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广藿香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晓玲  冯毅凡  罗集鹏 《中药材》2004,27(12):903-908
目的:建立广藿香挥发油的特征指纹图谱,用于广藿香的品质控制及产地鉴别.方法:采用GC法对高要、石牌、吴川、遂溪、雷州及海南万年产广藿香挥发油进行GC图谱的比较分析.结果:以11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GC分析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广藿香的主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异;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其各组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结论:以11个共有峰作为广藿香挥发油特有的指纹图谱,以广藿香酮与广藿香醇的峰面积比值作为鉴别不同产地的广藿香的指标参数,建立了可用于广藿香道地性鉴别及品质评价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标准.  相似文献   

2.
广藿香指纹图谱解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汤丹  李薇  许毅  吴奕琳  吴秋云 《中药材》2004,27(7):534-536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解析中药广藿香指纹图谱的可行性.方法:运用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方法对文献中广藿香GC-MS指纹图谱进行解析.结果:建立了广藿香GC-MS指纹图谱解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训练优化的BP网络对不同产地广藿香的识别,证明其有较好的识别功能.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可用于广藿香GC-MS指纹图谱解析.  相似文献   

3.
HPLC建立广藿香指纹图谱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月纯  魏刚 《中成药》2005,27(12):1370-1372
目的:建立广藿香的HPLC分析色谱条件,初步拟定指纹特征图谱指标成分群,为广藿香药材内在质量评价积累数据.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10批广藿香的甲醇提取物.色谱柱:Hypersil ODS;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分析时间为60min.结果:共标示出26个共有峰;以此26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HPLC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广藿香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相似文献   

4.
广藿香HPL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广藿香HPLC特征鉴别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C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的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分析时间50min,流速:1mLm/in。结果对10批次药材进行比较分析,标示出广藿香药材指纹图谱中共有峰15个,并分为两个区,其中第二区具有较强的特征性,为主要特征区;不同产地广藿香具有相似的高效液相指纹色谱峰貌。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为广藿香的指纹图谱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广藿香饮片快速鉴别方法,建立专属性特征性强的广藿香饮片气味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广藿香饮片及黑龙江、四川和湖南3个产地的藿香饮片样品进行气味分析,根据获取的气味色谱信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及Arochembase数...  相似文献   

6.
Huang MT  Luo JP 《中药材》2011,34(10):1521-1524
目的:建立广藿香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对四个主要产地的广藿香指纹图谱进行比较,为广藿香药材内在质量评价积累数据。方法:色谱柱:ODS色谱柱Diamonsil(R)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流速:1.0mL/min。结果:四个不同产地的广藿香指纹图谱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广州黄村和肇庆高要的药材相似度大于0.9,而这两地与湛江吴川和海南万宁比较差异较大。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广藿香药材道地性、真伪鉴别及品质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魏刚 《中成药》2007,29(3):322-325
目的:建立广藿香挥发油指纹特征图谱在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方法,为中药GC-MS特征指纹图谱的实际应用提供一种可行模式。方法:利用广藿香挥发油11个特征指标成分(β-广藿香烯、β-榄香烯、顺式-石竹烯、反式-石竹烯、刺蕊草烯、α-愈创木烯、α-广藿香烯、δ-愈创木烯、未鉴定A、广藿香醇、广藿香酮)初步建立了石牌、高要、海南藿香3种“数字化”共有模式,用之与1992~2002国内主要研究单位报道的24个广藿香样品进行相似度比对。结果:24个文献样品中21个的相似度比对结果与原产地相符(或能准确判断)。3个不相符的品种结果初步提示高要茎油与石牌藿香高度相似,雷州产藿香因土壤与栽培方法等不同可能产生变异。结论:本实验所建3种商品广藿香的“数字化”共有模式可用于广藿香商品的品种鉴定;利用挥发油特征指标成分群建立中药GC-MS特征指纹图谱,通过大样本分析,将图谱特征转化成数据信息,建立样品的数据信息共有模式,使在不同仪器、色谱柱、色谱条件下的分析结果可以相互比对,将极大提高指纹图谱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越南和中国两地产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中国和越南两个产地的广藿香挥发油成分,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运用相似度软件对比分析GC-MS指纹图谱的异同.结果 越南产广藿香挥发油总量高于中国产广藿香;经过对两国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其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低,成分含量相差较大.结论 越南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高于中国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两地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在组分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广藿香不同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广藿香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对广藿香及其茎、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为广藿香药材内在质量评价积累数据。方法:色谱柱:Hypersil ODS;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广藿香及其茎、叶均具有16个指纹特征峰,但茎、叶指纹特征峰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叶所含特征峰组分含量高于茎。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广藿香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广藿香油中广藿香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Pack C18色谱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60:40,V/V);检测波长:310 nm;流速:1 mL·min-1;柱温:35℃.结果广藿香酮在0.25~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16%,RSD=1.49%(n=6);10批样品中广藿香酮含量在3.54~40.19 mg·g-1范围内.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广藿香油含量的测定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1.
鱼腥草中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鱼腥草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TRACE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结果:对12个产地的鱼腥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鱼腥草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气相色谱指纹图可用于鱼腥草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测试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C-MS法对广西道地产区的14批次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样品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指纹图谱检测出14个共有特征峰,特征峰峰面积之和占总峰面积的95%以上,14批次样品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建立的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GC-MS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3%。结论:14批次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的指纹图谱中各成分均得到了较好分离,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且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飞扬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飞扬草药材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以槲皮素、没食子酸及杨梅苷为对照物,Platisil 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柱温25℃,洗脱时间为60 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检测了广东不同来源的12批飞扬草药材,确定9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各产地飞扬草药材相似度均>0.90.结论:飞扬草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飞扬草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于敬  齐悦  罗刚  段宏泉  周晶 《中药材》2012,(5):796-799
目的:优化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在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油之前进行酶解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酶的用量、酶解时间、温度以及pH对广藿香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最佳工艺。采用气-质联用(GC-MS)测定广藿香挥发油的组成以及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MTT法测定广藿香油对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酶辅助提取广藿香油的最佳条件是:酶用量为生药重量的1%,在pH 4.5,45℃条件下酶解1 h;药典法、酶解法提取的总挥发油的提取率分别为2.2220、3.1360 mg/g;两种方法提取的广藿香油抑制He-la增殖细胞活性的IC50分别为:12.2±0.46、0.36±0.03μg/mL。结论:酶解法可提高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率,该法提取的广藿香油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活性强于药典法提取的广藿香油。  相似文献   

15.
苍术油等促进黄芩苷透皮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茂福  沈琦  张彤  徐月红 《中药材》2008,31(11):1721-1724
目的:研究苍术油、广藿香油及当归精油对黄芩苷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Valia-Chien扩散池,以生理盐水为接受液,不同浓度的苍术油、广藿香油及当归精油为促进剂进行大鼠离体皮肤的体外渗透实验。结果:3种挥发油对黄芩苷均有一定的促进渗透作用,其中苍术油促渗效果最佳。结论:苍术油是黄芩苷的有效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修订和完善广藿香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为合理控制广藿香药材和饮片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收集23批广藿香药材和32批饮片代表性样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广藿香项下标准修订叶片粉末的显微鉴别方法;简化薄层色谱鉴别前处理方法,建立以广藿香对照药材和百秋李醇对照品为对照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改进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制备方法,修订药材指标性成分限度;新增广藿香饮片标准检查、浸出物和含量测定项。结果 建议显微鉴别中腺鳞头部细胞描述为“细胞壁多破裂而呈裂隙状”;薄层色谱方法中用石油醚超声提取、乙酸乙酯复溶代替原标准中提取挥发油的前处理方式,以5%茴香醛浓硫酸溶液为显色剂,所有样品与广藿香对照药材和百秋李醇对照品在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改进后方法前处理简单、展开效果好、斑点清晰;建议适当提高药材醇溶性浸出物限度,用乙醇作溶剂时不低于4.0%;采用无水乙醇替换毒性较大的三氯甲烷作为含量测定提取溶剂,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23批广藿香药材百秋李醇质量分数和平均值分别为0.34%~0.92%、0.58%,建议药材标准中提高百秋李醇质量分数限度为0.22%;新增饮片检查项目,其中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11.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新增饮片浸出物项目,限度同药材标准;新增饮片含量测定项,32批饮片中百秋李醇质量分数和平均值分别为0.12%~0.46%、0.29%,建议饮片中百秋李醇质量分数不低于0.2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可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新增项目和制订的标准限度合理,可用于广藿香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几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模糊物元模型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运用。方法:研究氮酮、薄荷醇、樟脑、油酸、丁香油、荆芥油、藿香油促透剂对模型药物扑热息痛在离体兔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丁香和2%樟脑对扑热息痛的促透效果最好,1%氮酮、2%荆芥、2%薄荷醇、2%油酸次之,2%广藿香最差。结论: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四川藏羌地区五加属主要资源种类的HPLC指纹图谱,为鉴别其种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方法,以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柱温30℃,以甲醇-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建立四川藏羌地区五加属药材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的计算.结果:建立的方法重现性较好,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了12个共有特征峰.应用DPSv3.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HPLC数量化特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组间距离法,欧氏距离),聚类分析结果为S1与S2,S3红毛五加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成分最为接近;其次是S5(糙叶藤五加茎皮);再其次分别是S4(蜀五加茎皮)、S8(香加皮药材)、S6(刺五加药材)和S7(五加皮药材).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对四川藏羌地区五加属主要资源种类的鉴别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广藿香中的广藿香油在沸水后下煎药法中煎出的量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GC),色谱柱为DB一225(0.25mm×30m,0.25μm),程序升温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氮气气压为5kPa,氢气压力为6.5kPa,空气压力5kPa;进样口温度为280℃。检测器温度为280℃。结果:广藿香油的回归方程为:y=8050.30x-251.09,r=0.9994;线性范围为0.50~2.50μL。结论:广藿香在沸水后下煎药法中,其广藿香油在汤药中的含量在0rain达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