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温州医字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王海燕张怀勤卢中秋林捷室壁瘤(Ventriculeraneurysm,VA)是急性心肌梗塞(AMI)较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VA一旦形成,病人常会出现顽固性心绞痛、难治性心衰、严...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报道了6例左室室壁瘤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对照观察结果,认为急性心肌梗塞后ST段抬高≥2mm持续2个月不恢复者即应考虑左室室壁瘤,心电图检查仍不失为初筛左室室壁瘤的一个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周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6,6(3):36-36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壁瘤1例报告湖南邮电医院(410005)周灿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可发生梗塞区心肌变薄、扩张及矛盾运动,其结局常是室壁瘤形成[1]。本人曾遇到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壁瘤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左××,男性,57岁,因心前区疼痛10余小时于199... 相似文献
5.
心室预激掩盖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分析(100053)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心内科张瑞萍,洪方裕,张占定心室预激掩盖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甚为少见,现报道一例如下:1临床资料病人女性,72岁,1989年10月9日午饭后,因突发胸骨后剧痛2h就诊。既经体健,否...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5例心肌梗塞后形成的室壁瘤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室壁瘤均位于心尖和前外侧壁,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占53.3%,单支病变占46.7%,前降支病变占93%,胸前导联持续性S—T段抬高占80%,20%S—T段正常。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院住院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41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无室壁瘤患者3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第2周心电图ST段移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体表心电图ST段移位与室壁瘤的关系。结果室壁瘤组在V2导联ST段抬高为(0.2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65±0.35)mV;非室壁瘤组心电图V2导联ST段抬高为(0.1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35±0.25)mV,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表心电图可作为早期初步筛选诊断室壁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占10%~30%。由于室壁瘤系形态学概念,体表心电图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其诊断标准不尽相同。本文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照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17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的比较,以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对心肌梗塞及合并壁瘤的诊断较心电图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提示磁共振成像可作为心肌梗塞及合并室壁的补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心电学描述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电图(ECG)出现S-T段持续抬高3周以上,则疑及室壁瘤存在[1,2].究竟S-T段提高多少?这一问题讨论极少。本文总结13例经核素-99inTC-RBC心血池显像(ECT)确诊室壁瘤的心肌梗塞(MI)患者的ECG表现,并与15例无室壁瘤血患者的ECG作对照,初步探讨ECG诊断MI后室壁瘤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8例患者系本院住院病人;其中MI并室壁瘤13例,男12例,女1例,年龄43-74(平均58)岁;无室留瘤MI患者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43-75(平均59)岁。疾病诊断符合1979年WHO的诊断标准[3]… 相似文献
13.
心室分离是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并发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十分罕见。2001年6月-2007年2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收治3例,经文献复习见到4例,现就该7例心电图表现结合临床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心电图表现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资料和方法依心电图改变将AMI442例分为Q波心肌梗塞(QMI)组(共325例,其中QRS呈QS型者42例、呈Qr或QR型者283例)和无Q波心肌梗塞(NQMI)组(共117例,其中ST—T呈弥漫性改变者28例、呈局限性改变者89例),就各组AMI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QMI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休克、室性心动过速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NQMI(P<0.01~0.05);而就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而言,QMI中的QS型高于Qr或QR型,NQMI中的弥漫型高于局限型,但QMI中的QS型与NQMI中的弥漫型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梗塞后心绞痛的发生以QMI中的Qr或QR型和NQMI为多;梗塞延展的发生以QMI中的Qr或QR型为多。结论心电图改变对估测AMI病及预后是一重要指标;弥漫型NQMI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17.
Chen X Qiu ZB Xu M Jiang YS Wang LM Shi HW Mu XW Chen XJ Huang FH Xiao LQ Liu PS Wang R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8):3403-3406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的外科心室重建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手术效果和术后左室重构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194例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行外科心室重建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 和随访结果 ,其中线性缝合组57例,补片心室成形组137例;对比分析手术前后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左室重构的变化.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194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03±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2±26)min;围术期死亡8例(4.1%).其余患者术后心绞痛均缓解,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Kaplan-Meier 法分析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7).术后心室重构变化显示:线性缝合组手术前后心室重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片心室成形组心室重构变化术后2周、6个月、1年和5年均较术前小(P<0.05);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由(129±27)ml减小到(65±8)ml,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由(104±14)ml/m2减小到(44±6)ml/m2;且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35%亚组减小最明显.而LVEF呈进行性增加,由术前42%±11%增加到52%±7%(P<0.05).结论 外科心室重建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是非常有效的,手术方法 的选择取决于室壁瘤的大小与范围,线性缝合和心内补片心室成形均可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左室容积明显减小,心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回顾了1992~1995年有完整DCG记录的692例住院病人,其中有心室长间歇≥2秒者共24例,最长者达4.66秒。24例中半数以上为冠心病伴房颤,病窦(SSS)窦缓,AVB及其他各类心律失常。出现长间歇时大多数无症状,就DCG记录到的心室长间歇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及预后评估。1资料与方法24例病人均为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男18例,女6例;年龄42~72岁,平均57岁。住院期间均做2次以上常规12导ECG,其中冠心病AMIZ例,l例AMI伴窦缓,1例三支阻滞,1例Ⅲ°AVB有ICU监护记录。应用美国Compus公司产Compus王导Ⅰ型DCG仪做24小时DC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通心电在判断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前璧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瘸患者41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无室壁瘸患者39倒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第2—3周心电圈ST段移位情况井进行比较,分析体表心电图ST段移位与室壁瘸的关系。结果室壁瘸组在V2导联ST段抬高为(0.25±0.10)mV,V1~V6导联鲫段抬高总值为(0.65±0.35)mY;非室壁瘤姐心电图V2导联鲫谖抬高为(0.15±0.10)mV,V1~V6导联:ST段抬高总值为(0.35±0.25)mY,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普通心电图可作为早期初步筛选诊断室壁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