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事件、防御方式与紧张型头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Headache,TTH)住院患者的生活事件、防御方式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将35例诊断为TTH的住院军人作为患者组,以35名正常军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生活事件量表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及防御方式进行评定,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TH患者所经历的正性生活事件分值为5.73±7.16,对照组为14.66±9.98,二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前者低于后者;TTH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为23.29±18.52,对照组为7.09±6.1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者高于后者;两组间生活事件总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防御方式上,TTH组的不成熟防御分值为4.73±0.86,对照组为3.67±0.88,前者高于后者(P<0.05);TTH组中间型防御分值为4.74±0.71,对照组为4.46±0.68,前者高于后者(P<0.01);TTH组成熟防御方式分值为4.66±0.89,低于对照组5.56±0.93(P<0.05);两组在掩饰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成熟防御机制与正性生活事件之间、成熟防御机制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TTH住院军人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及对这些生活事件所采取的不适当心理防御机制在TTH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生活事件和防御方式。方法分别对58例FD患者及4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评定。结果FD患者所经历的正性生活事件分值为5.98±7.10,对照组为13.88±9.9(P<0.05);FD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为24.06±18.87,对照组为7.12±6.21(P<0.01);FD组生活事件总值为29.96±19.85,对照组为21.66±12.31(P<0.05)。在防御方式上.FD组的不成熟防御分值为4.77±0.86,对照组为3.68±0.89(P<0.01);FD组中间型防御分值为4.76±0.72,对照组为4.47±0.68(P<0.O5);FD组成熟防御方式分值为4.63±0.88,对照组为5.53±0.90(P<0.01)。结论FD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增多,并且更多采用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这可能是FD的重要心理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军人失眠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与人格特征和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某三级甲等部队医院心理科收治的48例失眠症官兵(研究组)和随机抽取某部5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①军人失眠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P<0.05或0.01),最常用采用的6种心理防御因子是:抱怨、回避、退缩、躯体化、幻想、消耗倾向;②军人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多为内向、神经质个性,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或0.01).③研究组所遭遇生活事件总数、负性生活事件及正性生活事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以负性生活事件为主;防御机制同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军人失眠症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在应对应激事件时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防御方式问卷(D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以及45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查,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严重度、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分别为(2.21±0.717)分,(2.12±0.633)分,(29.62±4.254)分,(27.24±1.154)分,(4.57±0.668)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8±0.599)分,(1.67±0.546)分,(27.24±4.453)分,(22.38±3.962)分,(3.91±0.773)分],而社会支持利用度[(6.74±3.269)分]低于对照组[(8.76±3.00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负性生活事件总值高、不成熟防御机制多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低会增加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的危险性(OR值分别为7.51,4.21,1.94,P<0.01).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不成熟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与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防御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s questionnaire,DSQ)对60例门诊及住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及60名正常人进行人格评定及防御方式评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的(得分)结果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躯体形式障碍组在猎奇性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躯体形式障碍组在躲避伤害性维度上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在奖赏依赖性维度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在不成熟防御方式的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成熟防御方式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维人格特征中的躲避伤害性与成熟防御机制呈负相关(r=-0.612),奖赏依赖性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r=0.350).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具有猎奇性、躲避伤害性以及依赖性等人格特征;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包括投射、抱怨、退缩、躯体化;人格特征与心理防御机制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父母养育方式及防御方式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及防御方式问卷对42例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36名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 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生活事件负性刺激量和总刺激量较高(t=4.0586.3.0685.P<0.01);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得分明显较低(t=4.3096,2.3851,4.1282.3.4315,P<0.05或0.01);父母多表现为低情感温暖与理解(P<0.05或0.01),高惩罚、严厉和高拒绝、否认(P<0.05或0.01);以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因子分高(t=2.9180.2.7319,P<0.01). 结论抑郁症的发病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父母不当的养育方式以及防御方式的不成熟和神经症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父母养育方式及防御方式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及防御方式问卷对42例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36名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 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生活事件负性刺激量和总刺激量较高(t=4.0586.3.0685.P<0.01);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得分明显较低(t=4.3096,2.3851,4.1282.3.4315,P<0.05或0.01);父母多表现为低情感温暖与理解(P<0.05或0.01),高惩罚、严厉和高拒绝、否认(P<0.05或0.01);以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因子分高(t=2.9180.2.7319,P<0.01). 结论抑郁症的发病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父母不当的养育方式以及防御方式的不成熟和神经症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防御机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及大学生防御方式的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医学院校大学生529名,用防御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成熟防御机制与父亲、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成正相关(r=0.192,P <0.01,r=0.168,P <0.01);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r=0.249,P <0.01,r=0.117,P <0.01),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r=-0.189,P <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可影响到孩子防御机制的形成,医学生防御方式以成熟型防御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防御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防御机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对两组样本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防御方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主观幸福感比较结果为在健康状况、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总体幸福感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两组防御方式比较结果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同正常对照相比在成熟防御机制因子、中间型防御机制和不成熟机制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使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退缩、躯体化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而正常对照组则更多的使用升华的成熟的防御机制,多数中间型防御机制的使用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但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反向形成、回避、假性利他、隔离、消耗倾向的防御机制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对照组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糖尿病患者有更多的负性情绪;糖尿病患者更多地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防御机制情况值得关注,需结合心理干预共同起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应激事件、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方式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1)抑郁症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42.12±32.12)分]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负性事件刺激量[(33.96±10.26)分]、家庭有关问题[(23.14±12.58)分],工作学习中问题[(16.58±3.20)分]因子分均明高于正常组(P<0.001);(2)抑郁症组家庭环境状况中亲密度[(5.83±2.32)分]、情感表达[(5.04±2.33)分]、矛盾性[(1.37±0.19)分]、独立性[(5.00±2.00)分]、成功性[(5.29±2.07)分]等与常模组对照因子分均明显较低(P<0.05或P<0.001);(3)抑郁症组不成熟型因子分[(4.99±0.91)分],中间型防御因子分[(5.05±2.31)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成熟型因子分[(3.89±1.99)分]明显较正常组低(P<0.01).结论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事件与抑郁症状发生有密切关系,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不良,心理防御方式存在明显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