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前心肺功能与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对115例肺切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测,检测项目有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和肺容量.部分病人进行了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对术后有无发生肺部并发症两组心肺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5例肺切除患者术后PPC的发生率为24.4%.PPc组FVC%pred(85.8±20.7)、FEVl%pred(79.6±24.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运动心肺功能试验中PPC组VO2 max/kg(19.28±4.65)mL/(min·kg)、VO2 max%pred(48.65±11.34)、WRmax%pred(63.29±14.13)、VO2/HR max%pred(65.06±15.0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肺切除患者术前心肺功能评估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围手术期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提高手术安全性。 方法:对48例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手术前常规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在术后3个月后行常规肺功能和运动心肺功能复查,并追踪术后1个月内有无发生术后心肺并发症(PPC)等情况。 结果:1.在行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PPC组和无发生PPC组的术前静息肺功能肺功能FEV1/pred 、 DLCO/pred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有PPC组与无PPC组,术前运动心肺功能比较结果示VO2max/pred,VO2max/kg/pred,AT,O2HR/pred等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 术后发生PPC组和无PPC组的术前运动心肺功能试验中VO2max/pred<60%,VO2max/kg<15/min?kg,O2HR/pred<70%时术后PCC发生率有显性著差异。(P<0.05),在AT>11ml/min/kg组发生PPC较AT<11ml/min?kg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1.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预测肝胆手术术后并发症的有重要意义,优于静息肺功能。2.在预测肝胆手术后并发症时可参考的指标为:如VO2max%<60%时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谨慎考虑手术。VO2max/kg<15ml/min?kg时术后发生PPC可能性较大,因谨慎考虑手术。O2/HRmax%pred<70%时,需谨慎考虑手术,AT<11ml/min?kg需谨慎考虑手术,危险性较大,而AT>11ml/min?kg危险性较少。  相似文献   

3.
肺切除手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娟  郑劲平 《广东医学》2004,25(4):407-409
目的 观察肺切除手术患者术前与手术 3个月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美国SensormedicsVmax2 2 9系列肺功能仪检测 5 5例肺切除手术患者术前后肺功能 (肺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 )及追踪 71例患者的手术后肺并发症 (PPC)。结果 术后肺功能与术前肺功能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术后实测值与预计值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肺功能受损程度与手术切除范围有关 ;开胸手术组与胸腔镜手术组肺功能下降情况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71例手术患者有 10例 (14 % )发生PPC ,其中 1例死亡。结论 肺切除手术后肺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为了更准确的预测术后肺功能 ,建议采用矫正系数Q矫正预计公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运动心肺综合功能测试研究频发室性早搏( VPC)对患儿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肺运动测试系统和活动平板分别对71例频发VPC患儿和79例健康儿童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记录两组测试者运动心肺指标,包括:最大千克摄氧量( VO2 max/kg)、最大每搏摄氧量(V02max/HR)、HR(不同时段)、达到无氧阈时的摄氧量(VO2AT)、无氧阈占预计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AT/VO2max pred)等.结果 频发VPC患儿组V02max/kg、VO2max/HR、VO2AT分别为(25.1±7.47) ml/(kg·min)、(8.3±1.75)ml、(15.7±3.21)ml/(kg·min),正常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分别为(27.9±5.21)ml/(kg·min)、(10.1±3.37)ml、(19.2±3.73)ml/(kg· min);频发VPC患儿组运动心肺综合功能测试指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V02max/kg(t=2.67,P<0.01),VO2max/HR(t=4.02,P<0.01),VO2 AT(t=10.2,P<0.01).结论 频发VPC患儿的心脏储备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报道心肺功能测定与机械辅助呼吸对8例全肺切除手术患应用的结果,术前均进行了运动试验,自控呼吸运动试验,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试验以及心电图测定。评估了心肺功能的储备情况,术后根据心肺功能测定结果针对性地加强心肺系统的监护治疗。结果7例患痊愈,1例死于术中窒息,提示了该方法对全肺切除手术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扩大了全肺切除术适应证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陈桂莲  李挺  张清玲 《右江医学》2007,35(4):366-368
目的探讨术前肺通气功能各个指标对食管、贲门癌切除手术患者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综合分析预测指标与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6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肺通气功能检测,追踪手术患者术后1月内心肺并发症(PPC)的发生情况,综合分析肺功能指标对手术耐受力与PPC的评估能力。结果26例手术患者有8例术后1月内出现PPC(29.2%);有、无PPC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肺功能指标有:FVC、FVC%pred、FEV1及MVV;术前FVC<2.0 L,PPC发生率是100%;术前FVC<60%pred,PPC发生率是100%;术前FEV1<1.5 L,PPC发生率是75%;术前MVV<50 L,PPC发生率是50%;不同年龄与PPC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术前肺通气功能能够评估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常规肺功能极低者发生PPC的机率大。  相似文献   

7.
肺功能的检查对胸外科手术很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胸外科病人术前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有助于肺部手术种类的选择,估计肺切除范围的大小以及肺切除手术是否可行,对肺手术的风险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肺功能是否正常可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和呼吸困难程度进行临床估计,也需要通过仪器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运动心肺功能及血气的改善情况.方法 6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强的松;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显示治疗组肺功能、血气及运动心肺功能指标(Wmax、V02max/kg、VO2/HR、VEmax)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改善(P<0.05).结论 川 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肺间质纤维化病人的运动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对肺癌合并手术高危因素患者心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64例肺癌合并手术高危因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常规术前准备相同的情况下,康复组患者术前给予1次/d、30 min/次、强度为60%~80% VO_2max的踏车训练,配合呼吸训练,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肺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肺康复训练后,康复组在术前FVC、MVV、PEF、VO_2max、VO_2/kg、AT、O_2pulse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肺癌合并高危因素患者术前的心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全肺切除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302例全肺切除围术期的并发症、死亡因素、治疗和预防措施。手术死亡率为2.6%,死亡与手术切除的范围、手术操作、术前合并症等有关。并发症以心律失常、感染、支气管胸膜瘘、出血等较常见。术前作肺通气功能及核素肺灌注断层显影测定分侧肺功能,以估计术后肺功能。术前肺活量大于2.5L或最大通气量大于预计值60%,时间肺活量第一秒大于1.65L或大于预计值58%,术后预计肺活量大于2.1L,时间肺活量第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功率递增负荷试验,对不同程度的COPD患者43例及健康成年男性14例进行了运动耐力测定,并与静息通气功能比较分析。结果提示VO_2max和Wmax与各项静息通气功能参数间有显著相关。COPD患者即使无静息通气功能减损,在运动耐力测定时也有AT提早出现,Wmax降低,VE/VCO_2(1L·m~(-1))比值增加,MW—VEmax减低。  相似文献   

12.
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运动时通气功能的状况 ,及其与静息肺功能的相关性 ,为临床上COPD患者运动肺功能评价和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13例正常对照和 14例轻度稳定期COPD患者 ,分别行静息肺功能测定和症状自限最大运动负荷递增试验 ,记录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肺活量 (FEV1.0 )、无氧阈 (AT)、最大运动负荷 (Wmax)、最大耗氧量 (VO2 max)、分钟通气量 (VEmax)、通气储备 (BR)等各项参数。结果  (1)最大运动负荷时 ,COPD患者Wmax、VO2 、VE、AT及BR等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VD/VT 却有所增加(P <0 .0 5 )。 (2 )对照组与COPD组运动后FEV1.0 均有所增加 ,但两组增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3)COPD患者FVC、FEV1.0 、FEV1.0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与最大运动时WR、VO2 、VE 等指标均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通气功能减退 ,并与静息肺功能 ,尤其是FEV1.0 和MVV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肺通气功能检查对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后生存的意义。方法以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14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术前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如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FVC、呼气峰流速(PEF)对NSCLC术后生存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各指标对患者死亡风险度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检验比较各组间生存率。结果NSCLC患者手术后中位生存期为31.0个月。VC、FVC、FEV,三者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被证实为影响NSCL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值0.979~0.981,P均〈0.05)。VC≤预计值80%与〉预计值80%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31.0个月和34.0个月.FVC≤预计值80%与〉预计值80%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27.0个月和43.0个月,FEV,≤预计值80%与〉预计值80%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7.0个月和44.0个月,各组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胸手术前肺通气功能指标(VC、FVC、FEV,三者的实测值占预计值%)可能对NSCLC患者手术后的生存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溴化异丙托品(IPB)短时及长期应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运动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37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吸人IPB160μg/次、80μg/次、40μg/次。用药前后行肺功能及自行车功量仪极量运动负荷法运动试验测验。结果 吸入IPB160μg/次、80μg/次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通气及运动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脏术后脑利钠肽(BNP)与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心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术后BNP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0例先心病患儿心功能按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分为A、B、C组,取同期腹部手术患儿2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术后24h血清BNP含量,测定实验组术后24hcTnI水平,用PICCO监测实验组患儿术后24h心排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同时记录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呼吸机辅助时间、是否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先心病组患儿术后24h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与CI、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有显著相关性。BNP水平与cTnI、ELWI、室性心律失常关系不确切。结论:血清BNP能准确评价先心病术后心功能水平,可以用于心脏手术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We evaluated pre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 as a predictor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ung cancer resection to confirm the guideline of the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lung cancer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predictive postoperative FEV(1.0) (%FEV(1.0)ppo) > 40% and predictive postoperative 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DL(co)ppo) > 40% can be carried out with average risk.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356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ulmonary resection at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1992 to December 2001. Pre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included vital capacity (VC), %VC,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0)), FEV(1.0)%, 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DL(co)), predictive postoperative FEV(1.0) (FEV(1.0)ppo),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predicted normal value (%FEV(1.0) ppo, %DL(co)pp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pneumonia, atelectasis, etc)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bronchopleural fistula, prolonged air leak, arrhythmia, etc). RESULTS: Postoperative deaths occurred in 14 (3.9%) patients.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developed in 27 (7.6%) patients. Pneumonectomy (p < 0.001),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p < 0.01) and advanced stage (p < 0.05) were identified as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deaths. Patients undergoing lobectomy with FEV(1.0) > or = 1,500 ml did not die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Patients undergoing pneumonectomy with FEV(1.0)ppo > or = 800ml/m2 did not die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Patients undergoing pneumonectomy with %FEV(1.0)ppo < 40% and %DL(co)ppo < 40% did not survive. Five of the 7 patients who died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were treated with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The values of their %DL(co)ppo were all less than 40%.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FEV(1.0)ppo was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factor associated postoperative death. CONCLUSIONS: We conclude that the guideline is useful for the selection for surgery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I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is performed, the measurement of %DL(co) is recommended before surgery.  相似文献   

17.
马志伟 《吉林医学》2011,(21):4397-4399
目的:全肺切除术(Pneumonectomy)是治疗中心性肺癌、毁损肺等疾病的手术。适应于肿瘤已累及肺叶支气管开口或肿瘤起源于一侧主支气管的病例,前提是肺功能良好。本组对26位临床实施全肺切除术的患者的探讨,分析全肺切除术的临床使用价值及有关的问题。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后,进行全肺切除。术后采用影像学检查和TNM分期。结果:术后患者痊愈率为93.2%,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1.5%。结论:全肺切除术占肺切除术5%~10%;右全肺切除应该尽量避免。尤其是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有较大的风险,要根据肺功能状态和病变范围并结合血气分析、心脏功能等因素综合分析合理选择适应证和术式并重视围手术期管理。需要强调的是:不论任何方式的肺切除手术,术中都要常规清扫肺门、隆突下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在病理科医生的配合下获得准确的病理分期,从而指导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 FEV1)与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行肺癌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24例)和无感染组(100例),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以FEV1为变量,构建术后肺部感染模型,计算其灵敏度。结果 两组在既往合并糖尿病病史、吸烟指数、FEV1方面,术后肺部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以及既往呼吸系统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FEV1为变量构建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显示AUC为0.652(95%CI: 0.540~0.752),灵敏度83%,特异度52%。结论 FEV1与肺癌患者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关系密切,FEV1为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