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小儿有泌尿外科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Ⅰ组,n=25)和氯胺酮组(Ⅱ组,n=25),Ⅰ组应用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全麻,Ⅱ组应用氯胺酮全麻.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手术毕记录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结果:诱导后和术中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有着显著的差异.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苏醒时间也短于Ⅱ组(P<0.01).结论: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应用在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在诱导时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验证其麻醉有效性及安令性。同期与传统阴茎根部注射局麻药效果比较,是否更具有优越性。方法 4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儿童,随机分为芬太尼异丙酚组(Ⅰ组n=20)和阴茎根部阻滞组(Ⅱ组n=20),Ⅰ组静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3mg/kg,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开始包皮环切手术,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7~10mg/kg.h维持麻醉,根据患儿的麻醉深度作调整。Ⅱ组用1.2%利多卡因20ml在阴茎根部作神经阻滞。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的SBP、DBP、HR、SpO2的变化以及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组麻醉效果良好,两组Ⅰ级率相比较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但诱导后SBP、DBP、HR、SpO2降低。而Ⅱ组5例有疼痛现象,需用镇痛药或改麻醉方法,术中SBP、DBP升高,HR增快。结论 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手术,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苏醒迅速,优于阴茎根部神经阻滞。但诱导初期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输尿管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小儿输尿管检查手术,随机分为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KP组),舒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SP组)和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RP组)每组2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脉注射首量后分别静脉泵注异丙酚及镇痛药物。观察并记录围术期心率、血压、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异丙酚使用量、苏醒时间、术后镇静Ramsay评分、躁动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等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儿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KP组相比,SP组和RP组的心率、血压、呼吸下降明显(P<0.05)。术后苏醒时间KP组明显延长(P<0.05),RP组术后镇静Ramsay评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和躁动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均能安全用于小儿输尿管镜检查术,但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苏醒期平稳舒适,更适合于小儿日间手术麻醉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不同配比恒速静脉注射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以3种不同配比的氯胺酮和异丙酚进行恒速静脉注射维持麻醉:Ⅰ组氯胺酮37.5μg.kg-1.min-1和异丙酚25μg.kg-1.min-1;Ⅱ组氯胺酮37.5μg.kg-1.min-1和异丙酚37.5μg.kg-1.min-1;Ⅲ组氯胺酮37.5μg.kg-.min-1和异丙酚50μg.kg-.min-1,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以、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找出最佳的配比组合。结果Ⅰ组各时间点MAP、HR同术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HR和MAP较稳定,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RR和SpO2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Ⅰ组较Ⅱ、Ⅲ组长,Ⅲ组并发症、术中追加药物次数最少(均P〈0.05)。结论静脉注射维持麻醉时氯胺酮37.5μg.kg-1.min-1和异丙酚50μg.kg-1.min-1为最佳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3—8岁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KP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情况并记录,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K组与KP组比:MAP、HR明显升高,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局麻药用量增加,苏醒时间延长,术中及术后躁动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多。结论氟胺酮复合异丙酚加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外科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 例患儿分成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组(SKF 组,n = 30 ) 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组(KM组,n = 30) ;记录手术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观察两组氯胺酮用量、清醒时间、精神症状和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切皮时SKF组的BP、HR,明显低于KM 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KF 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KM 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效果优于KM 组.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是一种短作用时间麻醉药,起效快,血浆清除率高,苏醒快且功能恢复完善,术后呕吐发生率低的特点,适合小儿手术麻醉选择。本文就异丙酚、氯胺酮与地西泮、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作以比较。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小儿患者60例,A SAⅠ~Ⅱ组,年龄10月龄~11岁。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Ⅰ组异丙酚、氯胺酮组,Ⅱ组地西泮、氯胺酮组。1.2方法两组患儿术前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2 m g/kg,阿托品0.015 m g/kg,不合作患儿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5 m g/kg,合作者开放静脉,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 m g/kg、氯胺酮2 m g/kg,Ⅱ组静脉注射地西泮0.2 m g/kg、氯胺酮2 m g/kg。手术开始后,用微泵静脉输注:Ⅰ组为异丙酚4~6 m g/(kg·h),氯胺酮2~3m g/(kg·h);Ⅱ组为地西泮0.2~0.3 m g/(kg·h),氯胺酮2~3 m g/(kg·h),并根据麻醉深浅调节速度,手术结束前10 m in停止注药。1.3观察项目连续观测无创血压(N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清醒时间、术后24 h恶心、呕吐率。1.4统计学处理所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镇静麻醉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尿道下裂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麻醉组(KA组,n=20)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组(EP组,n=20),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氯胺酮的用量.观察两组术前,切皮时,苏醒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意识恢复,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较长的复杂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两组相比较,EP组氯胺酮用量少,异丙酚用量合适,呼吸循环稳定,术后清醒快,镇痛效果好.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手术时间较长的复杂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安全,临床效果满意,优于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修补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点。方法:选择择期行斜疝修补手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实验组)采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Ⅱ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加地西泮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呼吸相关参数,同时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氯胺酮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Ⅰ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Ⅱ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少于Ⅱ组。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斜疝修补手术比氯胺酮加地西泮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Ⅲ级标准、年龄1~5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组)氯胺酮5~8 mg/kg肌肉注射,异丙酚2 mg/kg静脉诱导,术中持续泵注异丙酚1~2 mg/(kg.h)及瑞芬太尼0.03~0.08μg/(kg.min),异物取出后停止给药。γ-羟基丁酸钠复合氯胺酮组(γk组)氯胺酮5~8 mg/kg肌肉注射,静脉注射γ-羟丁酸钠60~80 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滴注氯胺酮1.5 mg/kg至麻醉满意,并根据手术需要分次追加氯胺酮1 mg/kg。记录麻醉前、诱导、下镜、探查、取出、术毕各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动脉血氧饱和度。观察两组苏醒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或屏气、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RP组诱导、下镜、探查、取出时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较麻醉前均有下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与γK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起效迅速,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支气管痉挛和术后舌后坠的发生较对照组少,苏醒时间短,而且苏醒效果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麻醉患儿苏醒时间短和苏醒质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三种麻醉方式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亚  夏乐强  王瑛 《华西医学》2010,(6):1111-1113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及单纯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应用。方法将2008年5月2009年8月收治的9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分为3组:Ⅰ组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为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组,Ⅲ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每组30例,观察3组麻醉效果。结果Ⅰ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变化不明显,Ⅱ组和Ⅲ组患儿术中和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较术前升高(P〈0.05),呼吸频率明显低于术前;Ⅲ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延长,Ⅰ组和Ⅱ组患儿苏醒期并发症低于Ⅲ组,其中Ⅲ组患儿术后躁动与哭闹多见。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患儿易于接受,麻醉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苏醒快,清醒质量高,苏醒期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2.
郭纪东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92-1193
氯胺酮目前仍是小儿包皮环切术麻醉常用药,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但氯胺酮常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且术后苏醒慢、呕吐明显、有精神症状,需不断追加用药,故应用氯胺酮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以增强其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本科将咪唑安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印例呼吸道异物患儿.分为羟丁酸钠(γ-OH)对照组(对照组,n=30),静注γ-OH、氯胺酮复合麻醉,瑞芬太尼观察组(观察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患儿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在麻醉后各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患儿的血压、心率较对照组平稳.且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γ-OH、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更确切、平稳,苏醒快且苏醒质量好。  相似文献   

14.
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中不同配伍氯胺酮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A SAⅠ-Ⅱ级的小儿手术50例。随机双盲分为Ⅰ组氯胺酮+丙泊酚、Ⅱ组氯胺酮+咪唑安定,每组25例。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基本相似(P〉0.05),氯胺酮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苏醒明显快于Ⅱ组(P〈0.05),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均明显低于Ⅱ组,两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不仅增强麻醉效果,而且可以减轻或消除两者循环和精神方面的不良作用,优于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上肢手术患儿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2组各30例。A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全身麻醉,比较2组麻醉前、切皮前、术中最大刺激时、缝皮时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手术时间及麻醉后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结果 A组各时间点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切皮前平均动脉压增高、心率增快、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术中最大刺激时平均动脉压增高、心率增快,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较B组短,恶心呕吐、躁动不安发生率较B组低(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安全性高,术中患儿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苏醒快,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王敬秋  吕清香 《临床医学》2010,30(11):84-86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手术患儿使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疝气手术患儿48例,年龄4~12岁,按年龄和麻醉药物分为四组,每组12例:IPK组4~7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IPR组4~7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K组8~12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R组8~12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IPK组和ⅡPK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异丙酚6 mg/(kg.h)及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维持麻醉。IPR组和ⅡPR组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注射异丙酚6 mg/(kg.min)和雷米芬太尼0.1μg/(kg.min),雷米芬太尼每2分钟增加0.025μg/(kg.min),直至0.2μg/(kg.min)。于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冲洗眼球时,手术开始后即刻、手术开始后15 min和出手术室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CSI)。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总镇静时间,计算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四组SBP、DBP、HR、RR和CSI均降低(P0.05);与IPK组和ⅡPK组比较,IPR组和ⅡPR组RR和CSI降低,术中体动和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麻醉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与IPR组比较,ⅡPR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ⅡPK组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小于IPK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患儿麻醉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而不同年龄患儿雷米芬太尼用量不同。  相似文献   

17.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小于6岁的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和对照组(氯胺酮麻醉)各38例,观察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与自身麻醉前及观察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1).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效果满意,呼吸循环较稳定,术后清醒快,清醒质量好,是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安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沈苓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29-2830
目的:探讨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在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辅助骶管阻滞麻醉组[观察组(A)]和氯胺酮麻醉组[对照组(B)]。A组用0.2%罗哌卡因1 mg/kg骶管阻滞,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B组以肌内注射氯胺酮4 mg/kg,同时给以0.04~0.06 mg/kg咪达唑仑,根据睡眠深度及应激反应追加氯胺酮。结果:B组在术中探查时HR、RR明显优于A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异丙酚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是一种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镇痛的安全实用麻醉。  相似文献   

19.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探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氯胺酮+γ-羟丁酸钠静脉麻酸”和“氯胺酮+异丙酚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应用的优缺点。结果:γ-羟丁酸钠组患儿术中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较小,屏气、窒息发生率较低。结论:在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中γ-羟丁酸钠组的麻醉效果要优于异丙酚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消化内镜中的疗效.方法 将460例进行消化内镜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0例和对照组230例.观察组用异丙酚+氯诺昔康+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异丙酚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观察2组患者检查前(T0)、内镜到达检查终点时(T1)、内镜退出患者时(T2)、患者苏醒时(T3)4个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结果 在T1,T2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T0、T3时间点,治疗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氯诺昔康+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行无痛消化道内镜检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