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药品优惠差价收入,大体有4种核算形式:一种是主张将优惠差价纳入“其他收入”核算;第二种是在“药品进销差价”一级科目下,增设一个一级明细科目——“药品优惠差价”,并相应设置“药库药品优惠差价”和“药房药品优惠差价”两个二级明细科目来进行核算;第三种是在购  相似文献   

2.
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包括新旧总账科目、明细科目及其核算的内容的衔接和各科目期末余额的接转。1 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按规定,旧会计制度执行到1998年12月31日止,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认真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各医院应按照以下基本步骤和方法做好相应的工作:1.1 认真做好年终清理转账,按照原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1998年度年决算报表,进行年终结账1.2 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对“药库药品”按零售价进行重新计价。即在药库药品总额中加上进销差价1.3 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和计价  相似文献   

3.
医院采购的药品完成验收入库、出库、销售一整套程序后,药品的发票等结算凭证迟迟未到。对于这类情况如何核算,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未曾涉及到。笔者认为,对于此类业务较少的医院,平时可以不做记录,月末结算发票到支付药款时按零售价借记“药品——药库药品”科目,按进价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价贷记“药品进销差价”科目。为了与一般账务处理程序保持一致,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药品价格受市场调节的影响因素也日益增大,这必然引起药品总值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医院的当期收益的准确性。所以,需及时调整账目,正确进行核算。目前,在药品调价金额的账务处理上,大体有3种核算方式:一是只对药房药品的零售价格进行调增(或调减),调价金额包含到药品收入中,不单独体现在账目或报表上;二是根据调价通知单据,分别对药库药品所存应调药品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整,对两者的调价金额都直接计入药品收入;三是在药品进销差价的一级明细科目下增设一个二级明细科目“药品调价差价”来对药品调价金额进…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现行医院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尚有值得改进之处。 按《医院会计制度》122号科目规定 『以零售价核算药房药品的领入、发出和结存情况。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药房药品的结存数』。但在医会01表——资金平衡表中的药房药品金额却要按零售价减去药品进销差价等于批发价金额填报。当然,这样填报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核算医院制剂成本,降低消耗,笔者认为,应在加工材料一级会计科目下设置制剂材料和制剂生产两个二级科目,当购人或领用药品原材料时,借记在加工材料——制剂材料,贷记银行存款或药品库。在制剂生产下设置三级费用科目,用来核算在制剂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也就是生产成本。月末制剂药品完工入库时,借方记药品药库按零售价,贷方记药品进销差价按批零差价,并将在加工材料——制剂生产下三级费用科目及分摊的管理费全部贷出,月末三级费用科目无余额,倒挤出入库药品的差额为制剂生产成果。这样既可使生产耗费得到补偿,又可为制剂药品制定价格提供依据。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药品是医院流动资金的主体。现在,大部分医院是会计按药品批发价记药库帐,按零售价记药房帐,再按西药、中成药、中草药设置明细帐,实行金额控制。药库管理人员设明细帐,并按药品种类设卡片帐,以反映每一种药品的入库、出库情况。药房也设置明细帐,实行金额控制,但不按品种设立流  相似文献   

8.
刘荣 《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0):65-65
自1999年起,各公立医院执行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取消了“制剂收入”和“制剂支出”科目,改为“在加工材料”科目,避免了核算上虚增收支的现象…。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制剂核算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成果不直观。制剂生产完成入库按售价借记“药品”,按实际成本贷记“在加工材料”,其差额贷记“药品经销差价”,这就是说,制剂的利润是通过“药品进销差价”核算的。而“药品进销差价”包括中成药、中草药、西药和制剂药品,把制剂利润混入其中,如制剂出现报损,将挤占其他药品的差价,给核算带来困难。(2)科目设置简单。“在加工材料”科目核算包括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的委托加工,中药炮制、西药制剂。就西药制剂而言还包括很多内容:人员、公用经费支出,原料、材料、包装用品的购入、领用.包装用品的购入、领用,各项费用支出、亏损或盈利等都在同一科目核算。要在一个科目内说清这么多数据,达到一目了然,相当不易。(3)制剂材料实际库存无法反映。制剂材料有上期库存、本期购人、领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使用不完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还有每批生产的成品不一定一次全部调给药库,都要留有一定库存。“在加工材料”科目既要反映库存,更要核算制剂成本和利润,很难在账面上看到制剂的实际库存数。(4)制剂利润核算不明确。制剂有实际成本价,还有物价部门核定的理论成本价,这就出现了一种药品有进销差价还有利润,其差额留在“药品进销差价”造成差价率过高,留在“在加工材料”出现贷方余额,将利润与库存混为一谈,无法确认每月实现多少利润。  相似文献   

9.
医院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医院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只有正确理解会计科目所核算的经济内容,才能正确地运用科目,有效地发挥反映和监督的作用。我们仅就正确运用药品进销差价科目谈一谈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按照用途属于调整过渡类帐户。正确运用这个科目、“就能保证药房药品和药品进销差价固定的比率关系”。(摘自《医院会计制度》培训教材,以下同。) 我们认为会计工作是科学性和政策性的统一体,是由市  相似文献   

10.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反映药品购进价(成本价)与零售价的差额。借方登记售出药品实现的进销差价金额,或药品调出、下调、盘亏等减少的进销差价,贷方登记购入、盘盈药品增加的进销差价。月末余额反映库存药品尚未实现的进销差价。  相似文献   

11.
由卫生部计划财务司组织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医院会计》大专教材第93页规定:药品采购入库,按批发价计价;药品调入药房销售,按零售价计价;采购药品所得优惠差价——实际进价与批发价之间的差额,应作“其他收入”列帐。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在以批发价核算药库药品,零售价核算药房药品时,教材规定的药品优  相似文献   

12.
药品作为医院的主要存货,药品核算在医院会计核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药库药品按批发价核算,药房药品按售价核算,两者的差额列入“药品进销差价”帐户。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医院进药渠道单一,一般以批发价从医药站购进,基本上不存在优惠差价的问题。随着医院经营机制的改革,医院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积极拓宽进药渠道,降低  相似文献   

13.
医院采购的药品完成验收入库、出库、销售一整套程序后,药品的发票等结算凭证迟迟未到.对于这类情况如何核算,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未曾涉及到.笔者认为,对于此类业务较少的医院,平时可以不做记录,月末结算发票到支付药款时按零售价借记"药品--药库药品"科目,按进价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价贷记"药品进销差价"科目.为了与一般账务处理程序保持一致,到下月初用红字作相同的记账凭证,将上笔分录冲销.要想做好药品的核算和管理工作,首先应解决其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不妨增设"暂估药款"这个科目,以便核算药到而结算凭证未到的情况(对于其他材料的核算可以增设"暂估材料款"科目核算等).现举例说明"暂估药款"科目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医院会计制度》运行两年后 ,有不少单位“药品进销差价”科目的余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依此计算出的药品加成率大大高于规定的正常水平 ,甚至有些单位出现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的余额比药品的库存余额数额还大的现象。经分析 ,发现目前许多医院在药品核算中存在以下问题 :1.药品会计向会计室提供的药品消耗数额是药品的批发价而不是实付价医院的药品会计负责药房药品的日常核算 ,月末 ,药品会计应以药品购入时的银行实付价或按药品的综合加成率、综合价差率向会计室提供药品消耗数。而许多医院的药品会计在统计药品消耗时没有采…  相似文献   

15.
浅析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资产类科目会计核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药品与药品进销差价的变动 原会计制度对药品采用售价进行核算,其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在“药品进销差价”中核算,而新会计制度取消了进销差价科目,以顺应新医改提出的药品零差价销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药品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管理办法后,对加强药品的管理和核算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适应新的药品管理办法,在卫生部制定的医院会计科目中,设立了“药库药品”、“药房药品”和“药品进销差价”三个会计科  相似文献   

17.
《医院财务制度》第二十八条规定 :医院“月末按当月药品销售额和药品综合加成率 (或综合差价率 )计算药品销售成本” ,综合差价率的计算公式为 :药品综合差价率= (药品进销差价期初余额 本期药品进销差价贷方发生额 )÷ (药品期初余额 本期药品借方发生额 )×100%根据有关的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需要借记“药品”科目的会计事项有 (不包括药库药房间相互调拨 ) :1.外购 (或自制 )药品入库2.库存药品盘盈3.药品售价上调是否要把上述三项内容均计入“本期药品借方发生额”来计算药品综合差价率 ?下面作一分析。按照管理的基本要求 …  相似文献   

18.
新《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二稿(以下简称《二稿》)已经面世,预示新旧制度转换为期不远,按照通常规律,转换当在会计年度的交汇时点上.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新旧账药品的结转将是转换的难点.1问题的提出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是1998年制定,药品会计核算采用零售价核算法(简称“售价法”),具体规定是:(1)药品入库按售价,借记“药品——库房”科目;按进价,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售价和进价的差额,贷记“药品进销差价”科目.(2)药房从库房领取药品时,按售价,借记“药品——药房”科目,贷记“药品——库房”科目.  相似文献   

19.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药品核算作出了按进价核算的规定,并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在"零售价核算法"模式下,药品销售成本结转主要是按照药品销售额和综合差价率计算确定,而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药品按实际进价进行会计核算。针  相似文献   

20.
药品在医院物资消耗中占很大的比重,也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品名多、数量大、价格不一、经常变动、领用频繁等特点。医院对药品的核算要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并制定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会计应设置药品品种、数量、部门单价明细账,并与财务部门的有关账簿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搞好药品核算,要抓住采购、入库、库存、出库、领入和售出等环节,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药库、药房、临床科室之间进行明确的分工,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使核算更加严密,务求做到制度严格、手续完备、反映准确。以我院为例,药品按性质分为西药、中成药、中草药3类,药房也按分工的不同分为住院药房、门诊药房和中药房。住院病人在住院药房领取药品(西药),主要形式为记账;门诊病人在门诊药房领取药品(西药),主要形式为支付现金或使用医疗社保卡;中药房向住院、门诊病人提供中成药、中草药,记账、现金、医疗社保卡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