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肠癌肝转移瘤DSA表现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不同类型肝转移瘤DSA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 10 6例大肠癌肝转移瘤DSA表现 ,介入治疗方案选择和效果评价。结果  10 6例中 ,单结节和少结节转移灶 (病灶≤ 3个 ) 3 0例 ,占 2 8.3 % ;DSA造影表现以富血供为主 ,多发转移瘤 76例 ,占 71.7% ;DSA造影表现以乏血供为主单发富血供转移瘤行化疗栓塞 ,余经动脉药盒 (PCS)行规律化疗灌注 ,前者生存期较后者明显延长。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瘤以多发、乏血供的转移为主 ,介入治疗为肠癌肝转移瘤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大肠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报道不断增多 ,但多倾向于介入治疗的优越性及近期疗效的评价 ,而对远期疗效的报道很少。我们通过对我院 1 988年— 1 997年间 70例不能手术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介入治疗后进行随诊研究 ,总结临床疗效 ,探讨和评价其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 70例 ,男性 51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3 2岁~ 79岁 ,平均年龄 55.2岁。原发肿瘤结肠癌 3 4例、直肠癌 3 6例。 0 a~ 1 4a不等发现肝转移 ,其中 2 9例为原发癌切除术前或术中发现肝转移 ,最长为术前 1 a发现肝多发转移。 3例原发癌未能手术。 6…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肝转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肝转移是临床晚期的一种表现,如不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患者大多数于半年内死亡。随着肿瘤技术和肝胆外科的发展,治疗方法日渐增多。我们总结我院1992年1月-1999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38例,比较介入化疗并栓塞术和全身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DCC基因存在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DCC基因在大肠癌复发,转移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聚酶链反应一单链构我态性分析(PCR-SSCP)对136例大肠癌术后复发患和30例有肝多的大肠癌原发灶及肝转移灶进行了DCC基因存在状态的研究。结果:大肠癌DCC基因蛋白多数呈阴性表达,且与局部复发关系密切,局部复发DCC表达下降明显,肝转移多数发生DCC表达失活,DCC蛋白阴性92.9%(26/28)失支再手术的机会或虽勉强手术但不到1年内即复发,而DCC蛋白阳性71.4%(5/7)可再手术且术存活期较长,经SSCP分析,有肝转移的大肠癌原发灶DCC基因cDNA疗列变异率为40%(14/35),皆为DCC蛋白阴性的患,肝转移灶变异率为48.8%(17/35),结论:DCC基因失活可能是影响大肠预后的重要因素这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肝转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多数为多发转移,只有不到15%的患者具备外科手术切除适应证。若采用全身化疗,其中位生存期不到10个月。我们在1998年-2009年期间对42例贲门癌肝转移患者同时行贲门及肝脏肿瘤靶动脉栓塞化疗术,对于肝内转移灶控制欠佳的患者,结合微波消融术巩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成文 《现代肿瘤医学》2015,(12):1705-1707
目的:观察口服卡培他滨片联合介入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76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先行肝总动脉和腹腔干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提示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研究组3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卡培他滨片口服,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研究组RR率为50.00%,对照组RR率为26.32%(P<0.05)。研究组血流信号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12个月、24个月、4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6.84%、65.79%、34.21%,均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富血供与乏血供分为4个亚组,富血供患者疗效明显好于乏血供患者,富血供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乏血供患者(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P>0.05)。结论:介入治疗联合卡培他滨片口服可显著延长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实体瘤,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0%。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远位转移器官,初诊时约10%。25%已有同时性肝转移,此后20%-25%的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国内同时性肝转移为5.2%0-6.0%。肝转移是大肠癌常见死因,一半以上死于肝转移。但积极有效的外科治疗其5年生存率高达40%,其中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8.
王馨  吴炜新  吕霞  苏安  肖莉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8):1153-1155
目的:评价开普拓+希罗达方案(XELILI方案)介入及全身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50例,其中45例为根治术后FOLFOX4方案化疗后出现肝转移,5例为初治者。术前常规检查除外治疗禁忌症并CT扫描测量肝转移灶大小,予以开普拓+希罗达方案介入栓塞化疗序贯全身化疗,开普拓用量:180mg/m^2,碘化油10ml~20ml,希罗达2000mg/m^2,分两次口服,连服14天,休息7天,21天一周期。2周期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腹部CT,判断疗效及是否进一步介入治疗,若肝转移灶及原发灶CR,继续静脉点滴开普拓,口服希罗达化疗至6个周期;PR者经皮肝穿瘤内注射盐酸;PD者改含贝伐单抗方案化疗。结果:CR8例,PR25例,SD10例,PD7例,总有效率为66%(34/50),主要毒副反应为栓塞后综合征、急性胆碱能综合症及骨髓抑制,5例出现轻中度肝功能损害,4例迟发性腹泻。随访3年,疾病进展时间为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结论:开普拓+希罗达方案介入结合全身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是安全、有效的,但两者配合的标准方案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化疗并栓塞方法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期.方法治疗组38例采用介入法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E),对照组24例,采用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介入栓塞化疗(TAE)组CR+PR为84.2%(32/38),介入灌注化疗(TAI)组CR+PR为37.5%(9/24)两组比较P<0.01.介入栓塞化疗组38例中6,12,24个月生存期分别为94.7%、64.5%和41.7%而介入化疗灌注化疗组24例中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8.3%、31.8%和15.0%.结论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无论在疗效及生存期上栓塞肿瘤(TAE)明显优于灌注化疗(TA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DC-CIK治疗大肠癌伴肝转移的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将58例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化疗联合DC-CIK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介入栓塞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24例(82.8%)治疗后1~3天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区疼痛以及肝功能损伤,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在1~2周恢复.2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栓塞化疗联合DC-CIK治疗大肠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63例肝转移瘤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转移治疗 (TAITAE)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1995年 5月~ 1997年 5月收治的 63例肝转移瘤介入治疗患者。结果 :总有效率 (CR PR) 87.3%。 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0 %、71.4 %、33.3%。结论 :介入治疗是转移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生存期延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深对颈动脉体瘤DSA表现特点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按双盲法对12例动脉体瘤的DSA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DSA均能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见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颈内、外动脉移位;大部分瘤体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血供较丰富;6例患者瘤体包绕颈动脉者可见局部血管受侵。2例患者栓塞后造影见肿瘤染色范围缩小,且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结论 DSA是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的有效手段。术前栓塞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瘤芽在不同大肠癌病例的分布特征以及骨桥蛋白(OPN)等在原发癌灶和瘤芽的表达,以评价其可否作为简单易行的预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方法:将Dukes C期以上病例分成3组:A组为同时性肝转移组,B组为异时性肝转移组,C组为无肝转移组。HE染色后,重点观察位于大肠癌侵袭前沿的瘤芽的分布特征,并准确计数。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OPN、NF-κB在原发癌灶和瘤芽的表达。结果:瘤芽位于肿瘤侵袭前沿,是失去极性的去分化癌细胞,呈孤立或不规则小梁状分布。瘤芽程度和OPN在大肠癌原发癌灶的强阳性表达在A与C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OPN在瘤芽的阳性表达在A和C组以及B和C组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各组间NF-κB在原发癌灶、瘤芽的表达无显著差别。结论:瘤芽BD(+)、OPN在原发癌灶的强阳性表达均提示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可能性较大。如将瘤芽分布特征结合OPN在瘤芽的表达,则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可以考虑作为预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p53变异及蛋白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P53及其蛋白在大肠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P53基因外显子5-9以DGGE及自动DNA序列分析来检测,P53蛋白表达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 34例中21例呈P53变异,占61.8%,其中5例仅在肝转移灶发现P53变异,其余均为原发灶、转移灶生的变异。另有2例原发灶即有P53变异者,在转移灶出现了新增加的变异。在37处变异中,27和为错义突变占73.0%;6处为无义突变占16  相似文献   

15.
Fas配体在大肠腺瘤、大肠癌及肝转移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检测FasL在大肠腺瘤、大肠癌及其肝转移中的表达,并分析FasL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15例大肠癌肝转移中FasL的表达,表达结果与大肠癌病理特征、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进行分析.结果:FasL表达在大肠癌中出现上调,与Dukes'分期,淋巴结和肝转移有关.大肠癌肝转移中全部表达FasL.结论:FasL表达的上调提示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癌周静脉癌栓和肝转移对大肠癌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周静脉癌栓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比较癌周静脉癌栓和肝转移对大肠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大肠癌肿瘤发生位置及Dukes分期影响癌周静脉癌栓的发生;只有在无肝转移的条件下。癌周静脉癌栓才会影响大肠癌患者的预后。结论:肝转移对预后影响明显高于癌周静脉癌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患者应用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氟尿嘧啶联合治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CR PR)37.5%,不良反应少,外周神经毒性可以耐受且可逆。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77例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接受原发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77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接受原发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 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而年龄、原发肿瘤部位、治疗方式、肝转移灶数目及是否合并肝外转移与预后无相关(P>0.05)。术前血清CEA和CA19-9与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1)。TNM分期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仅原发灶手术方式与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 男性、肿瘤低分化及Ⅲ期是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接受原发灶切除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CD 44V 6、MVD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因素、肝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 5 1例大肠癌组织中CD 44V 6及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 6阳性表达率为 76.5 % ,MVD值为 10~15 2 (4 4 .8± 2 8.1)。大肠癌组织中CD 44V 6表达与MVD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γ =0 .43 3 ,P <0 .0 1)。两者均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Dukes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5 ,P <0 .0 1) ,且在肝转移组中两者表达呈高度一致性 ,其表达一致率为 85 .7% ,与非肝转移组(3 3 .3 % )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CD 44V 6、MVD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两者均高度表达者的预后差。结论CD 44V 6、MVD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及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大肠癌组织中CD44V 6表达与MVD表达呈正相关。CD44V 6、MVD共同检测有利于预测大肠癌患者肝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肝转移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的268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191例)和非肝转移组(2493例),评估临床特征与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差(OR=1.31,95%CI=1.09~1.59,P=0.005)、肿瘤大小﹥5 cm(OR=2.55,95%CI=1.78~3.65,P﹤0.01)和淋巴结转移(OR=2.39,95%CI=1.84~3.12,P﹤0.01)增加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发生风险。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非肝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大小﹥5 cm(HR=1.881,95%CI=1.432~2.469,P=0.000)、淋巴结转移(HR=1.326,95%CI=1.031~1.706,P=0.028)、肝转移(HR=2.090,95%CI=1.615~2.703,P=0.000)是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死亡风险较高的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原发部位在胃、种族为白种人和黑种人的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P﹤0.05)。结论肿瘤分化差、肿瘤大小﹥5 cm、淋巴结转移是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发生的易感因素;肿瘤大小﹥5 cm、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为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肝转移是原发部位在胃的胃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也是种族为白种人和黑种人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发生肝转移患者的总生存较差。对于发生肝转移的高危患者,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应加强肝转移的相关检查,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