腋下腋毛区皮肤,愈合后局部瘢痕小,外观无明显影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此术式具有瘢痕小、治疗彻底的优点,但也存在血肿与积液、皮瓣或皮片坏死等并发症。我科应用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256例,通过门诊专科护士实施护理干预,术前宣教到位,术后严密观察伤口,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56-157
我院外科于2006年1月~2007年8月采用微创小切口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腋窝皱襞小切口皮下剥离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2年9月至今对144例腋臭患者实施了腋窝皱襞小切口皮下剥离的手术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腋臭,还能有效地避免产生瘢痕,从而不影响上肢功能。笔者对此144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观察腋窝皱襞小切口皮下剥离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愈率为93.8%,明显高于显效率+无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腋窝皱襞小切口皮下剥离治疗腋臭能够彻底破坏导管及大汗腺,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瘢痕轻微,有效地避免术后复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腋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尤以青年女性患者居多,表现为腋窝部散发出来的特殊臭味。乃因患者腋部皮肤中的大汗腺病理性异常分泌,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因表皮细菌作用后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所致[1]。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4月采用小切口腋毛区皮瓣修剪术治疗腋臭82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应用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打包加压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以来,应用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打包加压法治疗腋臭130例,术中用剪刀修剪腋毛区真皮深部汗腺导管和腺体,打包加压包扎。结果腋臭去除,切口Ⅰ期愈合,疤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打包加压法治疗腋臭不留疤痕,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腋臭一般认为是由于患者腋下皮肤中的大汗腺异常分泌.分泌物在表皮细菌作用后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发出的特殊气味,故治疗中需将大汗腺破坏才能达到目的。我院于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采用腋皱皮纹线切口直视下腋毛区皮瓣修剪、搔刮去除大汗腺,厚中厚皮瓣原位覆盖法治疗腋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临床病理角度比较小切口术式和腔镜术式对腋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双侧腋臭患者30例,按术式分为小切口组和腔镜组,用2种不同术式切取组织送病理行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通过观察巨大囊肿病液体蛋白(GCDFP)-15和CD31染色结果,对比2组的大汗腺清除率和真皮下血管网损伤严重率。结果腔镜组的大汗腺清除率和真皮下血管网损伤严重率分别高于和低于小切口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腋下大汗腺精准切除术能更有效地清除大汗腺、保护真皮下血管网,对患者损伤小且美观。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应用直视下剪除大汗腺法治疗腋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腋臭患者85例,男20例,女65例,年龄14~38岁.……  相似文献   

11.
腋臭属局限性臭汗症,目前认为与腋下大汗腺排泄的汗液有关。作者于2004—2009年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腋臭9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腋臭的技术要点。方法从2006年至2010年应用微创治疗腋臭128例,随访6~12个月。结果 129例中,117例患者获满意疗效,5例出现表皮浮动,2例发生单侧血肿,1例双侧皮片坏死,4例单侧气味残留。结论微创治疗腋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微创术治疗腋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腋臭是大汗腺和小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对健康无影响,但因气味难闻而影响社交活动。目前,临床上常用微创搔刮术进行治疗,既可解除难闻气味,又可保持腋窝外型美观[1]。我科2008年5月-2009年11月采用微创术小切口行皮下修剪加局部搔刮治疗腋臭患者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应用经小切口皮下大汗腺修剪术对患有腋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腋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切口汗腺修剪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小切口皮下大汗腺修剪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腋臭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后病情再次复发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小切口皮下大汗腺修剪术对患有腋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经腋皱襞平行多切口,剪除腋窝内毛囊和大汗腺治疗腋臭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0~44岁。腋臭均为双侧。有家族史19例。未经任何治疗19例,激光治疗效果不佳5例,药物注射治疗无效3例,切除术后复发3例。1.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2003年8月至2004年11月,在微创腋臭清除术的基础上,借鉴C形皮瓣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改进的微创小切口腋臭清除术治疗腋臭30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手术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腋皱襞切口超薄皮瓣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腋皱襞切口修剪法治疗65例腋臭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2例治愈,3例有轻度气味残留,有效率达100%;2例出现皮瓣下血肿,经引流加压后好转;6例出现单侧淤青,1~2周后吸收,所有切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结论腋皱襞切口超薄皮瓣修剪法根治腋臭疗效确切,瘢痕不明显,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孔引流在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中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研究组为选择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及微孔引流治疗患者,共51例;对照组为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及胶片引流治疗患者,共58例,术后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研究组切口哆开及表皮坏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术及微孔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效果可靠,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总结了腋窝平行两个小切口皮下剥离大汗腺剪除手术根治腋臭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98例门诊患者施行腋窝平行两个小切口皮瓣剥离大汗腺剪除术根治腋臭。所有患者均采用术前详细讲解有关手术问题,并进行预防性心理疏导术,术中改善患者体位,并采用加厚的棉垫及绷带加压包扎敷料固定,术后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并在患者拆线后进行康复指导。结果:97例一次性治愈;1例并发皮下血肿,伤口对症处理后正常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所有患者均自觉术后无异味,双上肢活动自如,达到满意疗效。结论:正确换药观察和护理工作要点,密切关系到腋臭手术治疗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正>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过度分泌,其排出的汗液被皮面附存的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形成臭味,常影响患者的情绪和人际交往[1]。自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对96例腋臭患者采用顺腋皱襞平行切口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